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要回顾了2010年4月14日川、青、藏交界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的地震大形势研究和跟踪分析情况。结果表明,尽管玉树7·1级地震和汶川地震一样都没有做出短临预测,但之前对地震大形势跟踪分析中有一定程度的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强地震孕育过程中,震中周边一定区域内的小震活动会因次级破裂的非均匀性,而在各震级档的比例分配失调,会导致采用古登堡公式拟合时的拟合优度下降.利用该规律,对玉树地震前一定区域内的地震,运用地震拟合优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玉树地震前一段时间,震中周边一定区域和青海省及邻区地震拟合优度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异常.该方法可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地区的中期地震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弥补地震前兆台网分布稀疏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能量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震中周围区域和沿玉树断裂带地震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高能量释放的背景上.震中周围区域几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以平稳变化为主要特征,但在地震发生前,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异常变化,异常以尖点突跳为主要特点.第一个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在震前3年出现大幅度异常,表现出相对于背景场能量增高的释放图像;其余典型场异常则表现出突出的短临异常特征,出现在震前1~3月,表现为大幅度短期异常变化.可能表明地震活动结构的变化出现得较早,而临震时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扰动.沿玉树断裂带主要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均出现在震前2~3年,可能表明孕震区场的异常变化也会较早出现.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特征与以往关于能量场方面开展的工作所得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玉树发生的Ms7.1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根据现场考察结果,本次地震形成了长约51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性质为左旋走滑,最大水平位错约1.8m,其发震断裂为甘孜-玉树断裂的玉树段.在此之前,于1738年12月23日前在玉树附近还发生过另外一次大地震,造成全户伤亡无存或不堪...  相似文献   

5.
玉树7.1级地震断层同震地表破裂带由3条主破裂左阶组成,总体走向300°~320°,隆宝镇上见有约2km长的雁列式张裂缝,北侧主破裂长约16km,中间主破裂长约9km,南侧主破裂长约7km,总长约34km。各主破裂均由一系列支破裂雁列组成,支破裂表现为一系列挤压鼓包与张裂缝相间排列或雁列式张裂缝,最南端禅古寺表现为垂直位错。破裂为左旋走滑性质,最大走滑位移量位于北侧主破裂上,约1.8m。  相似文献   

6.
青海玉树7.1级地震房屋建筑震害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灾害严重,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房屋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的主要因素,通过现场调查给出房屋建筑震害情况,分析了房屋建筑的震害特征,提出了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美国JPL实验室提供的全球电离层GPS TEC(GIM)数据和COSMIC掩星探测电子密度剖面,利用滑动四分位异常检测方法,综合分析了2010年4月13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后15天内电离层异常的时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震前11天电离层TEC开始出现扰动异常,4月13日出现了明显的TEC增强现象,且峰值电子密度也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空间活动水平等因素,认为这些异常很可能与玉树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巴颜喀拉地块北、东、南边界带的构造特征、各个边界带上的强震活动、部分强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地震活动,从而探讨了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发生前巴颜喀拉地块地震活动特征。从2008年玉树地区地震活动变化、巴颜喀拉块体北边界和南边界强震呼应及块体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地震趋势预测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马玉虎  陈玉华  王培玲  刘文邦 《地震》2012,32(3):109-116
本文利用青海地震台网获得的观测资料对玉树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果认为Mc选取ML1.1能较好的刻画玉树地震序列的时空特征, 其地震序列在时间上呈现三个密集和衰减阶段, 在空间上具有分段集中分布的特征, 并主要分布在主震震中的西北端、 主震震中附近和主震震中东南端。 采用类比、 b值和h值等探讨了早期趋势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9~2007年和2007~2009年的GPS站点观测数据计算的速度场,分析了青藏亚板块的运动特征.利用块体(旋转与线性应变)弹性运动公式计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块体和羌唐块体的应变率、可可西里-玉树断裂带的运动速度和应变率,研究了玉树7.1级地震前的形变应变特征.结果表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块体处于青藏亚板块运...  相似文献   

