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欢 《地下水》2011,(6):55-56
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合理开发、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针对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对地下水监测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PDA和3S技术支持下的地下水水质调查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徐斌 《水文》2010,30(3)
地下水水质调查是研究地下水资源状况的基本工作,是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承载力研究、地下水污染研究等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运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将新技术PDA和3S集成技术引入这一工作领域,构建了基于3S的地下水水质调查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并在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水质调查与评价工作中运用,较传统方法工作量小,调查精度高,评价结果可靠,数据管理可持续性强,提高了地下水水质调查与质量评价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廊坊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生 《地下水》2010,32(1):69-70
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合理开发、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通过深入分析廊坊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现状,找出了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加地下水监测经费投入,丰富监测手段和提高监测人员工作水平等五项改善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武美才 《地下水》2006,28(4):63-65
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是水利建设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忻州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崔炳玉 《地下水》2006,28(3):69-70
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地下水监测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山西省水资特证和地下水监测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5,(6)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地下水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等问题出现,需要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而合理的地下水监测站网是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基础。本文调查了我国地下水监测管理现状,分析了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及存在问题,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林祚顶 《地下水》2003,25(4):259-262
地下水监测信息是地下水合理开发、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提出了目前地下水监测工作还较薄弱,并强调了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必要性。阐述了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地下水监测、分析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金峰  章树安  戴宁  杨丹  丁瑶 《水文》2017,37(3):58-62
地下水水资源量是区域水资源分析评价的重要内容,掌握地下水水资源量及其变化是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工作基础。针对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存量变化等关键要素,对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有关的技术方法进行系统探讨。同时,结合我国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的现状,总结提炼已有的试点工作经验和应用成果,指出将来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为进一步提高全国地下水水资源量的监测分析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合理开发、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笔者通过对福建省地下水监测工作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当前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宁夏地下水监测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槐亮  陈玉春 《地下水》2014,(6):100-101
[目的]针对地下水监测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方法]调查地下水监测历史沿革及现状,理出存在主要问题,研究应对策略。[结果]宁夏地下水监测范围小,监测层位浅,监测井标准低老化严重,井网布局和监测项目与面临任务不适应,难以满足地下水管理与开发保护要求,亟需完善地下水监测井网。[结论]做好宁夏地下水监测站网总体规划,建立稳定资金投入机制,加强与国土部门合作,逐年完善地下水监测站网,是做好地下水监测工作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地下水污染危害人的健康,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查明某一地区地下水容易受污染的可能性即地下水脆弱性,能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污染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依据。在脆弱性评价工作中,应用GIS技术完成地下水系统脆弱性编图,并进行地下水环境保护功能分区,是查明某一示范区地下水脆弱性的可靠手段和科学依据。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地区为例,以DRASTIC模型的七项评价因子为脆弱性评价指标,利用MAPGIS为平台实现地下水脆弱性编图,方便从事地下水工作的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地下水污染动态、空间分布及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岩  王艳艳  高攀 《地下水》2022,(2):44-46
地下水资料整编作为地下水监测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能为地下水资源管理、考核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本文在对宁夏地下水整编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国家下水整编软件主要功能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宁夏地下水整编软件中的监测站沿革信息、区域平均值统计、整编进度统计等优化功能以及监测站阈值设置进行了分析。地下水整编系统能提高宁夏地下水整编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大幅提升宁夏地下水整编效率,最终实现宁夏地下水整编资料的“日清月结”,达到了地下水监测资料的全面整编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回顾北京市地下水监测工作历史沿革的基础上,介绍了地下水位、水质监测工作现状。随着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我市用水结构正发生较大变化,城市发展和水情变化对北京市地下水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地下水监测工作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优化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信息集成共享水平、实现监测与监管的有效联动、不断推进京津冀地下水监测数据联网共享等主要任务,为下一步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谭其顺  李慧  钱贞兵 《地下水》2022,(5):80-82+177
基于安徽省“十三五”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监测、“十四五”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优化调整,分析了安徽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指出安徽省地下水环境监测存在部门信息未整合、“双源”底数未摸清、监测能力不足、监测开展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以考核工作促进地下水监测开展、围绕“双源”完善站网布局、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加强队伍建设等工作展望,以期促进“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孔晓 《地下水》2011,(1):61-62
通过客观的分析渭南市地下水监测站网现状及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服务于新时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的要求,结合渭南市的实际,对渭南市地下水监测站网的调整、改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下水环境容量评价及在地面沉降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地下水水环境容量内涵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效应基础上,探讨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概念,认为地下水环境容量是用来表征一定目标约束下,地下水系统对自然或人类活动影响所能承受能力的最大阙值,并以上海市为例,采用地下水临界水位、地面沉降量、地下水质作为评价指标对地下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评价,并将其应用于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工作中,剖析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地面沉降控制的工作机制。升,第四承压含水层向弹性变形态势转变,土体表现为微量回弹。  相似文献   

17.
试论地下水环境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志勇  苏学云 《地下水》2008,30(3):53-57
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类针对地下水的有关活动,造成了一定范围的地下水环境不断恶化,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试图根据地下水环境恶化的客观存在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强调了开展地下水环境治理的必要性。讨论了地下水环境治理的方式、责任主体等工程技术和法律地位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当前影响地下水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尽快改进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此推动和保障地下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8.
雷志祥 《地下水》2009,31(6):63-64
地下水资源是连云港市重要供水水源,也是维系生态环境的要素之一,在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下水监测信息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基础。总结了连云港市地下水监测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监测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地下水监测站网,健全监测项目,增加经费投入和加强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等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苏明  尹明 《岩矿测试》2010,29(5):479-480
全国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其目的是查明全国地下水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编制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保护区划,建立地下水水质与污染预警系统,为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保护、完善饮  相似文献   

20.
陈炎 《地下水》2018,(6):90-92
淮北平原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南侧,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为主要供水水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地下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淮北平原2017年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对该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水质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该区域浅层地下水主要以Ⅳ、Ⅴ类水为主,Ⅲ类及以上水分布较少,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差,应继续加强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监测工作,重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证区域水资源安全,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