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等效原理及理论自洽的要求,把光速不变原理推广到弯曲时空。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坐标、坐标变换,物理量的描述与测量等最基本问题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仁川 《天文学报》1995,36(3):229-236
根据等效原理及理论自洽的要求,把光速不变原理推广到弯曲时空。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坐标、坐标变换,物理量的描述与测量等最基本问题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力场被广泛用来模拟太阳活动区的强磁场,本文从Bernstein能量原理出发,导出了无力场能量原理的普遍形式,并给出了若干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它们可方便而有效地对无力场进行稳定性判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观测原理、仪器参数、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在星表工作中的局限性等方面,对子午方法和等高方法作了比较。子午方法原理简单,局限性小,绝对观测结果不依赖于工作星表,但仪器参数多,其变化难以控制,测定麻烦,只适于高纬度地区观测;等高方法原理复杂,仪器参数少,易于控制,但局限性大,观测结果不能完全独立于工作星表。本文就我国如何开展星位置绝对测定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详细描述仪器的原理和最终达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二维光子计数成象的原理;对二维光子计数系统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类二维光子计数系统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列表比较了六种二维光子计数器的性能指标;最后展望了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疏散星团M67区域内1067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值,按最大似然原理求得每颗星的成员概率,并由此确定了375颗为成员星,这375颗星的成员概率大于0.65。按照判别分析原理所确定的成员星数为412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绕月探测工程数据接收地面站使用的通用解调处理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讨论了针对误码率、极化合成、帧同步和滑步容错等指标要求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并对其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卫星通信的基带设备的测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3521MHz太阳射电望远镜的波导-同轴-微带结构的微波系统。给出了微带封装的PIN调制器、固态振荡源以及微波集成平衡混频器的结构原理、技术指标、测试原理及测试结果。最后给出了微波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噪声系数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云南天文台CCD——Coude光谱仪系统的消干涉条纹及平场光源系统——光源,光路原理,机械装置。文中简要地介绍了CCD探测器用于大色散光谱观测中干涉条纹产生的原因,为什么需要平场,消除干涉条纹和平场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受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请(即(83)科物数字077号文),昆明分院主持了云南天文台完成的科研成果“低纬子午环绝对测定原理”的鉴定会。会议于1983年8月6日至8日在云南天文台举行,12个单位的34名代表出席。在听取了云南天文台冒蔚等同志所作的关于低纬子午环绝对测定原理的五篇学术报告并进行深入讨论和评议,经由8单位11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这种原理的观测步骤和数据进行认真检查后,会议认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光谱仪光路装调原理、方法、步骤以及基本性能测定原理和所用设备。 给出了仪器D区光栅二级罗兰鬼线总强度约0.17%;仪器轮廓半宽为0.05A,形状基本上对称;实际分辨本领为117000;散射光总量≤2%。 装调结果达到设计要求。仪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绝对测定子午仪器方位角,从观测原理和误差来源两方面,对传统的拱极星—方位标法和新提出的卯酉—子午交替观测法进行了比较,结论是新方法能取得更精确的测定值。文中还对新方法的一种原理性缺陷,提出了两种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该文详细地介绍了相位校准单元的电路和数学原理以及测试结果。在电路原理部分主要介绍相位校准单元的工作原理、各个关键点的波形以及用隧道二极管产生梳状谱的典型电路。数学原理主要阐述了测量梳状谱的数学依据。最后给出了该相位校准单元的测试要求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TS—1单片机守时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TS-1守时钟的设计思想和仪器原理及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3659MHz射电辐射计整机结构原理、技术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论述BPM标准时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L作原理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简要论述BPM标准时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9.
脉冲星平均脉冲消色散的一种数学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色散原理出发,将消色散问题反演转化为解积分方程的问题,并在消色散接收机原理的启发下,将积分方程离散化为方程组,并采用分段反演的方法对其求解。求解过程以及对该方法所作的检验表明,在理想化条件下,反演结果与预先给定的理论曲线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0.
从色散原理出发,将消色散问题反演转化为解积分方程的问题,并在消色散接收机原理的启发下,将积分方程离散化为方程组,并采用分段反演的方法对其求解。求解过程以及对该方法所作的检验表明,在理想化条件下,反演结果与预先给定的理论曲线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