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GPS几何监测系统的数据采样率高,监测点数多,数据管理与利用的可视化技术能使这些数据信息生动、直观。文中以Vc++6.0为开发工具、OpenGL为图形接口,利用OpenGL提供的几何建模、光照等特性,结合苏通大桥GPS监测系统数据,设计并初步实现三维监测数据的动态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2.
海洋航空遥感多光谱图像,有多种存储格式,图像存储格式与其显示效果有重要的关系。各系统根据赤潮、溢油、海冰等海洋现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存储格式进行处理,因此在集成系统中,需要对图像进行格式转换;利用VC^++动态连接数据库编程,实现了它们间的快速转换存储,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空白真正射纠正影像的生成是基于DSM 制作真正射影像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进行正射纠正读取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内定向和相对定向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VC++中M FC为开发平台利用仿射变换,实现影像内定向;然后利用共线方程,解决像素坐标、像平面坐标和地面点坐标之间的相互转化,为利用数字微分纠正技术进行影像的真正射纠正的灰度赋值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4.
公交车搭乘是武汉市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的公交搭乘方案能够减少市民出行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损耗,本文以武汉市道路网为基础,阐述了通过ArcGIS进行公交网络数据模型构建的过程,并利用VisualC++和Map Objects实现了公交简易查询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公交IC卡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数据库里潜含着反映公交运营状况的客流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公交线网优化和交通管理提供依据。以北京市为例,在VC++2005开发平台上,利用SQLServer数据库和ArcSDE开发出基于GIS的公交IC卡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不仅能够实现GIS的一般功能,还改进了公交/地铁换乘处理标准,实现全网断面客流以及全网速度的显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在车载GPS实时导航监控系统的应用中,于MapInfo平台下实时获取GSP定位数据的困难。提出利用MapInfo的DDE技术实现同高级语言的动态数据交换,以此来解决这一数据获取问题。文章以VC++为例给出了DDE应用服务程序的设计,及其与MapInfo的配合。  相似文献   

7.
TEQC数据质量检查和界面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TEQC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地型GPS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数据预处理,可以对观测数据进行转换、编辑和质量检查,因TEQC最初是面向Unix系统,使用borlandC语言开发,因其交互性差,对其界面利用VC++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市地图数据为实验数据,阐述了应用Visual C^++平台建立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系统的技术路线,说明了系统的数据格式,论述了数据结构与程序实现、建立空间索引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VC^++下利用Arcobject和OpenFlight API开发数据自动裁切程序和grid格式的dem转为flt处理程序,代替creator下人的工作,以简化数据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字化地籍测量成果为基础,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Borland C++编程,建立了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浏览系统,可以快速、灵活地浏览测区内街道和街坊的行政区划、街坊内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指定宗地的属性信息。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Engine与OGR库的Shapefiles文件到KML格式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oogle Earth的问世,给GIS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对GIS的核心和重要功能--空间分析的支持几乎为零.本文首先使用ArcGIS Engine实现了Shapefiles文件的缓冲区分析功能,然后通过ArcGIS Engine和OGR库把缓冲区分析结果的Shapefiles文件转换为KML格式,从而将缓冲区分析的结果在Google Earth中显示出来,间接地增强了Google Earth缓冲区分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Google Earth管线巡检系统地图数据的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祥磊  马静  江涛 《测绘科学》2008,33(2):141-142,126
本文简明介绍了Google Earth的基本状况,阐述了其优缺点。为了弥补Google Earth的缺点以满足管线巡检系统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向Google Earth叠加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的思想,文中详细介绍了叠加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并以德阳市为例进行实现。最后提出了在Google Earth进行商业开发存在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Google Earth(GE)作为一款数据开放式的卫星影像浏览软件,已被应用到消防、农业发展、公共安全等重要领域中,并发挥关键性作用。文中提出一套基于Google Earth组件的开发方法,通过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天然气加气站信息管理系统,且具备一定的空间分析能力。以昆明市主城区内天然气加气站信息为例,验证本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证明Google Earth平台的功能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Google Earth和 ArcGIS 9.2软件对太湖水污染及蓝藻监测数据进行了集成和发布,为形象直观展示太湖生态环境,分析太湖水环境质量及蓝藻空间分布特征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Integrating data on health outcomes with methods of disease mapping and spatially explicit model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are important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urveillance.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a modular, web‐based spatial analysis system that uses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and software services delivered over computer networks to achieve this end.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 (EHSS) is a prototype system that is designed to serve three purposes: a secure environment for producing maps of disease outcomes from individual‐level data while preserving privacy; an automated process of linking environmental data, environmental models, and GIS tasks like geocoding for the purposes of estimating individual exposures to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and mechanisms to visualize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disease outcomes via Web‐based mapping interfaces and interactive tools like Google Earth.  相似文献   

16.
随着3维GIS技术日益完善,使我们能够构建近于现实的房地产3维模型,它不仅能反映房地产的位置和空间信息,还能进行3维空间的查询和分析,可用于房地产规划决策、建设和交易管理。本文将以Google Earth的GIS平台和数字城区的虚拟漫游系统为基础结合3维建模基本理论对房产信息系统进行全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曾建刚  苗放  陈建华 《地理空间信息》2010,8(2):118-120,123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在现有C/S、B/S模式下客户端功能的不足和空间数据服务需求,采用一种新型的空间信息服务模式--G/S模式,即地学浏览器/空间信息服务器模式,并对其可视化客户端G端地学浏览器(Geo-Browser)的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论述。利用Google Earth COM API组件开发技术,在国际标准KML支持下,对地学浏览器进行详细设计和实例验证,得出G/S模式下的地学浏览器在海量空间信息处理和三维展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WKML库的Google Earth二次开发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oolge Earth具有很强大的显示、查询和分析功能,而直接使用KML对Google Earth进行二次开发,通常难以实现数据的批量化处理。因此,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对Google Earth进行二次开发,并将这种方法引入到测绘领域中,以实现测量数据的可视化、查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Earth observation (EO) data, such as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or LiDAR, has become one primary source for forests Aboveground Biomass (AGB) mapping and estimation. However, managing and analyzing the large amount of globally or locally available EO data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The Google Earth Engine (GEE), which leverages cloud-computing services to provide powerful capabilities on the management and rapid analysis of various types of EO data, has appeared as an inestimable tool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calable cyberinfrastructure for on-the-fly AGB estimation, statistics, and visualization over a large spatial extent. This cyberinfrastructure integrates state-of-the-art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GEE, Fusion Tables, and the 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to establish a scalable, highly extendable, and high-performance analysis environment. Two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demonstrate its superiority in performance over the traditional desktop environment and its scalability in processing complex workflows. In addition, a web portal was developed to integrate the cyberinfrastructure with some visualization tools (e.g. Google Maps, Highcharts) to provide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and online visualization for both general public and geospatial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20.
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图像制作和空间分析,探讨中国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气候、红层等要素的关系。首先利用Google Earth4软件对我国799处丹霞地貌进行空间定位,获得它们的经纬度;再使用Free Version ofGPS Track Maker#13.6软件提取空间数据;然后在Excel中对数据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