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极坚硬岩石中掘进井巷时,凿岩工作是决定掘进速度的大关键。在一个掘进循环中,凿岩工作往往佔去一个掘进循坏时间的70%以上。甘南地质队布拉沟工区的井巷掘进中就曾遇到过上述情况。井巷所经之岩石均为角砾状矽化大理岩,凿岩爆破性均劣。在这种情况下,阶梯、U形等新式钎头不仅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优越性,反而妨碍凿岩速度的提高(与一字型钎头比较)。  相似文献   

2.
文章指出了影响水体下巷道安全掘进的相关因素,总结出计算安全掘进距离的经验公式,为实际工作中评估水体下掘进的安全程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无论国内或国外,在掘进及采矿工作中出现了一种按采矿技术条件选择炮眼直径的趋势。这一問題之所以引起了许多研究工作者的很大兴趣,是因为它証明有一种縮短凿岩时間的內在潛力,而凿岩时間则是掘进循环和提高掘进速度中最繁重的工序之一。 許多国家在尋求采用小直径钎头适宜条件方面进行了工作。 1939年,瑞典霍密司塔克矿曾进行过試驗工作,  相似文献   

4.
山地工作操作的机械化,关系改善劳工操作条件,加快掘进速度和提前完成勘探计划,是一项极重要的问题,值得予以研究注意。勘探坑道的掘进,在组成工序上,和生产坑道的掘进是相似的。按照坑道类型的不同,掘进作业包括下列掘进过程:打眼爆破、通风、照明、排水、坑道支护、装岩、运输及提升等。不过勘探坑道掘进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煤矿工作的特点,阐述了在矿井掘进和回采等工作中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测量步骤,并以论证了准确测量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煤矿智能化建设要求采用智能化地质探测技术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实时完成掘进前方区域的探测和预报。基于在线式矿井地震监测分站构建的随掘地震实时探测系统能够在巷道掘进的同时,采集以掘进机震动为震源的随掘地震数据,通过光纤网络实时传输至地面服务器的数据库内。随掘地震数据处理软件从数据库中获取当前随掘数据,经过筛选、提取虚拟炮集和偏移成像等步骤对掘进前方和侧前方一定区域进行反射槽波成像。为验证系统性能和探测结果的有效性,在正开展掘进作业的山西榆树坡煤矿5106回风巷内安装随掘地震实时探测系统,对该巷道开展为期数个月的随掘跟踪探测试验,探测系统实时采集随掘地震数据并成像,随着掘进长度的增加,每日的探测结果不断显示5106工作面内存在一条隐伏断层,后期的反射槽波探测和钻探工作验证了该断层的存在。试验结果表明,随掘地震实时探测系统能够在掘进过程中不断利用掘进机激发的地震信号对巷道前方和侧前方区域成像,从而在不影响掘进施工的条件下,实现了巷道侧前方地质异常体的连续跟踪探测和实时监测,达到了智能掘进系统对地质探测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科学确定掘进速度是保障高瓦斯、突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前提。为确定煤巷最佳掘进速度,减小动力灾害发生,理论分析掘进工作面前方瓦斯分布规律,并建立瓦斯涌出量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掘进速度下瓦斯涌出特征。以山西汾西矿区金晖万峰煤矿为例,分析其巷道瓦斯涌出规律,确定其最佳掘进速度。结果表明:煤巷掘进速度v等于应力迁移速度vσ,即以v=vσ持续掘进时,落煤瓦斯涌出量Q1不变,瓦斯涌出总量Q不变;当v < vσ持续掘进时,Q1线性减小,Q也持续减小;当v>vσ持续掘进时,Q1呈指数增加,Q持续增加;金晖万峰煤矿1115工作面区域应力迁移速度约为2.1 m每班次,以2.1 m每班次持续掘进或分别以每班次2.4、1.6、2.4 m速度循环掘进时,能够实现煤巷快速安全掘进。在该矿1115工作面进风巷对研究结果进行现场验证并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罗育伦 《探矿工程》1983,(1):28-29,23
凿岩是坑道掘进工作的主要工序,劳动强度大,占用时间多,直接影响掘进效率和掘进费用的高低。据统计,某矿区在坚硬岩石中掘进,在38495.10个总台时中,凿岩台时达27491.40,占循环时间总数的71.4%(多工作面平行作业)。实践表明,在坚硬岩石中,根  相似文献   

9.
我队山地工作自56年组成开工以来,随着队勘探任务相应的发展,分别在三里寨、张庄、塞庄、梁洼煤矿和边庄张八桥铝矿、鲁山舞阳铁矿等完成重型山地工作竖井,采大样两个,掘进493.10公尺,斜井采样一个,掘进329.20公尺。轻型山地工作浅井120个,爆破掘进1253公尺(浅井最深达21.50公尺),槽探  相似文献   

10.
在地質勘探过程中,为了揭露矿体,探明矿床的产狀和質量或为解决施工中的通风問題等,常开掘天井。因此,如何提高天井掘进效率,加快掘进速度,也是探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問題。兩年来我队共施工了90余个天井,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試驗研究,在天井掘进中推广了直線爆破,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天井掘进的基本条件地質岩石条件为矽化、白云石化的石灰岩,中等硬度,成层狀为缓傾斜,节理发达,部份岩石多孔有晶硐。天井掘进的断面是随着天井开掘的高度而有所  相似文献   

