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 言制订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和要求的,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应急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制订、修改与完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工作中,北京市政府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其中有很多启示和可以铭记的地方,现将主要情况综述如下。1 高度重视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明确提出,县以上人民政府要制订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事实上,早在1991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府在其他省市的影…  相似文献   

2.
佟树海 《高原地震》2007,19(2):76-77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1998年3月1日施行以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四个条例。中国地震局先后颁布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地震行政执法规定》等七个规章,内蒙古自治区相应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等相关政府规章。  相似文献   

3.
赵平顺 《华南地震》2002,22(4):89-93
通过对1987年寻乌5.5级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回顾和总结。针对在此次地震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在破坏性地震事件处理中改进有关工作的初步设想。以便提高各级政府及地震部门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实现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工作,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件》(以下简称《条例》)。文章宣传了贯彻《条例》的意义和目的,并从制定防灾预案,强化政府防震减灾职能作用;加强震情应急研究,做好防震救灾基础工作;加强地震应急宣传,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东枣庄市地震办公室在贯彻《条例》时所做的实际工作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阿富汗两次破坏性地震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3月3日和25日在阿富汗兴都库什地区分别发生里氏7.2级和6.2级破坏性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文章概述了这两次地震的情况,内容包括震源参数、震源机制解、震灾情况、救援和发震背景。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国家出台新地震应急预案以来,根据预案制定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精神要求,上至国家地震主管部门,下至基层地震单位,以及横向到与地震应急有关的部门和单位大都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这些预案的法律、法规的依据是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5年制定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2005年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7.
以公众对破坏性地震信息需求为出发点,分析研究破坏性地震背景下应急科普知识服务的思路与对策,探索应急科普服务的基本路径和范式,以期为将来可能出现的突发破坏性地震事件应急科普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破坏性地震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开发一套基于j Query Mobile技术的应急信息软件系统,将地震应急信息通过移动平台将信息发布给公众,提供救援咨询,满足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从而达到降低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地震应急关键信息提取与快速发布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建设以来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工作经验,分析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和应急工作组对应急快速响应期内应急关键信息的获取需求,研究快速响应期内应急核心信息的提取方法和快速发布机制,提出一种针对省级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应急期综合信息发布技术的参考建议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要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邢海灵  蒋通  李文艺 《地震》2005,25(3):115-122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是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进行应急处置的指导性文件。 根据综合分析国外部分地区的防灾规划中地震应急处置的内容与特点, 研究了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中防御水准的制定、 灾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辅助决策保障、 应急救灾反应以及对人文和环境的考虑等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为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或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省玉门市5.9级地震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省玉门市发生5.9级地震,这是继2001年7月11日肃南5.3级地震后,在祁连山西段发生的又一次破坏性地震。极震区烈度为Ⅶ度,地震造成灾害损失达7000万人民币。文章对该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地震序列、地震背景、震害损失评估及地震应急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根据地震应急预案启动地震应急响应,由于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和全面的灾情信息,因此支撑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判定因素有限。本文通过专家调查法,梳理出影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的关键因子,并对其赋予一定的权值,得到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阀值。当地震发生后,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计算出1个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判定值,通过判定值和阀值区间的关系,判定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最后,抽取了2011年以来云南境内发生的10次破坏性地震作为检验样本,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应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康定—泸定地区地震对策及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余河生(甘孜州地震局)杜江(泸定县地震办公室)康定—泸定地区由于所处的特殊的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环境而面临严峻的地震形势。为了做好地震应急工作,甘孜州地震局和泸定县地震办公室分别代政府制定了破坏性地震应急反...  相似文献   

14.
1991年3月26日凌晨2时,山西大同-阳高突然发生5.8级地震,这是1989年10月19日6.1级地震之后1年零5个月,破坏性地震又一次袭击雁北地区。老震区重建家园的工作正在进行,这次地震再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遭受震害的震区人民来说犹如雪上加霜。但经受了1989年地震考验的雁北地区的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处惊不乱,镇定自若地按应急预案实施震情监视和抗震救灾工作,对突发性地震事件的应急反应,快速而有效。  相似文献   

15.
地震应急响应系统是地震应急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本地化特色的应急响应指挥技术系统对提高地震应急响应效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介绍了基于ArcEngine、MapInfo、Visual Studio 2005、Java和网络模型技术研发的安徽省地震应急三级响应指挥技术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更新、建筑物震害模型研究、系统研发与集成、各子系统功能。实现了省内MS3.0以上地震分三级响应的功能,实用性较强,在地震应急演练和应对安徽省有感地震、轻微破坏性地震以及破坏性地震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所在地区的省级地震局及时组织开展应急宣传,通过门户网站、新闻发布、新媒体等渠道,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震情灾情及应急响应等各种信息,对于引导舆论、稳定社会、推动抗震救灾等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及调研分析,阐述了近年来省级地震局破坏性地震应急宣传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建立完善应急宣传制度及组织管理机制、宣传应对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三大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及中国地震局的统一安排,全区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已于11月初结束。这次检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组织,王怀玉副主席任检查组组长,自治区地震局局长朱令人、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马秦、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朱磷任副组长。检查分两个阶段进行,9月份为自查阶段,10月份为抽查阶段。10月中旬,在自查基础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对阿图什市、喀什市、阿克苏市、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精河县贯彻落实《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工作进行了抽查。检查组在认真听取各地、市的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任重道远的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在全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地震预报的课题。1958年,当时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以郭增建为首的的科研人员组成了“地震预报考查队”,赴甘肃和宁夏地区收集、了解1920年海原大地震大量的宏观前兆及地质条件等资料,奏响了我国现代地震预测研究的序曲。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6.8级强烈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造成人民生产财产巨大损失的破坏性地震。当天周恩来总理赶到邢台,并来到地震工作者中间,他说:“这次地震,代价极大,必须找出规律总结经验,希望你们这一代能解决…  相似文献   

19.
岫岩—海城5.6级地震防震减灾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通过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动用翔实的一手资料,从八个方面(长期准备、准备预报、科学决策、有效组织、救助组织、救助及时、社会稳定、地震灾情调查、地城损失评估)介绍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6级地震前后的应急工作;分析这次地夺的成功预报与有效应急措施才能取得面对一次破坏性地震,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搞好地震综合防御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1秒,云南省丽江与中甸交界的丽江县境内(北纬27°18',东经100°13')发生7.0级强烈地震。大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按《云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一类大震对策,成立地震前后方两个指挥部,全面开展震情现场监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科学考察和宣传工作。准确地预报了2月5日6.0级、2月6日5.7级、2月7日5.4级强余震,及时科学地完成了灾情调查和震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