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登陆北上热带气旋的特大暴雨落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朱官忠  赵从兰 《气象》1998,24(11):16-21
由台风降水资料分析发现,登陆北上热带气旋在我国北方地区造成的特大暴雨,集中出现在华北平原西北部和山东 ̄辽东半岛东南部两个相距较远的区域内。对比分析表明,这两个特大暴雨落区的形成,除地形增幅因素外,主要与前期副热带高压位置、热带气旋北上路径及物理量场的分布状况直接相关。同时,相应给出了判别上述两个特大暴雨落区的预报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由于它来势猛、强度大,往往会引起特大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然而暴雨的预报历来是天气预报的难题,要报好特大暴雨,更不容易。为了探讨特大暴雨的预报,本文试从湿有效位能出发,初探单站特大暴雨的有效位能特征,为暴雨预报寻找依据,从几个特大暴雨个例分析结果表明:上游站的湿有效位能与下游站的特大暴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1975年8月初受7503号台风影响,河南南部下了罕见的特大暴雨。广大气象工作者本着气象工作是保护人民的,首先是保护劳动人民的精神,积极开展了这次特大暴雨的分析研究工作,为了进一步弄清这次特大暴雨的成因和提高对这类暴雨的预报能力,经“三北”寒潮大风预报科研协作会议商定,在1975年12月19—  相似文献   

4.
游景炎 《气象》1985,11(8):16-18
北方七省市对8407号台风特大暴雨作了较成功的预报,各地制作这次预报的主要物理依据,是广泛应用了北方暴雨的科研成果,它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天气气候相似分析;(2)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3)低空急流;(4)卫星云图;(5)诊断分析;(6)数值预报产品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长江中游夏季持续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大气环流形势及其主要影响系统。通过对“98.7”与“91.7”两场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对比分析,提出了长江中游夏季特大暴雨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6.
1975年8月14日至18日安徽省皖东地区受7504号台风低压影响出现了一次特大的暴雨天气。暴雨持续了四天,15、16、17日夜间连续降了三场特大暴雨,都落在来安县北部山区,该区的杨郢总降水量达850毫米。由于这次暴雨强度特大,雨区集中,持续时间长,危害较大。 这次皖东特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7504号台风,因而预报台风的路径是暴雨预报的前提。但这个路径特殊,在预报中是难以掌握的。台风在12日17时前后于浙江乐清县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红外云图,雷达回波,武汉市城市自动雨量站和地面中尺度观测资料,分析了武汉市1987-1998年5-8月发生的特大暴雨过程,重点对1998年7月21日武汉市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进行了剖析,概括了武汉市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云图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以及中尺度天气系统,为以后进行武汉市特大暴雨的预报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蔡则怡  宇如聪 《大气科学》1997,21(4):459-471
本文用LASG 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对1975年8月河南地区登陆台风特大暴雨进行了数值试验。这次暴雨有很强的局地性,主要表现在水文站的雨量极值远超过气象站的最大雨量值,为3~16倍。一般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预报的雨量都比气象站的最大雨量值小。与水文站的雨量极值相差更远。LASG_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考虑了我国复杂的地形作用,具有能量和质量守恒的动力框架,考虑了与降水有关的主要物理过程。用该模式对著名的“75·8”特大暴雨5~7日3天3次暴雨作了24小时数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预报结果:其预报最大雨量为气象站的最大雨量值的1~5倍,达水文站的雨量极值的34%~49%,为模式网格面积平均的最大深度的54%~98%。预报最大雨量中心位置偏离气象站雨量中心的距离约为0.67~1.47个网格距,偏离雨量极值的水文站的距离为0.23~1.07个网格距。这3次特大暴雨的强度、位置和其变化趋势的预报都与实况相近。同时,模式对暴雨系统和大尺度形势的预报也都与实况基本一致。该模式之所以对这种局地性很强的突发性特大暴雨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是由于它有较强的地形处理能力。还有,由控制试验和4种地形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可见,山脉的相对高度和陡峭程度,以及山脉与暴雨系统的相对位置等对暴雨的强度是非常敏感的,对地形稍有改变,其暴雨强度将减少3/4以上。这次数值试验为今后提高登陆台风特大暴雨预报水平,以及用数值模式探讨登陆台风造成的特大暴雨的物理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77.8乌审旗特大暴雨是毛乌素沙漠上罕见的一场特大暴雨。因为其雨量之大,强度之高,落区之偏西,使人们对西北地区暴雨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在水下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所关心的是,这场暴雨能否出现或移置于其它地区?移置的范围多大?以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暴雨移置~1是将邻近地区实测的特大暴雨雨图移到设计流域,并加以必要的改正和适当的放大,以便求得可能最大暴雨。因此,暴雨移置包括三个内容:移置可能性分析,移置改正和放大。天气分析与预报经验指出,相似的暴雨天气过程可以在一个大区域内重演。这  相似文献   

