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壳形变和地面温度异常是构造地震活动监测的两项重要指标,时间序列分析是提取地震活动异常信息的主要方法.该文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发现汶川震前位移、基线长度、应变分量时间序列出现显著的地壳形变动态异常,同震形变最为显著.分析地面温度增量时间序列,发现震前震中附近出现3次异常,持续时间为9~13 d,地面异常增温高达10°C,增温高值区主要沿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红河断裂展布,与活动断裂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同一像元应变与地面温度增量时间序列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地壳形变与地面温度异常特征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图示法讲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地球形状的影响,总是存在着高低纬间的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山坡积雪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不同形式的块体运动,其中包括蠕变和雪崩。雪崩是山坡上的不稳定积雪断裂后发生的快速崩坍。它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山地自然灾害之一。山坡和山坡上的积雪是雪崩的两个条件。后者是雪崩运动的物质,而前者为雪崩运动提供能量。同时,山坡不但是雪崩的下垫面,而且它和气候条件共同影响山区降水、积雪  相似文献   

4.
贾国强 《极地研究》1990,2(2):81-85
1986年3月30日至12月25日为期271天的冬季地震观测中,中国南极长城站地震台共记录到各种震动3000余次,其中大部分为长城湾冰层破裂产生的微震,4次为南设得兰群岛邻近海域中的浅源地震以及5月7日阿留申群岛发生的8.1级地震和4月14日南桑韦奇群岛发生的6.4级地震。冰震与构造地震具有明显的差异。1986年11月16日的地震记录为分析冰震与构造地震的区别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冰震具有初动尖锐、频率高和衰减快的特征。根据初动和波型很容易将冰震与构造地震区分开。  相似文献   

5.
时培哲 《西部资源》2023,(3):67-68+72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白音乌拉苏木铜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亚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西乌珠穆沁旗白音乌拉苏木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认为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联合控制,深大断裂长期反复活动,控制了区内侵入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能量,岩体接触带构造、次级断裂构造、火山机构等控制了矿体的产出,二叠系地层及二叠纪辉长岩侵入体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同时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找矿标志和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建议,为本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GPS技术的活动断裂监测——以鲜水河、龙门山断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GPS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地壳运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以青藏高原东缘的鲜水河、龙门山两条重要活动断裂为例,根据GPS监测获得的欧亚框架的运动速度场,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对其现今断裂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的整体运动速率分别为8.67±2.65mm/a、1.67±2.07mm/a;鲜水河断裂的甘孜-乾宁段、乾宁-康定段运动速率为8.88±2.74mm/a、9.73±2.30mm/a;龙门山断裂北段、中段、南段运动速率则分别为1.91±2.47mm/a、1.70±0.96mm/a、1.57±1.21mm/a。由此表明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性大,而龙门山断裂的活动性相对不大。同时,断裂性质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为左旋走滑挤压断裂;龙门山断裂性质为右旋挤压走滑断裂。  相似文献   

7.
南峪沟锑矿床地处河南省卢氏县,大地构造上位于北秦岭构造带朱夏断裂的南侧。矿体呈脉状和似层状,由中元古代峡河群、双槐树断裂南侧的次级断裂和褶皱转折端附近的层间破碎带控制。矿石中的辉锑矿呈针状赋存于灰黑色玉髓中,矿石呈角砾状、网脉状和块状构造。通过在矿体和两侧围岩中的系统取样,发现在近矿体的围岩中存在Sb元素含量的低值区,锑矿石Sr/Ba、Co/Ni的比值以小于1为主,显示了沉积特征,说明成矿物质应来源于地层。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是热液沿断裂向上运移,萃取了围岩的部分成矿物质,在中—低温条件下,在断裂的有利位置成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源—邵武断裂带(粤东北段)地质特征及与成岩、成矿关系分析,认为河源—邵武断裂带自晚古生代以来均有活动,在中生代达到活动高峰,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属地壳深大断裂。断裂带控岩特征明显,沿断裂带两侧古地理沉积环境有明显差异。本区岩浆活动多期多阶段,燕山期之前受区域东西向断裂控制,燕山期受北东向河源断裂与东西向构造联合控制,到喜山期,以河源断裂控制明显。研究区内生矿产资源主要受东西向区域断裂与北东向河源断裂夹持控制,其次是河源断裂直接控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成矿控矿构造、物质来源、时空关系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是属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吸附沉淀作用富集成矿。形成过程是由上地幔基性辉绿岩隆起,同时携带还原物质上升,经不同时期断裂运动叠加,形成还原物质上升与大气降水渗透交替的通道,构成沿断裂分布的地球化学柱,当花岗岩被剥露,大气降水携带花岗岩中的部分铀,进入地球化学柱开始成矿。  相似文献   

