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碘缺乏病区环境地质特征,通过对分布区不同类型岩(矿)石环境碘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岩石系统中碘与钙、镁等元素相关性分析研究,认为贵州碘缺乏病分布与地层岩石碘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关:病区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碎屑岩以及浅变质岩碘背景含量较低的分布区,非病区主要分布于与煤、紫色岩碘含量较高分布区.分析结果显示:重(轻)病区岩石中钙及钙/碘值明显高于非病区岩石中钙及钙/碘值,而且钙、镁与碘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稳定同位素氘与碘缺乏病宏观分布地理特征的相似性,结合碘缺乏病区出露的主要地层、岩性,病区饮用水氘含量特征,岩石与水中氘含量的平衡交换作用,氘含量不同的水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理,首次研究、探讨了稳定同位素氘与碘缺乏病之间的关系.并从稳定同位素氘的环境分布特点考虑,提出了对碘缺乏病综合预防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贵州碘缺乏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省地质环境与碘缺乏病区有关岩石、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土壤)及地下水中碘的地球化学背景及流行病学调查,从环境地质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地质环境与碘缺乏病的关系。地质环境碘缺乏、土壤严重侵蚀、岩溶地下水中富含钙、镁等地质、地球化学因素是影响我省IDD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岩性对IDD控制作用明显,土壤及地下水中碘含量与患病率呈负相关,地下水中钙、镁对患病率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地震发生的网络性质——兼论有关地震预测的争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 ,人体摄入的碘 80 %以上来自于食品 ,因此 ,碘缺乏病病区的形成应归因于植物含碘量的区域性差异。植物中的碘来自于大气和土壤 ,至今科学尚不能搞清在不同情况下 ,哪一部分碘占据主要部分。土壤中的碘与成土母岩中的碘含量基本无关 ,土壤碘含量主要决定于母岩风化产物对大气干湿沉降碘的吸收和保持能力。限于植物和大气中碘测定的困难 ,在碘的地球化学与碘缺乏病病区成因的问题上 ,目前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笔者提出 ,土壤中某种形态的碘可能以气态挥发并在近地大气层富集 ,存在植物吸收利用这一部分碘的条件的地区 ,不会有碘缺乏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4)
汶川县大骨节病区主要分布于绵虒镇板子沟、白土坎等2个行政村,病区面积76.82 km~2。通过在病区开展水文地质调查、遥感解译、水文地球化学评价、水质采样和分析测试、水文地质物探等工作,查明了病区地下水类型、分布及补、径、排循环储存条件。通过研究表明,病区饮用水源具有极低矿化度的特点,此外,病区水源腐殖酸含量略高于非病区,但总体上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锗(Ge)是一种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广泛的保健功效。富Ge土壤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目前我国对土壤Ge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选择南京市溧水区为研究区,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表层土壤Ge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地质背景对土壤Ge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市溧水区表层土壤Ge平均含量为1.40 mg/kg,土壤Ge含量主要受控于地质背景,空间分布也与地质背景高度吻合。土壤Ge含量高值区主要为侏罗系大王山组出露区,岩性主要以粗安质、安山质火山岩为主,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土壤Ge含量相对较低。土壤中Ge含量与pH值关系不显著,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Cr、Co、Ni、As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Ge丰富的面积为84.18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0.84%,全区基本没有Ge缺乏的地区。研究探讨了南京市溧水区表层土壤锗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可为我国土壤锗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对于富锗土壤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若尔盖县大骨节病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内外学者历经160年的研究,病因假说上百种,但至今仍无定论。若尔盖县是中国大骨节病发病率较高的病区之一,通过在病区开展野外调查、岩土水样测试等工作,本文总结了该区大骨节病分布特征和自然与地质环境特征,探讨了大骨节病分布与地层岩性、土壤、地形地貌、饮水水源等地质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岩岩性及其土壤母质成分是影响病情分布的基本因素;病区土壤中Se、Mo、Ba等元素含量较非病区低,N、P、Pb、S元素含量高于非病区;饮用地表水中的矿化度、硬度、腐殖酸含量病区与非病区差异不显著,病区硒含量低于轻、非病区;大骨节病的致病影响因素复杂,除与岩、土、水地球化学环境因素有关外,亦与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大骨节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其病因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显示一个区域地质作用与生态空间分布的整体情况。为了给马六甲海峡北岸马来西亚西南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及“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提供依据,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马来西亚基础地质、地质灾害遥感地质专题应用及编图项目成果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构建了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结果将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优等、良好、中等、较差4个等级,其中:优等区和良好区面积较大,分别为2 753.31 km2和2 960.3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19%和36.76%,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及沿海地区;中等区和较差区面积分别为1 702.72 km2和618.5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37%和7.68%,主要分布在雪兰莪州中部、森美兰州南部及马六甲州北部地区。