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气象台每年1—4月和10—12月间传真发布的旬平均气温距平预报图,已成为地方气象台站制作旬均气溫预报的一个重要参考工具。以此,我们制作了一个小规模的准MOS方法,得到了比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
10年(1975—1984)汛期降水预报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5年开始,每年3月我们用所收集到的上年11月至当年2月的地温资料,制作当年汛期(4~9月)降水预报图。图1(a—j)是每年所发布的预报图的复制品。前5年(1975~1979年)发布的是土热距平图(做法参见文献[1]),所发布的是多雨和少雨轴线的预报;后5年(1980~1984年)发布的是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定量预报(预报模式见[2]、[3])。这些预报图上的多雨、少雨轴线的绘制仍参考了相应的地温距平轴线。每年预报时,所根据的测站数目列于表1,可见除1984年外最多的年份也不到70个记录,1977~1979年仅30多个站。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月报,我们绘制了每年4~9月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实况图,它们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每年1~8月的实况图,形式大致差不多。以下的对照检查,就以中央气象台的1—8月的实况图(图2 a—j)为根据,而不用我们自己所分析的4~9月的图,这样会更客观一些。逐一地对照历年的预报图(图1)和实况图(图2)  相似文献   

3.
新气候平均值在中期预报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秀文  李月安 《气象》2003,29(1):43-45
中央气象台中期科按照WMO的要求,自2003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的新的气象平均值(1971-2000年30年平均值),平均值改变的结果显示,6-8月期间,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旬雨量增多较为明显,冬半年(10-4月)多数上的旬平均气温升高,导致气温距平将降低,对冷空气过程强度的划分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气温的天气和气候记忆性特征分析对于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利用济南和青岛1961—2020 年逐日、月和年平均气温资料,运用自相关性函数和标准化频率分布分析了上述时间序列的气温记忆性特征和概率分布特征,并利用结构函数法建立了月、年平均气温距平与日平均气温距平之间的分数阶导数关系。结果表明:(1)济南和青岛的月、年平均气温距平呈现不同程度的记忆性特征,其中年平均气温距平相比于月平均气温距平具有更好的记忆性。(2)济南和青岛的月、年平均气温距平与日平均气温距平之间存在分数阶导数关系,济南和青岛相应的月、年尺度阶数分别为0. 529、0. 665 和0. 553、0. 791,两地的月尺度阶数相近,但青岛略大,青岛的年尺度阶数大于济南,即青岛月和年平均气温距平的记忆性大于济南。(3)济南和青岛的月和年平均气温距平相比于日平均气温距平有不同程度的长尾特征,长尾特征反映了极值温度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韩建钢 《气象》1986,12(6):43-46
本月,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南、北多,中部正常偏少;尤其东北、华北地区雨雪多,气温高、大风少。我国西部地区气温偏低,雨雪较少。 概况 由月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图1)可见,本月我国110°E以西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新疆南部最明显,偏低2℃以上;云南大部上旬旬平均气温偏低4—7℃,为建国以来同期最低值,昆明2日和4日最低气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一个夏季气温年型的划分标准。定义某年夏季气温指数以C=sum from j=1 to 9(C_j)=sum from j=1 to 9(△T_j) sum from j=1 to 9((D_(1j)/D_(1max)) D_(2j)/D_2(max)))/2,式中C_j为旬气温指数,j为夏季9个旬编号,△Tj为夏季各旬平均气温距平,D_(1j)、D_(2j)分别为夏季各旬日最高气温≥34和≥35℃的天数,D_(1max)、D_(2max)分别为常年夏季9个旬中旬最大≥34和≥35℃的日数。按C值大小将夏季气温分成暖、偏暖、正常、偏凉、凉夏五种年型。应用苏州44年资料验证,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30年甘肃省气温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rcGIS Analyst平台,采用协同克里格(CoKriging)插值方法,对1979—2008年甘肃省旬平均气温进行了空间插值,得到1km×1km各旬的平均气温表面数据。第36旬气温插值结果的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标准差、标准化平均误差和均方根标准差的平均分别为-0.00046,1.998,1.809,0.0035和1.087℃。利用插值计算结果和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了旬、月和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东南部地区的气温变异较小,其他地区的变异较大;时间上第23-24旬、第24-26旬、第25-27旬、第33-35旬和第34-36旬的平均气温呈平稳下降趋势,第4-6旬、第5-7旬、第6-8旬、第7-9旬和第8-10旬的平均气温呈平稳上升趋势,7月气温呈不显著下降趋势,3,5和10月的平均气温略呈上升趋势。1979—2008年甘肃省的年平均气温为8.05℃,3年滑动平均最低气温(1983—1985年)为7.13℃,最高气温(2005—2007年)为8.82℃,气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4月 ,我国有 3次较强冷空气过程和多次弱冷空气活动 ,全国大部有 3次明显降温过程 ,北方地区气温起伏较大。南支槽活跃 ,降水频繁 ,并有强对流天气。江淮、江南、华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为 1 0 0~ 2 0 0mm ,局部达 30 0mm。1 天气概况4月份 ,月平均气温新疆大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气温较常年低 1~ 2℃ ,其中北疆部分地区较常年低 3℃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普遍接近或高于常年 ,其中东北大部、云贵高原中部、广东西南部偏高 2~ 3℃ (见图1 )。图 1  2 0 0 3年 4月平均气温距平 /℃  月内我国冷空气活动频繁 ,受其影响 ,全国有不…  相似文献   

