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旅游地图符号设计原则 ,对长乐市旅游资源类型符号进行分类分级设计 ,确定 6大类旅游资源类型分别用 6种简单几何图形来表示 ,2 4种基本类型则在各自几何图形内加绘其他内容 ;同一基本类型不同级别以几何外框的大小变化来区分。之后详细介绍了在当前常用的GIS平台上绘制旅游地图符号的方法 ,并且在比较优缺点之后分别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林绍华  郑耀星 《福建地理》2006,21(2):104-106
旅游资源分类符号是旅游资源分布图的重要元素。当前各县市旅游资源调查中,常见的旅游资源分类符号系统存在缺憾。本文通过对照地图符号设计的原则,在分析其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按照地图符号的设计要求并结合当前常用计算机软件平台的应用提出创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分类符号是旅游资源分布图的重要元素.当前各县市旅游资源调查中,常见的旅游资源分类符号系统存在缺憾.本文通过对照地图符号设计的原则,在分析其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按照地图符号的设计要求并结合当前常用计算机软件平台的应用提出创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平台间地图符号难以共享的问题,面向图元类点状符号,提出一种基于PB符号的共享方法。从符号语法角度分析了图元类点状符号与基于路径的点状符号结构,对比了两类符号模型差异,探讨了PB点状符号结构的完备性。利用PB点状符号模型,设计了图元类点状符号共享方法,从几何与样式两方面,提出了点类型、直线类型、弧段类型、光滑曲线类型以及组合类型图元的映射方式。进而以SuperMap点状符号库为实验对象,构建了图元类点状符号共享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图元类点状符号共享方法的可行性,将会促进GIS平台间地图符号共享。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联网和移动实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基于地图的传感器实时监控系统将成为管理物联设备的新途径,而传感器数据的实时可视化是提高监管效率的主要方法。该文提出一种以开源OSMDroid(Open Street Map)为地图平台,基于自定义矢量地图符号实时展示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并在Android移动终端上实施验证。该方法利用可缩放矢量图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VG)将传感器设备抽象为自定义矢量地图符号,根据传感器数据类型设计地图符号图元与传感器数据的映射规则,据此在地图上实时刷新传感器设备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随传感器数据实时改变,从而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实时可视化显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地图符号实时可视化传感器数据可有效提高传感器设备管理效率,及时获取设备数据,为传感器设备管理提供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林玉虾  林璧属 《热带地理》2019,39(2):278-287
采用Q方法,通过收集并分析受访者对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偏好排序,发现其形象间存在兼容性和不相容性,且存在5种典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偏好结构,分别是:自然生态旅游偏好型、城市旅游偏好型、自然文化旅游偏好型、漫游体验旅游偏好型和探索冒险旅游偏好型。相似性分析表明:5种偏好类型均不喜欢厚重的文化体验,而偏爱轻松及互动式的文化体验。5种旅游目的地形象偏好结构对应特征明显、区分度高,对于旅游营销及旅游线路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黄耀丽  魏兴琥  李凡 《中国沙漠》2006,26(5):739-744
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三亚类、五个基本类型。沙漠旅游资源的区域独有性和景观异质性显著,且东、西沙区分别形成景观组合式与沙漠景点集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沙漠旅游资源具有多种旅游功能与旅游适宜性。通过对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四种开发类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应把北方沙漠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国家沙漠治理的框架下,东部沙地及城镇边缘限制开发沙漠度假、娱乐类旅游,中部沙漠适度开发沙漠生态观光类旅游,西部沙漠大力开发沙漠原生态类旅游的战略,并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组织体验式旅游项目等为对策,发展我国北方沙漠旅游。  相似文献   

8.
P208,P283.1 20()3010830基千(DM技术的地图符号库结构设计与实现=】夭signingand inlplelnentation of nlal〕synl曰datab”e ba头妇on COM/王伟,张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一2002,27(3)一296一300 从符号库的结构设计人手,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号库模型—双层地图符号库模型.该模型在速度、质量上继承了其他模型的优点;利用COM技术实现了地图符号库设计系统,该系统在符号库的易挂接性和符号的可扩展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图5参8(终)BeP283 .1 2003010831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数学定义的研究=Mathematicaldefinitions of画nt,lin…  相似文献   

9.
贫困山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为探寻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贵州西部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建立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驱动机制框架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六盘水市2003-2017年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扶贫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效率分别对旅游扶贫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贡献份额最大,六盘水市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从“严重不协调”类型发展到“基本不协调-旅游扶贫滞后”类型,再发展到“基本协调-生态环境滞后”类型。在旅游扶贫高速发展驱动下,生态环境滞后问题已开始出现。因此,在以后制定旅游扶贫发展战略时应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旅游扶贫开发,实现二者高度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图符号的语言学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并总结地图语言学在GIS技术影响下的发展、变化;通过分析当今地图语言的新特点,阐述地图符号的定义;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地图符号的语言学机制并提出地图符号的语义概念模型。最后简述该模型在地图符号软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工业发展型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根据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依初始主导环境因素将农村工业发展型式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城市扩散辐射型、矿产资源开发型、外资外贸推动型、人力资本推动型、市场加工循环推动型,并依是由权力精英或是由经济精英发动将6种基本类型划分为12种亚型;本文重点对各个型式的形成条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型式的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它们在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工业发展形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长虹 《地理学报》1998,53(3):270-278
本文根据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依初始主导环境因素将农村工业发展形式剂分为6种基本类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城市扩散辐射型、矿产资源开发型、外资外贸推动型、人力酱推动型、市场加工循环推动型,并依是由权力精英或是由经济精英发动将6种基本类型划分为12种亚型;本文重点对各个模型的形成条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模型的发展潜力产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它们在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明确国内保护地旅游产品类型及其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索引文献库,挖掘各类保护地旅游活动的数据资料,提取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两个基本理念,并基于到访规模和环境影响大小,构建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的类型体系。结果显示:(1)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可归为科考探险、健康休养、自然教育等6种类型,不同类型产品有其特征;(2)中国保护地旅游产品分类应与一般旅游产品或西方产品相区别,需考虑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难度系数和保护地内及周边的文化和社区条件;(3)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是指导保护地旅游发展的主要理念。  相似文献   

