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全面调查分析连云港市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分布状况的基础上,从诱发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形地貌及气候植被因素考虑,选取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露天开采、降雨强度、植被覆盖率等15个评价因子,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模糊评判法对各隐患点的易发性指数进行计算、统计,将连云港市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最后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生成了易发性分区图,实现了地质灾害易发防治分区的目的,为连云港市后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滑坡、崩塌、泥石流是广东省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此类地质灾害往往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存在一定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以某滑坡、崩塌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通过研究分析该地灾隐患点的成因,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算,并对治理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类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武定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对武定县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武定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结合武定县地质环境条件特点,为武定县城乡规划、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东省南雄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的具体方法,论述1∶5万地质灾害详查的工作方案。在充分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南雄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以遥感、地面调查、地质测绘、工程勘查为主要手段,调查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6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及不稳定斜坡(含人工边坡),本次调查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不稳定斜坡为调查重点。  相似文献   

5.
雷山县地处贵州的暴雨中心,县内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多,危害性大,是贵州省地质灾害严重县份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雷山县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特征,并对其形成条件等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划分是区域地质灾害预测的关健问题,对制订防治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省博罗县1∶5万详细调查易发分区为例,分析了博罗县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及其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分别采用了条件类比定性分析法和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博罗县地质灾害进行易发分区,并对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斜坡类地质灾害采用综合指数法更加符合实际,能更好的为博罗县制订防治规划,充分发挥地灾防治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博罗县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特征,选取了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因素及地质灾害发育的数量、规模、密度等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运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定量评价,共划分出地质灾害高、中、低三个易发分区等级,为博罗县今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似地区开展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秦岭山区因构造活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作用而面临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由于地形高差大、坡度陡,植被覆盖率高,滑坡灾害识别调查难度高,急需发展先进的地质灾害监测识别技术体系,提升高植被覆盖山区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识别能力.不同的InSAR技术和SAR数据有各自的优势,单一InSAR技术难以在高植被覆盖山区进行区域...  相似文献   

9.
连平县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截止至2017年11月5日,已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其类型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四种,连平县地质灾害以崩塌为主,滑坡次之,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稀少。文章通过对该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列举出该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希望为该地区今后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定县属抬升区,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环境与灾害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境内地质灾害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武定县具一定规模和危害的地质灾害点144处,北部相对集中分布,认为武定县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活动频繁,灾情较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武定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宁 《西部资源》2023,(3):123-12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涉及调查、监测、分析、评估等多项环节,简而言之是对地质灾害破坏能力进行分析。为满足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建设需求,对区内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工作涉及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和地层岩性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阿尔山市已查明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分布、类型、数量、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对重要地质灾害点的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圈定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对思茅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并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在大部分地区两种评价结果一致且与实地调查结果吻合度高;地质灾害高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居民集中的沟谷山坡地带以及交通相对便利的公路沿线地区,低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的盆地一带以及自然保护区;在局部地区,信息量法评价结果相对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的吻合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长阳县地处鄂西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滑坡体数量众多,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为科学合理的对滑坡进行防治,在分析长阳历年土质滑坡的地质资料基础上,选取滑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分形统计学,定量分析滑坡频率—规模、频率—降雨量的分形特征;选取典型滑坡,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降雨对其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河源市龙川县上坪镇上坪村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构建平安、和谐社会,须对崩塌地质灾害点进行防治处理。为彻底消除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上坪镇上坪村崩塌地质灾害隐患,龙川县自然资源局申报资金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文章以此为背景对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上坪镇上坪村崩塌地质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希望为该地区崩塌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钟晓婷 《西部资源》2023,(4):123-126
2021年,全国发生多起地质灾害,对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开展必要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往往被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文章以洞桥镇两个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点为例,介绍高密度电法在查清山体覆盖层的分布形态和厚度,以及基岩面埋藏深度和起伏形态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漾濞县具有典型的山地特点,每年其境内发生的地质灾害都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漾濞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中,通过"3S"技术的应用,建立了漾濞县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了基于ArcGIS的地形分析,提取出了坡度和坡向等重要的地形因子。通过研究发现:坡度是漾濞县地质灾害频发的最主要控制因素,漾濞江及其支流上游的滑坡和崩塌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源基础;同时阳坡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坡向,滑坡和崩塌等灾害发生频繁。最后,制作了漾濞县坡度、坡向分析图,指出了漾濞县较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为其他山地地区地质灾害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点入手,详细阐述了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危害性,之后对城市灾害的精确预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希望能够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土地资源稀少,山区居民多选择切坡建房。切坡建房过程中人类活动会改变周边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长此以往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对徽州区农村切坡建房点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切坡建房引发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为区域防灾减灾管理,灾后搬迁安置,建立群测群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惠州市潼湖生态智慧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查清了地质灾害分布状况,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的条件及影响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区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共划分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三种类型,并指出了各易发分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结果可为潼湖生态智慧区群测群防网络建立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地质数据,对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