9.
通过1961—1998年江苏省11个站点7月~8月平均气温与12月~次年1月平均气温之差值场时间序列的EOF分析,探讨江苏省气温年较差异常的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合成分析,对其前期及同期500hPa高度距平场、海温距平场的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本地气温年较差有预测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四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恢复了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的10年平均气温距平。首先利用近35年(1951-1985年)气温观测对不同强度寒冷事件的气温距平做出估计,然后按事件发生频率定出五百年来每10年寒冷指数,最后转换为对近百年平均气温的偏差。结果表明,过去五百年中,前四百年比近一百年显著偏冷,各季百年平均气温均为负距平,变化于-0.1℃到-0.7℃之间,10年平均气温虽有正距平,但负距平占绝对优势,达到-1.0℃的10年以冬、春为最多,最大负距平(-2.0℃左右)出现在冬季,个别10年(如1650's及1840's)年平均气温距平亦达到-1.0℃。分析表明,在小冰河期不但气温平均值下降,气温变化幅度(方差)也增加,春、秋两季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前冬(11~12月)平均气温全疆大部地区比常年略高,降水量北疆大部偏多,南疆偏少。旬平均气温变化较大,特别是进入12月份,上旬平均气温全疆普遍持低,而下旬又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旬平均气温特高,北疆部分地区12月下旬平均气温和旬降水量同时突破历史极值。1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11月平均气温,北疆北部、北疆西部为负距平,其中昭苏偏低2.4℃,阿勒泰、吉木乃偏低2.0℃;北疆沿天山一带,南疆各地为正距平,其中,巴里坤偏高2.4℃,吐鲁番、石河子分别偏高2.0℃和1.3℃;天山山区的巴音布鲁克偏低6.5℃,偏低程度位于…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沿线超长期气候变化预测的概率估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文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3,22(5):495-498
利用近1000年的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和自1920年以来的大气CO2浓度,以及1935—2000年青藏铁路沿线平均气温序列,在其距平值概率分布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未来50~100年青藏铁路沿线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的概率。结果表明:SCL正距平出现的频数大于负距平的频数;CO2浓度的负距平出现的频数明显大于正距平的频数;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正距平出现的频数略小于负距平的。作为试验,利用REEP方法将预测的2001—2100年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相对于1990年代的增温概率进行了分析,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到2050年升高0.5℃的概率为0.64~0.73;到2100年上升1.0℃左右的概率为0.45~0.64.  相似文献   

