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过去还无人指出过板块相对运动的方向与缓倾斜叶理、逆断层和断层上的线状指示物有直接关系,这是因为缓倾斜构造上的运动方向只和变厚了的造山地层的重力塌陷有关,它们和俯冲板块传递给仰冲板块的推力没有关系。缓倾斜叶理上的运动方向的线状指示物和斑状变晶中的叶理弯曲或叶理交切轴(FIA)并无直接关系,这是因为FIA的指向受缓倾斜叶理和斑状变晶边缘上产生的、近乎垂直的叶理之间的交切面控制。在班状变晶边缘上形成的、近乎垂直的叶理在基质中的方位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动,因为它们会在稍早期间形成的叶理再活化作用影响下发生转动或遭到破坏。斑状变晶边缘上近乎垂直的叶理,与形成于早期或晚期的缓倾斜叶理的交线,在后期的生长中被圈闭在班状变晶里,此交线规定出了FIA的方位,而与叶理上的运动方向无关。从美国佛蒙特州阿巴拉契亚山脉采集的FIA资料指出,在125km×35km的一片地区内,在该地岩层所发生的多次变形中,从未曾使早期形成的FIA组的方位发生变动。这种情况要求:后来的每一代褶皱都是由于渐进的。总体不均匀缩短作用造成的。这种情况表明:FIA保存着原始的运动方向,此方向未因以后的变形而转动。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向和由阿尔卑斯期变质岩中叶理交切轴(FIAs)所指示  相似文献   

2.
活动聚合边缘的变质岩经历了一系列构造变化,而这些构造变化大体上产生一套独特的构造类型,每一种构造类型与P-T轨迹有特殊的关系。增生构造与从俯冲板块到上升板块的物质转化有关。而这些增生构造应包括地层的消减和再生,褶皱(作用)以及由原始缓倾斜的叶理形成陡倾斜叶理。俯冲作用使压力迅速增加,而温度可能很低。因而早期的构造主要是脆性的,而压实不足的沉积物则是塑性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形作用变得异常塑性,并且与俯冲板块和增大楔状岩体构造边缘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盲矿体的普查找矿具有很大的作用。該方法系以各种不同的围岩蝕变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种类不同的围岩蝕变均可視为指示深部可能有隐伏矿比存在的金屬指示物。指示物通常分作直接指示物和间接指示物以及大指示物和微指示物。其中,有一些可在所谓“垂直方向”普查过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CCSD主孔100~2950m榴辉岩、退变榴辉岩类岩石叶理倾角明显较片麻岩类岩石叶理倾角陡,前者总体倾角55°左右,后者28°左右,局部可见片麻岩类叶理切割榴辉岩类叶理,因此两者叶理可能形成于不同时期;两类岩石之间现部分为韧性剪切带接触关系,韧性剪切带形成于苏鲁地体折返主期自SEE向NWW的韧性剪切作用。榴辉岩、退变榴辉岩类岩石叶理产状对发育于该类岩石内的微断层产状有一定控制作用,而片麻岩类岩石叶理产状对发育于该类岩石内的微断层产状控制作用相对较弱。孔区脆性变形主要反映白垩纪以来SEE-NWW向伸展构造应力场的变形特征,主孔100~1620m倾伏向以SEE向占绝对优势的微正滑断层擦痕即为该期变形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魏喜 《地学前缘》2005,12(2):104-104
(1)板块运动的球面效应。板块运动实质是洋壳的增生、消减和陆块的漂移,以及板块形状和大小的变化。板块运动的球面效应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受椭球形地球表面制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运动方向的板块表现的运动特征、消长关系及其所处的全球构造环境:①板块平行纬线运动时,高纬度部位较低纬度跨越较大的经度差,因而其运动方向从平行于赤道逐渐指向赤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旋转。从地球仪上模拟测量和计算,板块低纬度部位经度每跨越 5°,板块向前旋转约2°,并伴生垂直于板块运动方向的转换断层,如南美洲和非洲板块。②板块平行于经线由高纬度…  相似文献   

