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吉林省大阳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斌  姜建军 《吉林地质》1999,18(3):54-60
大阳岔金矿床产于太古界龙岗群高级变质岩系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化与黄铁绢英岩化关系密切,本文着重论述了矿床的矿体,矿化及矿石特征,进而探讨了该矿床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据近期成果,贺兰山—阿拉善地区出露的巨厚变质杂岩可划分为中太古界贺兰山群和叠布斯格群(其全岩Rb—Sr等时年龄为3108.3和3218.8Ma),上太古界阿拉善群和下元古界的赵池沟群、阿拉坦敖包群;它们具不同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太古界变质岩属低压高温变质的麻粒岩相;下元古界为低—低中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的绿片岩相岩石。太古界有较强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并蕴藏有铁、石墨、矽线石、刚玉等多种矿产。  相似文献   

3.
<正>矿区位于西坪向斜之北翼,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银鱼沟群一套中浅变质岩系,次为新太古界登封岩群和中元古界汝阳群和古生界寒武系部分地层,区内褶皱复杂,断裂构造相对简单,岩浆活动频繁,铜、铁矿点较多,成矿条件极为有利。矿区内共发现4条铜矿化带,矿化带受控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4.
据原岩建造差异,华北地台北部的早前寒武纪地层可划分为西部的稳定地层区及东部的活动地层区。通过地层或构造不整合关系,主要变质热事件等,将两区地层分别厘定为中太古界阜平超群,又分为陈庄群与湾子群(稳定区)。中太古界迁西群(活动区)。地层上限年龄均为2800Ma。上太古界五台超群又分为龙泉关群、石咀群及台怀群(稳定区)。上太古界遵化群、单塔子群及朱丈子群(活动区)。地层上限年龄均为2500Ma。并对上述地层进行了对比。对稳定区的下元古界滹沱超群则调整为高凡群、豆村群、东冶群和郭家寨群。其中高凡群上限年龄为2350Ma,东冶群上限年龄为1850Ma,郭家寨群上限年龄(长城系下限年龄)为1700Ma。  相似文献   

5.
内蒙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太古界混合岩化—重熔作用 ,随地质时代不同发育特征不同。上太古界乌拉山岩群主要发育重熔条带 ,局部出现重熔 ;中太古界集宁岩群有百分之五十发生了重熔 ;下太古界兴和岩群几乎全部被熔融 ,只残留了部分偏基性的难熔组分。现在的兴和岩群只代表兴和期火山—沉积岩石组合的一少部分。  相似文献   

6.
郝通顺  杨斌 《矿物学报》2007,27(Z1):418-420
1 区域地质概况 伊和华金矿化带位于川井-白云鄂博-赤峰深大断裂带旁侧.该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乌拉山群与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程度相对较高,以角闪岩相为主,局部地段出现麻粒岩相.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地层普遍遭受区域浅变质作用,以绿片岩相为主.  相似文献   

7.
1988年我们在骊山花岗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带中采集的人工重砂样,经笔者详细签定并作X光粉晶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后确认为宇宙尘。 骊山主要由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的混合片麻岩,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等组成,燕山期花岗岩浆沿断裂侵入其中,呈脉状和岩株状,这些小型侵入体也遭受断裂蚀变作用,并形成金矿化。作者在细粒花岗岩的构造蚀变体中,采集有三个人工重砂样,样品采自冷水沟、牡丹沟及冷水沟与牡丹沟之间的山坡上,在上述三个重砂样中均含有宇宙尘。  相似文献   

8.
平泉县碾子沟-洛金洼金矿床赋存于太古界上迁西群变质岩系和石英二长斑岩、花岗石长斑岩及闪长粉财等岩浆侵入体中,本文研究了该矿床蚀变围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元素的迁移富集与蚀变的关系,并讨论了蚀变与矿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固阳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渣尔泰山褶断束东段,前寒武系地层分布广泛,出露地层有上太古界色尔腾山群、中新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上太古界色尔腾山群主要岩性为花岗质混祆合岩、条带状混合岩、条痕状混合岩及眼球状混合岩,与上覆渣尔泰山群呈断层接触.  相似文献   

10.
包云河 《铀矿地质》2002,18(2):89-96
本区金矿化产于太古界结晶基底之上的中元古界熊耳群陆相火山岩中,成矿断裂集中分布在4条带上,断裂构造具多期活动特征,存在两类不同的变形,韧性变形在宏观上表现为强片理化带,显微构造十分发育,脆性变形具张性特征,与矿化关系密切,本对这两类变形的产物-糜棱岩和同生石英脉的显微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含金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王亨治 《矿床地质》1987,6(1):56-67
小秦岭金矿系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的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研究了小秦岭地层和岩浆岩中金的丰度,在建立太华群层序和该区重褶皱构造格局的基础上研究了含金石英脉展布规律、金矿脉的矿化特征与矿化阶段。根据含金石英脉切穿燕山早期岩脉等大量事实,认为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通过对矿脉矿化特征、同位素地质特征、矿物标型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与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关系等研究,证明小秦岭金矿床属中低温中深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1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区处于华北断块中吕梁-太行断块之五台山块隆西部。区域地层从中太古界阜平岩群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与沉积变质铁矿矿床成因有关的地层为上太古界五台群(刘志宏等,1997)。金岗库组(W1j):主要分布于原平以西,与下伏板峪口组呈整合接触。该组岩性主要为角闪  相似文献   

