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部资源》2013,(4):1
8月19日上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就普查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强调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要准确把握地理国情普查的任务要求,做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情况分析和应用,要加强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并要求以此次普查为契机,全面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国情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国际关系基本情况的总和,其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政策的制定依据,是执行发展战略、政策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地理国情也是国情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地理国情普查出发,简述了其进行普查的技术方法,并对地表覆盖信息要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丹丹 《中国地名》2013,(11):56-5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了社会发展的新的变革时期和经济发展转型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也迎来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二个春天——监测地理国情随之出现。由于传统的数据管理数据模式的低效性,使得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地理国情监测的发展需求,建立国情监测数据管理的测绘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管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通过数据库的模式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该项工作的实施,对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常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理国情普查是国土资源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环境空间整体状况地理元素要求的国情状态调查工作.其具有很强的经济战略和国土资源战术工作意义.为此要认真落实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技术细节.本文依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1号和[2013]13号文件的精神,从技术层面分析一下GDPJ01-2013至GDPJ06-2013文件调查要求的关键点,为自治区地理国情普查顺利开展进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
刘燕青 《西部资源》2014,(1):196-197
本文介绍了地理国情普查的意义、普查依据与技术规定、普查对象。并对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0.背景“十二五”期间,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调整为“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这表明我国测绘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对象也将扩大到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数字地理空间支撑条件。基于3S技术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的研究业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普查办获悉,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年度阶段性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14年9月底,工作底图制作已完成94%,地理国情信息遥感解译样本制作及外业调绘核查已完成62%,地理国情信息编辑及整理已完成37%,地理国情普查综合任务完成率达到66%。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并于2013年2月28日发布了  相似文献   

9.
谢明霞  王家耀  陈科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1):1360-1368
地理国情分类区划是认知和分析地理国情的有效途径,是研究认识地理国情类型特征、组合及其演变趋势的区域差异和地理国情空间分异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了地理国情分类区划的指标体系;基于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构建了地理国情分类区划模型。选择河南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对其进行分类区划实验。通过对地理国情数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根据分析的可视化结果,可直观地确定地理国情的分类区划数,并将此设置为初始的聚类数;在此基础上进行k均值聚类,可实现河南省地理国情的分类区划,通过对各聚类簇中指标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各聚类簇中心对区划各类型进行定义和解释,最后对聚类结果进行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河南省地理国情可划分为指标数据极值区、指标数据低值区、指标数据中值区和指标数据高值区4类,且根据空间集聚性分析,可判断分类区划的空间集聚效应显著,各区划类型间相互包容和渗透,集聚呈4条西南?东北的条状带。该项工作可为统筹地理国情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对地理国情普查采用的不同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以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影像作为普查基础资料应具备的条件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自发地理信息是区别于传统地理信息采集模式的新型地理信息,推动地理学新的科学认知与研究发展。收集"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7年~2017年期间的自发地理信息英文文献信息,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自发地理信息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文献阅读,对其理论与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与综述。自发地理信息自2007年以来发展迅速,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灾害应急监测、城市管理、环境监测、旅游行业、农业、医疗行业等多个领域。国际上自发地理信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公民科学、网络与信息技术、自发地理信息数据与应用四个方面,国内自发地理信息研究应用还不成熟,未来应从规范化、移动化、自动化、拓展化四个方面进行发展完善。在下一代数字地球建设过程中,自发地理信息可以参与发展全球化的地理数据生产,同时基于自发地理信息的微观个体行为调查与分析以及大地理数据分析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理空间数据是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对空间数据产品追踪溯源,一直是地理信息领域研究的基础问题。随着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地理空间数据以不可预知的方式被广泛且频繁地分发和处理,使得对空间数据溯源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来,众源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地理信息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加快了数据更新与传播速度,拓展了当代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方向,深刻影响了地理信息产业化模式。在自发地理信息与专业地理信息融合应用的背景下,及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多源遥感影像和已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正射影像生产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针对不同情况处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关键技术与流程,实际生产表明该技术应用于地理国情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是高效可靠的,为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大规模、高效生产DOM提供了可行、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燕青 《西部资源》2014,(2):116+119
本文介绍了地理国情普查的意义、普查质量控制内容和要求。并对开展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环境遥感对于地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支持作用,体现为使地理科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对地球表层系统物质地信息和能量信息的双重同步考察等。而地综合分析客一的加强,规范化的“信息合”技术应用以及以地理环境遥感信息分析处理为核心的地理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则是环境遥感的发展对地理科学研究理念的一系列拓展。  相似文献   

16.
贾秀丽 《地理教学》2012,(11):36+59-36,59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地理试题展示地理信息的重要平台,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类图像,尤其是太阳光照图和各类等值线图,可看作是数学中的各种儿何图形,各种点、线、面所代表的地理事物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应用数学关系,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地矿工作中,地理信息测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矿山矿产考察、矿上环境防治,还是矿山开采与地质勘测等,地理信息的测量与采集都必不可少。对矿山地理信息进行全面、准确测绘是确保矿山安全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随着地矿建设、防治等的数字化发展,地理信息测绘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基于此,本文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地矿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土壤星地传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作为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是联系大气、水、生物等其它地理要素的重要枢纽,其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研究对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卫星、航空、无人机和地面不同平台搭载的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探测原理;总结国内外基于星地传感技术的土壤信息快速获取方法及其在土壤属性预测和制图中的应用;阐述现代土壤信息获取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应用情况;展望当前土壤星地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而且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与科技的发展不同步,导致各种问题存在。面对各种挑战,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就要适应时代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产业更好地发展。本论文针对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遥感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中心是建立在微波电子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基础上,从事遥感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应用,集仪器软件研制、野外测试、信息处理分析、机理过程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其前身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