6.
北祁连山加里东期板块俯冲带的南缘的橄榄岩体,是时代为495~522 Ma的玉石沟蛇绿岩套底部地幔岩残片,主要由尖晶石相的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组成,流动构造(包括叶理和线理)发育。强烈的构造重结晶作用使方辉橄榄岩呈典型的残斑结构,而纯橄岩则以粒状变晶结构为特征。橄榄石普遍发育平行(100)面的扭折带,根据扭折带测得橄榄石以(010)[100]高温滑移系为主。组构特征表明方辉橄榄岩的橄榄石Ng[010]沿与叶理面垂直的压应力方向优选方向,而纯橄岩则经历了强烈的旋转剪切流变。利用氧化缀饰法揭示出橄榄石的位错构造十分发育,包括高密度自由位错、倾斜壁、扭转壁(位错网格)、亚晶粒构造、位错弓弯和位错环等,表明岩石经历了在高温、高压、低应变速率状态下以位错蠕变和攀移多化为机制的  相似文献   

7.
正断层通常是犁式的,即断层倾角随深度变缓.沿这类断层运动可形成几种形式的构造圈闭(滚动背斜、上升断块封闭).某些犁式断层仅产生于沉积岩中,另一些则错断基底岩石.研究表明这类断层产生在伸展体制下有韧性岩石垫底的脆性岩石中.伸展体制可以是区域应力场派生的局部应力场.断层倾角变缓反映岩石的韧性随深度增强,沿断层走向断层倾角会因落差变化而变化.剖面上一条犁式断层可能是由较短的成雁行排列的断层段组成.断层常常分叉,某些分叉可能发生在组成断层带的各条断层的末端附近.犁式正断层产生在裂谷作用、漂移作用和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的盆地形成过程中.在其他类型的盆地中,如造山期后伸展作用形成的盆地中,也发育有犁式断层.在板块会聚和转换或走向滑移作用期间,区域性挤压应力体制下派生的伸展构造也可以产生犁式断层.  相似文献   

8.
大陆转换断层常常伴生—些较小型的拉分盆地。但是,常常发育于转换断层附近的大型盆地,并不符合拉分模式,沿死海裂谷和El Pilar断层伴生的几个盆地的构造证明了这种观点,这些盆地极不对称,其一侧边界基本上沿着线状转换断层,另—侧则是—条近平行的正断层,表明走滑运动和转换—正断层拉张作用是同时发生的。这种现象不符合经典的断层理论,其原因可能是沿离散板块边缘转换断层比附近地壳软弱得多。分析发育于相对较硬的地壳内一条软弱转换断层附近的水平主应力方向表明,聚敛和离散板块运动分别造成了与断裂近垂直的挤压和拉张为特征的应力场。沿圣安德烈斯、死海以及El Pilar转换系统的构造样式表明,沿转换断层走向这两种应力状态可随时间发生预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某工程场地内断层的地质特征,通过收集、整理工程场地的地质资料和较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应用指示克里格方法分析了场地内断层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断层密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断层密度分布的主变程方向为296.4°,与工程场地长轴方向一致,在此方向上断层密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连续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次变程方向为26.4°,在此方向上断层密度的相关性差,工程地质条件则较好。建立了工程场地地表断层密度的定量数学模型,主变程1 692m,次变程759m,主变程方向296.4°,块金值0.127,基台值0.263。划分了场地工程地质带,工程场地南部边缘地质条件较差,中部至北部边缘地质条件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浙西南八都群变火山岩系的Sm-Nd全岩等时线参考年龄为2014±43Ma。其中变质玄武岩具有扁平的REE模型。这说明在早元古,华夏古陆张裂并发生一次陆壳增生事件。对该区与具有逆掩断层性质的M1大型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含石榴石变晶糜棱岩给出1518±16Ma和1001±14Ma的Sm-Nd和Rb-Sr石榴石十全岩等时线年龄。前者指示原含石榴石变质岩的变质时代;后者指示的是糜棱岩化时代。它们可能分别与中元古时华夏古陆的再次张裂,及晚元古时龙泉群沉积盆地闭合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永伟  曹新志  张旺生 《矿产与地质》2012,26(2):114-118,125
210金矿床位于新-甘边界地区哈密市境内,大地构造背景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交汇部位东北缘的北山裂谷。断裂构造是矿床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带为矿床内的主干断裂,由该断裂张性破裂发育的逆冲断裂破碎带为210金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由逆冲剪切产生的叠瓦式逆断层不含矿,而近NS向缓倾斜构造控制了210金矿床石英脉型矿化的发育。并运用里德尔剪切理论对逆冲断裂带控矿构造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浙西南八都群变火山岩系的Sm-Nd全岩等时线参考年龄为2014±43Ma。其中变质玄武岩具有扁平的REE模型。这说明在早元古,华夏古陆张裂并发生一次陆壳增生事件。对该区与具有逆掩断层性质的M1大型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含石榴石变晶糜棱岩给出1518±16Ma和1001±14Ma的Sm-Nd和Rb-Sr石榴石十全岩等时线年龄。前者指示原含石榴石变质岩的变质时代;后者指示的是糜棱岩化时代。它们可能分别与中元古时华夏古陆的再次张裂,及晚元古时龙泉群沉积盆地闭合有关。  相似文献   

