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5万常德市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对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特征及演化进行了重点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及成果:①厘定了洞庭盆地及周缘隆-凹构造格局,并分别对洞庭盆地各次级构造单元及其周缘地区的第四纪地质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解剖。②通过孢粉组合和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重塑了第四纪气候演化过程;通过重矿物组合探讨了洞庭盆地南部河湖变迁以及构造沉降过程。③确定洞庭盆地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处于断陷阶段、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处于拗陷阶段,并详细查明了各阶段构造活动特征,提出了新的构造活动动力机制模式。④新提出“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概念,对图区进行了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1:25万常德市幅和岳阳市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大量的钻孔资料和分析测试工作基础上,对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特征及演化进行了重点研究,取得以下重要进展:①厘定了洞庭盆地及周缘隆。凹构造格局;重新建立了露头区及覆盖区地层系统。②分别对洞庭盆地各次级构造单元及其周缘地区的第四纪构造活动、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等进...  相似文献   

3.
江苏刘圩幅(I50E015017) 1∶50 000地质图数据集由系统库、地质图及空间数据库、成果报告及附图附表组成。该图幅在充分利用前人调查研究资料基础上,采用遥感地质解译、地球物理与地质钻探勘探、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和大比例尺填图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内郯庐断裂带空间结构、新近纪与第四纪沉积特征、构造活动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构造地貌解析、构建地球物理和地质钻探联合剖面、露头尺度解剖,查明了郯庐断裂带泗洪地区深部及地表出露特征、新近系与第四系三维结构,结合年代学研究,发现F2断层晚更新世活动证据。恢复了区域晚中生代以来构造和古地理古环境演化历史,划分了区域白垩纪断陷沉降、古近纪挤压隆升、新近纪伸展断陷和晚第四纪以来的再次挤压隆升共4期构造演化阶段。提出晚第四纪区域由伸展断陷向挤压隆升的构造转换事件。图幅数据库是刘圩幅区域地质调查的综合性成果,由主图和角图构成,并附简要说明,涵盖了区内新元古代、中生代、新生代沉积(岩)地质体及其构造属性特征,充分反映了该地区自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过程、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特征,为研究郯庐断裂带深部结构与构造演化、活动构造与地震防灾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区域地质研究室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研究和多目标地质填图等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研究室在编人员1 6人,以中青年专业人员为主,其中研究员2名、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2名、副研究员5名,专业领域涵盖岩石、地层古生物、构造、矿产、遥感地质、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等学科。该室先后在川西、藏北高原、海南岛和长江三峡等地区完成了多项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研究和国土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科研项目。近期,研究室全面完成了青藏高原1∶2 5万赤布张错幅和海南岛1∶2 5万乐东、陵水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各项任务,提交了区域地质调查成…  相似文献   

5.
选择SPOT-6数据,对内蒙古呼勒斯太苏木等四幅图的SPOT-6遥感影像进行正射校正、配准及信息的数字增强处理后,根据不同地质体影像特征、野外实地调查,初步建立了填图区第四纪地层及新构造活动的解译标志,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范围、地貌特征及分区、活动构造运动等进行了调查验证;利用2015年飞行的无人机航测数据,对区内新构造、活动构造进行了识别及活动性质的初步判断。研究结果表明,高精度遥感技术及无人机技术在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填图中具有独特优势,有助于快速识别第四纪沉积成因类型与相对时序及准确厘定区域主要活动断裂空间位置与活动特征,从而有效提升填图工作效率,并弥补地表调查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依托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2006—2013年),通过全面收集1∶5万、1∶20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含1999—2005年获取的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地质研究成果、科研专著、重要文献等资料,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推断成果,在编制建立1∶25万分幅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实际材料图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应用建造构造分析法及编图技术,采用数据模型、质量控制模型、GIS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按1∶25万标准分幅编图、建库、汇总、集成,建立了中国陆域1∶25万分幅建造构造图空间数据库,包含图幅数729幅及其相应编图说明书和图件元数据等内容,空间范围基本覆盖中国陆域。明显优于以系或组级地层单位为表示单元的传统地质图数据库:主图图面要素是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进一步细化、分解为不同的岩石建造,按产状表达建造花纹,客观表达岩石建造和地质构造实体形迹,系统反映地质作用及其演化特征,读图直观且便于应用。可为1∶50万尺度及以小大地构造图的编制提供基础资料,为1∶25万尺度及以小区域矿产预测直接提取矿产预测要素,为1∶25万尺度及以小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地质构造专题底图资料;在地质找矿、地质灾害防治、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热资源勘查、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广泛且长久可重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曾剑威  刘凯  蒋仁  于俊杰  李长波  彭博  赵玲 《中国地质》2021,48(S1):101-111
