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兰多金属矿位于乔巴山矿区北部,蒙古中央褶皱体系的东北部。乔巴山北部矿区属于科卢连背斜褶皱北部隆起,该隆起自元古代末期起以中等高原的形式发展而来。矿区的北部靠近阿金斯基向斜褶皱弯曲处,处于都尔诺特火山构造带乌兰矿段东北侧。在穆哈尔西北向断裂带和穆哈尔东部西北向断裂带间矿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矿区有发达的岩管状矿脉。本文对乌兰多金属矿地层、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矿床地球化学特点以及成矿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矿区位于雷公山复式背斜西翼,野记断裂带旁侧。褶皱平缓开阔,呈长条状构造线大都呈南北向、北北东向,与褶皱相伴生的南北向、北北东向断裂极为发育,大多是压性、扭性断裂,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区内铅、锌、汞、金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产的分布规律。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结构、构造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对矿区以后的地质勘查及生产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东永新铁矿矿区处于粤华夏陆台东南洼区,紫金深断裂北西侧。位于南岭东构造带与北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区域上,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介绍了该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利用解析法和水均衡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为矿区采矿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山铁矿属于典型的岩体控矿,磁铁矿体赋存于晚石炭世基性侵入岩体中,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较强,岩浆沿着断层运移或在虚脱部位岩体侵位以及在一些与大断层伴生多级小断裂的某些部位极易聚积成矿[1],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白山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通过分析矿区岩浆岩、脉岩、断层、褶皱的产状及产出特征和变化情况,以期对矿区后续的找矿工作做出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苏迪尔台和通特金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阿拉善台隆吉兰泰断陷内,区域内总体构造是受深大断裂控制的基底断块和形成于其上的褶皱和各级断裂。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地质、矿体围岩和夹石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矿床赋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找矿标志进行总结研究,对矿区下一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矿区属中国东部钼成矿域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本文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矿区内褶皱、断裂、岩性、围岩热液蚀变强度有关,大竹园沟钼矿床为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还指出了找矿标志,分析了找矿远景,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硫铁矿是白河县较有远景并具有特色的优势矿种,分布较普遍而且具一定规模。白河里端沟硫铁矿,褶皱构造发育,对于含矿层的厚度和多次出露的矿层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对于矿区褶皱构特征以及控矿关系,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陈军 《西部资源》2019,(3):72-73,76
周集铁矿床赋矿层位是新太古界霍邱群周集岩组,矿区褶皱构造为周集组地层形成的倒转向斜,矿体位于周集倒转向斜两翼,严格受褶皱构造控制,地层倾向北西西,褶皱轴走向北北东向,其中,倒转翼(西翼)岩层产状较陡。本文在总结归纳周集铁矿矿床地质、控矿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周集沉积变质型铁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阳山金矿带位于陕、甘、川"金三角"地区,是我国超大型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中朝板块、松藩地块的聚合地带,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区内方解石产出于三种不同构造环境的岩层:无明显构造现象的岩层,发生褶皱的岩层和断裂发育的岩层。根据对矿区内这三种不同环境下产出的方解石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内构造活动明显的区域,方解石发生了明显的变形,产生了与构造背景相符的显微特征,正确反映了构造运动的变迁;(2)研究区内构造活动不明显的区域,方解石同样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反映了宏观构造背景对其显微特征的影响;(3)位于褶皱和断裂构造位置的方解石,其显微特征存在较大差别,但基本上符合各构造期次的变化特征。可能是由于褶皱所受到的构造叠加较强,其方解石变形比断层处的更为复杂;(4)灰岩样本中方解石脉体较发育,笔者判断其为灰岩受构造活动影响而原地生成。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平利县鹰嘴岩金矿工作区位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平利复背斜东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本文从金矿区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矿化成因进行探讨,认为该地区矿产成因类型属于火山期后热液交代型。从而总结该地区的找矿标志,为该地区开展下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紫阳县龙洞沟硫铁矿位于安康地区硫铁矿成矿带内,该带内已发现并评价了多处硫铁矿床。矿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相多变。本文从矿区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矿化成因进行探讨,区内硫铁矿产出于寒武系下统鲁家坪组上段,赋矿岩层为绿泥绢英糜棱岩、绿泥滑石岩,受后期构造影响发生强烈褶皱,初步认为区内硫铁矿矿床类型属沉积改造型。