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军 《地理教学》2013,(5):35-38
正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判读以及运用等值线图来解决实际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笔者结合多年高考复习的经验,总结出"弯弓射箭法"在等值线图判读中的巧妙应用。一、在热力环流与等压面弯曲关系图中的应用【例1】下图为某地由  相似文献   

2.
河流特征及其命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东奇 《地理教学》2010,(23):46-48,30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以河流为载体,综合考查我国或世界典型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水资源的利用、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水文灾害与相关地质灾害的表现及成因等,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多从区域图、等高线图、气候资料统计图和文字材料等切入,以整个流域或某河段为载体,或直接设问,  相似文献   

3.
1.图1为某地等高线图,该区域如果有一堰塞湖,最可能分布地区的数码代号是( )  相似文献   

4.
地理要素等值线图有很多,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震线图、等盐度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地租线图等。  相似文献   

5.
余燕 《地理教学》2014,(2):54-57
正一、梯度式教学的背景1.从高考试题中感悟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看浙江省近年来高考自主命题的两道地理综合题,其呈现方式基本上以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图为切入点,分别侧重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从基本的区域地理特征考查,到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实际情景分析地理事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将思维转化为文字的语言描述、归纳和组织能力。层层递进的梯度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易到难掌握区域地理基本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2.结合区域地理本身的学科特点来组织教学。区域地理从自然到人文,知识点多而杂,覆盖面广,地理事  相似文献   

6.
耿夫相 《地理教学》2008,(11):39-42
一、确定命题的立意 对地理简答题进行命题,首先要确定命题的立意。所谓立意,是指试题所确立的主题,试题是围绕哪个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关注何种现象,体现怎样的能力考查主旨。地理简答题命题的立意主要表现在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两个方面:一是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二是对学生基本能力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7.
邱鸿亮  张学华 《地理教学》2023,(3):31-35+49
问题情境设计是教育工作者对真实问题情境的二次加工,既蕴含了真实问题情境的核心价值、时代背景,也凝结了设计团队对问题情境的评价功能的思考。生活实践情境拉近了问题与现实的距离,而学习探索情境则提升了问题的专业品位。两者的耦合设计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将素养提升、考查工作贯穿到学生对问题情境的信息获取、知识整合以及认知操作的全过程中,实现知识(信息)获取能力与思维认知能力在考查、培养上的统一,进一步提高育人选才的有效性、引领性。  相似文献   

8.
2007年秋季高考地理卷以《考试手册》为依据,在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侧重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评卷过程中发现考生答题失误存在普遍性的问题,现将这些错误较多、失分严重的方面抽取出来,分析其原因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考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能力立意”是命制高考试题的宗旨。而能力的考查具体体现在考生做题的思维过程上,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四项能力”的前提。高考说明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有三个层次: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的信息解读。  相似文献   

10.
窦刚 《地理教学》2010,(9):44-45
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师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地理图像种类多,形式复杂多样,难度不一。其中解读“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图”是—个教学难点,下面结合教学思考,通过例析方式对此类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宣良 《地理教学》2014,(11):41-43
正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地理的核心知识,其地理属性强,学习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是历年来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各地的模拟试卷考试少不了地球运动试题,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好题,但也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下面就以一道有争议的高考模拟题来探讨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试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陈心怡  李琪  张争胜 《地理教学》2021,(24):49-52,57
地理作为一门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其应用价值源自现实也用于现实.高考评价体系"四翼"中的应用性要求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考查内容是其基本载体.试题内容具有连接现实的功能,不仅可辐射至基础教育中的日常教学,更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联动,以延伸学科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现有的高考评价体系,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知识取向"到"双基""三维目标",再到现今的"学科素养"向"核心价值"的过渡过程,以不同阶段内的若干典型试题为基础,对地理高考的考查内容进行阶段划分,浅析"四层"所影响的"四翼"中应用性的呈现,并提出地理试题呈现学科应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继革 《地理教学》2010,(5):48-50,53
高中地理新教材对地理布局的内容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引入了区位的概念,增加了区位的内容,涉及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点线和枢纽的区位、商业中心与网点区位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区位分析能力考查成为高考地理命题目标的重点,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评价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考生务必要重视区位分析,提升自己的区位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考评价体系及其学科化实施路径,构建地理考试评价体系的内涵构成。据此分析2020年全国卷地理试题,其考查内容注重学科素养的蕴育,强调在问题解决中考查关键能力;考查要求凸显应用性与创新性,强调在学问论道中体悟核心价值;考查载体聚焦生活实践与学术情境,强调在真实情境中涵育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大量规律性的知识需要记忆和理解,但地理口诀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相似的口诀会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出现混淆;死记口诀导致学生解题时生搬硬套。如果真正理解了地理原理,解题时就能灵活运用,就能省去许多繁琐的思考,达到立竿见影、出奇制胜的效果。一、慎用地理口诀1.相似的口诀容易引起记忆混淆在等高线图中判断河流的流向的口诀是:"河流的  相似文献   

16.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0,(12):47-49,56
区时、地方时计算是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是高考考查的钟情点。从近几年考查来看,命题更为活泼多变,特别注重时空信息转换能力的考查。“简图法理解题意,归纳法分类整理题型”是应对地方时、区时计算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理知识、技能是高考考查的对象,又是考查的载体。近几年高考对等值线问题判读的考查出现频率较高,等值线图的判读和运用等值线图所反映的地理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考察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突显地理学科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填绘、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地理计算能力的考查,更是新高考能力立意为纲的必然选择。本文将结合等值线图判读案例,归纳等值线分布规律,以期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昼夜长短的分布与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且也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此类题目能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以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对地理思维要求较高,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应予以特别重视,特别是昼夜长短中有很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理解和掌握这些对称规律对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提升解题效率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虎 《地理教学》2013,(1):35-36,30
正一、考情分析分析近几年各个省区的高考题和一些省份的学业水平测试题,可知两类考试中针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的相关命题有以下特点:①从考查内容来看:岩石的形成和岩石圈物质循环是重要考点、高频考点。②从命题角度来看:以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或以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球圈层结构都是常见的命题方式。③从能力考查上看: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20.
正高考地理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核,地理数据分析是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论证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透过纷繁复杂的数据,提取隐藏背后的实质。解读数据应该特别关注以下几个亮点,往往能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功效。一、增长速度同总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解读此类数据时,往往陷入到一种思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