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口及莱州湾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及其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3个河口站位的沉积物以及莱州湾两个站位的柱状沉积物中的磷的三种基本结合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河口沉积物中总磷量与河流污染程度有关。磷的主要存在形态是以磷灰石结合态磷(PAI)存在的无机结合态磷(PIN)。莱州湾的柱状沉积物磷含量以及存在形态在离岸近和表层站位受到河流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深层和离岸远的站位受河流影响的程度降低,各种形态的磷含量已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2.
河口悬浮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与转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杨逸萍  胡明辉 《台湾海峡》1995,14(4):313-319
本文研究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的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与释放。结果表明,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浮物中易于溶解释放的非磷灰石无机磷分别占总磷含量之21.3%和48.1%。水体盐度增大、缺氧环境以及海洋浮游植物渗出物和海洋细菌的作用,均可不同程度也促进悬浮物中磷释放到水相,同时引起固相内部磷形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大亚湾沉积物中磷化学形态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河口区水体,悬浮体及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探讨水体的污染过程,富营养化问题及评价沉积物对水体污染的作用,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用JEN SEN等(1998)六步分离法对2003年11月和2004年5月渤海湾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P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营养盐水平与地理环境有关。总的趋势是沉积物越细,粘土含量越高,营养盐水平就越高。渤海湾表层沉积物磷呈现从潮间带向渤海湾大面站增大的局势,污染近岸高,远岸低。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的P主要以FAP和R ef磷为主,FAP占整个P形态的43%以上,R ef占24%以上,其次是L ea-P,此种形态的P平均约占5%左右,最后依次是F e-P、CFAP和L sor-P,这三种形态含量都小于10%以下。这表明渤海湾沉积物中的P的主要来源是陆源输入和污水排入。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有一半以上的磷不能被生物利用。  相似文献   

6.
大亚湾沉积物中氮和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分配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何清溪  张穗 《热带海洋》1992,11(2):38-45
  相似文献   

7.
8.
北海湾磷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转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1998年10月1999年1月、4月和8月的调查资料,首次较全面地讨论了北海湾磷的存在形态及其分布转化规律,通过相关计算,分析了不同形态磷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蓝伟光  陈霓  杨孙楷 《海洋学报》1990,12(5):596-602
磷是海水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海水中不同形态的磷对水体营养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本文利用磷的络合物(极谱)吸附波对海水中不同形态的磷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对近岸海水的实际测试,将所得到的有关形态分析的数据,经过数理统计处理,表明本分析流程所得的结果符合调查海域的实际情况.方法灵敏快速,操作方便,有利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19—2021年在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进行的4次陆海同步调查结果,分析了环莱州湾主要入海河口和排污口陆源输入磷的季节变化、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内不同形态磷及不同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海域内磷受限状况及浮游植物和浮游细菌对低磷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磷的陆源输入中黄河贡献最大,小清河次之;总磷(TP)入海通量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季节变化,春、夏、秋季磷输入以颗粒态磷(PP)为主,冬季以溶解态磷(DP)为主;受农业施肥及河道内浮游生物活动的影响,春季陆源DP以溶解有机磷(DOP)为主,其他季节以活性磷酸盐(PO4-P)为主。研究海域内TP浓度及构成不仅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还受浮游生物消亡、海上养殖活动和沉积物释放等作用共同调控,TP浓度呈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季节变化、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位于黄河和小清河河口区域;TP构成上,春季以DP为主,夏、秋季DP与PP相当,冬季以PP为主;春、秋季DP以DOP为主,而夏、冬季DP以PO4-P为主。海域内浮游植物普遍受到...  相似文献   

11.
九龙江口海域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笔者在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的调查研究资料,着重讨论颗粒态磷,溶解态无机磷,溶解态有机磷,总磷等各种形态磷的含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与叶绿素,总悬浮物量等其他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遥感反演的莱州湾悬沙分布及其沉积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选用1986-2004年不同时期的LandsatTM/ETM+影像,利用2004年黄河口附近实测数据推导的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结合水文气象资料、多年水深数据和极端天气数模结果,研究了莱州湾西南近岸海域表层悬浮泥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黄河丰枯水期的影响,莱州湾西南部海域悬浮泥沙高浓度区主要分布于黄河口附近海域和西南沿岸,其枯水期的覆盖范围一般大于丰水期的。受潮流高流速场控制,黄河口外悬沙浓度高值区与海底泥沙堆积区对应较好,泥沙主要来源于陆源输沙和泥沙再悬浮;在西南近岸浅海区悬沙浓度高值区主要形成于泥沙的再悬浮,在近岸出现轻微冲刷。风等其他海洋动力因素,一般情况下对悬浮泥沙扩散的程度和范围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悬沙受潮流场影响而形成的总体扩散趋势未发生改变;极端条件下,风暴潮流使莱州湾西南部近岸浅海区的悬浮泥沙浓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三亚湾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试验的结果,探讨了三亚湾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与磷释放的关系以及环境条件变化对该湾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亚湾海水总磷(TP)中以总溶解磷(TDP)为主,总溶解磷约占总磷61%,其余形态磷约占总磷30.7%。初步计算了三亚湾沉积物 海水界面间DIP、TDP和TP的扩散通量分别为15.31、64.99和330.50μmol·(m2·d)-1。沉积物总磷(PT)中以无机结合态磷(PIN)为主,无机结合态磷约占沉积物总磷70.7%,其余形态磷约占沉积物总磷33.3%。沉积物中磷释放取决于磷的形态,总磷、有机结合态磷(POR)和无机结合态磷在沉积物磷的释放中所起的作用较大,其余形态的磷所起的作用较小。温度、盐度和pH的变化对沉积物中磷释放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TDP和DIP这2种形态磷均具有相似的释放规律。  相似文献   

