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索伦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相学鉴定为安山岩、粗安岩和英安岩,化学成分显示以玄武粗面安山岩、粗安岩为主,少量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30~132 Ma之间的早白垩世。地球化学特点上主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总量较高(95.19~198.38)×10~(-6),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LREE/HREE=6.38~10.59),弱的负铕异常(δEu=0.68~1.0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微量元素具高Sr(多499×10~(-6))和低Yb(最大值为2.83×10~(-6)3.6×10~(-6))、Y(多29.9×10~(-6))和高Sr/Y和低Rb/Sr比值,显示了弧火山岩的特征。正的ε_(Hf)(t)值(7.3~13.7),锆石~(176)Hf/~(177)Hf平均值为0.282964,显示玛尼吐组安山质岩浆源区主要为岩石圈地幔和新增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且岩浆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流体的改造作用。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该岛弧构造背景的产生可能与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中段突泉盆地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中酸性岩石,化学成分显示其主要为粗面安山岩、粗面英安岩、英安岩与流纹岩.岩石激光全熔40Ar/39Ar测年结果显示玛尼吐组火山岩为138.0±3.0 Ma,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从中性→中酸性→酸性岩,稀土元素总含量分别平均为117×10-6、136×10-6、131×10-6;(La/Yb)N平均为6.38、7.62、6.27,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Eu分别平均为0.88、0.85、0.40,具有负Eu异常.各类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图与地壳配分曲线接近一致,为一套壳源岩浆系列火山岩.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资料,该组火山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成因及构造背景在不同区段具有差异性,而突泉盆地玛尼吐组火山岩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碰撞阶段加厚的造山带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邵永旭  李钢柱  姜海蛟  许展  寇帅  连琛芹  黄磊 《地质学报》2020,94(12):3590-3606
大兴安岭西缘内蒙古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和英安岩组成。通过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方法对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精确定年,获得安山岩结晶年龄为153. 4±0. 8Ma(MSWD=0. 29),英安岩结晶年龄为155. 6±0. 6Ma(MSWD=0. 12),表明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具有富碱、过铝质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样品稀土元素总量介于122. 72×10-6~416. 68×10-6,不同类型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总体相似,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10. 85~60. 04\],具弱负Eu异常(δEu=0. 71~0. 87),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P、Ti、Y等高场强元素,具有陆缘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证据指示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4.
对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了解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所揭示的区域构造背景。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相学鉴定结果为安山岩、英安岩,化学成分显示其为粗面英安岩、粗面岩和英安岩。玛尼吐组火山岩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晶,振荡环带发育,Th/U=0.33~2.08,指示其岩浆成因。定年结果显示,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于139~148 Ma的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玛尼吐组火山岩的w(SiO2)为64.87%~68.65%,w(Al2O3)为15.53%~16.72%,全碱w(Na2O+K2O)为6.75%~9.22%,K2O/Na2O=0.63~1.57,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所有样品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w(∑REE)为(124.95~208.57)×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1.50~14.88, Eu负异常(0.45~1.17),微量元素以富集Rb、Ba、K,亏损Nb、P、Ti为特征。玛尼吐组火山岩原始岩浆来源于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运用“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方法,对大兴安岭中南段内蒙古查布其日地区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将内蒙古查布其日地区玛尼吐组划分为2个岩性段,一段为火山碎屑沉积岩和少量中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二段为中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少量火山碎屑沉积岩、酸性火山碎屑岩,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划分出爆发相(碎屑流堆积相、空落堆积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喷发—沉积相等火山岩相,并圈出4个V级火山机构。获得查布其日玛尼吐组二段安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7. 8±1. 