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杭州自古多桥梁。据《杭州市地名志》载,今市区尚存古桥150余座(不包括西湖及郊区乡镇诸桥),这是杭城旧多河道,人烟稠密,经济繁荣的标志。桥建于交通要津,两端联系街巷,许多街巷就以桥名之,且是杭城各类街巷地名中为数较多者之一。据《杭州市地名志》记载,今市区20个区片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多少现存古桥?谁也说不准。仅古城绍兴一地,就大约有10600多座桥,是名副其实的“万桥市”。绍兴城内众多古桥,结构各异,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作诗赞叹:“姿容留得千秋貌,未把河梁一样形。”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到苏州,对那里的桥亦是感慨万分,曾作词日:  相似文献   

3.
刘艳 《中国地名》2012,(5):72-72
古代桥命名多指明桥的形态近代桥命名多点明桥所在地特点现代铁路公路桥命名多说明桥的里程我国多桥梁。我国近代桥梁命名时,通常从地理实体出发,强调它所在地的特点,使人望地而知桥名。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1,(11):40-41
朱家角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距离上海市中心48公里。朱家角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江南明珠”之称。镇区36座古桥,古朴典雅,9条长街临水而建,民宅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筑,古风犹存。尤其是横跨于漕港上的明代建筑五孔石拱放生桥,造型优美,极为壮观,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镇西北有马氏课植园,亭台楼阁,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5.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著名古桥。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之说。桥上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是该桥的一大奇观。因兼秸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相似文献   

6.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诗为唐代大诗人杜牧所作。大和九年(公元835年),诗人离开扬州到达上元,因眷恋扬州西北一带水道环绕的意境,故咏诗抒之。 诗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句,实是迷人之句。明末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曾啧啧称道:“二十四桥明月,岂可交臂失之!”清乾隆间,衡塘退士孙洙将这首脍炙人口之作,选入《唐诗三百首》之列。但是,此佳句中的“二十四”这个数字,它所指称的人文地理实体,究竟是一座桥梁的专名,还是一组桥群的量词?令人模糊不清,使这“千古名桥”似乎罩上了  相似文献   

7.
情迷潮州     
正潮州,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原古典文化橱窗"之称,自东晋以来,历为郡、州所在地,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海边邹鲁""邻海名邦"。潮州八景,永恒的图腾凡到潮州古城的人,都想去看一看名闻海外的潮州八大名景。若先读过清代名士郑兰枝的八景诗,再游览名城八景,则无不在心中留下永久的印象。步出城门广济楼,便见韩江湘子桥。导游告诉我们:"此桥便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石桥。先前,东西共24个桥墩,桥面铺着石板,墩上建有精致楼台24座。楼内外经营  相似文献   

8.
历代旧志、古今文献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地方史料,为我们修志研史提供了便利。但亦存在一些错误,笔者通阅多种方志及文献,多有发现。现就“湖州名胜”部分,考辨十数条如下:湖州“庙里庙”——府庙关于湖州府庙及其“庙里庙”之称,于史实或浮、或偏、或误者有三说:其一割断历史,称明代始建;其二以庙门似殿,望之若庙中有庙;其三不明“庙里庙”就是府庙中的“城隍劳公神庙”,或不知其始于何时。湖州府庙所在地,过去属阜安坊。明代以前,府庙称湖州城隍庙,其址在阜安坊西,始建于五代。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引《五代会要》,五代时后唐清泰元年(…  相似文献   