通过总结该地区的找矿标志,为该地区开展下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矿区位于粤桂交界云开大山东北部,区域上属郴县—怀集断层构造带之西南段与六堡—夏郢基底复式褶皱构造带东南段相交部位,构造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是粤西北与桂东北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本文以野外地质勘查为基础,结合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初步认为本矿区金多金属矿属于岩浆热液成因的中温热液金矿床,具有寻找中型以上金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矿区企业在不断发展。矿区企业的防治水害的对策与矿区企业的运营状态具有密切联系,因此,矿区企业必须充分了解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同时落实好相关的防治水害工作。水文地质特征对研究地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上窝矿区专项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特征为例,对岩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防治水害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地质构造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矿区构造位置上属于佛冈—丰良东西向构造带和北东向河源—龙川断裂带的交接复合部位。区内东西向与北东向构造体系的形成可以追索到古生代甚至更早,中生代出现了更为强烈的活动。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区矿体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矿区下一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诸多地质构造研究人员对祁连山构造特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对地质界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祁连山地质构造进行了研究,如构造岩相带角度、地洼理论角度、多旋回构造角度、地质力学角度等方面。这些有关祁连山的地质构造研究对我国基础地质工作以及矿产勘查评价工作等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本文将结合前任研究工作的基础对祁连山地质构造的特征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探讨,以供今后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扎兰屯市根头河上游铅锌矿区位于兴安地槽褶皱区,东乌旗——梨子山多金属成矿带,该带是我国重要的银、铜、金、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地。本文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重点讨论了矿区的主要控矿因素,物化探特征,认为内蒙古扎兰屯市根头河上游铅锌矿为火山热液型矿床。受燕山期陆相火山岩及北东向断裂的控制,长期构造-岩浆活动为含矿热液运移聚集成矿提供能量来源;喷溢相含矿中酸性火山岩为其提供了物质来源。本区地表植被覆盖较厚,通过化探工作圈定靶区,物探方法查证,最后进行深部钻探工程验证的找矿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这对周边矿区寻找隐伏、半隐伏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于内蒙古中地槽褶皱系,温都尔庙-翁牛特旗晚华力西期褶皱带,西拉木伦断裂与康保断裂之间,哈达庙金多金属矿的中段南侧附近,褶皱构造主要是阿尔斯台—巴音哈尔单斜,该单斜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由三面井组构成,倾向45°~60°,倾角17°~35°,走向近北西向。构造线主要有两组方向,分为近北东向和北西向,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东南部、西部及西偏北,主要以燕山期活动较为强烈,多位于花岗岩体中。本文对研究区地层特征、构造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化)体特征进行研究,最后对研究区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自然条件下祁连圆柏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及其垂直空间分布特征,选取祁连山中段(海拔2600~3400 m)的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室内试验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自然条件下祁连圆柏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祁连山祁连圆柏土壤种子库中饱满种子、空壳种子、霉变种子、虫蛀种子占种子库种子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0.20%、32.33%、9.89%、2.80%;但祁连圆柏种仁的饱满种仁率很低,仅为8.05%,种仁干瘪率较高,达53.38%;虫蛀种仁也占较大比例,为36.51%,主要是由于圆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abinae)在种子内危害所致。(2)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祁连圆柏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分布趋于"单峰型",最大密度(110.1±2.41粒·m~(-2))出现在海拔3200 m,最小密度(55.16±1.66粒·m~(-2))出现在海拔2600 m。(3)种子数量垂直分布特征为枯落物层0~5cm层5~10 cm层,即祁连圆柏土壤种子大量集中在枯落物层而无法与土壤有足够的接触,表明自然条件下祁连圆柏土壤种子很难萌发。本研究补充和完善了祁连山祁连圆柏繁育研究,为祁连圆柏天然更新障碍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联盟煤矿位于扬子准地台凤岗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北西边缘的坟坝向斜东翼,区内现今构造形迹主要定型于燕山运动。井田内次级褶皱构造不发育,仅在断裂构造附近具较小的褶曲、挠曲现象,井田内已发现的断层有5条。井田内可采煤层二层(C1.C3煤层)。C1为全区可采、稳定煤层,C3煤层为大部分可采,较稳定煤层。运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煤层顶底板特征及物探测井曲线特征等方面对煤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矿区以后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带,雷公山复式背斜南倾没端,出露地层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系下江群清水江组,发育规模较大的断裂为F1、F2、断层,F2及其次级破碎裂隙为矿区南部(小脑)矿段目前已知的主要控(容)矿构造。矿区南部矿段北东侧边界附近的F2含矿带,位于矿区南部矿段边界北东外侧附近,总体走向近南北,矿区圈定矿体2个。矿床成因为深部低温变质热液成矿,构造及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