13.
笔者提出重力空间导数成像技术,来实现构造倾向的识别。根据不同高度重力异常水平导数极值点分布与构造倾斜方向的对应关系,可直观地显示断裂的倾向,且计算简便。理论单台阶和双台阶模型试验表明,重力空间导数成像技术能准确和稳定地获得断裂的倾向特征。由于本方法是利用上半空间重力数据的导数,所以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抗噪性。利用重力空间导数成像技术对松辽盆地重力异常数据进行断裂倾向识别,盆地北侧断层的倾向大多为NW倾,说明盆地构造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作用,盆地南端部分构造表现为垂直倾向,这与后期西伯利亚板块的南向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盆地多发育陡倾逆冲断层,但对其成因仍未取得统一认识。色力布亚断裂带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是一条典型的陡倾逆冲断层,为研究陡倾断层的成因提供了很好的实例。根据最新地震剖面与地层分析认为,色力布亚断裂上部倾角约为65°,经两期构造运动形成,第一期是加里东晚期运动-海西早期运动(362~439 Ma),第二期为喜马拉雅中期运动(5.3~23.3 Ma);正是断层的多期活动形成了上部的陡倾断层,即先存缓倾逆断层的活动改变了局部应力场,使最大主应力轴由水平变倾斜,随之产生的库伦断裂倾角变陡,并伴生反冲逆断层。同时利用数字砂箱模拟结果验证了上述推断。   相似文献   

15.
地幔内异常热熔变与青藏高原的隆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中法合作研究获得的定日—格尔木天然地震记录资料所揭示的青藏岩石圈存在的各向异性变化,讨论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北地幔物质运动方向的差异。结合区域重力场、地热和大量地质资料,提出了解释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的新模式。青藏高原是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强烈碰撞挤压下,地壳缩短变形增厚,碰撞挤压达于极限,地幔内物质产生热熔变,导致了受热幔壳的急剧膨胀,托浮起上覆地壳整体,形成了巨大高耸而且地形平坦的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则是印度板块北缘俯冲受阻,逆冲叠覆堆积变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李理  钟大赉  杨长春  赵利 《岩石学报》2016,32(7):2209-2216
幔源CO_2气的形成和分布与不同级别断层早白垩世以来的活动密切相关。郯庐断裂带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成气断层,拆离断层和变换断层这些地壳断层是次要的成气断层,二者于早白垩世143Ma、124Ma、新生代~43Ma、~24Ma和~8Ma的走滑或伸展活动,以及与之准同时的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浆活动,控制了幔源CO_2气的分散和聚集。它们与基底断裂、盖层断裂共同组成运移通道,其中拆离滑脱处的低速带和盖层断裂中的顺层断层是重要的水平运移通道。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脱水脱气,产生的幔源CO_2气沿着郯庐断裂带向上分散聚集;新生代以来受控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和速度的改变以及印欧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形成幔源CO_2气。与此同时郯庐断裂带切割深度亦逐渐加大,~43Ma碱性岩浆活动亦开始形成幔源CO_2气并主要位于断裂带,24Ma和8Ma(5Ma)为新近纪碱性岩浆活动脱气两个主要形成时期。郯庐断裂带的活动使地幔脱气形成的CO_2沿断层走向向上运移,并在作为重要横向运移通道的拆离断层拆离滑脱处,与因岩浆脱气形成的CO_2汇合,再通过陡倾斜、缓倾斜基底断层、盖层断层的接力传递在浅部聚集成藏。预测郯庐断裂带附近是无机成因油气重要的聚集分布区带。  相似文献   