14.
海湾河口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讨论了河口海湾沉积物重金属的研究方法、重金属的时空分布以及重金属含量随沉积物粒度大小的变化;介绍了沉积物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形态研究方法以及形态研究的意义;对我国今后的沉积物重金属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沉积物中氮与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25  
通过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沉积物中氮、磷含量、OC∶TN、TN∶TP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胶州湾沉积物中氮、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总氮、总磷的变化趋势一致,即从湾内到湾外含量依次降低,其中总氮依次为0.41、0.25、0.20mg/g,总磷的含量依次为0.29、0.24、0.22mg/g.在整个柱状样中总氮、总磷平均含量的变化也和表层基本一致,有机氮在大部分层次占总氮的50%-70%,无机磷所占总磷的比例一般大于60%.根据沉积物OC∶TN比、氮、磷的垂直分布可以判断湾内和湾口沉积物中的氮主要是陆源的,海洋自生的氮分别占28.9%和13.1%,湾外的氮主要是自生的,海洋自生的氮占62.1%.与氮相比,磷主要是陆源的,但在湾外海洋自生磷的比例明显高于湾内.悬浮颗粒物的组成也证明了湾内沉积物中氮、磷主要是陆源的.沉积物中OC∶TN值的垂直变化也反映了近年来胶州湾物质来源的变化特征,即河流来沙急剧减少,沿岸倾倒垃圾不断增多,后者已经取代前者成为胶州湾主要的沉积物来源.另外,沉积物中TN和TN∶TP的垂直变化也和近年来胶州湾水体中营养盐含量的变化相一致.胶州湾不同地区氮、磷的沉积通量相差很大,湾口的沉积通量最大,而湾外的沉积通量最小;在表层沉积物中,氮的矿化速率高于磷,有机磷的矿化速率大于无机磷,但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并不一定大于无机氮.OC、pH、Eh、Es等环境因素影响氮、磷的矿化,但在不同海区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河口沉积物在陆源砷向海洋输送过程中具有源和汇的双重作用,分析砷在河口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对于掌握砷的毒理效应和污染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对秦皇岛典型河流河口沉积物中砷的质量比进行了测定,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砷在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提取分析.结果表明,汤河河口表层沉积物中砷的质量比为35.73~46.63 mg/kg,戴河河口表层沉积物中砷的质量比为13.60~16.00 mg/kg,汤河河口沉积物砷含量明显高于戴河河口.总砷含量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而有降低的趋势.各形态砷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即以残渣态为主,占其总量的87%以上,其他各形态相对含量较小,其中可利用性最强的可交换态含量最小,平均为1.04%.各形态砷分布与沉积物的pH和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pH和有机质含量的改变将会影响砷的形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峡中、北部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本文讨论了磷的5种存在形态及其分布规律,海洋沉淀物中磷是以有机磷(Po_(rg))、和无机磷(p_(Inorg))形式存在,有机磷是有机质的组成部分,无机磷又分为钙结合磷(P_(Ca))、铝结合磷(P_(Al))、铁结合磷(P_(Fe))和可溶性磷(P_(sol))。 本海区P_(Ca)占总无机磷含量的90%,P_(Al),P_(Fe)与有机碳(C_(Org)),Cu,Zn含量呈正相关,P_(Sol)含量与氧化还原环境有关,还原条件下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18.
莱州湾东部滨海水域第四纪沉积及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6个钻孔和461km浅层地震剖机测量获得的测年、微古、孢粉、藻类、古地磁以及岩持征和地震反射界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本区第四系划分为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对各时期的沉积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并对不同时期的沉积相特征和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地揭示。  相似文献   

19.
渤海莱州湾南岸第四纪地下卤水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渤海莱州湾南岸地区赋存有大量的地下卤水,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些水是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水经强烈蒸发浓缩后埋藏而成的,运用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理论,选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的PHREEQC(1997)地球化学模拟软件,对莱州湾南岸昌邑廒里501孔各层卤水的水化学演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下卤水是由古海水经强烈蒸发浓缩后被沉积物理藏,并在赋存过程中发生水-岩相互作用,使地下水出现方解石,石膏及CO2气体的过饱和析出。并伴随与沉积物发生K^ ,Na^ ,Mg^2 ,Ca^2 之间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其中的浅层地下卤水还受到地表盐后排放卤水的侵染。  相似文献   

20.
沉积物中磷的化学提取分析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素美  张经 《海洋科学》2001,25(1):22-25
沉积物中磷(P)的形态分析对于研究沉积物 水界面磷的交换是非常重要的 ,有助于评价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获性、记录水体的营养状态、确定相对铁的氧化还原界面、了解成岩过程特征和估计成岩速率常数。化学试剂提取法是基于给定提取剂对某一结合相的选择性操作定义的。提取剂的提取效率和选择性是十分关键的。尽管沉积物中P的形态分析结果是对不同结合相P的估计 ,然而合适的P的形态分析可以对沉积物中活性和非活性P进行定量测定。沉积物中活性和非活性磷的定量化可以预测P对物理化学变化的响应和理解P的内循环。目前对湖泊沉积物中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