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岩溶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岩溶面积较大,分布范围广。岩溶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劣,土壤瘠薄,植被稀少,降雨分布不均,农用水源不足,加上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失调,生态系统的特和能量入不敷出,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条件进一步恶化,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加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下降,严重地影响岩溶地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资源开发利用上扬长避短,切合实际地发展林业和恢复植被 相似文献
2.
广西乐业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景机制及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乐业地质遗迹划分为7种景型,10种景域,19种景段,32种景元,若干处典型地质遗迹实体。同时在对公园区域成景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按不同地质时期及形成于该时期的典型岩溶地貌,将公园成景过程划分为:峰丛期、地下河和洞穴期、天坑期、现代岩溶作用期。而受构造运动多期由极强→较强→趋弱→平稳周期性演变的宏观控制和影响,及受气候因素、地层岩性和岩溶过程的具体控制和影响,产生不同的"构造-地表过程-气候"响应过程:(1)S岩溶地块,沿地表地下同时发育;(2)碎屑岩地块,多发育于地表;但两者的成景过程沿同一方向演变:各向分散独立成景→各向单一网络式成景→统一网络式成景。期间碎屑岩地块总是S地块的侵蚀基准面和排泄区域,相互制约和影响着各自不同的成景方向、强度和规模,与孤岛和大海间相互制约和影响的过程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乐业地质遗迹的孤岛型成景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广西岩溶地区农业生产概况和农业自然资源特点,系统分析了岩溶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行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项目工程的施工环境中,岩溶地区非常特殊,岩溶地区的岩土工程特性会影响项目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行业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岩溶地区的各项要素进行分析。本文将具体探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特性及基础施工的问题,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广西岩溶植被自然分布规律及对岩溶生态恢复重建的意义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广西的岩溶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丰富,分为5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共96个群系,广西岩溶植被纬度分布由南至北为季节性雨林→含热带成份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结构复杂,特有成分突出,形成特殊的热带亚热带岩溶植物区系。岩溶区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过程中,需遵循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参照区域性顶极植物群落,进行人工群落的重建设计,选择优良乡土树种尤其是速生常绿阔叶树种,模拟天然植被构建先锋植物群落,乔灌藤草优化配置,针对生境异质性的主导因子,强化岩溶山地造林与封育管理技术,有效提高生物生产效率和植被覆盖率,开发特有适生的名特优产品,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尽快改善。 相似文献
7.
岩溶的形成是化学溶蚀作用的结果,对这一特殊现象,许多科学家和专家已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岩溶地区建设工程逐渐增加,岩溶地质勘察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不断改进勘察技术,增加勘察水平,提高岩溶地区勘察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促进工程建设的发展。本文对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手段进行了探讨,并对勘察手段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利用银川气象站1981-2013年逐时地面气象资料及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不同季节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静小风频率、逆温厚度强度、混合层高度等的差异。结果表明:雾主要出现在傍晚~夜间~第二天上午12:00之前,高峰期出现在07:00~09:00;霾主要出现在08:00~14:00,11:00前后最多,其他时间段相对较少;1981-1995年间,霾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96年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3年达高峰。秋冬季是一年中浓雾-强浓雾及重度霾的多发季节,特别是夜间出现浓雾和强浓雾时,对应混合层高度均≤150 m,占比达100%;有霾出现时,污染潜在等级以2级为主,混合层高度在150< H≤ 350之间的占比达75%。小风条件下出现轻中度霾的概率比静风大,静风条件下出现重度霾的概率比小风大。雾霾天气时,大气稳定度以中性(D类)为主,其次是较稳定类(E类)。 相似文献
10.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仅通过常规的机械冲孔施工方法一般都难以成孔。本文结合溶洞地基的特点分析,对单护筒跟进、回填冲孔以及泥浆护壁等施工方法的综合应用做出了深入探究,并针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情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应对措施,以此来促进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好地完成各项溶洞地基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岩溶地区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资源》2020,(6)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岩溶地区地下工程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由于地下工程建造对场地水文地质环境改变的不可逆性,将对原有的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而且由于深埋大断面地下工程抵抗高水头压力的能力弱,在高水头外水压力下结构渗漏风险大,同时地下结构上浮的风险也大,因此研究地下工程建造及运行期间改变场地地下水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黔中岩溶场地某大型深埋地下工程为例,通过地下室建造对场地地下水流场改变的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地下工程建造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规律,并对岩溶地区地下工程抗浮水位的取值进行了探讨,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岩溶地区地下工程的抗浮水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以乌海市千里山岩溶泉域为例,利用雨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用线性回归法求得了本地区大气降雨直线方程,并与全球雨水线对比,分析了本地区降雨与气候相关的一些特点;根据泉水的δD—δ18O关系与雨水进行对比,论述了泉水的补径排条件;利用雨水样品的取样高程与δ18O值的关系,求得了本地区18O的高度梯度,从而计算出了泉水的平均补给高程;利用泉水中放射性同位素氚含量(T)分析,估算了泉水的年龄。在用同位素方法的分析过程中,同时结合水动力条件进行了对比验证,证实了氢氧同位素方法分析岩溶水成因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山区建设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提供各种需要的气候依据。但山区地理条件复杂,测站稀疏,很难直接满足需要。袁育枝、王卫民曾对河北省山地气温做过推算。本文利用108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考虑纬度、高度等多种地理因子,对太行山—燕山及附近山地气温分布规律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并分类建立了一系列地理条件估算方程。此法可供省、地级气候资源及区划工作参用。 相似文献
19.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广西边境民族地区2011—2017年的旅游扶贫效率,结合Malmquist指数进行跨期动态分析,并运用ArcGIS10.0进行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各县(市、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影响;2)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整体旅游扶贫Malmquist指数总体处于逐步衰退的趋势,其中规模效率变化指数贡献最大,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次之;3)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分析,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表现出空间集聚态势增强的趋势,聚集程度增加;4)旅游扶贫效率类型主要分为潜力型、发展型、成熟型和衰退型4种类型,少数县(市、区)旅游扶贫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