浙江乌镇幅(H51E008002)1∶50 000区域地质图数据库综合采用遥感解译、槽型钻揭露、地质钻探和物探等多种调查手段,查明了主干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详细总结了各地层单位岩性组合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恢复了工作区第四纪以来气候特征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将末次冰期以来古地理古环境、海平面变化曲线重建与杭嘉湖平原古人类遗迹分布及迁徙特征相结合,探讨末次冰期以来海平面变化对古人类活动及迁移的影响。图幅数据库包含5个地层单元、10个钻孔,数据量约为 293 MB,涵盖了浅表沉积物属性特征及第四纪松散层、隐伏基岩及断裂构造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充分反映了杭嘉湖平原第四纪沉积基底特征、地层结构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丰富了长江三角洲第四纪研究内容,为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提供了基础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域及邻区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区,也是地球科学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区域之一。中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重大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为目标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近20年的持续调查,实现了对中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面覆盖,系统地获取了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数据,形成了基于实测数据的“一图一库一报告”,大幅提升了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这项工作填补了中国小比例尺海洋地质国情调查的空白,初步摸清了中国管辖海域地质环境条件和资源环境潜力,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认识,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地质资料,为提升区域地质科学的认知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海地质     
《黄海地质》系我国第一部关于黄海海域地质研究的综合性专著。内容包括黄海地质研究史、黄海海域的自然概况、海岸与海底地貌、浅地层结构、古环境变迁、沉积格局、矿物组合及其分布、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磁性地层划分、~(14)C测年、生物地层特征、第四纪沉积过程、海面变化与岸线变迁以及海底构造与地壳结构等。具有涉及面广、资料新颖,内容丰富、分析深入等特点。就其科学内容而言,还有许多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10年来,我国海洋地质工作在海岸带、近海与管辖海域、大陆架边缘海和深海大洋开展了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环境灾害和探查技术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和研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历时8年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完成了1∶100万管辖海域的16个图幅、1∶25万13个图幅的综合调查和9个区块海砂资源评价; 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发现了3个大气田; 开展了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图集(1∶400万)编制; “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专项研究与南黄海陆架区科学钻探均有新发现; 海底石油勘探与开发技术(“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南海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及发现(Ⅱ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冷泉)、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以及海底探测技术与采样设备的研发等等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或突破。这些重要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程度、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1.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25万常德市幅自西向东跨武陵隆起和江汉—洞庭盆地,具复杂的第四纪隆-凹构造格局。以详细地表调查和大量第四系钻孔资料为基础,以第四纪构造活动、沉积作用以及现今地势高低和地貌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对1∶25万常德市幅进行了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划分与编图。构造-沉积地貌类型是以第四纪地质作用为依据对传统地貌类型和地貌单元所作的分解和细化。研究区共厘定出抬升剥蚀中低山(Ⅰ)、抬升剥蚀丘陵(Ⅱ)、沉积-抬蚀丘陵(Ⅲ)、沉积-抬蚀岗状平原(Ⅳ)、残坡积岗状平原(Ⅴ)、孤山(Ⅵ)、沉降沉积-抬蚀岗状平原(Ⅶ)、沉降沉积-抬升波状平原(Ⅷ)、稳定沉积低平原(Ⅸ)、沉降沉积低平原(Ⅹ)等10种构造-沉积地貌类型。详细的解析表明,不同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地表高程、第四纪地壳升降特征、风化剥蚀和沉积作用等各具特征。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划分及其地貌图的编制,不仅反映出地表地理环境暨地貌特征,同时提供了直观表达不同地区第四纪地层、构造特征及其反映的地质与环境演化过程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和深化江汉-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海洋沉积物中孔隙水的H、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有效示踪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中国南海地区由于地处三大板块交会处,地质构造特殊,沉积地层厚,沉积速率高,有机质丰富,并有指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证据BSR存在,符合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条件。本文对南海北部地区部分海域浅层沉积物中孔隙水样品进行了H、O同位素分析,试图探讨与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通过研究认为,①南海处于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具有特殊的地球物理场和构造沉积特征以及较适合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温压条件,特别是南海北部地区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②南海北部地区部分海域的浅表层沉积物的H、O同位素测试中可以看出,总体上与海水的正常值一致,可能来自海水,但是在其中A14站位8个样品表现出了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重同位素随深度增加的趋势。也许指示该区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斌  陈井胜  刘淼  杨帆  吴振  汪岩  钱程 《中国地质》2021,48(S1):14-25
