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是保护地学遗产、开展地质科学普及知识,促进地质旅游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7.
8.
9.
秦岭终南山地质公园地处西安市南,总面积1074.85km^2。素有“中国人的中央公园”之称的秦岭造山带,是全球典型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之一,是形成统一中国大陆的主要结合带,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线。秦岭终南山地质公园地处秦岭造山带的主体部位,是中央造山带的经典地段。依次分布有:翠华山山崩地貌与佛教文化园区、骊山裂谷地垒构造园区、冰晶顶韧性剪切带与构造混合岩化园区、玉山岛弧型花岗岩峰岭地貌园区、南太自板块碰撞缝合带与第四纪冰川园区等五个各具特色主题又互相联系的园区和黑河、沣峪两条科学考察路线。是至今为止距大都市最近的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0.
我国1986年公布和1996年修改的《矿产资源法》,把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定为立法宗旨。这说明我国不仅把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之一,其特有的侵蚀型、潜伏式黄色瀑布属世界罕见。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华北板块南缘,鄂尔多斯地块的东南端,基底由太古代变质岩系构成,晋陕峡谷段主要出露三叠系中统纸坊组(T2z)和铜川组(T2t),产状近于水平(倾角3°~5°)。其构造运动以整体升降为主,地层有轻微的波状褶曲,并发育两组节理:一组走向为NE15°,基本顺河流谷底水流的流动方向;另一组走向为横跨河谷的NE70~80°方向。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与此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壶口瀑布漫长的形成、发展演化的过程中,遗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主要为河流、干河周边支流、面流、潜流等冲蚀形成的地貌景观,以及重力侵蚀、风力、水力综合侵蚀和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科学性和观赏性及国际对比意义。作者分析了黄河壶口瀑布地质遗迹的类型及特点,提出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遗迹的原则、设想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榆神府煤田浅层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论述半干旱地区的榆神煤田其自然地理状况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勘探资料表明有供水意义的侏罗系烧变岩,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和河谷冲积层中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根据目前矿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及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质遗迹资源不仅在地学中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美特征,对于促进和发展旅游业来说,是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贵州板庚滩保存了大量三叠纪物种大灭绝和生命重新复苏的地质历史遗迹,是全球保存最好、研究程度最高的三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大贵州滩”的核心区域。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申报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的基础上,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制定《“板庚滩”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板庚滩”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打造“板庚滩”的世界名片和科学文化内涵;整理和发掘少数民族文化以提升“板庚滩”的人文内涵;开发以“板庚滩”奇石和石材工艺品为主的特色旅游产品;以科学文化和人文内涵为灵魂,围绕新农村建设开辟集科普、民俗、休闲于一体的专门旅游线路;发掘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发展民居式旅馆,发挥牛车、马车等传统交通方式的优势和特色,使“板庚滩”成为不可复制的精品旅游点,推进贵州旅游产业升级以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吐鲁番盆地处于中国西部的极端干旱地区,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亟需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对策体系。文章通过对吐鲁番盆地水资源现状分析,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划分出了水资源保护区,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行政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认为只有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明晰水权、提高科技含量、实行严格的水资源配给制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同时采取开源节流并举、污水资源化、卤水制盐同步回收淡水的措施,水资源才能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才能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在3年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中,江阴市根据上级精神认真开展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介绍了在矿来秩序整治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因地制宜,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相统一,实现了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或“资源安全”问题,促使人们寻求资源集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本文根据生态学规律,指出按照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经济,是缓解中国资源压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阐释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资源利于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江西铜矿山二次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江西铜矿山在生产中产生的选矿废石,低品位矿石,地表难选氧化矿石,采用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回收铜在矿坑酸性废水回收铜以及在选矿排出的尾矿中再次回收有用金属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的效果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本市矿产资源基本状况的分析,指出了资源的优势为非金属矿产。对以往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指出症结所在,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出台的意义十分重大,是我国海岛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法律依据,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