9.
一条可与世界上最优秀的道路相媲美的城市景观大道——世纪大道在上海浦东建成。该大道全长 5公里,路幅宽 100米,设 8车道,集交通、观光、生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这是世纪大道鸟瞰。 穿越大小凉山的成昆铁路,在途经月亮城——四川省西昌市德昌县境内,有座无名桥梁。由于数百只燕子长年栖居桥下,当地人便称为“燕子桥”。 “燕子桥”高 9米,桥身长 20多米,双孔。一年四季,成群的燕子围着该桥热热闹闹地鸣叫、飞舞着。据该县五所水塘村的一位 70多岁的老人讲:七十年代初成昆铁路建成不久,桥下就来了这种叫马燕的燕子,且越聚越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1,(7):78-78
修桥铺路,千古绝唱。辽安千里,友谊绵长。 桥连天下,无桥不达;桥通地脉,有桥则永昌。追惜安昌河畔,柏杨树前:荒滩旧痕,滚滚激流;沿河乡民,绝岸愁怅。一千六百余载,万民长叹天堑;安县县城东迁,始议桥梁修建。因资金不济,破土艰难,初立桥基,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1.
福州古桥素以技术精湛、构造独特、规模宏大以及雕刻细腻而闻名中外。古桥既凝聚了工匠们的劳动创造精神,又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极具学术、文物和旅游价值。目前福州古桥状况堪忧,本文在考察古桥现状特色的基础上,分析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福州古桥素以技术精湛、构造独特、规模宏大以及雕刻细腻而闻名中外.古桥既凝聚了工匠们的劳动创造精神,又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极具学术、文物和旅游价值.目前福州古桥状况堪忧,本文在考察古桥现状特色的基础上,分析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苏轼一生至少曾有四次到过湖州。第一次在熙宁五年(1072)冬通判杭州时,受江南转运司差遣,为湖州知州孙觉相度湖州至松江(今吴江松陵镇)的堤堰;第二次在熙宁七年(1074)九月离杭州到密州任知州时路过湖州,曾与当时的湖州知州李常、诗人张先等六人聚宴,张有《六客词》记叙了这次雅会;第三次是元丰二年(1079)四月,他从徐州调知湖州。到任仅三个月,七月底就因“乌台诗案”被御史台派人逮捕进京;第四次是元四年(1089),苏轼由杭州知州升迁吏部尚书翰林学士,进京途中奉旨视察湖州、苏州水灾,与曹子方、刘景文等文人在湖州欢聚,苏轼有《定风波·后六…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河水,长江桥,治不好,修不了”。那时候,万里长江自宜宾以下至人海口的江面上不见一桥,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7年建起了长江上第一座现代桥梁——武汉长江大桥,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此后,又于1959年、1969年和  相似文献   

15.
沈阳西郊马三家子镇有个永安村,村东头有座石桥,就是著名的"敕建永安桥",当地人叫它大石桥。永安村即得名于此桥。永安石桥在清初是一座重要桥梁,它是明末清初时期沈阳经山海关到北京的一个重要通道和必经之地,清朝皇帝每次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09,(11):64-64
武汉长江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18米,设4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2.25米。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  相似文献   

17.
杼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十三公里穴即今妙西镇驻地妙西西南侧宝积山雪。唐大历八年颜真卿刺湖州后,对此名山倍为留连,在杼山留下主要实绩有四,即立三癸亭子山之东南;讨论及编次《韵海镜源》;撰、书《杼山妙喜寺碑铭》并立碑于寺中;撰、刻《石柱记》,立石于杼山。1.筑一代名亭———三癸亭三癸亭筑于大历八年十月二十一日。亭址在杼山妙喜寺的东南。筑亭的动因是为迎接时为浙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的袁高巡视湖州。筑亭的主持者是刺史颜真卿。茶圣陆羽参与筑亭,并筹划亭名“三癸”。以上结论,从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中得到佐证。碑铭记…  相似文献   

18.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全面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土墩墓的类型有多种,总结了这些土墩墓的主要影像特征.山脊上的土墩墓呈串珠状分布,分布于山谷的土墩墓比较零散,平面呈方形,平原岗地上的土墩墓呈散点状,比较低缓,表土剥蚀了的石室土墩墓在影像上明显有棱角,特大土墩墓不仅形体大,而且周围有排列规则的多列小土墩墓环绕,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球状风化、农田中的水迹等易与土墩墓混淆,但也有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9.
洛阳桥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东约10公里、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上。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是一座梁式石桥。由于桥坐落在古时万安渡的地方,故而得名,始建于北宋皇祜五年(1053年),嘉祜四年(1059年)竣工,工程历时7年。桥原长1200多米,宽约5米,有46座桥墩,500个扶栏,28个石狮,7座石亭,9座石塔,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桥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了桥址选择策略,并对桥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