4 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玛尼吐组二段粗安岩的SiO2为64. 04%~65. 40%,高Al2O3(16. 02%~16. 96%),岩石富碱(K2O+Na2O=8. 07%~8. 38%),低TFe2O3(1. 38%~4. 43%),贫TiO2(0. 6%~0. 81%),A/CNK值介于1. 02~1. 12之间;稀土丰度总量??REE为177. 60×10-6~254. 61×10-6,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La/Yb)N=8. 13~12. 63,具弱负Eu异常(δEu=0. 71~0. 78); 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为特征。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查布其日玛尼吐组二段粗安岩为钾玄质岩。研究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浆来源于伸展作用触发先前俯冲板片释放流体交代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且受地壳混染影响较小,可能形成于蒙古—鄂霍次克洋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望天鹅火山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晓雨  刘嘉麒  郭正府  路放  江东辉 《岩石学报》2008,24(11):2576-2584
东北吉林望天鹅新生代火山岩(7.04—1.86Ma)主要由玄武粗安岩和碱性流纹岩组成。玄武粗安岩的SiO2介于49.38%-53.31%之间;K2O+Na2O为4.27%-7.72%;∑REE为163.69×10^-6-258.55×10^-6,Eu异常不明显,δEu为0.72~1.17;碱性流纹岩具高SiO2(70.39%~71.49%)含量,高碱(K2O+Na2O为9.28%~9.49%),高稀土总量(∑REE介于309.30×10^-6~465.03×10^-6之间),明显的Eu负异常,3Eu为0.52~0.71。碱性流纹岩的微量元素含量较玄武粗安岩高,且具有明显的Sr、P、Ti负异常。望天鹅火山岩的^87Sr/^86Sr比值在0.705156-0.709029之间,而^144Nd/^143Nd比值变化较小,介于0.512295~0.512602之间;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变化范围也较小,^206Ph/^204Pb为17.254~18.090,^207Ph/^204Pb为15.460~15.507,^208Pb/^204Ph为37.278—38.048。综合分析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特点,初步认为望天鹅火山的玄武粗安岩和碱性流纹岩具有相同的地幔源区。玄武粗安岩起源于微弱富集上地幔,在上升过程中结晶分异形成了碱性流纹岩。  相似文献   

7.
塔河地区海西晚期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泽宏  唐跃 《中国地质》2010,37(2):334-346
通过岩心观察,塔河地区海西晚期先后发育基性火山岩和中酸性火山岩两大类。两类火山岩具有不同地球化学组成:基性火山岩K2O+Na2O=3.49%~4.25%,K2O/Na2O=0.18~0.381,为钠质系列玄武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和高场强元素Nb、Ta、Ti、Zr、P,δEu≈1,无明显亏损;中酸性火山岩表现为高场强元素Nb、Ta、Sr、P、Ti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较为富集,稀土元素δEu=0.43~0.661,铕具明显负异常特征,K2O+Na2O=6.86%~8.82%,K2O/Na2O=1.25~1.591,为钾玄或高钾钙碱性系列英安岩。强不相容元素Th/Ta、Nb/U比值说明,玄武岩与英安岩成因没有明显亲缘性,玄武岩来源于地幔,英安岩来源于地壳。结合邻区火成岩对比分析,塔河地区发育的玄武岩、英安岩分别与塔中地区玄武岩和南天山分区花岗岩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判别图解表明,玄武岩形成于板内主裂陷期,英安岩、花岗岩形成于板块边缘岛弧构造环境,作为特殊古构造位置,塔河地区先后发育的玄武岩、英安岩为板内主裂陷盆地边缘和弧火山边缘相互耦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成矿带内众多铁矿床的围岩火山岩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迄今尚未得到很好地约束。文章对该铁成矿带内的松湖铁矿床围岩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进行了锆石LA_ICP_MS U_Pb测年和地球化学研究。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26.8±2.7)Ma和(327.3±1.7)Ma。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准铝质,均富集轻稀土元素、Rb、K、Zr、Hf,显示中等Eu负异常,亏损Ba、Sr、P、Ta、Nb和Ti。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显示,粗面英安岩的母岩浆温度较高(774~812℃,平均792℃),流纹岩母岩浆的温度较低(713~790℃,平均750℃)。粗面英安岩具有非常低Sr高Yb的特征,Nb/Ta比值为10.8~11.4,具有较高的w(Th)(≥8.1×10-6)和高的Th/Ce比值(≥0.31);流纹岩具有低Sr低Yb特征,Nb/Ta比值为8.5~9.7,w(Th)(≥5.3×10-6)较高,Th/Ce比值为0.14~0.75,据此推测粗面英安岩母岩浆可能是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流纹岩母岩浆可能源于比粗面英安岩母岩浆更深的地壳的部分熔融。松湖铁矿区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具有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和区域地质情况,推断其形成于大陆弧环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达达肯乌拉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牦牛山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显示牦牛山组火山岩岩相学为安山岩、凝灰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化学成分显示其为粗面英安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牦牛山组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所有样品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REE为67.72×10~(-6)~371.9×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3.7~26.5,δEu为0.73~1.16,微量元素以富集Rb、Ba、Th,亏损Ta、Nb为特征。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牦牛山组英安岩形成于(369.2±3.3)Ma,属于晚泥盆世。综合研究认为,达达肯乌拉山铅锌矿区牦牛山组火山岩具岛弧火山岩特征,产于造山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10.