13.
全国大部降水偏少北方多风沙天气—2001年3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金艳 《气象》2001,27(6):58-61
3月 ,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 ,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北方大部降水极缺 ;冷空气活动频繁 ,多风沙天气。1 天气概况  本月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 ,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其中西北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南北部、东南沿海及北疆和南疆西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北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偏高 2~ 3℃ ;北疆部分地区异常偏高 ,达 4~ 5℃ (图 1 )。从各旬温度分图 1  2 0 0 1年 3月平均气温距平布来看 ,上旬只有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1~ 2℃ ,其它地区为…  相似文献   

14.
贾秀娥 《气象》1991,17(2):58-61
本月,全国气温较常年偏高。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水库蓄水;西部地区降水偏少。月内,9025号热带气旋在海南省登陆。 天气概况 月内,全国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其中东北中部和北部地区偏高4—6℃(图1)。各旬的旬平均气温也均高于常年,特别是下旬,全国大部地区晴暖少雨,东北和内蒙古中部的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6—8℃,黑龙江北部偏高8—10℃。月平  相似文献   

15.
周庆亮 《气象》2000,26(7):58-61
4月份,北方风沙天气频繁,降水少;华南、江南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降雨,局地发生了洪涝灾害。1 天气概况  月内,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地区气温起伏大,与常年同期相比(图1),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西部、黄淮、江淮、江南北部、汉水流域以及四川东北部、云南中西部、广西和广东两省的中南部、海南的月平均气温偏高1~2℃,其中新疆北部偏高3~4℃,内蒙古东北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偏高2~3℃;东北地区东部、江南南部、华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偏低1℃左右。图1 2000年4月平均气温距平  4月降水量,江南…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度(2004年12月—2005年11月)气象条件对牧区的牲畜越冬度春、春季产羔育幼和北疆部分地区牧草生长不利,而对延长夏草场的利用时间及秋季牧业转场、牲畜饲草料储备有利。1气象条件分析1.1冬季(2004年12月—2005年2月)气候概况气温:2004年12月全疆大部地区气温偏高0.1~4.1℃;2005年1月北疆伊犁地区及南疆大部气温偏高,全疆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低;2月全疆气温偏低,且上、中旬明显偏低,而下旬升温较快,旬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冬季平均气温:富蕴、青河分别为-20.2 ̄-21.3℃,霍城、伊宁市、新源为-7.3~-5.6℃,北疆其余地区为-19.2~-10…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2月,全疆各地偏暖,是继1986年以来的连续第7个暖冬;全疆大部地区降水偏少,积雪偏薄;北疆西部地区各旬气温变化较大;较强冷空气入侵次数少于常年. 一、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 1.月平均气温继去年12月份月平均气温偏高之后,今年1月份,北疆各地、东疆地区、吐鄯托盆地和焉耆盆地月平均气温继续偏高(图略).北疆  相似文献   

18.
1气候概况冬季(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全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分布不均,日照充足,大风日数偏少。1.1气温冬季全区平均气温在-22.2~-2.3℃之间,与1971—200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全区大部地区偏高2~4℃;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正常外,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包头市、东胜、临河、五原县冬季平均气温偏高4℃。全区普遍出现暖冬,气温明显偏高,统计代表站1961—2006年46年冬季平均气温,12个站中7个站排名第一,其余站均排前10位(见下表)。代表站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距平及历史排位表代表站平均气温/℃平均气温距平历史排位巴彦…  相似文献   

19.
利用咸阳市1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19年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累积距平、M ann-Kendall趋势和检验等分析方法,对咸阳市近60年的冬季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咸阳市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和年均气...  相似文献   

20.
1概述1996年6月我省的天气特点是:气温偏高,降雨稍多,气温缓降,降雨的阶段性变化明显。气温的旬分布特征是:上旬特高,旬平均气温21.7℃,比常年同期高3.7℃,是历史同期第二位,仅次于1972年的22.3℃;中旬稍高,旬平均气温20.0℃,比常年同期高0.5℃,除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同期高1℃外,其它地区与常年同期相比为负距平;下旬稍低,旬平均气温20.8℃,比常年同期低0.5℃,除中部地区与常年持平外,西部和东部地区均低于常年同期,由上可见6月份我省气温是由特高逐渐转入稍低。降水的旬分布特征是:上旬特少,旬平均雨量7.6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