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典皇家科学院不颁发地球科学、天文学、数学和生物科学诺贝尔奖,但对这些领域每年颁发一次克拉福特(Crafoord)奖。本年度的克拉福特奖轮到地球科学,将于9月颁发给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皇家学会教授麦肯齐(Dan P.McKenzie),奖金50万美元。该学院将克拉福特奖授予麦肯齐,是“为了表彰他在探索岩石层的动力学,特别  相似文献   

2.
Nicholas John Shackleton生前是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因为在利用氧-碳同位素研究第四纪气候变化方面的奠基性工作,他于1995年获得Crafoord地球科学奖.他的主要学术成就包括:(1)改进了同位素质谱仪,使得小样品测试成为可能,并确立了深海氧同位素可以作为全球冰量的指标;(2)提供了验证米兰科维奇假说的深海氧同位素关键证据;(3)对建立轨道调谐年代序列作出了突出贡献;(4)在古大洋环流及CO2对全球气候的驱动和响应方面做了开创性研究工作.Shackleton教授被誉为"深海氧同位素之父",他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影响着20世纪下半叶古气候的发展历程.本文简要介绍Shackleton教授的学习与科研工作经历、主要的学术成就及成功的素质,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对中国科学家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Adam M.Dziewonski(1936~2016)生前是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教授,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与地震学家.鉴于Dziewonski教授在固体地球物理领域的重要基础贡献,199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Crafoord奖(被誉为地学界的"诺贝尔奖"),1999年美国地震学会授予他Harry Fielding Reid奖章,2002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授予他William Bowie奖章.Dziewonski教授的研究注重于利用地震观测资料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震源机制,他最杰出的工作包括:(1)发展了地震矩中心位置和震源机制(CMT)反演方法,建立了实时自动反演全球中大型地震震源参数的系统,以及具有搜索功能的震源参数数据库以及相关的网站;(2)发展了被地学界广泛应用的一维地球参考结构模型PREM;(3)将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地球深部结构的研究中,反演获得三维非均匀地幔的速度结构模型,以及地球内部结构间断面的深度起伏特征;(4)证实地球内核的固态性,发现地球内核的各向异性和内核最深部的结构特征.Dziewonski教授是很多地震学领域的开创者,他在地震学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地震学家以及其他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本文简要介绍了Dziewonski教授主要的科研工作、核心的学术成就及重要的学术服务贡献,并探讨了他学术研究成功的因素,希望能够对从事地球科学研究的学者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2010年Crafoord奖授予了著名物理海洋学家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Walter Heinrich Munk教授,以表彰他在海洋环流、海浪和潮汐及其在地球动力学中的作用等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本文通过介绍Munk教授七十多年的科研工作经历,解读他在物理海洋研究中所取得的部分卓越成就(如揭示了西边界流强化的物理机制,奠定了海浪和潮汐的预测技术,阐明了深海大洋混合的能量来源,提出了描述海洋内波特征的普适谱等),希望能够为中国科学家在科研求索之路上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Allègre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地球化学家,他在太阳系和行星早期演化、陨石形成、地球层圈结构与演化及其相互作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因此于1986年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Crafoord奖.他所提出的化学地球动力学是当前地球化学领域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学科领域.目前,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已经从大洋俯冲带拓展到大陆俯冲带.Allègre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热衷于科学普及的大师,还是一位有争议的政治和公众人物.他曾担任法国教育部部长,但由于要推行激进的改革而被迫下台.他曾参与中法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合作研究,是中国地学界熟悉的老朋友.本文简要介绍了Allègre教授的生平、学习和工作经历、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希望能对中国地球科学家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地震学家纳特利(Otto W.Nutt-li)因患癌症于1988年2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61岁。纳特利1927年生于美国,1953年在圣路易斯大学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尔后一直任教于母校——1956年任助理教授,1959年任副教授,1962年任教授。他在地震学的许多领域内作出了贡献,仅最近15年就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尤其是在研究板内地震方面的杰出成就(包括对著名的新马德里地震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
Willi Dansgaard教授是丹麦古气候学家,1995年Crafoord奖获得者.他在水稳定同位素和冰芯古气候方面的杰出成就,是他留给地球科学界的珍贵科学遗产.他发现了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变化的温度效应和降水量效应,提出了过量氘概念并指出了其环境指示意义;他提出了利用冰芯重建古气候变化的科学思想,发现了末次冰期内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D-O事件),使人们对过去气候变化有了革命性的认识.本文在着重介绍Willi Dansgaard教授这些科学成就的同时,试图从他的科学生涯中追踪他相关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科学践行活动,以期使我们地学工作者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悟.  相似文献   

