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及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以及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陕西省境内的飑线过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到500 hPa各层影响系统的前倾结构,使前倾结构控制区内地区的不稳定度迅速加强,加之蒙古冷涡旋转分裂冷空气触发形成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s),为飑线形成提供了前期动力和热力条件;地面流场和能量场的分析明显反映出了飑线在地面切变线后部,风向、风速辐合区前部。雷达产品分析表明飑线回波具有线状分布和发展快的特点,而且最大反射率与径向速度的最大值在飑线发生的时段内长时间相伴。当飑线回波上的单体进入“逆风区”时,发展更旺盛,不仅造成了灾害性的大风和冰雹,还造成了影响范围内的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2.
陈恒明 《广西气象》2007,28(2):23-26
通过分析050322强飑线过程的天气背景,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变化特征,进一步验证了珠江三角洲锋前暖区强对流带状回波的一种模式[1]。初步得出:飑线回波带初生阶段,母体回波中的40-55dBz强度廓线层水平尺度扩大明显,而且移向母体回波前边缘速度非常快。发展和成熟期强度廓线梯度大,弧形结构明显,40-55dBz强度廓线层顶部高,结构成柱状而且前进边缘比较整齐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卫星水汽图象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秀杰  叶惠明 《气象》1998,24(6):51-54,35
利用卫星水汽图像,结合雷达及常规天气资料,分析发生在山东省培内的一次飑线强天气过程,进一步分析水汽边界及附近的物理量条件,为短时天气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050322强飑线过程的天气背景,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变化特征,进一步验证了珠江三角洲锋前暖区强对流带状回波的一种模式[1]。初步得出:飑线回波带初生阶段,母体回波中的40~55dBz强度廓线层水平尺度扩大明显,而且移向母体回波前边缘速度非常快。发展和成熟期强度廓线梯度大,弧形结构明显,40~55dBz强度廓线层顶部高,结构成柱状而且前进边缘比较整齐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郭文宝  许志蓉 《气象》1997,23(4):36-38
该文分析了1994年7月14日苏北里下河地区发生在地面暖切变北抬过程中的一次特殊飑线天气,总结出了地面暖切变型飑线的产生条件及卫星云图上反映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利用GMS卫星云图资料,对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的6例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卫星云图分析。总结了强沙尘暴天气相伴随的云型、云系特征,揭示了沙尘暴天气过程中与之相伴随的中尺度云团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分析和预报强沙尘暴天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卫星水汽图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秀杰  耿勃  叶惠明 《气象》1998,24(6):51-54
利用卫星水汽图像,结合雷达及常规天气资料,分析发生在山东省境内的一次飑线强天气过程,进一步分析水汽边界及附近的物理量条件,为短时天气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10日浙江飑线FY-2C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洪毅  李玉柱  陈智源  李新芳 《气象》2007,33(9):47-51
利用FY-2C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和中尺度加密地面气象监测资料,采用Weiss-Smith方法、云顶亮温分层、多谱组合等定量分析技术对2006年6月10日发生在浙江中北部地区的一次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的飑线过程进行连续监测和对流云识别分析。FY-2C卫星云图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飑线过程对流最旺盛期TBB低于230K(-44℃);长波红外分裂窗双谱组合Tc≤-4的低值区与强风暴天气影响区域相对应,Tc≤-7低值中心与强雷达回波区相对应;强对流天气区域与分布在沿对流云团前进方向的TBB梯度最大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强风暴天气发生区的移动路径与TV正梯度最大区域的移动路径相似。  相似文献   

9.
利用GOES9红外云图和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根据图像形态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对2003年6月2日夜间发生在鄂西山地的一次瞬间风力达十级的强风暴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强风暴是一次典型的槽后型飑线过程,伴有活跃的对流云团、中气旋、辐合线、弓型回波等中尺度系统。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MICAPS天气图、江西二维和三维雷电数据和江西WebGIS雷达拼图等多源资料,分析了2021年5月10—11日江西强飑线天气过程的回波系统特征。结果表明,当江西处于500 hPa槽前、100 hPa出流区、850 hPa切变线和西南急流和925 hPa西南倒槽之中,有利于出现冰雹、雷暴大风、强雷电等天气;一次飑线过程有若干个不同尺度回波系统过程,中尺度对流回波系统、局地热对流雷暴回波、雷暴回波群、A飑线回波带、辐合线雷暴回波带、B飑线回波带等多尺度回波系统;直径d≤2 cm的冰雹发生在组合反射率(Composite Reflectivity,CR)回波强度超过60 dBZ并且强回波面积超过100 km~2的回波中,当CR强度超过65 dBZ并且强回波面积超过300 km~2时,容易出现d≥5 cm的大冰雹。  相似文献   

