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兆馨 《地质论评》1982,28(5):453-460
孔隙水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中以第四系松散岩层中的地下水资源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又以浅层地下水居多,约达孔隙水资源的80%—90%。从大区域来看,用于大面积农田供水的地下水开采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可占总开采量的80%以上。这充分说明浅层地下水在农田供水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研究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多依赖于地下水资源,特别是北方城市。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也常受到污染。不少城市的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硬度升高,使供水质量下降。笔者从多元分析角度,对齐齐哈尔市地下水硬度升高原因进行了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首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及城市供水需要量与日俱增。当前,地下水开采量已占总用水量60%以上。由于在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布局,造成区域性地下水位大幅度的下降;单井涌水量逐年衰减,地下水源污染,水质恶化及水的硬度逐年升高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干旱,雨量偏少,严重地威胁着城市正常供水。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9,(1):33-37
大力开发地下水已成为发展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以及支援第三世界革命和建设的迫切任务。我国打深井所需滤水管材一向采用铸铁管和钢管,每年要耗用大量的钢材、铜材和铅丝,用以制造深井滤水管。由于滤水管受地下水的化学、电化学、杂散电流和铁细菌的腐蚀,寿命很短,象天津、新乡、武汉和杭州等地地下水腐蚀严重的地区,滤水管使用寿命很短,多则五至七年少的二、三年,就腐蚀坏了,井的寿命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在援外方面,特别是援助西非国家,这些国家水质条件较恶劣,腐蚀严重,铁管一般用一、二年就报废了。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地下水硬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惠霞  郭建立 《地下水》1990,12(1):38-41
太原市主要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随着现代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1985年达4.79亿m^3/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深层水)。同时,工业“三废”的排放,居民生活废弃物及施用化肥、农药和污灌等农业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地下水的环境质量,地下水的硬度大面积超标。本文在研究地下水硬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硬度升高的原因及污染源类型。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北方奥陶系岩溶大水矿床的排供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奥陶系石灰岩分布广、厚度大、出露大泉多,地下水补给来源充沛,含水丰富;既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又是开采石炭系下煤层和邯邢式铁矿突水的主要来源。根据各矿区的具体条件把大水矿床排水和工农业与生活供水结合,变水害为水利,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能源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矿井排水,建设一批坑口电站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庆诚 《地下水》1989,(3):144-145,134
地下水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供水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1985年在309座城市调查,靠地表水供水的有136座城市,依赖地下水供水的有121座城市,二者兼用的有52座城市。在总共756座自来水厂中依靠地下水的有346座,占总数的45.76%。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北方干旱地区,普遍使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致使我国饮用地下水的人数占总人口的69.4%。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我国以地下水作为唯一供水水源的几个大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多,尤其是从6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已导致该市主要含水层大面积疏干,地下水持续下降,水质不断恶化。水资源问题已成为阻碍、限制该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为此,寻求一个既要满足该市日益增长的用水要求,又要合理控制或消除因地下水过量开采所导致的上述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恶化现象的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方案,已经成为石家庄市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下水年开采量已超过1000亿m^3,约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5。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部分城市地下水几乎是唯一的供水水源。地下水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济南保泉供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振鹏 《中国岩溶》1985,(Z1):22-30
<正>济南泉水众多,喷涌壮观,素有“济南泉水甲天下”之称。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由于大量提取地下水,造成区域水位下降,泉水断流,泉城风光大为逊色,同时城市供水也受到威胁。因此,保泉和供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两个水文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安徽省采取实地调查、资料研编、水量的估算和推算等方法,进行了全省17个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调查评价研究工作。在深入分析全省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现状、摸清重要城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富水地带及水源地开采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原则、开发利用程序及保护措施;初步选择出远景地下水应急水源地37个,评价总应急供水量116.7~145.2×104m3/d,可供2 224~2 884万人基本生活使用和5 685~7 060万人维持生活使用,为全省各重要城市应急供水机制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水安全问题与地下水的保障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爱民  荆继红  宋博 《地质学报》2016,90(10):2939-2947