8.
1.努尔教授其人努尔(Amos M. Nur)是美国斯坦福大学Wayne Loel地球科学教授席位终生教授和地球物理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岩石物理学和岩石力学及其在地震波传播、地球物理勘探、油气储量解释与石油采收率的地震观测,以及地壳演变进程等学科的应用。努尔教授自1969年以来先后发表论文约200篇,并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正>陈宗器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设立,旨在促进地球物理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发表获得专业认可的优秀学术论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为优秀论文奖评选委员会,每年评选优秀论文奖不超过5篇,2012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至今,共有2篇Applied Geophysics杂志论文获奖。2015年获奖论文:Yuan Sanyi,Wang Shangxu,Tian Nan.Swarm intelligence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ophysical data  相似文献   

10.
    
石耀霖  陈运泰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0):3427-3428
2021年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及地球物理学系教授王仁先生诞辰百年.王仁先生为我国的塑性力学与地球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是我国将力学同构造地质学和地震学相结合的先驱. 王仁1921年1月2日生于浙江省吴兴县.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48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深造,师从国际著名非线性力学专家罗森堡(R.M.Rosenberg)教授.1950年被推荐到由国际著名塑性力学教授W.Prager创办的布朗大学应用数学部深造,1953年获得应用数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布朗大学应用力学部的副研究员和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力学系助理教授.  相似文献   

11.
明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一级研究员傅承义教授的八十寿辰,谨祝愿他健康长寿。傅老一生潜心于地球物理学,特别是有关地震波理论、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并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50篇学术论文及若干本专著。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自然科学奖。为我国地球物理学及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马厄查(I.V.M rza)系罗马尼亚地球物理和地震中心的研究人员,1968年毕业于克鲁日纳普卡(Cluj-Napoca)大学物理系。先后从事过爆炸的地震效应、爆炸对建筑物的影响、诱发地震、地震活动性、地震统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在罗国内及美国地震学会会刊等刊物上发表过一些论文。1975年起在康斯坦丁内斯库教授指导下进修博士学位,1977年3月4日罗马尼亚弗朗恰地震后主要转为地震预报方  相似文献   

13.
2014年Crafoord奖授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Peter Molnar教授,以表彰他"对于理解全球大地构造、特别是大陆变形和造山带的结构和演化,以及构造运动对海洋-大气环流和气候影响方面的开创性贡献".Molnar教授及其合作者最早发现了青藏高原大型走滑断层和亚洲内部的非刚性变形,提出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控制亚洲新生代构造格架的新认识,并从遥感解译、地震波速变化和地震断层面解等提供了证据;他们还利用弹塑性变形的滑线场理论解释构造变形的空间分布和动力来源,揭示了岩石圈增厚和大陆逃逸共同存在的事实,为主导青藏高原30年研究的两大动力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Molnar教授认为,印度次大陆的岩石圈俯冲到亚洲地幔并对流剥离(拆沉)是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生长的动力机制;青藏高原在15~10 Ma已经达到了最大高度并开始垮塌和向外生长.海峡关闭使大洋环流改变控制了非洲干旱气候等.最近,他提出由于赤道太平洋西部陆地生长,改变了下垫面条件和沃克环流以及东风带的位置及强度,形成了拉尼娜大气环流形式,进而使高纬度地区第四纪冰川发育.Molnar教授的研究工作促进了我们对新生代全球构造运动、地震发生机理和气候演化及其关系的认识;他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对我们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震学问题》是一本论文选集,于1985年由苏联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91页,32开本。书内收集了苏联著名地震学家、科学院通讯院士里兹尼钦科在地震学各方面所作的基础研究的主要论著,有些论文是首次发表。里兹尼钦科的最大贡献是发展了地震勘探法、地震活动性定量分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前主席安德森(Don L.Anderson)(http://srl.geoscienceworld.org/content/85/1/91.full),于2014年12月2日逝世,享年81岁。唐堪称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复兴的真正领军人物。在他于1958年到2014年间发表的350多篇论文中,他试图解决在矿物物理学、地震学、热流、地球化学、构造物理  相似文献   

