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对元岭金矿三条蚀变破碎带一般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并借鉴邻近矿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特征,本文阐明了元岭蚀变破碎带矿化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蚀变破碎带特征与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蚀变元素为中低温组合,矿化蚀变愈强则参与元素的种类愈多、数量愈大。围岩性质对矿化蚀变有一定影响,围岩中的易迁移亲铜元素和亲硫铁族无素对矿化有利。据此,为进一步成矿预测、评价蚀变破碎带的含矿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焦家金矿Ⅲ号矿脉群地质特征及赋存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Ⅲ号矿脉群的分布严格受主断裂控制 ,赋存在主断裂带下盘密集节理带中 ,以浸染矿化为主 ,矿石类型为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蚀变破碎带型贵金属及多金属矿床多存在高极化的金属硫化物这一特性,利用常规的激电测井及井中激电法,采用1~2m小极距,配合5~10m大极距梯度测井,井中地—井方式,井口零方位和γ≠0的主、反两方位。通过对蚀变破碎带上不同装置的激电测井曲线特征的讨论,提出了利用常规激电测井对蚀变破碎带进行划分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焦家成矿带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现矿体控制深度已超-2 000 m,至今探明金资源储量已超千吨。焦家成矿带为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带,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通常根据其蚀变分带特征对矿体群进行划分,将下盘蚀变带最外层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中的矿体划为Ⅲ号矿体群。以往对-1 000 m以上矿体的矿体特征及成因也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剖析,但其深部Ⅲ号矿体群的研究资料较少。该文搜集焦家成矿带中段各矿床的勘查化验资料,针对焦家成矿带浅部、中部及深部的Ⅲ号矿体群的产出状态、矿化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矿床成因,根据其宏观和微观特性加上化验结果,结合区内构造等因素对其矿体成因进行浅析,对深部Ⅲ号矿体群产出状态进行推测,指出Ⅲ号矿体群的富集规律及其成矿集中期。认为深部Ⅲ号矿体群内含矿裂隙倾角集中在40°~69°、80°~90°,并且存在大量与主矿体倾向相同或相反的陡倾矿体。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蚀变相对较弱,其矿化以网脉状、细脉状、脉状及团块状为主。  相似文献   

5.
竹峰金矿床位于湘东北连云山隆起带与长平断陷盆地的接合部位,含金蚀变带赋存于白垩系上统东塘组紫红色砾岩中,共发现6条,以Ⅰ、Ⅳ、Ⅴ三条为主。已控制长100~400米,硅化蚀变带含金(0.26~10.20)×10-6,金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厚0.75~3.00米,矿石由硅化构造角砾岩、硅化砂岩、砾岩,石英细脉等组成,矿区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褪色等蚀变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不同类型的矿床围绕花岗岩体呈带状分布,由于围岩岩性、空间位置不同,围岩蚀变呈现多样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文章对大厂矿田围岩蚀变地质特征——蚀变带特征,以及蚀变与不同岩性围岩和岩体的空间关系、蚀变带与矿床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排山楼金矿发育有带状的蚀变晕。蚀变晕明显受韧性剪切带强带控制,从边部向中心根据蚀变强度不同可划分为:绿泥石化带,铁白云石化带和黄铁矿-绢云母化带。金矿化的程度与蚀变强弱关系密切,蚀变愈强金的品位愈高,因此,蚀变晕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西虎岭黄铁矿床围岩蚀变的研究认为,围岩蚀变大致可分为6种基本蚀变类型,5个蚀变阶段,3个蚀变带。各蚀变带以矿体为中心对称分布,各带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同时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并指出围岩蚀变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
焦家金矿床深部矿体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焦家金矿床位于焦家断裂带中段,属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截至2008年底焦家金矿床累计探获资源储量234 564 kg。该文通过对深部矿体地质特征论述,并与中浅部矿体进行对比,总结深部成矿规律,利用焦家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等距斜列、尖灭再现规律,对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焦家断裂带、三山岛断裂带是胶西北区著名的金矿成矿带,控矿成因类型属典型的"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近年来,该两大成矿带在勘查研究及深部找矿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其埋藏深、规模大,充分显示出其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浅部的常规物探方法模型已经建立,但常规物探在深部找矿中的难度越来越大,至今仍没有总结出一套适合深部蚀变岩型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有效物探方法,鉴于此,该文通过在深部找矿中应用较好的新技术新方法的一致性探讨,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及钻孔资料,分析建立"焦家式"蚀变岩型深部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巨型锡矿带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巨型锡矿带的地质特征和典型矿床。该矿带普遍锡钨共生或伴生,原生锡矿的勘查、开发、研究程度一般比较低,因此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合作勘查开发锡矿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2.
