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河湾早更新世早期人类遗物和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保全  李强 《中国科学D辑》2003,33(5):418-424
在河北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东北约600 m处的马圈沟发现一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文化层, 共采获5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和5件旧石器. 经研究有化石21种, 其中Allophaiomys deucalion, Borsodia chinensis>Yangia tingi等的存在为年代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哺乳动物化石对比分析, 旧石器的年代早于1.8 Ma BP, 可能达2.0 Ma BP, 这是华北最早人类活动证据, 当时人类生活于温带干旱稀树草原环境.  相似文献   

2.
详细讨论了中国真马化石及其相关的其它Equus化石的起源和系统演化 ,建立了包括全部中国真马化石在内的进化辐射图谱和时代分布序列 ,并纠正了早期中国真马研究中的一些错误 .  相似文献   

3.
程业明  刘风香 《地球》2021,(2):6-13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部,横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长约750千米,宽约300~370千米,面积26万平方千米,松花江、嫩江和辽河从盆地中穿过。盆地周围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山脉包围。松辽盆地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厚度可达9千米,包括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冲积扇、河湖相沉积,它们不整合覆盖于前中生代基底。它是我国白垩系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发育最全的陆相沉积盆地。盆地内的白垩纪地层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4.
王丽霞 《地球》2009,(5):62-63
2009年3月23日傍晚,一名在读的大学生到大城子镇小城子村花果山上散步,无意中在采石场发现了骨化石,随即上报喀左县国土资源局。  相似文献   

5.
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中国境内生存有古老型智人、早期现代人以及一些分类尚待确定的古人类.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古人类经过当地连续演化,同时接受其他地区古人类基因流的影响,最终演化为现代中国人群.本文基于对部分中国中更新世晚期及晚更新世人类化石的研究及数据分析,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和认识:(1)10万年前或更早,具有现代人标志性特征的早期现代人在华南部分地区已经出现;(2)在华北地区,以许家窑人为代表的晚更新世早期人类仍保留较原始的化石形态,其演化尚未进入早期现代人阶段;(3)近20万年以来的中国古人类化石形态特征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原始与现代类型并存,这种情况既出现在不同地区古人类之间,也呈现于同一地区古人类内部;(4)部分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呈现有可能属于尼安德特人的特征;(5)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不同地区古人类之间在化石形态上的差异与生存时代不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部分古人类化石呈现的原始及特殊特征提示在一些地区存在相对隔离人群,其演化地位有待深入研究.基于这些发现,认为早期现代人可能首先在中国华南地区出现,然后向北扩散.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与尼安德特人之间是否存在基因交流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来证实.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早更新世湖相非冰川碎屑纹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进 《湖泊科学》1995,7(3):203-212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层中,阶段性地发育了具季节性韵律层理的钙质泥岩和泥灰岩。组构、粒度、矿物成分、氧碳同位素及沉积相等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成因上与湖水年季节性分层相关的非冰川碎屑纹泥。冬季泥质层中粘土矿物和泥晶碳酸盐矿物的混合沉积呼应于总体气候干旱背景。纹泥的发育与大幅度湖侵的同步性反映了区域构造运动对湖相纹泥形成的宏观控制;纹泥的物质组成、厚度等差异则指示了细微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GC/MS对江西修水更新世网纹红土的分子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 检测出微量的分子化石包括正构烷烃、一元正脂肪酸、一元正脂肪醇、α-正构脂肪酮等. 易遭受后期改造的含氧分子化石(酸、醇)参数在红土剖面中波动的规律性不明显; 相反, 相对较为稳定的正构烷烃具有很有意义的规律性变化, 其中, 代表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相对变化的正构烷烃比值C27 /C31以及反映低等菌藻生物与高等植物相对变化的正构烷烃比值C15~21/C22~33与深海氧同位素气候曲线的第4~20阶段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 正构烷烃分子化石记录证实了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被认为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更新世网纹红土, 受制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 是我国又一大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李永项  薛祥煦 《中国科学D辑》2007,37(11):1474-1479
秦岭张坪洞穴群中发现有3种田鼠类化石: Microtus oeconomus、Caryomys inez和Caryomys eva. 这3种田鼠各有其不同的生态习性. 不同习性的化石与现生种的统计分布表明, 化石产地及其附近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可能为: 493 ka BP温湿, 259 ka BP冷湿, 205 ka BP寒湿, 28 ka BP凉湿, 现代温干.  相似文献   

9.
由于前人在陶湾群中发现的微体化石在数量和种类上的局限, 以及对在灰岩块和砾岩中发现的寒武纪化石在成因和地层属性上的不同认识, 其地层时代至今仍存争议. 在陕西商洛地区陶湾群郭岭组、三岔口组、风脉庙组和垢神庙组等多个层位中发现疑源类、几丁虫和虫颚等微体化石共计16属26种, 其中疑源类7属13种; 几丁虫7属9种, 虫颚2属2种. 化石产在原生地层的稳定层位和基质中, 其时代主要为早奥陶世. 由此, 陶湾群时代可限定为奥陶纪.  相似文献   

