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学报》1930,9(4):329-330
一本會爲紀念趙亞曾先生於民國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考察西南地質在雲南殉難並爲鼓勵中國地質學者從事專門研究以貢獻於地質學及古生物學之進步起見募集基金以二萬元爲額無論是否滿額每年以所得利息爲補助金名爲紀念趙亞曾先生補助金  相似文献   

2.
陳國達 《地质论评》1938,3(4):427-448
小引 這已是足足兩年前的事了,在廿五年四月一日那天,接近廣東境內兩個歷史上著名地震區域之一的靈山縣,曾發生過一囘颇大的地震。當時我在兩廣地質調查所服務,蒙所長何孟綽先生命負查之責。我使一面製好了調查表式,分寄粤,桂,  相似文献   

3.
侯德封 《地质论评》1939,4(2):97-100
此文所谈到的川北,是專指廣元、南江兩縣城间以北的地带,川陝大路就是經廣元縣城北行,沿線地質早有李希霍芬及赵亞會、黄汲清诸氏歷次考查。由趙、黄二氏1929年的調查结  相似文献   

4.
解广轟 《地质科学》1958,1(2):18-20
1956年及1957年笔者曾兩度随李璞先生等在白楊河地区做了一些野外工作,对該区的地层、構造及岩漿活动有一些初步認識,現仅將本区奥陶紀本身和奥陶紀反志留紀間的兩个沉积間断簡單介紹一下,并对地槽的发展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賀蘭山北段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捷 《地质论评》1957,17(1):57-63
我們於1954华夏季從東北地質學院地質勘探系畢業後,由趙東南老師率領,到甘肅省賀蘭山北段去作生產實習。我們是在以生產為主、並完成生產實習任務的情况下,一同参加了原205普查隊,所摘的煤田地質普查工作。同時也作了兩個月前震旦紀桑乾系地層的路線測量。在工作中得到王錕工程師和同志、同學們的很大幫助,學會了初步運用理論結合實際(以理論指導實際,解釋實際的地質情况)。也學會了一些野外實際操作方法。但我還是剛離學校大門的地質工作者,在理論和經驗上還是極其缺乏的。我試想過寫這篇稿子,可是自己勇氣不足,在王錕工程師、張其澤工程師和同學、同志們的鼓舞和具體幫助下(王錕工程師又在百忙中給修改底稿),才使這篇稿子寫成。工作是同志們作的,是同志們的勞動結晶。因此我深深的感謝王錕工程師、趙東甫老師和杜弘祖、陸萬元、隆萬札布、趙樹仁、李家厚、李寬明、張銀芳、陳光漠、馮守忠、饒欽偉、李昌文、朱福亮等同學、同志的幫助。稿中如有错誤和與事實不合之處,請多指教幫助。  相似文献   

6.
梁山是漢江以南的高山,漢江在其东,相距僅十公里。梁山包括上梁山、中梁山、下梁山三部分,是大巴山北端的餘脈,与秦嶺隔江相望。梁山地區侏羅紀以前的地層除泥盆系缺失外,其他各部都相当發育,所含化石丰富,因此甚有地質意義。山中溝谷頗多(方向略与漢江直交),成為观察地質的良好剖面。我國地質学家曾先後來此研究的有趙亞曾、黄汲清、盧  相似文献   

7.
作为年青的一代地质工作者,我曾有幸跟随地质大师程裕淇先生一起工作.先生在我心中永远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我于1987年到地质研究所工作,1991年转入程老等开创的变质岩和前寒武纪研究室工作,但一直到2000年初才有机会亲炙其门下,在太行山地区进行深熔作用和早前寒武纪地质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杨崇辉 《地质通报》2007,26(9):1077-1078
作为年青的一代地质工作者,我曾有幸跟随地质大师程裕淇先生一起工作。先生在我心中永远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我于1987年到地质研究所工作,1991年转入程老等开创的变质岩和前寒  相似文献   

9.
这篇短文,是在說明礫石定向測量的意义和方法,并且提供兩个实例;这兩个实例的材料,是作者和其他同志最近在湘南及粤北作地質調查时实际观測所得。关于礫石排列方位的分析,1957年2月在中國地質学会年会上提出过一篇报導,曾得到不少同志的注意。那次报導引証的事实,是長沙等地第四紀白沙井礫石層的定向構造,这篇短文則是取材于現代河流的河漫灘礫石。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近二十年來科學上有兩種很著名的學說出现:一種是爱因斯坦 A.Einstein 的相對論,一種是惠格奈爾 A.Wegener 的大陸漂流說。前者是封於物理學上有極大的革命,而後者是封於古地理學尤其地質學上有莫大的貢獻。這兩種學說都是近代科學上極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 地層名詞的兩個組成部分一般說來,一個地層名詞含有兩個組成部分,即專有名詞部分和單位名詞部分。通常都是專有名詞在前,單位名詞在後。例如「鳳山統」是一個地層名詞,是由專有名詞「鳳山」和單位名詞「統」兩部分所組成。有時在單位名詞與專有名詞之間加  相似文献   