14.
县域旅游协作开发模式探讨——以湖南省华容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区域旅游协作已成为旅游开发的一种基本趋势.区域旅游协作是县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从华容县与邻近地区进行旅游协作发展的形成基础出发,提出并论述了适合县域旅游协作开发的3种组织模式,分别是捆绑、搭载和对接,并以湖南省华容县为例针对不同的旅游资源如何运用此3种模式做了深入探讨,试图探讨实现县域层面区域旅游协作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旅游者类型及其体验质量研究——以周庄为例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苏勤 《地理科学》2004,24(4):506-511
旅游地的客源市场是由不同人口和社会特征的旅游者组成的,他们的旅游动机和需要各不相同,旅游体验质量也存在差异。利用第一手调查资料,在对周庄旅游者动机和体验质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交互分析和分层聚类的方法,分析了周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根据主导动机的不同将周庄旅游者分为4 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人口社会属性及旅游行为。最后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提出了周庄旅游产品调整的对策。结果表明:身心放松因子是周庄旅游者的基本动机;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心理内在推力驱使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较高,而主要受旅游地属性外在拉力吸引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较低;不同类型旅游者对周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期望值一致很高,而对于周庄的旅游设施、服务、主客关系、产品价格的要求不一。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分类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是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的规律总结。以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依据合作主体、合作领域、合作途径等要素,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归纳为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合作模式、政府推动型的旅游合作模式、企业主导型的旅游合作模式、行业引导型的旅游合作模式以及项目驱动型的旅游合作模式五种基本类型,并从合作主体、合作分工、合作领域、合作效果等方面对这五种合作模式进行评价。研究同时指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未来需要更多解释性的案例研究以及横向比较研究来更好地理解合作模式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沈山  沈正平  孙旭芳  马晓冬  安宇 《地理研究》2008,27(6):1444-1454
主题性旅游协作联盟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合作战略模式,其协作基础为相似的空间认知要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撑和物态化的整合营销品牌。在分析国内外20多个旅游协作联盟的基础上,从地域联系、主题类型、空间结构和组织形式等4个视角,总结了主题性旅游协作联盟的12种基本类型,指出协作的基础理论是注意力经济学、协作网络共生理论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选取江苏扬州至山东济宁段运河为研究区域,分析其文化资源和旅游发展状况,提出"千年运河,世纪风情"的运河文化主题,从组织体系、品牌营销、产品体系、保障机制、信息平台等5个方面进行主题性旅游协作联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新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阎顺 《干旱区地理》2001,24(4):297-304
以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系统为基础,提出修正的三级78个基本类型的分类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旅游资源的类型和资源特色,列举了可以代表新疆旅游资源精华的100个景点(区),并对其名称、所属地域、所属基本类型列表表述。文中就新疆旅游经济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宏观布局做了阐述,将新疆旅游区划分为“亚心”、北疆、南疆、东疆等四个大区和十个亚区,并确定了19个重点开发区。文中推出丝绸之路、环塔里木、环准噶尔、天山中道为主要的旅游线路,并安排了专题旅游线路。最后,针对旅游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群体中最基本的单元,家庭旅游市场已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在详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单身家庭、夫妻二人家庭、核心家庭和延续式家庭4种不同家庭结构旅游者的出游方式、出游动机、出游时间和频率等出游总体特征以及出游信息获取偏好、停留天数与旅游消费偏好、旅游住宿偏好、旅游目的地类型偏好、旅游活动项目偏好等出游认知偏好,从中发现不同类型家庭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特征及规律,为家庭旅游市场开拓和营销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国内旅游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产品的策划和营销更加依赖于对个人旅游动机的分析。目前存在本真性理论在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受到了关注,该理论对于分析个人旅游动机具有潜力。在全面介绍存在本真性理论发展脉落和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理论在解释旅游动机方面已经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文献综述,本文认为存在本真性概念通过与疏离、焦虑等概念有机结合,在综合概念层面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旅游功能和旅游动机的解释机制。但仅从存在主义和心理学视角展开的存在本真性概念,忽略了不同情境下环境资源对疏离、焦虑及本真自我的影响,从而使现有的存在本真性理论无法进一步深入到细分市场下的旅游动机分析层面。本文尝试将环境、资源和可能性对自我实现的意义纳入到相关概念的分析框架之中,在此基础上重新解构本真自我的概念,分析其基本类型和实现的条件,并在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与非惯常的旅游环境中对接疏离、焦虑的基本类型,探讨旅游对于促进本真自我的功用,最终建构了一种能够用来指导个性化旅游产品策划和市场营销的旅游动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