陈长健  陈斌  王志强 《岩石学报》2017,33(2):415-439
宁芜中生代火山盆地广泛产出早白垩世中基性火山岩,钾质岩石主要为龙王山组英安岩、粗安岩,钠质火山岩主要为大王山组玄武粗安岩、粗安岩、英安岩以及钠质安山玢岩类。钠质辉石安山玢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28.9±1.9Ma,为早白垩世产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表现为一致的平缓右倾型式,Eu负异常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Nb、Ta的负异常。钾质龙王山组火山岩总体Cs、Rb、Ba、Th、U等LILE含量较钠质大王山组火山岩和钠质安山玢岩高,并具有较高的Si、K,较低的Ca、Mg,高Rb/Sr,高Isr(0.70521~0.70857);钠质火山岩具有较低的Si、富Na、高Sr、低I_(sr)(0.70544~0.70768),Mg~#相对较高。钠质辉石闪长玢岩斑晶中有斜长石的矿物结构和成分不平衡现象,锆石Hf同位素特征为ε_(Hf)(t)=-6.2~+0.6,变化较大,指示岩浆混合过程。地幔源区可能是由中元古代俯冲板块释放出流体发生交代作用后形成的富集地幔,钾质火山岩地幔源区交代矿物可能以金云母为主,崆岭群TTG片麻岩为其地壳端元。而钠质火山岩地幔源区交代矿物可能以角闪石和单斜辉石为主,中元古上溪群变质基性岩或新生下地壳基性岩为其地壳端元。  相似文献   

11.
额尔古纳地区塔木兰沟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显示其以粗安岩为主,少量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该组火山岩SiO_2含量为53.47%~58.50%,全碱含量为[w(K_2O+Na_2O)]4.27%~7.68%,w(MgO)=1.76%~4.03%,Mg~#=0.34~0.51;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La/Yb)_N=16.35~33.73],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E),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89~0.92)。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塔木兰沟组火山岩未经受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岩浆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经历了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导的演化过程。综合研究认为,额尔古纳地区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形成于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后造山伸展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小岭旋回火山岩是辽东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岩性有安山岩、英安岩以及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属钾质钙碱性系列。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火山岩总体具有高K、Na,低Al、Fe、Ca的特点。其中,火山熔岩具有富集Nb、Th、Hf、Zn,相对亏损Cs、Li、Sr的特点;火山碎屑岩普遍具贫Sr、V、Cu、Li,富含Hf的特点。火山岩总体为稀土富集型,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略显Eu正异常;流纹岩及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具明显Eu负异常。火山岩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壳,成因以部分熔融为主,部分岩石显示具陆壳混染特点。火山岩形成动力来自于太平洋板块向古欧亚板块的俯冲,形成于早期拉张—晚期挤压的构造背景,具有板内活动带火山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江西相山铀矿田河元背地区实施的CUSD3钻孔,发现其深部存在晚期侵入到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凝灰岩、泥质粉砂岩中的流纹斑岩。利用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技术(LA ICP MS)测得流纹斑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318±07)Ma (MSWD=041),晚于前人所测的鹅湖岭组碎斑流纹岩年龄。该流纹斑岩具有高硅、富钾、铝过饱和等特点,还表现出高场强元素Rb、Th、U、La、Ce、Nd和LREE富集,Ba、Nb、Sr、P、Ti等元素亏损以及δEu明显负异常的特点。锆石的εHf(t)值介于 -677~-1038之间,对应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C介于1 619~1 846 Ma,岩石的ISr值为0710 92~0712 01,εNd(t)值为-818~-919。其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及同位素特征与前人报道的碎斑流纹岩特征类似,暗示流纹斑岩与碎斑流纹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以上特征说明河元背地区流纹斑岩形成于早白垩世造山运动碰撞后伸展阶段,为深部硅铝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相山西部流纹斑岩的发现,可以推测该区或许存在一个次级火山机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锡林浩特东部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体进行SHRIMP锆石U Pb测年、地球化学测试,讨论其形成构造环境。花岗岩测年结果为:正长花岗岩(DS214)(1391±17) Ma,花岗岩(DS220)(1347±17) Ma,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地球化学具有高硅、富碱、相对低铝的特征,A/CNK平均值106,为弱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U、K),明显亏损Nb、Ba、Sr、P、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总量高,为12290×10-6~36877×10-6,LREE/HREE值为571~1436,呈右倾模式,负Eu异常显著(010~050),表现为A型花岗岩特征。