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兰州某小区商住楼已形成不均匀沉降的地基,根据场地施工条件、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对该工程地基选择了高压旋喷注浆法进行加固,加固结果表明:加固前及加固初期地基沉降速率较大,加固施工完成后沉降速率变小,加固完成两个月后沉降稳定,加固效果良好。通过该工程实践表明:高压旋喷注浆法在复杂地基中对既有建筑物的加固处理虽然是可行的,但同时必须根据地基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才能使地基加固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加固原理既有旋喷桩的托换加固之功效,又有静压注浆加固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压旋喷桩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通过昆仑大厦高层中地基处理的实例,表明高压旋喷桩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具有无振动,无污染,工程造价低,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防止长沙市21.8km重点堤防的管涌、渗漏等隐患,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采用高压摆喷注浆施工对其进行了整修、加固.较详细地介绍了设备的选择、孔间距及工艺参数的调整、工序安排和工程质量及检测方法.堤防中摆喷连结心墙的围井检测表明,高喷注浆是处理长沙市防洪堤防第四系松散地基的一项设备简便、噪音小、施工快、成本低、防渗效果好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湖北鄂州GM大厦采用了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 因施工质量问题,其中26根Ⅲ类桩均存在桩身砼严重离析、桩底沉渣厚等质量缺陷.采用高压注浆技术加固补强后,24根桩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为处理桩基质量缺陷提供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水泥粉体深层喷射搅拌桩与干振碎石桩〔1〕、干振灰土桩等一样,也是处理松软地基土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与干振碎石桩等其他挤密型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不同,水泥粉体深层喷射搅拌桩属于摩擦桩型。由于天然地基土对桩体的侧摩擦力和端阻力的共同作用,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然而人们普遍认为,水泥粉体深层喷射搅拌桩法复合地基处理不能解决场地土的液化问题。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和瑞雷波检测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处理的复合地基,除了承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外,地基土的抗液化能力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加强。  相似文献   

6.
高压旋喷与化学灌浆在公路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某高速公路K39路段下行线路基由于存在含淤泥质粘土,致使路基沉降变形,为了消除变形,稳定路基,在该路段采用了高压旋喷桩帷幕与高压旋喷桩及化学(压力)灌浆加固处治措施.工程完工后的长期沉降观测表明,沉降已趋稳定,治理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灰土桩在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对灰土桩设计、桩身质量控制、效果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效果进行分析,说明灰土桩在梧州地区的适用性及在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两湖隧道是国内最长、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隧道, 其东湖段穿越岩溶区, 识别其岩溶水系统结构对隧道建设和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查明区内岩溶水系统结构及水循环特征, 综合利用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探、水文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刻画了岩溶含水系统边界, 总结了岩溶发育规律, 识别了洞穴沉积物来源, 分析了岩溶水与孔隙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探讨了岩溶水循环模式。结果表明: 研究区可划分为南北2个岩溶含水系统, 北段岩溶含水系统的岩溶发育程度强于南段岩溶含水系统, 北段和南段岩溶含水系统由断层带连通而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洞穴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第四系残积层和洞穴围岩风化。第四系冲洪积层孔隙水与下伏岩溶水的水力联系较弱, 而第四系残积层孔隙水与下伏岩溶水的联系紧密。