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主要表现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接近1700m~3,即将步入水紧张国家;京津冀等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50m~3,水资源极度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全国地表水质量总体好转,东部人口密集区地下水质量有恶化趋势;部分地区和城市水源供给结构单一,抵御突发性缺水事件的能力不足。地下水是国际公认的可靠供水水源,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地下水作为主要饮用水源。地下水在中国工农业供水和生活用水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地下水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被广泛认同,甚至往往被忽视。本文阐明了地下水在保障水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保障水安全,核心在于推进治水思路战略转变,关键在于加强水文地质及相关学科科技创新。主要战略措施包括:从注重城市和工业节水向注重全面系统节水转变,以农业节水弥补城镇供水快速增长;从注重开发利用向注重涵养保护转变,以水资源涵养保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从注重地表水供水向注重地下水地表水优化配置转变,以地下水战略储备应对突发性水危机;从注重工程调水向注重虚拟水贸易转变,以虚拟水贸易调节长期水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凤春  雷迎春 《地下水》1993,15(3):134-135
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地下水已成为主要的供水水源,勿庸置疑,地下水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对于掌握地下水运动规律,及时为工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石家庄地区为例,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指出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徐州市城市供水主要是地下水据计算,规划区917.86km~2范围内地下水可采资源总量为2.48×10~8m~3/a,其中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约占70%,可见降水入渗补给量对地下水补给保证程度起决定性作用,亦是城市供水规划制订的重要参考依据。徐州市城市供水主要是地下水据计算,规划区917.86km~2范围内地下水可采资源总量为2.48×10~8m~3/a,其中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约占70%,可见降水入渗补给量对地下水补给保证程度起决定性作用,亦是城市供水规划制订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1,(5)
为应对西峰区应急供水危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本文对巴家咀白垩系地下水水源地水文地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含水层埋藏和分布特征,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单项组分和综合指数两种方法对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和可开采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巴家咀水源地地下水的感官性状良好,达到了地下水标准Ⅲ类水水质要求,可做为城市生活及工农业用水水源。水源地承压水地下径流补给量大于设计开采量,且保证程度较高,开采地下水不会引发诸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华  王贵玲  陈玺 《地下水》2008,30(5):21-24
地下水资源在城市供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对城市的供水尤为重要。文中分析了我国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潜力,及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指出在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加强规划,实行开源、节流、保护并重的措施,向节水型经济方向转变,提高水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刘菲 《岩矿测试》2012,31(4):645-646
如果说水是地球的血液,而地下水就是地球内脏中的血液,它作为人类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为全球的绝大部分人口提供着宝贵的水源,并支持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我国约有2/3的人口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有2/3的城市和部分农田以地下水为主要的供水水源,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其发展严重依赖于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地下  相似文献   

18.
冯亚伟  李志峰 《江苏地质》2018,42(4):662-667
羊庄岩溶水系统地下水是山东枣庄滕州市、山亭区和薛城区城市供水及部分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基于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评价指标体系的羊庄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的研究,对地区饮用水安全、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羊庄岩溶水系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用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评价指标体系对系统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除山亭断块和辛召断块部分低山丘陵区以波动平衡演化为主以外,其他地区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以劣向演化为主,约占系统总面积的2/3,亟需采取相关措施抑制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9.
自从我国大规模的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开始以后,由于许多新建城市,新建企业的供水需要利用地下水来解决,于是地下水的勘测工作就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企业,尤其是地表水缺乏地区的城市和企业在建设初期的重要工作之一。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和地下水流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因而抽水试验工作的好坏不只直接影响到对地下水流量的估算,同时也影响到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而这  相似文献   

20.
贾利花 《地下水》2009,31(2):95-96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忻定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是当地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主要供水水源,甚至是唯一的水源。据统计资料显示,忻定盆地八十年代以来,平原区生活、工业污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且基本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农田,流入水库或渗入地下,地下水污染己由过去城市工业区的点污染,逐步向面上及深部垂向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分析了忻定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五项具体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