10.
综合相似预报法在短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勇 《气象》1996,22(10):31-34
该文选取1961-1998年4-11月造成陕西暴雨天气的586个个例,用专家预报暴雨经验与多元相似相结合,把每个个例总一组暴雨指标,同时又做为和以相似的历史样本,在有限区域内对陕西暴雨天气进行短期预报,1989年7-8月作预报9次,其次确率达78%。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盆地北部两次小范围特大暴雨发生时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要素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及不同之处,指出低空急流和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小范围特大暴雨形成的关键,为今后类似的特大暴雨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温州特大暴雨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郑升 《气象科技》2000,28(3):46-48
利用卫星云图的云团演变和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并结合天气环流形势,对1999年9月3~4日温州特大暴雨的过程进行综合,并揭示其生消成因和动力势力条件特征,以提高预报特大暴雨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1985年8月27~29日桂南出现了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钦州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天气,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为了提高对暴雨天气过程的认识和预报能力,我们 对这次特大暴雨的形成过程进行诊断分析。 一、暴雨概况  相似文献   

14.
“98.6”闽北罕见持续性暴雨的环流特征和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指出“98.6”暴雨之所以超历史记录,是由于持续性暴雨环流特征值超历史记录造成的;闽北特大洪灾是长江流域及江南特大洪灾的组成部分,往往同年发生,以“98.6”暴雨预报成功为例,为今后预报大暴雨造成的特大洪灾提供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5.
韦贵爵 《广西气象》1999,20(3):13-16
对1988~1997共10a的柳江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引起柳江特大洪峰暴雨的若干结论及可行性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普及大寨县的运动中,为战胜自然灾害夺取丰收,进一步做好暴雨预报服务工作,我省气象台和地区气象台组成暴雨会战组,于1975年12月下旬至1976年2月下旬,对近二十年影响我省的特大暴雨进行了初步分析。我们选用1955年—1975年7,8两个月产生的特大暴雨过程,以影响天气系统为主分成三类暴雨:一是低涡暖切变类;二是台风倒槽类;三是副高后部暖区暴雨类。对前两类,各找出一个典型过程,进行个例分析,探索暴雨成因和预报着眼点,以此再进行对比分析,逐日普查,找出我省未来2斗小时有无特大暴雨的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前汛期暴雨统计预报模型作了改进。给了试验样本与检验样本的统计比较,总结了该模型在’94夏季华南两次特大暴雨洪涝过程业务预报中的应用,并与同期数值降水预报作了对比。指出该模型还可应用到其它季节类似天气过程的分析预报。  相似文献   

18.
金华短时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萍 《浙江气象》2004,25(1):16-19,36
短时暴雨,特别是短时雨量在100 mm以上的特大暴雨,是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爆发等山地灾害的直接因素.本文统计分析了金华本站短时暴雨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与暴雨的相关关系及不同天气形势背景,提出了几点预报短时暴雨的着眼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发生在驻马店地区的1997-07-17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流场、能量场、稳定度、水汽条件及单站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此类特大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对1988~1997 共10 a的柳江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 从中总结出引起柳江特大洪峰暴雨的若干结论及可行性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