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鄂尔多斯断块内部及东北缘出现深源火山岩,与之前在鄂尔多斯周边出现的一些深源岩体在空间上、侵位时代上均有差别。在侵位特点和地球化学表现方面也较为有自身的特征。经过粗略的对比更接近钾镁煌斑岩。对原生金刚石的找矿工作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塌山锡矿床为粤东地区典型斑岩型矿床,该矿床受构造及斑岩体的控矿明显。粤东地区具有类似的地质条件的地区较多,开展关于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及成矿规律总结,对于指导矿区外围找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2,(1):35-35
花岗石在地表分布很广泛,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利用的天然岩石之一。在世界各地有许多古代开发利用花岗石的遗迹,如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印度的寺庙圣窟、古罗马的斗兽场等。中华民族对花岗石的开发利用可以追溯到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在山西省怀仁鹅毛口石器制作场遗址,有遗迹表明当时人们已在河谷谷坡上开采裸露的花岗石(煌斑岩、凝灰岩)来制作石器。  相似文献   

4.
金刚石在自然界极其稀少,分布极不均衡。在1869年以前,全球发现的金刚石均以零星的、单个的金刚石个体为主。自1869年在南非金伯利地区发现第一个原生的金刚石矿以来,至今已有27个国家发现有金刚石,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博茨瓦纳、南非、澳大利亚、扎伊尔、加拿大和安哥拉等地。迄今世界共采出金刚石约25.5亿克拉,合510吨。大约有75%来自原生矿,25%来自砂矿。金刚石的生成条件要求十分苛刻,这也是它十分稀少的主要原因。地处华北地台西域的鄂尔多斯地区的地质构造条件是否具备金刚石的生成条件呢?我们首先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鄂尔多斯地…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金刚石原生矿找矿情况,更好地服务于新一轮金刚石找矿工作,介绍了金刚石原生矿成矿类型、指示矿物及相关岩石,编制了金刚石原生矿或与金刚石有关岩体的分布图,梳理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种金刚石原生矿找矿方法。我国金刚石原生矿分布地区广、找矿方法多,但金刚石资源稀少,通常矿床规模不大,找矿难度大,应以已知矿为突破口,研究成矿规律、找矿模型,合理选择金刚石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安徽省东至县南部地区出露的部分花岗闪长斑岩进行岩石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斑岩高硅、富碱,属于钙碱性系列过铝质岩石。岩石稀土总量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弱的负Eu异常。岩石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而亏损高场强元素(Y,Yb)。岩石显示出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其成因主要与下地壳有关,也有部分幔源物质的混入。  相似文献   

7.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重、磁场资料,推断了该地区断裂构造,结合研究区已发现的铀矿化信息、分析了该地区铀矿控矿特征与重磁场的关系,为铀矿找矿综合选区的背景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2,(5):60-61
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名叫"库利南",是1905在南非的一个矿里发现的。"库利南"重3106克拉,即621.2克,跟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是最佳品级的宝石金刚石。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宝石金刚  相似文献   

9.
海勒斯台铜金多金属矿区3号异常以铜金元素为主,伴生元素为银钼,地表出露闪长玢岩、安山玢岩及花岗斑岩。从岩体分析结果看,花岗斑岩具有明显的成矿性,围岩为安山玢岩,但从控矿因素看,该异常具有较为典的型热液型矿床特征,而不是斑岩型。  相似文献   

10.
应用粒度资料探讨毛乌素沙漠西南部的风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乌素沙漠西南部,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克托旗布拉格公社至城川公社一带(简称布城区),在长约一百公里范围内,有固定型、半固定型和流动型等各种沙丘,呈西北一东南向断续分布。该区砂样是从西北向东南约以间距10—15公里依次取得(图1),在各取样点分别采有风砂样和下伏第四系土样,共采样17块。风砂样采自沙丘顶部迎风坡(坡角10°—20°)与背风坡(坡角30°)交界附近,深约20公分处。在粒度分析、矿物成份  相似文献   