从评价结果上看,该地区总体上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好,优等区和良好区总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0.00%以上,中等区和较差区主要受地层构造和生态条件的限制,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及生态...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F分布及其与地氟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土壤含F背景,研究了该区土壤F的含量特征、总体和典型区域的分布状况,对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土壤F与地氟病的关系。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深层土壤F平均含量分别为510mg/kg和529mg/kg,其中海(陆)相第四纪松散层区的三角洲沉积潜育性水稻土、三角洲盐渍水稻土、基水地的F含量最高。6760km2的浅层土壤F高背景区广泛分布于平原区,东莞、新会、珠海局部呈现污染区;深层土壤F高背景区5504km2,而污染区都集中在邻海的珠海市高栏、三灶两岛。土壤F的富集在沉积物区明显与第四纪海陆、陆海交互相沉积物有关,在基岩区明显和花岗岩类有关,人类影响较强的土壤和水稻土及其盐渍化有利于F富集。区内地氟病分布于从化、增城、东莞郊区、南海、新会和恩平,病区均位于高F的地层岩石区和土壤高F区。土壤F高背景区生长的农作物F含量存在超标,且病区农作物F超标率和超标倍数大于非病区,表明土壤中F的生物有效量比例较高,土壤F已向农产品中迁移和富集,危及到农产品质量。高F的地质环境是造成本区土壤及其农作物F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成为地氟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碘地下水是继高砷、高氟地下水之后的又一全球性饮水安全问题,但对地下水系统中碘的赋存形态及迁移富集机理研究尚显不足.为了解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中碘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迁移富集规律,选取石家庄-衡水-沧州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完成地下水样品采集,分析其水化学组成、总碘含量及碘形态组成特征,同时运用phreeqc完成水文地质剖面地球化学反向模拟及相关矿物饱和指数计算,定性定量表征水流场内所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进而深入探讨上述过程对地下水系统碘迁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内地下水中碘含量变化范围为3.35~1 106.00 μg/L,其中,41.86%样品碘含量超过《水源性高碘地区和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病区的规定(GB/T19380-2003)》所界定的150 μg/L国家标准;空间上,高碘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渤海湾区;地下水中碘的主要赋存形态为碘离子及碘酸根离子,其分布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碘酸根离子主要出现于氧化环境中;沿地下水流向,地下水环境朝利于液相碘迁移富集的方向演变;渤海湾区,海水入侵影响下形成的偏碱性、(弱)还原环境,利于碘从沉积物中迁移释放至地下水中;碘在不同铁矿物相上的搭载能力及氧化还原环境演化导致的铁矿物相转化,是造成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中碘迁移富集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Applied Geochemistry》1995,10(1):85-95
Iodine is an essential micronutrient for animals and humans, yet its behaviour in the soil environment is not clea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centres on one farm in the Exmoor National Park. Southwest England, typical of many stock farms in North Devon where livestock grazing upland pastures suffer from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This area is not characteristic of many other recognized areas of endemic iodine deficiency, in that it is: proximal to the ocean; underlain by sandstones; not enriched in fluorine, calcium or arsenic; and has not been glacially scoured.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n this area are also a relatively recent phenomenon,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upland grazing. In addition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cal sources of iodine, the distribution of iodine btween reclaimed and unreclaimed moorland soils and the differing capacities of reclaimed and unreclaimed soils to retain iodine were also examined. This paper asserts that moorland soil reclam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aetiology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n grazing cattle. The processes of ploughing, drainage and liming are thought to reduce the capacity of upland soils to retain iodine in a bioavailable form.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我国碘缺乏病严重地区之一,特别是黔西南地区。