10.
陈卓  刘国印 《西部资源》2015,(2):131-135
五里川地区的锑矿位于北秦岭构造带朱夏断裂的南侧,锑矿体由峡河群地层、双槐树断裂及其南侧的次级断裂和褶皱转折端附近的层间破碎带控制,矿体形态有透镜状、脉状和似层状,矿化和蚀变过程中伴随着Si O2含量的明显升高。峡河群地层和矿化体稀土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是热液沿断裂向上运移,萃取了围岩的部分成矿物质,并在断裂的有利位置成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地质、地貌及年代学等研究方法表明,经棚古湖区各组断裂均为第四纪早期形成的正断层;晚更新世经棚古胡消失以来有过3次强烈的区域性断裂活动,时间依次是晚更新世早期、晚期和全新世晚期;垂直升降运动为主要的活动方式,幅度可达100m以上,水平错动、掀斜抬升在这些断裂中也有所表现。新构造运动在经棚古湖形成、发展和消亡全过程及区域环境演变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紫金—博罗断裂为区域性大断裂,从南西往北东方向横贯石坝—黄沙洞地区。研究惠州石坝—黄沙洞地区紫金—博罗断裂的演化特征及其对深层地热的影响,对本区地热评价有较大意义。通过对断裂野外地质调查相关数据的采集和表现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现有地质资料,总结了本区内该断裂特征和演化规律。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断裂与深层地热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断裂与加里东—燕山期岩浆的大规模上侵关系密切。构造活动本身所产生的热对本区深层热形成具有一定的叠加作用。早期的断裂对深层地热体形成和热能存储是有利的,新断裂活动在局部产生地热释放通道,以极少量热泉的形式散失热能,但对整个构造带而言,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对研究区(23.9°N~25.1°N,97.8°E~99.0°E)内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强震的关系和强震活动的深部背景进行了探讨。活动断裂的运动是孕育和发生强震的重要诱因,而有利于高应变积聚的深部地质构造则是产生强震的关键条件。研究区内,以瑞丽—龙陵断裂为界,西北侧地壳和上地幔存在大范围低速区,不利于高应变的积聚,不容易孕育和发生强震;东南侧上地幔无明显低速层,地壳内有较小范围低速层,介质偏于刚性,易于积累高应变,孕育和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4年的地质调查工作,在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某矿权内发现了一个金矿化点,该矿点由两条石脉(带)组成,矿化不同期次的构造控制。初步认为,早期近EW向断裂构成了深部热液向上运移的通道,在晚期NE向断裂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近EW向石英脉,深部热液沿早期近EW向断裂运移至浅部,在晚期的近EW向石英脉中形成金矿化。通过资源量估算获得金金属量为871kg。  相似文献   

15.
地震区和地震带应为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案,前者是以活动块体为对象进行分区的,后者是以活动断裂带为对象进行分带的,它们的划分目的和依据是不同的。以板块和断块运动学机制,以台湾大纵谷和福建滨海断裂为边界把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划分为台湾东部滨海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福建地震区。结果显示该地区地震特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三个地震区和区内(台湾和福建地震区)均有自东向西地震活动强度逐渐减弱,区内活动幕持续时问趋于同步增长的特点。研究显示福建地震区M≥7.0级地震本区频度是最高的,认为该地震区受菲律宾海板块NW向运动影响的同时,受华南地块SE向运动的影响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导致的岷江阶地面垂直错动量,记录了在地震这一突变性构造活动作用下水系的瞬时变化情况。震后野外实测数据表明,切过北川-映秀断裂的岷江阶地面,因断裂北西盘的逆冲作用产生了2.7 m的累积垂直位错量。若干次历史地震驱动的逆冲作用使切过龙门山主干断裂的岷江阶地面被大尺度垂直错断,根据阶面垂直扭错量和相应测年值计算可知,汶川-茂县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彭县-灌县断裂晚第四纪以来逆冲速率分别为0.84 mm/a、0.52 mm/a和0.24 mm/a,计算结果表明,龙门山各主干断裂逆冲作用有自北西向南东减弱的趋势。龙门山各主干断裂的差异活动不仅使被断裂切过的岷江阶地面产生不同尺度的垂直变形,而且使汶川-茂县断裂和北川-映秀断裂所夹持的后龙门山地区的抬升速率和抬升幅度,大于北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所夹持的前龙门山地区。  相似文献   

17.
冀西北地区金矿分布广泛,大中小型金矿星罗密布,基本上均是受华北克拉通北缘深大断裂-赤城-尚义断裂的控制,矿床主要分布在碱性杂岩体与太古界变质岩接触带附近,且金矿基本上赋存在铁矿体的深部。水泉沟金矿位于赤城-尚义断裂南侧约10km。该矿床金矿石类型主要以石英脉型、黄铁矿化钾化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正长岩杂岩体,部分来源于太古界桑干群的变质岩。  相似文献   

18.
山西汾河地堑水系演变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汾河地堑是由山西地台中部发生巨大块状断层而造成的,其生成时代现尚未有定论。多数意见认为发生于第三纪中期,与喜马拉雅运动有密切关系。地堑形成之后,汾河水系随之发育,但此仪指其中下游而言。汾河上游,即太原兰村以上一段,并不是地堑  相似文献   

19.
1大地构造环境本文所论述地区包括西拉木伦河与丰宁—隆化—宁城深大断裂所夹持的东西向展布的区域(图1)。该区处于中亚—蒙古洋壳板块南北向俯冲和滨太平洋板块的北西西向俯冲先后产生的复合应力场中,受这种复合应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该区特定的构造格架,即纬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交替穿插出现。马杏垣(1980)研究结果表明,大约在太古代末的阜平运动(25亿年前),该区的康保一围场—赤峰—开原岩石圈断裂以南地区就处于构造活动带中,使原沉积盖层产生古老的褶皱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花岗一片麻岩穹窿和同斜倒转褶皱,伴有大量钠质花岗岩的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华北山地的层状地貌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层状地貌是在较短的距离内,从海岸到山顶的坡面上多级分布的阶梯状地貌。一般来说,它反映了地壳的构造运动。但并不是所有的层状地貌都是这样。只有地壳活动时期的火山喷发、砾石扇和地壳稳定时期的风化壳、古河道发育的层状地貌才能表明地壳的一次大的构造运动。据此认为,中国华北山地的喜马拉雅运动起始于始新世,至渐新世结束了第一幕。中新世是喜一雅运动的较激烈期,至上新世结束了第二幕。自第四纪进入了第三幕的第一亚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