11.
在苏联的矿山企业及外国的实踐中,利用現有类型的掘进設备使探矿巷道的掘进也能够达到像在采准坑道掘进中那样高的速度。本文的目的是簡略阐明先进工作队的成果以及坑道快速掘进方法的專門研究,是从探矿工作实踐中运用这些成果的角度出发的。炮眼的深度、直徑和数目对坑道掘进速度的影响苏联与外国快速掘进坑道的实踐証明,在其他相同条件下,坑道掘进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如何正确地选擇(对該探矿地質及技术条件来說)炮眼的深度,直徑和眼数,以及如何合理地排列炮眼。  相似文献   

12.
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山地工程,大都不是永久性建设。探井、巷道的支柱是为了掘进工作中的安全,一般使用时间不长,特别当勘探后证明没有工业价值时,支柱就要拆除。因此我们根据矿井的建设情况,在深井掘进中采用了临时钢筋掛钩吊框支柱法。这种支柱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结实,架设迅速,拆卸方便。在我们地质勘探工作中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保障矿井生产安全及保护地下水资源,以内蒙古自治区鹰俊一号矿井20101和80101掘进工作面为例,按月掘进进度将工作面进行分段。在矿区水文地质勘查、抽水试验获取有关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对每个掘进分段应用"大井法"预测了将地下水位疏干至二煤底板及八煤底板的矿井涌水量。结果表明:地下水位疏干至二煤底板时20101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为395.1 m3/h,地下水位疏干至八煤底板时80101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为330.4 m3/h。该方法将矿井涌水量预测与矿井水文地质结构和掘进进度紧密结合起来,预测所得的矿井涌水量更加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4.
我队的坑探生产水平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今年又有了更大的跃进,上半年掘进工效較去年同期提高了52%,为加快勘探工作速度,滿足矿山生产的需要,八月份在两个新开坑道組織了独头坑道的快速掘进,其中21坑在8份月进170公尺,22坑月进155.7公尺,九月份21坑又月进了184.3米,加快了掘进速度降低了单位成本。现将九月份21坑月进184.3米的基本情况及其经验总結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柠条塔矿在3-1煤胶运大巷掘进中因发生涌水而终止掘进。通过对充水条件及特征的调查、分析及判断,得出该巷道涌水是因3-1煤层裂隙导水所致。采取对巷道两侧超前帷幕长孔渗透注浆和工作面短孔补充注浆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煤层段的涌水,使井巷掘进顺利穿越了约400 m长的3-1煤层,并完成了全部的支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快速掘进急需构建掘进前方高精度二维地质模型。以沁水煤田某矿区XY-S工作面为例,基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利用巷道掘进过程中煤层底板高程实测信息,动态刷新三维地震平均速度场,更新掘进前方煤层底板高程,最后对掘进前方预测的精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不断利用掘进实测煤层底板高程,刷新平均速度场,更新掘进前方煤层底板地质剖面,掘进前方煤层底板剖面与实际揭露剖面之间误差逐渐越小,实测点前方25 m和50 m范围的煤层底板高程最小绝对误差可达0.2 m和0.45 m。若实测点数据密度大、分布均匀,预测精度将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可为快速掘进提供高精度煤层底板导航数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德制AVN2440DS泥水平衡式盾构掘进机在砂卵砾石层掘进过程中,盾构机刀盘被卵砾石堵卡无法掘进,通过影响因素分析、调整掘进工艺参数等技术措施,保障盾构掘进正常进行,并顺利完成420m砂卵砾层掘进施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矿巷道智能快速掘进的发展, 掘进工作面超前精细化探测需求日益迫切。结合巷道掘进与坑道钻探工作技术特点, 分析了煤矿智能绿色开采地质保障发展背景下巷道掘进超前钻探技术特征与技术需求。为有效解决探掘矛盾, 提升超前钻探技术装备水平, 阐述了掘探一体化、双臂超前钻探和基于定向钻孔的综合探测等技术装备创新实践。相关工程实践表明, 双臂钻机超前探施工效果明显, 试验巷道单月掘进进尺效率提升了30%;基于定向钻孔技术, 综合使用孔内多种物探手段, 在山西某矿2203工作面进行超前综合探测, 效果良好, 探明多处断层与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情况。结合智能化矿山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自动化控制角度探讨了由基础自动化层、过程控制层和智能决策层组成的智能钻进闭环控制策略; 从钻探信息融合发展角度, 按照有数据、管数据、用数据的技术思路为钻探信息挖掘与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矿井探地雷达井下快速超前探测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井下条件复杂,生产进度快,探测掘进面平整度差。为了准确探测矿井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情况,基于探地雷达反射原理,介绍探地雷达在井下工作实用探测方式,探讨了井下探地雷达数据处理和波形分析方法,结合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试验,分析探地雷达实际使用效果,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人力劳动在地质勘探及工程地质工作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其中勘探坑道掘进用人力打眼的工作是繁重的。例如,在中硬岩石中钻进深1.5公尺及直径35公厘的一个孔,就需要3.14工时。掘进勘探坑道时由于缺乏动力来源,采用现有凿岩机械在一些情况下又不可能,所以工作量很大的繁重而成本高的人力凿岩工作急切需要使之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