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沈坚 《浙江地质》2008,(1):11-12
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省人多地少、土地后备匮乏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会议,部署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市始终坚持眼睛向下、内涵挖潜的用地理念,出台了不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政策,让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集中、集约、集聚的方式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促进了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现就我市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质》2008,(6):F0004-F0004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合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方式,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生动实例,也是符合我省尤其是浙西南地区实际,推进创业创新,谋求跨越发展的主要途径。几年来,丽水市在省委、省政府及省直各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坚持“向山地要空间、向空间要空间、向结构要空间,”积极推进南城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建设,有力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浙西南特色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子。几年来,我们通过分布实施,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完成了10平方公里低丘缓坡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4.
章剑 《浙江地质》2008,(6):18-19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回顾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方面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一二三”法:即严把一个关——项目准入关,  相似文献   

5.
土地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重要资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土地的供需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镇的发展。因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就成为肥城市石横镇建设招商引资等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土地节约集约概念的阐述,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缙云县地处浙南山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68亩,土地后备资源匮乏。近年来,缙云县不断深化县情认识,立足科学发展,围绕“富民强县、创业创新”发展战略,以开展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土资源调控作用,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努力破解用地“两难”,走出了一条具有缙云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节约和集约用地是由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我国人多地少的土地基本国情决定的。节约集约用地,是落实年斗学发展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今年“6.25”是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是“土地日”宣传的永恒主题。本期的“本刊特稿”,我们就围绕这个永恒的主题,特地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章。撰写者有市局、县局局长,有地方行政官员,有开发区主任,有土地学会的专家;论题所及,有平原地区,有山区,还有海岛.由此可见,节约集约用地在浙江为各界人士、全方位地关注着。我们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文章,更深入地探讨、总结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最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对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总结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促进开发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威海市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淄博市2008年一季度土地供应情况,分析全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现状,认为只有走“加大盘活存量土地,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的路子,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才能实现国土资源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以来,民权县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要求,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原则,结合民权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大力推广使用标准厂房、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盘活利用存量闲置土地等措施,全面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最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对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总结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促进开发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威海市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菏泽市在山东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尽快摆脱落后的局面是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为此,菏泽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工业兴市的发展思路,大力加快工业化步伐,推进城镇化建设,依据当地优势重点发展"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执法、矿产资源管理、基础测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晓福 《浙江地质》2008,(11):30-31
近年来,随着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日益从紧和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一大关键要素。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国务院、省政府在年初先后下发了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文件。如何促进我区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资源要素制约已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  相似文献   

16.
大连地处丘陵地带,人均用地仅0.24公顷,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突出的人地矛盾严重制约着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决定了大连的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模式,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近年来,许昌市自觉把这一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规划引导,严格控制工业用地指标,积极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向纵深发展,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高效用地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本文结合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的实况,采用特尔斐法、定性分析与综合评价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三亚市建设用地基本还处在粗放向集约过度的阶段,全市集约利用值为62.763,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且地区差异显著,天涯区的集约利用值分别是崖州区和海棠区约1.5倍。三亚市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可行性和较强操作性,对其他区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具有参考价值。针对三亚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土地交易市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增强民众土地集约利用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枣庄市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滕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通过集约高效利用,珍惜每一寸土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努力解决土地资源紧缺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不断扩大的矛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积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坚持“节约集约促发展、严格规范守红线”的工作理念,着力抓好科学集约高效用地,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实施意见》,将节约集约纳入年度考核内容,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积极组织开展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顺利通过2012年度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省级考核。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工业开发区土地绩效评估实践,建立健全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与长效机制,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