11.
江苏地区两次强飑线天气过程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加密观测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6年4月28日和2009年6月14日发生在江苏及周边地区的两次典型飑线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发生前期,对流层低层伴有明显的暖平流,中高层出现冷平流,促进了该地区大气层结不稳定的形成和发展;在飑线移动发展过程中,地面风场中对应一条清晰的辐合线,对飑线的触发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两次过程中环境场的热动力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就热力条件而言,前者发生在春季,冷空气势力依然较强,对流层低层的暖平流是大气层结不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者发生在暖湿气流相对活跃的夏季,中高层冷空气的侵袭更值得关注;动力条件分析表明,前者低层辐合抬升条件明显好于后者,而后者的热力条件占优势,一旦对流启动,更容易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应用陕西省1970年至2008年74个气象站9月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陕西省9月降水空间分布和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陕西9月降水量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和南北反相位的分布特征;副热带高压外围的东南气流和中纬度西风气流是影响陕西9月降水的主要因子;阿拉伯海西南气流和我国东海区域及我国东南沿海的东南气流与陕西省9月降水有着较好的相关关系;陕西南边界水汽通量在20世纪60-80年代较为充沛,90年代逐渐减少,2000年后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陕西省78个代表站1961-2000年40a冬季(当年12月-次年2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陕西省40a中雪以上等级造成的雪灾特征,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由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冬季降雪特征发生明显的变化,大雪、暴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呈增加趋势,对冬季设施农业生产及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云顶亮温资料,对2006年6月24—25日陕西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存在逆温层。强对流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高低层湿位涡“正负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天气发展的有利形势。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层湿位涡正压项等值线密集的零线附近及湿斜压项的正值区。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根据四川航空公司A319、A320机队在双流机场起降的飞机记录的QAR资料,研究了成都双流机场秋季起降飞机出现颠簸的规律,并分析了其形成颠簸的气象原因,根据产生颠簸时风云二号卫星云图,分析了飞机颠簸与卫星云图上的云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四川航空公司A319、A320机队在双流机场起降的飞机记录的QAR资料,研究了成都双流机场秋季起降飞机出现颠簸的规律,并分析了其形成颠簸的气象原因,根据产生颠簸时风云二号卫星云图,分析了飞机颠簸与卫星云图上的云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1951—2008年陕西5—9月月降水资料选取极端干旱个例,分析其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470年以来陕西共发生极端干旱事件54次,16世纪上半叶以前和19世纪末以后属极端干旱高发期,17—18世纪其发生概率相对较低,整体呈两端多,中间少的U型特征。极端干旱事件发生季节集中在夏秋季,多发区在关中和陕北。  相似文献   

19.
选取陕西省1961—2006年记录连续完整的58个气象站的大风和沙尘暴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全年、春季沙尘暴站次数均与大风站次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沙尘暴与大风站次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为陕西春季沙尘暴趋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磊  才奎志  孙丽  陈宇  张岳 《湖北气象》2020,39(2):125-135
应用葵花8号卫星资料,结合NCEP FNL再分析、GNSS遥感水汽、风廓线雷达、全国智能网格实况融合分析资料,对2017年7月14日和2018年8月7日沈阳两次暴雨过程(分别简称过程Ⅰ和过程Ⅱ)中对流云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探讨了对流云的触发维持机制与影响降水特征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分别为局地突发暴雨和区域性极端暴雨,沈阳市区暴雨均由两个对流云团引发,对流云团合并使得降水持续。过程Ⅱ云团合并发生在其移动方向的后侧,具有后向传播特征,合并云团沿其长轴方向移动影响沈阳市,使降水时间延长。(2)在降水前至降水初期,过程Ⅰ对流云顶和水汽层顶快速上升且云顶迅速超过水汽层顶,而过程Ⅱ亮温下降缓慢。短时强降水发生前红外和水汽亮温同步快速降至-60℃,可作为提前预判对流云团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参考指标。10 min雨量大于10 mm的对流云云顶集中分布在红外亮温低于-55℃、亮温差为-5~0℃的范围。(3)两次过程中,沈阳市分别位于东北冷涡后部和副热带高压北缘。过程Ⅰ,探空曲线呈“X”型,CAPE高达2584 J·kg^-1,造成对流云深厚,云底以下干层导致雨滴蒸发,使降水强度减弱,该过程高强度降水仅发生在对流云团合并加强阶段。过程Ⅱ,云底到地面湿层明显,保证了雨滴降至地面,产生相同量级降水的云团的TBB比过程Ⅰ高。(4)强降水发生前,地面风场存在明显辐合,当大气可降水量2 h内跃增8 mm时,站点出现强降水;局地水汽跃增可能是低空西南气流偏南分量增大或偏北冷空气侵入到暖湿空气中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