11.
对于背河洼地及其改造利用的研究,是沿黄地区一个比较重要和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发展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关键,直接关系着下游两岸数百万农民的生计。过去在探讨这个问题中,对背河洼地的划分有不同看法,在实际改造利用中做法也不尽一致,但始终都存在着一个能否彻底解决土壤盐渍化的问题。木文根据对开封市沿黄地区的调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几点治理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东高要市某铜金矿床产于侵入岩体接触带糜棱岩化花岗斑岩中。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了详细探讨,进行了初步的成因探讨,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根据区内有利的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背景,认为该地区具有非常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白土营子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侧大陆边缘的岩浆活动带上,是华北北缘多金属成矿带东端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热液脉型铅锌银-矽卡岩型铁铜的超大型多金属矿床。北西向F1断裂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具有继承性和多期活动的特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钙碱性花岗斑岩均沿F1断裂侵位,花岗斑岩是成矿母岩,斑岩型铜钼矿化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岩株的内、外接触带的硅化+绢云母化带中,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化套叠在斑岩型铜钼矿化的外侧,受青磐岩化带控制,具有典型的蚀变分带性和矿化分带性。本文结合最新的勘查成果,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其成因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热液脉型铅锌银-矽卡岩型铁铜高中温热液矿床,且有多期、多阶段成矿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查干花钼矿床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现的典型大型斑岩钼矿床。宝音图群是成矿前的基底,晚二叠世花岗闪长岩既是成矿母岩,也是主要的赋矿围岩。矿区构造发育,矿床受德尔陶勒盖断层(F8)和查干楚鲁断层(F13)形成的"X"型断裂构造控制。本文通过几年来对查干花钼矿床的野外调查,总结查干花钼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矿床地质特征,并借鉴前人对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矿成岩时代等研究,对查干花斑岩钼矿床成矿模式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境内,通过对呼扎盖吐斑岩型钼矿床的发现并总结成矿特征,为该地区地质找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燕山早期岩体侵入对金属成矿起到了关键因素.矿体主要受岩体所控制,岩体内金属矿化单一,深部矿化比较富集,为该区下步找矿提供了方向,该矿床有望成为大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6.
查干花钼矿床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现的典型大型斑岩钼矿床。宝音图群是成矿前的基底。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为早二叠世灰色花岗闪长岩、早侏罗世黑云花岗岩。矿区构造较发育,矿床位于查干楚鲁断层(F13)和温德尔陶勒盖断层(F8)交汇部位的北侧。F13和F8两断层构成的"X"型断裂是该矿床的控矿构造,对该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该带西起阿拉善盟的巴音诺尔公地区,包括狼山、渣尔泰山、大青山及以东地区。带内为长期发育的古陆边缘构造-成矿系统。应用区域成矿理论和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该区成矿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后认为,尽管该区已发现了一批铜多金属及金矿床,但找矿潜力仍然很大,是寻找热水沉积改造型铜多金属矿床、斑岩型及矽卡岩型铜矿床、与基性和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绿岩带型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和矿床尺度两方面论述斑岩铜矿系统的特点。区域尺度:斑岩铜矿多呈矿带或成矿域出现;其形成是岩浆侵入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围岩的理化组成对矿床规模、品位及矿化类型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矿床尺度:含矿斑岩与斑岩型矿床时空相依,成因相联,是斑岩铜矿重要的含矿母岩和金属S的可能载体;斑岩铜矿系统中的热液蚀变互相套合,矿化互相叠加,研究蚀变对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斑岩型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约占世界铜总储量的50%以上,因此该类矿床一直是矿床学家研究的热点和矿业公司的首要勘查目标。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斑岩型铜矿床的资料,总结了斑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特征,斑岩型铜矿与钙碱性系列的侵入体的关系,矿体的赋存位置、围岩的岩性,斑岩型铜矿的蚀变组合和分带等,并对板块俯冲和大陆环境的斑岩型铜矿成因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查干套勒盖地区,位于得尔布干深断裂北西侧,包括长岭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区、龙岭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区和北缘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钴多金属矿区。区域内有甲乌拉大型铅锌矿、查干布拉根大型银铅矿、额仁套勒盖大型银矿、乌努格吐山大型斑岩铜钼矿和哈拉胜大型银铅锌矿。本区处在乌努格吐山和哈拉胜两矿中间,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具备寻找中大型以上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