双对沟金矿矿体赋存于太古界涑水杂岩中,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断裂破碎带框定了金矿体范围,矿床围岩蚀变强烈,矿区内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孔雀石化及高岭土化.金的富集一般与褐铁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为褐铁矿化石英脉和黄铁矿化石英脉,指出该矿属中低温热液型,工业类型属于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梧州市张屋金矿区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及矿体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张屋矿区矿床成因及其找矿标志,认为其找矿标志包括构造标志、蚀变标志、地球化学异常标志等三个方面,这为该矿区乃至大瑶山地区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龙水金矿区冷水冲构造蚀变带的成矿地质条件作了重点论述。冷水冲构造蚀变带是与目前正在开采的龙水1号脉带同归一构造体系的“潜伏”脉带。该“潜伏”脉带的金矿化限于寒武系以硅质岩为顶板的碳质页岩中,明显受成矿前产生的韧性剪切带控制。据已知矿区矿化元素分布的化探模式,提出利用元素组合的特征寻找该类矿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松辽盆地油气勘探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深部地层普遍存在着强烈的碱交代热液蚀变作用,由此切入,对有关热液蚀变矿物及其热液来源、热液和地幔流体的关系,以及地幔流体与油气成因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尤其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天然气藏,其地球化学指标显示为幔源特征;发现含稀土的氟碳钙铈矿化和钠质交代蚀变有密切联系,从而推动了对地幔流体和油气储藏的新一轮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铁炉坪银、铅矿床围岩蚀变的研究,划分出6种基本蚀变类型,3种蚀变带。各蚀变带以矿体为中心对称分布,各带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并指出由蚀变作用引起围岩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岩石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变化相一致,成矿与围岩蚀变相辅相成。还指出了围岩蚀变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八角山一带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成因类型的分析,认为区内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氧化矿.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带内,严格受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通过矿床成因分析,认为该区存在寻找金矿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床堪称世界首例,其矿体两侧的围岩蚀变较窄,且蚀变带与矿脉及未蚀变岩呈清楚而截然的接触关系。主要围岩蚀变为白云石化、白(绢)云母化、云英岩化及电气石化等。这些蚀变作用分别发生于177.7~165.1Ma和91.71~80.19Ma。蚀变作用过程中SiO2大量析出,Al2O3、TiO2、CaO、MgO、K2O、H2O、CO2、Fe2O3、MnO则有不同程度地带入。与此同时,REE在此过程中包集体迁出,Te、Bi、AS等元素的含量则决定于蚀变作用及其强度,而与原岩无关。  相似文献   

19.
该矿床赋存于大义山复式岩体中侏罗纪三江口序列花岗岩最晚期次的介头单元中心部位.矿体呈似层状,中心部位隐伏,NE端长约500 m,宽400m,平均厚15.30 m,Sn平均品位0.5%;南西段长400 m,宽240 m,厚4~25 m,Sn平均品位0.7%.矿区有蚀变细粒花岗岩型和云英岩型两类锡矿.矿石矿物主要是锡石,次有黑钨矿、辉钼矿、铌钽铁锰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长石、云母、石英等.围岩蚀变发育,类型多样,其中云英岩化、黄玉化、萤石化和褐铁矿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岩浆上侵的前锋位置且多组节理、裂隙的交汇处,是有利的储矿空间.介头单元等晚期岩体的顶盖及其前锋部位,是寻找该类型锡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徐深气田火山岩精细评价的需求,以蚀变性火山岩为对象,研究蚀变作用对储层物性、孔隙结构、测井响应特征的影响;利用岩性指数和蚀变指数建立火山岩蚀变判别方法,并通过对电阻率进行蚀变影响校正,利用校后电阻率与孔隙度建立蚀变火山岩气水层识别方法,较好地解决蚀变火山岩测井解释难题,为有效勘探、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利用该方法对研究区18口验证井进行气水层解释,经试气资料验证,解释符合率达到85.7%,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