本研究利用多种技术方法精细刻画湖底隧道的岩溶水系统结构, 可服务于隧道工程的涌突水风险评价和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遂渝铁路龙家沟隧道出口错落体采用钢管桩注浆、旋喷桩加固技术,通过对两种桩体参数分析、计算,目的是寻找适合岩体的具体施工参数,通过对两种桩型的各自及组合应用,结论说明了发挥各自桩型的特点才能有效的达到稳固错落体.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软土分布广、厚度变化大,在下伏基岩岩溶化强度较高时,上覆软土发育,反之则不发育。其软土工程地质特征具有:高会水性、高压缩性、低强度、高孔隙比、低渗透性、高蠕变性、不均匀性、高灵敏度等8种特性,因此决定了其强度低、压缩性高;作为地基时,其承载力低、沉降量大、易于产生不均匀沉降。软土地基处理的实质主要是增大其密度;而在作桩基时,无论是桩的承载力,或是桩的变形均应密切重视。另外,本文还对软土与土洞、塌陷间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项研究在应用XRD、IR、DTA(TG)、SEM等先进测试技术,对硅土、方解石、叶蜡石、硅灰石、迪开石、绢云母等六种具有不同矿物学和物化性能的矿物填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被其填充的聚合物的机械力学性能变化特征,首次较全面地总结了矿物填料物理化学性质与高分子聚合物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震、重磁、钻井等资料对东濮凹陷东侧物源区—荷泽凸起的构造、古地貌进行了地震地质综合分析研究,编制了相应的地震地质成果图,在图上,古潜山、古河道、古地貌形态一目了然,为寻找东濮凹陷东侧兰聊断裂上升盘古潜山及兰聊断裂下降盘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砂体油气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波数空间的能量方程、采用欧洲中心客观分析资料(ECMWF),讨论了1982年夏季副热带对流层上部的能量学特征,着重分析了南亚高压的维持。结果表明,副热带能量循环与热带不同,海陆不均匀加热对超长波动能的作用比较小。在纬向气流~波动相互作用中、绝大多数波都失去动能。通过波~波相互作用、超长波1~2波及短波11~16波向中间尺度传输能量。 南亚高压有效位能的主要来源是有效位能的垂直输送;动能的主要来源是气压梯度力的作功。南亚高压能量的主要耗散机制是通过非线性作用向尺度较短的波动传输。  相似文献   

14.
毗邻化工厂的某高层住宅楼地基上,长期遭受氯离子的侵蚀,该化工厂排放废水的氯离子含量高达75 000mg/L.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对其腐蚀性进行评价,认为住宅楼东面地基土时混凝土具有中等以上腐蚀性.为防止氯离子渗过基坑腐蚀住宅楼混凝土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防渗墙隔断氯离子的渗透;基坑开挖后,采用换土垫层法进行处理,以过量的水泥隔断氯离子渗透,可有效防止氯离子通过基坑底部对基础产生腐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例表明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在高层建筑大桩检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热成风适应原理,采取分解分析法对青藏高原500hpa暖性高压的生成机制作了一些定性和定量的讨论。结果表明:在扰动的水平尺度大于热成风适应的特征尺度的条件下,当源地有明显的负值非热成风涡度出现时,流场将向温度场适应,而温度场由于高原的加热作用存在暖中心或暖脊,则适应的结果在高原大气500hpa形成暖性高压,并伴随高层辐合,低层辐散及下沉运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分析了青藏高原500hpa高压因伊朗高压脊东伸、分裂产生过程中和东移过程中,西风带波动、印度季风低压以及100hpa层流型的一系列变化,从而说明青藏高原500hpa高压产生和东移的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18.
大板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 ,山海关—北镇隆起北段,空间上分布于排山楼金矿北东端。应用高精度磁测结果对大板金矿区的基底构造、断裂构造格架进行分析,追索和圈定含金糜棱岩带,结果表明,从构造格架上看大板金矿与排山楼金矿既有可比性,又具其独特性;高磁推断的近东西向糜棱岩带为本区金成矿有利地段。大板金矿高精度磁测找矿实践证明,在提高信息密度的前提下,利用高磁对金矿直接进行圈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黑盘衍射模型对高能粒子与原子核弹性散射的角分布作了理论计算 ,与实验值基本相符。高能粒子弹性散射的实验结果 ,不仅可以用来确定原子核的大小 ,而且可以作为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又一个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新密市某局拟建的 16层综合楼位于第四系覆盖的岩溶发育区。为有效评价隐伏型岩溶地段带来的不稳定性因素 ,有必要查明区内浅层溶洞的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进而为高大建筑物选址及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本文通过微重力测量结合高密度电法对相关地区进行详细勘查 ,基本查明了区内浅层溶洞的平面分布情况和空间展布形态 ,从环境地球物理角度对工程选址及地基处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得到了建筑设计部门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