11.
刘蒲雄  吕晓健 《地震》2012,32(3):47-51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震前2小时发生了一次4.7级前震。分析表明,玉树7.1级地震前一些主要的地震活动异常多有显示,例如空区、条带、增强和平静等,且与7级大震震例比较,这些前兆地震活动图像的演变具有类似的过程。跟踪这些图像及其演变有可能识别前震。最后评估了该识别方法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活动背景和构造背景,探讨其发震的动力学过程,综合历史和现代地震资料,通过对玉树地震发震前的青藏高原东部地震活动特征分析,探讨了地震活动的大尺度时-空图像与玉树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研究其发震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和余震序列特征,从而综合探讨玉树地震发生的动力学背景和过程.结果表明,玉树地震的发生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地震孕育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13.
根据Kolmogorov-Smirnov分布检验法,利用2000年以来1.7≤ML≤2.9地震目录,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前震中附近地区2000年以来地震活动的月频次和2007年7月以来地震活动的周频次分布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地震活动周频次和月频次都不符合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但周、月频次累积次数的对数与周、月频次之间呈线性关系,类似于G-R关系。分析了周、月频次的标准差σ、CV值、偏度Sk、峰度Ku和bm值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前,这些参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中周频次的分布参数随时间的变化似乎呈现出了某种周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马玉虎  陈玉华 《中国地震》2011,27(2):136-146
系统地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前兆异常以及震前动物反常行为.研究表明,玉树7.1级地震前异常并不丰富,但觉察到的异常突出.其中中长期异常有6级、5级和4级的平静区;前兆观测有玉树表层水温、德令哈表层水温和平安电磁波等显著异常;同时震前1周还存在数量较多的动物宏观异常现象;主震前130min发生了一次4.7级地震.结合1996年以来巴颜喀拉地块边界的强震震源机制解,探讨了玉树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1996年喀喇昆仑山口7.1级、1997年玛尼7.5级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是同一动力学过程下的强震事件,且中长期存在的不同震级档平静区演化可能与上述动力学过程有关.还对强震原地复发、前震识别和玉树地震中的前兆观测等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许鑫  万永革  何金 《高原地震》2021,33(3):1-10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Ms7.1级地震.通过建立求解震源机制中心解的目标函数以及Levenberg-Marquardt迭代等数学方法求出了多个震源机制解的中心解,并结合前人资料,推断节面Ⅰ(走向119.90°,倾角84.07°,滑动角-9.95°)为本次地震的主断层面.其次,从前人文献和Global GMT...  相似文献   

16.
为执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大地震快速响应与产出专项”任务,进一步发挥数字测震台网的整体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地震数据资源,提高高科技含量科研产出显示度,更好地服务于震情监视、地震科研以及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地震应变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计算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的地震应变场,提取出震前时间因子的异常变化。计算结果发现应变场前4个时间因子在震前1~3年的中短期异常并不显著,只有第2个和第4个时间因子震前有小幅度的异常变化,分析其原因,时间因子可能受到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大幅度异常的影响。与时间因子对应的空间等值线形成局部应变高值异常危险区,可能是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空间异常的中短期特征。再对比九寨沟7.0级地震前后与松潘-平武7.2级双震的空间异常随时间演变,分析异常发展变化模式的差异,最后应用地震资料的累积频次从物理角度解释异常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1996,18(2):156-169
1990年4月26日,在青海省共和县发生了一次震级MS=6.9地震.这次地震之后,于1990年5月7日、1994年1月3日和1994年2月16日在原震区又发生了MS分别为5.5,6.0和5.7的余震.我们分别以这几次余震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长周期记录作为经验格林函数对该地震的长周期记录进行反褶积,提取了该地震的远场震源时间函数.无论以哪次余震的记录作为经验格林函数,反褶积的结果都相当一致.结果表明,发生于1990年4月26日的MS=6.9地震至少由两次规模相当的事件构成,两次事件的发震时刻相差约30 s.第一次事件的持续时间较短,约12 s,震源时间函数的上升时间约5 s;第二次事件的持续时间较长,约17 s,上升时间约8 s.分析分别从P波和SH波提取的震源时间函数,我们注意到,从SH波中提取的震源时间函数比从P波中提取的震源时间函数复杂,表明这次地震的震源过程除了上述两次规模相当的事件外,还存在规模较小的事件.这一结果与我们由矩张量反演得到的结果以及用宽频带波形资料借助于经验格林函数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我们以较小余震对较大余震做反褶积得到较大余震的震源时间函数.结果表明,发生在1994年1月3日的MS=6.0和1994年2月16日的MS=5.7地震的震源过程相当简单,其震源时间函数为一简单脉冲.对于1990年4月26日MS=6.9地震,我们从不同台站的资料中得到的震源时间函数具有方位依赖性.然而,这种方位依赖性在3个余震的震源时间函数中几乎没有显示.从不同台站或同一台站的不同震相求得的震源时间函数的幅度存在差异,但震源时间函数在其持续时间上的积分却相当稳定,亦即从任何一个台站测得的标量地震矩相当一致.\r\n 以3个余震的记录作为经验格林函数得到的1990年4月26日地震的相对标量地震矩分别为22(以1994年1月3日MS=6.0地震的记录为经验格林函数)、26(以1994年2月16日MS=5.7地震的记录为经验格林函数)和66(以1990年5月7日MS=5.5地震的记录为经验格林函数).据此推算,MS=6.0地震与MS=5.7地震的相对标量地震矩为1.18;MS=6.0地震与MS=5.5地震的相对标量地震矩为3.00;MS=5.7地震与MS=5.5地震的相对标量地震矩为2.54.这些结果与我们从资料中直接得到的相对标量地震矩(分别为1.15,3.43和3.05)一致,表明了作为提取震源时间函数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副产品的相对标量地震矩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很稳定的度量.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10日在青海大柴旦地区发生Ms6.3级地震。运用甘、青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采用震源扫描方法对此次地震进行亮度函数归一化扫描分析研究,得到研究区域内分层归一化亮度函数的空间成像结果,最大亮度空间分布与青海省野外考察结果基本吻合。震源扫描方法不需要计算理论地震图,利用包括相对振幅和到时在内的波形信息,无需事先假定震源的几何参数,最大限度地利用波形数据信息,得到地震的整个空间分布,提高了获取中强地震震源运动空间分布信息的速度为震后快速趋势判定、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