16.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诺波夫来华讲学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地球物理学和行星物理学系教授诺波夫(LeonKnopoff)和夫人于1996年9月3~10日利用休假时间应邀来华讲学。诺波夫教授是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他在地震波理论和震源理论方面的贡献,例如被认为是现...  相似文献   

17.
据2012年2月17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报道,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数值模型,有助于解释地震与引发地震的强应力之间的联系.这一研究成果将对地震长期预报产生深远的影响.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地球科学系教授Holt博士和Ghosh博士,使用他们的模型来解释作用于地球构造板块的应力.根据他们所撰写的"全球动力学模型用于板块运动及其驱动力模拟"的研究论文,这些引发地震的应力不仅存在于地震频发的板块边界,而且也发生在板块内部,尽管目前对于板块内部的应力了解甚少.  相似文献   

18.
永田武教授于1991年6月3日逝世,终年77岁。1913年6月24日他生于爱知县冈崎市,1936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永田武教授是在东京大学附属的地震研究所开始他的岩磁实验研究的学术生涯。1941年5月他作为东京大学理学系一位年青副教授被聘到地球物理研究所。1943年他发表的理学博士论文是有关他在火山岩石热剩磁探测机制的开创性工作,这项工作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被誉为是对提出“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概念起了甦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维特勒森奖包括一枚奖章和5万美元的奖金。此奖是表彰在科学研究中对地球、地球演化史及地球与宇宙的关系方面有精辟见解,取得杰出成就的人的。该奖由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并由维特勒森(G.Unger Vetlesen)基金会颁发奖金。该基金会的资金是挪威-美国航空公司的已故董事长维特勒森捐赠的遗产。为了表彰哈伯特(M.K.Hubbert)运用物理原理解决有重大意义的地质问题,从而在地球科学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哥伦比亚大学于1981年12月授予他维特勒森奖。曾经获得该奖的人还有:1960年-尤因(M.Ewing);1962年-杰弗里斯(H.Jeffreys)和迈因斯(Felix A.V.Meinsz);1964年-埃斯克勒(Pentti Eelis Eskola)和霍姆斯(A.Holmes);1966年-奥尔特(Jan HendrikOort);1968年-布拉德(E.Bullard)和伯奇(F.Biich);1970年-朗科恩(S.K.Runcorn)、考克斯(A.V.Cox)和多伊尔(R.D.Doell);1973年-福勒(W.A.Fowler);1974年-佩克里斯(C.L.Pekeris)以及1978年-威尔逊(J.T.Wilson)。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委员会”会议,于2 0 0 4年7月1 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期间召开。会议根据《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简章》的有关条例,对申请人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上所做的申请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大会报告进行了评审。经过论文评审和无记名投票,会议决定授予:论文“多分量地震记录P和SV波场的τ- p域分离方法”作者: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王彦宾  一等奖;论文“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变化与美国南加州地区地震趋势”作者:中国地震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