辽宁台吉幅(K51E014003)1∶50 000地质图根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行业的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充分利用1∶200 000区域地质、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资料,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通过遥感解译、野外数字填图等手段采集数据,完成辽宁台吉幅1∶50 000地质填图385.2 km2,系统编制了辽宁台吉幅1∶50 000地质图、矿产图、建造构造图,并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DD 2006—06)建立了数据库。图件详细填绘了各地层单位的物质组成和构造组合特点,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格架,分析了各地层层序特征并划分了沉积建造类型。本地质图数据库为MapGIS格式,包括18个沉积(火山)地层单位,数据量为267 MB,其中地质体面实体数据125个、路线长度649 km、地质点1100个、地质(界)线数据332条、293个产状数据、摄像(照片)数据403个,薄片66件,锆石U–Pb测年数据6件、光释光测年数据4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70件。该图幅建立了辽西中生代陆相地层格架,确定了各期火山岩的岩性、岩相、火山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时代,恢复了古火山机构。反映了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基础性成果,对中生代陆相地层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本数据库建立过程始终坚持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对该区矿产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施工等提供基础地质支撑。对区内地层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查明了各地层单位的物质组成、地层层序、沉积环境、形成时代,系统地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格架,详细划分为13个组,18个地层填图单位,1个侵入岩填图单位。通过分析岩石组合、地层层序特征,识别出碳酸盐岩建造、陆相火山沉积建造、复陆屑建造等3种沉积建造类型,进一步划分为10种沉积相。  相似文献   

16.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兴义县幅(G48E018012)1∶50 000地质图是根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普查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在前人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遥感、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大比例尺填图和地球化学测量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查明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图区共划分出21个正式填图单位,明确了岩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建立健全了综合地层柱状图,同时利用非正式填图单位,对特殊地层和地质体进行了填绘,尤其是关岭组二段的含罗平生物群层位和竹杆坡组的含贵州龙动物群层位。图区内三叠纪地层广泛出露且连续,为系统研究该区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海洋生物复苏与生物辐射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图幅数据库是兴义县幅区域地质调查的综合性成果,可为后续地质基础研究及找矿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支撑。  相似文献   

18.
对西藏安多县1∶25万图幅的ETM+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和镶嵌后,选取ETM+7、ETM+4、ETM+3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并与全色波段融合,获得研究区1∶25万ETM+影像图;根据不同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结合野外踏勘,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对沉积物、地貌、水系及新构造等进行了初步目视解译,编制了1∶25万第四纪遥感解译图;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的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范围、地貌特征及分区、新构造运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区内分布最广的是晚更新世的冰水、冰碛物及冲洪积物;区内不仅存在晚更新世冰蚀谷,而且发育规模较大的中更新世古冰蚀谷;通过线性影像、水系及洪积扇的偏转等特征,对区内新构造进行了识别及活动性质的初步判断。此研究不但较好地体现了遥感技术在高原区域第四纪地质调查中应用的优点,而且为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广东1∶5万厚街圩、小榄镇、容奇镇、太平镇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区内,第四系浅覆盖区面积占71%。在充分利用前人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地表路线调查、物探、遥感、钻探和钻孔第四系精细研究等方法开展工作。通过3 a的调查与研究,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始自128 ka)5阶段(MIS5)海洋氧同位素海侵层序及地层格架;根据钻孔沉积物样品磁化率变化进行了地层对比及沉积旋回划分,为珠江三角洲第四纪研究奠定了基础;查明了测区NE、NW向隐伏主干断裂的空间展布及其活动性,为工程建设及防震减灾提供了基础资料;通过花岗岩类锆石SHRIMP U-Pb精确定年,提出了二长花岗岩存在于印支期花岗岩带并形成于晚侏罗世陆壳伸展构造环境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章正军  秦德厚  王陶 《云南地质》2001,20(4):417-425
九五期间云南地调院共承担45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两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图幅,完成沉积岩区和造山带相关填图方法研究,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参评图幅中获部二等奖两项,三等奖5项,并在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及矿产等方面取得和许多新发现,新进展和新认识,不仅提高了基础地质研究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球科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和信息;同时也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综合地质调查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