本根据含碘量的调查,编制了贵州露头地层、地表土壤和地表水中含碘量分布图,并与地甲病患病率分布图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地甲病患病率与露头地层中碘含量关系不明显,地表土壤中碘含量与地甲病患病率有一定关系,而地表水中碘含量与地甲病患病率关系较为密切,地表水中含碘量高的地区,地甲病患病率就低,反之则地甲病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和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总结了烟城沟钒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研究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烟城沟钒矿产于南秦岭下寒武统水沟口组黑色岩系中,严格受层位控制,含矿岩石主要为硅质岩夹硅质泥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形成于大陆边缘与深海环境过渡带上,且与海底热水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Iodine contents of soils developed over the major rock formations of the northern zone of the Eastern Pontide Tectonic Belt (Northeastern Turke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soil-parent rock relationship, effect of topography, elevation, and climate to construe its effect on the health of the local populati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A and B horizons of the soils developed over the major stratigraphic units constituting the eastern Pontides, including the Lower Basic Complex of Jurassic-Lower Cretaceous age, the Berdiga limestone (Jurassic-lower Cretaceous), the Dagbasi granitoid (Upper Cretaceous), volcano-sedimentary sequence of Upper Cretaceous age, ore-bearing and barren dacites of Upper Cretaceous age, and Neogene alkaline basalts. Chemical analyses of soil samples indicate significantly lower iodine abundances for all the soils studied (5–28 ppm) in comparison to the average abundance of iodine in analogous soils of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22–93 ppm). The concentration of iodine in soils developed over the same geologic formatio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 In certain cases, this decrease may reach up to 70%. Goiter is highly common throughout this region in Turke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iodine deficiency of region’s soils may be a principal underlying cause for this area of Turkey being an endemic goiter region.  相似文献   

15.
张羽洋 《江苏地质》2018,42(1):40-45
电气石岩是一种富硼的硅质喷气岩,主要产于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气矿床中及附近。研究广泛认为其与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SEDEX矿床)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被视为该类矿床找矿勘探的标志岩性之一。综述了电气石岩的产出环境、形态、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地质特征,分析了电气石岩的沉积环境及成因。以澳大利亚布罗肯希尔地区电气石岩与矿化的关系为例,对其地质找矿意义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何维维  盛煜 《冰川冻土》2013,35(1):177-185
多年冻土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业开发已成为多年冻土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 但是其开采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冻土的影响, 也造成多年冻土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 能源需求量逐渐增加, 而多年冻土区矿山露天开采量逐渐减少, 开展多年冻土区矿山地下开采相关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基于前人在非冻土区的相关研究成果, 结合位于多年冻土区的江仓矿区气象资料, 利用MATLAB软件编写入风井筒风温计算程序, 并引入临界温度的概念研究入风井筒风温的变化规律, 确定了影响因素, 获得了矿井通风与多年冻土井筒围岩的对流换热边界条件中风流温度的拟合函数, 其计算方法和结果为下一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矿井通风对多年冻土井筒围岩的热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豫西南山区。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地表多出露变质岩及侵入岩,岩体风化强烈,多赋存基岩裂隙水,地质构造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园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通过野外调查及评价,园区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针对地质公园这一特色旅游,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是自然地质动力环境条件和开采工程扰动条件耦合作用的结果。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空间、强度等特征与矿井所处区域地质动力环境有关,由于不同煤田、不同矿区、不同矿井所处的区域地质动力环境存在差异性,致使有些煤矿不具备发生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条件,而有些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的类型也不同。提出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地质动力环境研究中,主要考虑自然地质条件下外部地质体的动力作用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效应,确定构造凹地反差强度、矿井区域断块构造运动、断裂构造、构造应力、开采深度、上覆岩层结构特征、本区及邻区判据条件等影响因素为评价指标,根据各因素对矿井的影响程度情况,给出每个因素的不同量化评价值。综合量化评价结果,判定矿井是否具有发生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1)当综合评价指标值n为0~0.25,表明矿井不具备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2)当综合评价指标值n为>0.25~0.50,矿井具有弱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3)当综合评价指标值n为>0.50~0.75,矿井具有中等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4)当综合评价指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