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浅层地温能是指地表以下200米以内,温度低于25℃,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此外,浅层地温能分布广,储量大,再生迅速,利用价值大,是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闫福贵说:“呼市开发浅层地温能具备地质、水文条件,呼市位于呼包盆地内,在200米以内具有良好的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可达300-1000立方米/天,这为浅层地温能的开发与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浅层地温能资源分布广泛,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对镇江市120m以浅的岩土体结构特征、热物性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地温场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镇江市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良好。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评估了镇江市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量和静态储量,为镇江市推广和利用地源热泵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张煜 《西部资源》2011,(1):10-10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公开组织竞争性谈判,优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为呼和浩特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项目的承担单位,标志着呼和浩特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对于资源消耗速度也在与日俱增,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了我国城市化建设重点内容。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具备可再生性,加上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埋藏深度较浅的特点,成了当前我国经济生产重要清洁能源之一,并且具备较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实际开发与利用浅层地温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从而制约了其开发与利用的效果。为此,本文对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相关发展策略进行了有效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规定我国实行基准地价公布制度。这一法律规定的实质是我国在法律上要求建立以基准地价为核心的地价管理体系。福州市是全国最早实施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的城市,多年的土地有偿使用及城市改造实践,为土地市场及房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也为基准地价评估提供了丰富的市场资料。但是,福州市至今未公布基准地价。本文对福州市规划区基准地价测算进行初步研究,以求对福州市基准地价公布及地价管理有所裤益。一、基准地价的性质与测算的技术途径(一)基…  相似文献   

6.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利用前景广阔。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大投入以及对浅层地温能研究的逐步深入,这种清洁能源已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还需在将来的工作中予以重视,应避免引起次生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节约常规化石能源、减少CO2排放。为掌握兰州新区浅层地温能的适宜性特点,对该类资源的开发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兰州新区建成区和规划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内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的基础上,依据掌握的多年实际勘查资料和测试数据,通过综合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对兰州新区440 km2的区域进行了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宜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 兰州新区拥有较为优异的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区内地层结构简单且分布稳定,岩土体综合热导率、比热容、地温梯度均较高,十分有利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应用;而受到含水层富水性弱、水质差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差。(2)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共划分3个属性准则和7个要素指标,采用指数标度分别构建了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全部高精度通过一致性检验,同时优化了各要素参数的无量纲化方法,构建的评价模型更符合实际。(3) 研究区内对于土壤源热泵适宜性影响较大的要素主要是平均热导率和地温梯度。评价显示兰州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宜、较适宜区总面积359.46 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81.70%,主要分布于秦王川盆地平原区,其余丘陵山区地带不适宜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建设。评价结果对兰州新区乃至其他地质条件类似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开发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低碳竞争力"也成为提升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由于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其前景广阔,但资源勘查评价、热泵系统设计和施工、地质环境影响监测和市场监管便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中目前还没有针对浅层地温能开发的监测点,专家指出,浅层地温能开发切忌盲目推进。  相似文献   

9.
包头市城市规划区承压水水质良好,城市规划区实施水分质供水,承压水供给居民饮用,净化的黄河水用于城市绿化及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过程与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9年、1994年、2003年、2008年徐州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城市居住、工业和商服用地信息,运用网格分析技术,研究1979-2008年徐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表明:①居住用地扩展面积和扩展强度最高,工业用地次之,商服用地最小;居住用地持续快速扩展,工业用地稳定扩展,商服用地发展相对滞后。②工业和居住用地逆向扩展显著,逆向扩展分别由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和城市中间地带推进。③工业用地在城市经济开发区片状集聚;居住用地沿交通轴带快速扩展;商服用地自1994年以来有较快发展,但以离散扩展为主。④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工矿城市用地扩展的核心驱动力,交通是重要引导力,城市规划是重要调控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报》2004,59(4):i008-i008
城市与环境学院是徐州师大历史较为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为史地科,如建于1956年,1962年-1978年因专业调整曾暂停招生,1978年成立地理科,1979年恢复招生;1985年更名为地理系,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更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2001年1月更名为城市与环境学院。  相似文献   

12.
徐州张集水源地浅层地下水动态及其对不同开采方案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集水源地是徐州市一个拟建水源地。了解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是设计水源地最优取水方案、满足当地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需水和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分析了水源地在现状以及不同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建立了三维等参有限元数学模型模拟水源地地下水运动规律,利用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资料进行参数识别和模型校正,预报了不同开采方案对水源地浅层地下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源地开采后,水源地开采将成为浅层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13.71万m3/d是适合的,它不会引起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不仅可满足当地居民用水需求,而且可以向徐州市稳定供水。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是近年湿地景观研究的热门话题。南京市地处长江下游,市内河湖众多。以南京主要城市湿地如玄武湖、秦淮河等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护岸、植物构图等方面的特征,以期探索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滨水空间模式,为南京及其它城市的城市湿地滨水空间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苏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首先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因素为基础,建立江苏省主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指标类、指标组、单项指标。根据36个单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把江苏省13个省辖市人居环境分为3个类型:第一类是南京、无锡、苏州;第二类是连云港、常州、南通、徐州、镇江、扬州、盐城、泰州;第三类是淮安和宿迁。最后分析了该省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最佳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渠爱雪  卞正富 《地理研究》2011,30(10):1783-1794
基于1979年、1994年、2003年、2008年徐州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构建研究区居住、工业和商业及公共服务(商服)用地图层,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矢量单元的圈层分析、扇形分析和基于栅格单元的空间韵律分析技术,分别从距离、方位和空间格局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徐州城市建设功能用地空间格局。研究表明:(1)工业和居住用地的波峰位置...  相似文献   

16.
格网水平粒度是影响城市地质三维属性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该文提出了一种与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密切相关的城市浅层松散沉积物(沉积层)格网水平粒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误差最大化原理分别给出了不同沉积层延展状况下格网粒度的计算公式或经验值,然后综合考虑所有沉积层的权重,确定整个格网模型的水平粒度。利用淮北平原沉积相边界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计算出的格网水平粒度可满足精度要求,可降低格网水平粒度确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机性。  相似文献   

17.
河北江苏两省与相邻中心城市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迅速崛起的苏南经济,在很大意义上是得益于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并没有出现象苏南那样的奇迹。该文通过对冀,苏两省分别与相邻中心城市关系的比较,为河北实施“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外向向开放带运”的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迅速崛起的苏南经济,在很大意义上是得益于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并没有出现象苏南那样的奇迹。该文通过对冀、苏两省分别与相邻中心城市关系的比较,为河北实施“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外向开放带动”的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吴友仁  蔡建辉 《地理研究》1986,5(1):107-107
本文分析了徐州市域(一市六县)城镇体系发展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进程和现状特征,认为徐州市域区位条件优越,将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作者预测200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将达到27-30%,徐州市区人口将达65万,提出增设沛屯、贾汪、新沂三个县级市的建议。分析了一般县城的发展方向和人口规模,通过方案比较,提出了撤消铜山县,将其与徐州市区合并的新体制。指出为了发展区域经济,有必要增设53个县属镇。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1)形成矿产资源开发、交通运输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相结合的各级地域中心的城镇职能结构;(2)建立以大城市为主体,大中小相结合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形成以陇海铁路为主轴,以徐沛、津浦铁路和大运河为辅轴,均衡分布的城镇空间结构。同时,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上述城镇体系布局,指出必须建立工业生产协作网络、商业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和经济信息网络等,以保证城市中心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