10.
许家窑泥河湾沉积物的岩石磁学性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许家窑泥河湾河湖相沉积物开展的一系列岩石磁学实验结果显示: 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为主要的载磁矿物; 低温磁化率和低温剩磁测量是查明磁铁矿、磁赤铁矿化及超顺磁颗粒存在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尽管在局部深度上部分磁铁矿可能经历了低温氧化, 但SD/MD磁铁矿颗粒的大量存在仍是沉积物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SD/MD磁铁矿和赤铁矿为碎屑成因, 由二者为主要磁性载体的特征剩磁(ChRM)反映了沉积物形成时的原始磁场, 而磁赤铁矿则可能代表了叠加于原生剩磁上后生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全球晚新生代火山发育国家之一,也是西环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带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东北地区发育着数座晚新生代喷发过的活火山(如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金龙顶子火山等)或具备喷发能力的休眠火山(如云南腾冲火山、长白山天池火山等)( Hickey,1982;Davies et al,1992;刘若新,1992...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深沪湾沿岸地层、构造、海底古森林及晚更新世古牡蛎滩遗迹,深沪湾的地壳运动与古环境变迁;研究了海底古森林和晚更新世古牡蛎滩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河沥背西北走向的断层最近期的构造活动发生于晚更新世时期,至全新世已经完全停止.晚更新世后期香港地区(如河沥背、黄竹洋、南山和贝澳)滑坡、泥石流和巨型滚石等重力地质事件频繁发生,而且还有原地重复的情况.按照地面地质破坏现象的分布范围、规模和数量等指针综合分析,在晚更新世后期香港地区可能曾经遭受过强烈地震的袭击,其烈度估计可达Ⅸ-Ⅹ度,而且在数万年之内曾经多次发生.1万年以来,构造运动减弱,地震活动降低,地面运动的最大强度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一条更新世晚期的活断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断层是在钻孔内的第四系沉积层发现的,它与同一孔内基岩的断层倾角、性质雷同.据~(14)C测年鉴定,断层所在的沉积物的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据此认为它们是同一时期的产物,或者是此前形成的断层,近期活动的结果。结合周围钻孔和邻近基岩露头断裂的分布、产状等特征的分析对比,确定了该断层的产状是走向N55~65°W倾向SW倾角45~75°,是一条晚更新世活动的断层.  相似文献   

15.
南海更新世的放射虫生物地层学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根据南海南沙海区 1795 7 2柱的放射虫定量分析 ,发现 6个放射虫事件并据此建立了 5个放射虫带 (NR1~NR5 ) .这 5个放射虫带的绝对年龄和 6个标志种的分布是直接根据古地磁和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而确定的 .南海南沙海区 1795 7 2柱放射虫生物地层资料与赤道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放射虫生物地层资料的比较显示 ,它们与赤道太平洋的年龄较接近 .  相似文献   

16.
17.
《地球》2016,(6)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化石展示地,公园占地面积70公顷,主要地质遗迹面积207平方公里,是依托朝阳出土的具有时代最久、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层位最多、科研价值最高五个"世界之最",系统完整的"热河生物群"珍奇古生物化石资源,建设的集科研、科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地质遗址性主题公园。公园由上河首古生物化石园区、四合屯古生物化石园区、凌源大杖子园区、AAA级的凤凰山园区及槐树洞风景区组成。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5,(5)
<正>朋友,当你来到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看到高大的恐龙骨骼、粗壮的硅化木、精美的菊石、圆滚滚的三叶虫,还有其他各种千姿百态化石的时候,你会有何种感受呢?或许你会觉得它们都是亿万年前的远古生灵,离我们很遥远。或许你会觉得它们神秘莫测,只有古生物学家才能读懂它们。其实,化石离我们很近。它们不仅为科学家提供研究材料,也不仅为博物馆提供精美的展品,它们还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神奇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东亚地区早更新世考古遗址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最早何时走出非洲,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亚洲大陆生存与演化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证据,目前并没有被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些早期遗址年代的不确定.由于测年时段和测年对象的限制,这些早更新世遗址中的大多数无法采用诸如钾氩/氩氩测年法等经典的同位素测年方法进行年代学研究.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早期遗址考古测年方法,其中ESR骨化石测年可以应用于早更新世遗址的年代学研究.由于骨化石的体系不封闭,所以在计算ESR年代时需要考虑铀在化石样品中的加入过程.  相似文献   

20.
泥河湾组的时代、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通过泥河湾盆地大道坡和洞沟两个剖面的古地磁和古气候学研究,对泥河湾组的时代和地层划分提出了新的认识.泥河湾组Ⅰ ,顶底分别距今约2.48Ma和3.40Ma,属上新世,可与黄土高原的红粘土层对比;泥河湾组Ⅱ段,距今2.48~0.97Ma,可与午城黄土对比;泥河弯组Ⅲ段,距今0.97~0.13 Ma,大致可与离石黄土对比.根据上述地层划分方案,建立了泥河湾组地层框架,并进而与其他剖面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