K2O-Na2O构造环境判别图表明样品为A型花岗岩,Y/Nb Ce/Nb图解显示花岗岩为A2型。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指示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伸展作用阶段,在壳源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幔源物质混染作用。花岗岩成因可能是晚古生代末—中生代初期间古亚洲洋闭合引起的一系列板块碰撞作用(包括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使造山后期地壳逐渐增厚并发生重力垮塌,导致构造环境由挤压转变为伸展,同时受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巴音乌拉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分布于二连-贺根山蛇绿岩带的北侧,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其归于华力西晚期侵入体(γδ4(3)).经研究,该岩体具高铝(Al2O3=13.69%~16.48%)、富钠(Na2O=3.53%~4.58%)、贫钾(K2O=2.12%~4.10%)、高锶(Sr=425.1×10-6~645.2×10-6)的特点,SiO2=62.13%~72.87%,Y<18×10-6(7.23×10-6~14.29×10-6),δEu=0.71~0.83,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斜型,铕异常不明显,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具明显Sr高峰和Nb低谷,有与埃达克岩一致的曲线,与岛弧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大陆弧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有明显差异.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56.1±0.9 Ma,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Mg#值很高(>50),表明晚古生代洋壳向北俯冲时在75~85 km深度(角闪岩相与榴辉岩相过渡相)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侵入地壳形成埃达克岩.  相似文献   

16.
苏扣林  丁兴  郭宇  石晓龙 《中国地质》2021,48(1):161-172
广州市增城地质公园发育有大量的燕山期安山岩和流纹岩,由于缺少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这些火山岩的成因和所代表的大地构造意义一直未明确.文章对上述火山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全岩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山岩具有安第斯型火山岩特点,显示Nb、Ta、Sr和Ti的亏损,Isr值介于0.70332~0.7144...  相似文献   

17.
齐天骄 《地质与勘探》2018,54(2):274-285
新疆昭苏卡拉盖雷铜(金)矿床位于中天山北缘构造带西段,矿区主要出露一套基性、中-酸性的亚碱性火山岩。本次研究对其中的流纹岩、安山岩、霏细岩等酸性火山岩的锆石U-Pb测年结果为451~437Ma(前人对研究区的地质调查显示火山岩归属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为晚奥陶世。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主要呈高钾(2.26%~9.27%)、高铝(11.77%~16.66%)及亚碱性的特征,稀土元素中Eu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异常且轻稀土相对富集,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主要富集Ba、Tu、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Sr等元素。综合分析认为岩石具有大陆岛弧性质,岩浆主要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可能形成于造山后期的伸展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甘肃、青海交界一带中生代火山岩较为发育,火山岩组成以安山质、流纹质为主,均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主、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SiO2的质量分数为5667%~7817%,平均6978%, Al2O3含量较高(1277%~1729%,平均1464%)。TiO2含量少(002%~075%,平均022%),Na2O/K2O比值较小(003%~268%,平均065%)。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明显右倾,具Eu负异常。安山质火山岩与流纹质火山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曲线中重稀土型式明显不同,暗示二者来自不同的源区。微量元素中P、Nb、Ti、Ta等高场强元素(HFS)相对亏损,Th、 Ba、K、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研究区安山岩LA ICP MS锆石U Pb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36±12)Ma,代表了火山岩的喷发年龄。它们形成于隆务峡蛇绿岩洋壳向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为俯冲洋壳在地幔深部发生高程度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并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陆壳物质作用。在岩浆演化过程受部分熔融和分异结晶作用的控制,但安山质火山岩主要受控于分异结晶作用,而流纹质火山岩受部分熔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