17.
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裂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鲁西隆起的伸展断裂十分发育,其构造样式复杂.主要形式为陡倾斜的伸展断裂和缓倾斜的滑脱断层组成的复合伸展断裂系统.陡倾斜的伸展断裂构成鲁西伸展断裂系的主体,是控制其南部凹陷沉积的边界断裂.断裂带中构造角砾岩、断层泥发育,并有小褶皱、擦痕等显示断裂活动的标志.缓倾斜的滑脱断层在鲁西隆起区广泛发育,分为深、浅两个层次,浅层次中最具规模的位于下寒武统与太古宇之间.滑脱面上盘的寒武系底部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褶皱和破碎带发育,下盘构造相对简单,仅挤压破碎.深层次滑脱断层发育在中地壳低速层处,控制着浅层次滑脱断层的形成与分布.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鲁西隆起的伸展断裂系统是由晚中生代以来两次大规模的伸展运动形成的,形成机制上,与中、新生代郯庐断裂的走滑活动、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以及岩浆上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高祥林 《地质科学》2006,41(2):355-364
渤海中部的郯庐断裂带在平面上表现为不连续的几条北北东走向断层,地震反射剖面和钻探资料显示断层两侧沉积厚度的巨大差异,表明新近纪以来它们是在沉降运动背景下活动的具有大幅度倾滑位移的正断层,构成渤海盆地内凹陷与凸起的边界。这些断层在剖面上有一定弯曲和倾斜,向下延伸深度不超过10~12km。在此深度以上的地壳浅部,没有水平方向位移以及其它直接变形证据表明郯庐断裂带有走滑运动分量。从地震机制解得到的走滑断层运动反映渤海地区地壳深部的变形及相应的构造应力状态,与浅部残留的伸展构造应力同时存在。根据断裂力学分析,认为中新世末以来渤海浅层新近系内出现的大量近东西向小断裂可能是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与郯庐断裂带或其它基底老断裂没有继承性或派生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19.
唐哲民  陈方远 《地球科学》2006,31(4):527-532
对CCSD主孔3 000 m岩心叶理、具断层擦痕的微断层及断层擦痕产状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分析了脆、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研究表明(1) 榴辉岩类叶理产状明显较片麻岩类陡, 可能与其岩石能干性较强有关, 因而在挤压褶皱变形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形行为.韧性变形主体表现为顺层剪切, 含断层擦痕的微断层最主要的一组产状与叶理面一致或接近一致, 部分伴随与之呈共轭关系的另一组微断层. (2) 脆、韧性变形以SEE-NWW向剪切为主, 部分为近SN向, 脆性、韧性变形域断层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但现在所保留下来的构造变形中韧性变形以SEE向NWW的逆冲型剪切为主, 部分为近SN向韧性剪切作用; 而脆性变形以NWW向SEE的正滑作用为主. (3) 主孔构造应力场初步可划分为4期, 现在所保留的主期构造为SEE-NWW向挤压构造应力场所致.   相似文献   

20.
蔚县矿区断层构造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断层要素与断层性质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不同性质断层的落差与走向长度之间的经验公式,揭示了断层发育的平面展布规律。本文强调小型缓倾斜逆冲断层在蔚县矿区构造格局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