12.
张含英 《水科学进展》1993,4(4):325-325
谢家泽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是新中国水文事业的奠基人.他对我国水利水文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47年,我与家泽先生曾同在中央大学水利系执教,新中国成立不久又在水利部共事,我们是心灵相通的好友.他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以及对事业前途充满信心和乐观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一) N.E.巴爾婁 缘柱石和石英的物理性質特别近似,所以當两种矿物同時呈塊或非晶体存在時,在野外就不可能準確的辨别。作者在某一時期內曾研究過野外鑑别缘石和石英的簡單方法,並得出了結论。如能細緻的按本法进行鑑定,就曾很容易的解决這一复杂的问题。本鑑定法是以兩种礦物在裝有三溴甲烷和苯混合物的分  相似文献   

14.
丁貴春 《地质论评》1957,17(2):137-151
1954年暑假以及55年寒假期間,作者由于搜集論文材料曾先后兩次到过瓦房子。在三個月野外工作的基礎土,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的室內研究,对該礦區內的岩石,尤其是对寒武系的岩石有了一些新的發現,这些新的發現不但在生產实践上有其实用的意義,而且在科学研究上也是一良好的開端。為此,作者願意將初步研究的成果就管見所及向大家介紹出來,以供对此有興趣的同志們參考。  相似文献   

15.
地形底图和重要的地質原图为了避免其收縮起見,必需在裱糊的图板上繪制。去年我队曾以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材料裱糊了一批图板,至目前为止,已經經过了一个严冬和兩个盛夏的冷热和潮湿的考验,其中利用桃膠粘法粘出的图板,仍然保持着光滑平整。我局很多同志公出本队看到这种图板时,都屡次寻问裱糊方法,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56年11月初,地質局在平桂召开了重砂工作經驗交流会議,有关野外队介紹和討論了几个地区的經驗,現將主要的經驗总結如下: 一、电磁分选矿物 204队制有兩台强弱不同的电磁选矿器,一台为8800安培圈,另一台为16800安培圈,兩台的型式大略相同(見圖1)。  相似文献   

17.
任纪舜 《地质通报》2019,38(8):1403-1404
<正>2019年5月25日是马杏垣先生诞辰10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座谈,传承马先生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首先,请允许我对主办这次活动的单位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我们尊敬的老师马杏垣先生的在天之灵表示最崇高的敬意。马杏垣先生是中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特别对前寒武纪构造地质研究造诣深厚。他和他的学生在五台  相似文献   

18.
《古地理学报》2009,11(6):0-0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古地理学报》荣誉编委杨遵仪先生,于2009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杨遵仪先生1908年10月7日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并留校任教。193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及地层学,193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参加抗战,任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1946年回清华大学地学系任教。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1952年参与创建北京地质学院。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当选为美国地质学会荣誉会员,1994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克罗斯奖章,1997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他曾担任九三学社中央顾问,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球科学》、《现代地质》、《古地理学报》等刊物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曾长期担任《古生物学报》、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主编和《地质学报》、《地层古生物论文集》副主编。他是美洲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美国耶鲁大学Sigmay Xi荣誉会员,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地层分会委员。杨遵仪先生是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层学家。他专长腕足类,是我国研究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古生物学家之一,对许多化石门类均有深厚造诣,被誉为“古生物学活字典”。1986年,他与程裕淇、王鸿祯合著的The Geology of China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李四光之后系统地向国外介绍近半个世纪中国地质学研究进展的重要专著,影响深远。他与研究小组共同撰写的《中国三叠系》,是对我国三叠系研究全面系统的总结,这一成果作为《中国地层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杨遵仪先生对界线层型和事件地层的研究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他于20世纪70年代末组织对国际地质学热点古生界—中生界界线进行研究,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的领导人。他先后组织和领导IGCP203和IGCP272项目,对我国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的界线地层、生物特征以及古—中生代之交的海洋生态环境更替和重大地质事件进行了综合研究。 2001年,浙江长兴煤山剖面成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该成果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杨遵仪先生是著名的地质教育家。1956年,他主持出版了《古生物学教程》,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古生物学教材。1960年,他和同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层古生物学专业。1962年,他在国内首次开设了生物地层学课程。1980年,他与郝诒纯合作再次主编《古生物学教程》,并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他讲授过古生物学、地史学、地层学、古生态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生物学专题讲座等多门课程,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其中许多人后来成长为学术、管理等各个领域的领军人才。杨遵仪先生在“文革”期间受冲击被关进“牛棚”,仍坚持参加教学实践,设法了解国外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向,为文革结束后迅速缩小与国外的研究差距创造了条件。他乐意为同辈专家排忧解难,他热心提携后生,还十分注意在思想和作风上做出表率。他把部分积蓄捐赠给中国地质大学设立“杨遵仪奖学金”。他百岁华诞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贺信中说:“四十七年前您是我的老师,今天仍然是我的老师,我将永远以先生为榜样,像先生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杨遵仪先生的一生是勤奋求索的一生,是甘为人梯的一生,是光辉奉献的一生。杨遵仪先生的辞世是中国地质界、教育界和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杨遵仪先生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深切怀念杨遵仪先生!杨遵仪先生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9.
經过整风和双反运动,宣城中心水文站全体同志的政治觉悟都有显著提高。他們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不但把自己本身业务按时和超額完成,还积极帮助我小队做了不少惊人的事。早在1958年元月初二、初三兩天,由張崇志站長領导  相似文献   

20.
一在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地質幹部的培養工作是配合祖國工業化的重要任務之一。为了早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就必須有足够幹部去担任資源勘探和工程地質勘测工作。因此,在1952-1953年先後成立了北京和東北兩個地質学院和六所中等技術學校;除在北京、東北兩個學院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