13.
多彩铜铅锌矿床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青海省南部的治多县,是目前该地区新发现的唯一一个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大型矿床。矿体产于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地层中,直接赋矿围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矿区内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等蚀变,矿化类型以块状及浸染状铜铅锌矿化和纹层状及星点状铜矿化为主,其次为细脉状铜铅锌矿化等。蚀变矿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带性,以白云石-重晶石固结壳为界,下盘依次出现硅化-重晶石化-块状及细脉状矿化带、硅化-黄铁矿化-稠密浸染状矿化带、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稀疏浸染状矿化带、硅化-弱绿泥石化带、绿泥石化带。上盘则多为成矿后中低温蚀变组合,如弱硅化-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成矿演化上,矿床经历了3期主要成矿作用:火山沉积-气液矿化期、海底喷流热液矿化期及表生期。矿床地质特征、蚀变矿化分带及成矿演化等的综合分析表明,多彩铜铅锌矿床与日本黑矿及同一构造带的"三江"中段川西呷村VMS矿床极为相似,属于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4.
1 地质概况本区位于华北地洼区晋冀地穹系山西地穹列阜平地穹。依据地洼学说的观点,该区地壳发展经历了四个大地构造时期。即太古代前地槽期、早、中元古代地槽期、晚元古代、古生地台代期和中生代、新生代地洼期。区内出露太古界阜平群,由一套中深变质岩系组成。其岩石类型主要有: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浅粒岩、大理岩、石英岩及角闪岩等。本套岩石普遍遭受区域混合岩化作用。混合岩化以注入作用为主,交代作用不发育,基体岩石尚保持原岩的原貌。与金矿化直接有关的围岩则为斜长片麻岩。  相似文献   

15.
下峪铁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铁矿。矿区岩浆活动较强,太古界鞍山群地层呈残留体形式分布在变质深成侵入体中,磁铁矿体赋存于鞍山群地层中,为斜长角闪岩中的夹层—磁铁石英岩。区内共圈出8条磁铁矿体,其中有7条出露地表。矿体普遍具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及黄铜矿化。文章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希莫勒地区位于铁、金、铜、钛、钴、镍找矿远景区,区内次生晕规模较大、强度较高,并主要分布在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布达尔干组二段混合岩地层区、奥陶系辉长岩体区、辉绿岩脉区和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叠加分布有航磁异常。对次生晕分布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和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发现Co、V、Ti呈对数正向偏移分布,均值较高,属极不均匀分异或不均匀分异元素,含量值接近铁矿石伴生组分指标,与Fe可能来自同一物源,可作为主要伴生元素及地球化学指示元素;次生晕元素组合较多,相关性好,具外带、中带特征。部分次生晕经岩石化探剖面粗略查证,发现铁钴矿化体、铁钒矿化体和铁钒钴矿化体,主要分布在辉长岩体和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规模较大,与褐铁矿化、磁铁矿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呈正相关性。希莫勒地区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环境较好,具较大的铁、钴、钒、钛矿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含金石英-钾长石脉是乌拉山地区的主要金矿化类型。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太古界乌拉山群一、二岩组段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为主的变质岩系中。矿脉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比较明显。金矿化作用分为三期。围岩蚀变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等。根据控矿特征及各种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含金石英-钾长古脉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18.
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床为典型砂页岩沉积-变质型铜矿床。近年生产探矿过程,发现局部含有钼矿化叠加,为该地区的深入找矿与扩大远景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对东南矿区钼矿化进行系统的地质调查,显示其矿化特征:东南矿区钼矿化位于基底隆起部位下罗恩亚群内,呈脉体切穿并交代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的下罗安亚群底部石英岩、长石石英砂岩或充填于矿化板岩(LOS)内滑动虚脱部位。根据其分布切穿关系,矿区出现的脉可分四组,除A组脉形成的剪切带中未见有矿化,其余三组脉体中均出现有钼矿化。脉体厚度为0.1~1.5m,钼矿化范围较局限,连续性不好。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鳞片状结构。矿石构造呈细脉状或浸染状,局部形成稠密浸染状、菊花状或团块状。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和斑铜矿,次为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硬石膏、方解石、钾长石。围岩蚀变表现为硅化、云英岩化、硬石膏化、碳酸岩化、钾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通过与该区域附近层状铜矿化及同类型矿床对比研究,认为谦比希东南矿区脉状钼矿化,应为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成因。卢弗里安构造-热事件的晚期,受造山运动影响,早期结晶基底及加丹加超群内成矿元素重新活化—迁移—富集,形成热液脉型叠加于早期层状铜矿之上,该矿化过程具有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19.
方磊  王永春  刘宪春  高飞 《华北地质》2011,34(2):119-125
吴家堡钼矿位于辽东裂谷北部本溪-凤城多金属成矿带的中部,主要产于古元古代碎斑状花岗岩构造裂隙中,钼成矿与中侏罗世白水寺花岗岩体侵入有关,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及绢云母化,矿石矿物以辉钼矿为主.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找矿有利部位为中侏罗世花岗岩体与古元古代花岗岩体及辽河群地层接触外带,其矿化规模及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0.
阿尔金大平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屹  杨风  刘新营  司迁 《新疆地质》2002,20(1):44-48
大平沟金矿处于阿尔金山北坡太古界托格拉格布拉克岩群的NWW向强应变构造带中,矿体主要为石英脉型和含金蚀变岩型,其形态,产状,规模严格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含矿围岩主要为韧脆性变形的闪长质碎粒岩,糜梭岩,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钾化等,且随蚀变强度的增强,金含量增高,属中低温变质,岩浆热液复合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