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尚城 《气象》1994,20(6):51-54
第八讲 OLR图集的应用蒋尚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OLR包含着众多的海气信息,在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以及中长期天气预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OLR平均图已经成为世界气象组织以及美、中等国发布每月气候公报中的基本图表之一,故出版OLR的历史图...  相似文献   

2.
第七讲OLR在中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尚城 《气象》1994,20(5):50-54
第七讲OLR在中长期预报中的应用蒋尚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前面六讲已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OLR在大气环流及气候变化等领域内的应用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由于应用了卫星观测的OLR资料,使我们得到不少新的观测事实,加深了对大气环流变化及气候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OLR和ITCI10年(1974~1985年)气候平均资料、月平均资料及OLR月平均距平资料[1],针对海南岛春季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进行分析研究,探讨OLR场变化与海南灾害性天气的相互关系,并提出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4.
段丽  陈景耀 《广西气象》1995,16(3):13-16
利用OLR和ITCI10年(1974-1985年)气候平均资料、月平均资料及OLR月平均距平资料,针对海南岛春季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进行分析研究,探讨OLR场变化与海南灾害性天气的相互关系,并提出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在用EOF方法分析黄淮海平原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分区的基础上,计算各自然区月降水量与前期月平均OLR场的点相关系数,分析相关关键区的时空分布,以及多雨和少雨年份OLR场的前期特征。发现,黄淮海平原夏季月降水量与全球OLR场既存在空间上的遥相关,也存在时间上的后滞相关性。以关键区内OLR距平平均作为因子,经二级筛选建立6月份降水预报模型,对历史实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张勇  周顺武 《四川气象》2000,20(2):14-17
根据美国NOAA极轨卫星观测得到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Outgiogn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分析了西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各月的辐射气候特征,指出:高原冬季OLR为低值区,与降水对应关系较差,主要反映了高原冬季气温低,为冷源;高原夏季为雨季,多阴雨天气,OLR值也较小,且高原夏季降水与OLR存在较好的反相关。OLR的演变特征反映了北半球大气环流调整,同时也反映了高原热力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及强度变化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22  
利用NCEP 850hPa风场和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地区西南风和OLR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个反映南海西南季风变化的季风指数,并初步分析了南海西南季风的强度变化和建立时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1979~1995年月平均OLR资料,分析了影响我国夏半年台风多寡的同期及前期热带太平洋地区OLR分布特征,通过计算OLR特征指数,探讨对流活动与台风异常变化的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台风活动季节,在西太平洋热带地区,OLR强度与生成及登陆台风个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不仅如此,这种相关关系在前期冬、春季OLR强度与生成及登陆台风的相关场上就有所反映.用OLR特征指数所表征的对流活动的强度和位置与台风活动频数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且7~9月对流强度指数与登陆我国台风个数、6~10月OLR低值轴的位置与生成台风个数都具有3~5年的低频振荡周期及气候阶段性.  相似文献   

9.
云南初夏雨量与前期热带OLR的联系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利用热带海区1979—1988年10年卫星观测的OLR资料,结合同期10年的云南降水资料,重点分析了南海和孟加拉湾海区的OLR变化对后期云南降水的影响,发现南海、孟加拉湾海区的前期OLR值高低与云南初夏少雨、多雨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对青藏高原1~3月OLR与我国夏季降水进行时空综合的EOF分析,所得高原OLR的时空特征与其单获EOF分析的时空特征十分相似,由此,对时空综合EOF分析法拟合降水场的收敛速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用亮原1~3月OLR预报我国夏季降水场的可行性,并对预报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OLR应用研究的进展蒋尚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OLR是从宇宙空间所观测到的地气系统的射出长波辐射(OutgoingLongwaveRadiation),它反映了云量、雨量、对流强度、凝结潜热、散度风、大尺度垂直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等众多的海洋和大...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云对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修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并讨论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各季和年平均总云量对OLR的强迫及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揭示了高、低示了高、低云对OLR强迫的特点。结果表明:高原的OLR云强迫与总云量、高云量都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且季节变化明显;OLR云强迫和云温室效应的地理分布与高原总云量的分布较为一致;云强迫的年变化一同  相似文献   

13.
云南及其邻近地区OLR场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15年2.5°×2.5°经纬度网格月平均射出长波射(OLR)资料对云南及其邻近地区的辐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OLR分布基本呈纬向型,冬季风期间呈北低南高,夏季风期间则相反。云南OLR值大于青藏高原小于热带地区。云南OLR变化与青藏高原反相,而与印度、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南海地区同位相,但年较差最小。云南OLR分布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年均相关系数为-0.59。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冬季OLR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根据NOAA卫星观测的1979~1994年OLR资料,对青藏高原全区冬季(1~3月)OLR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EOF分析,并研究了它与冬、夏500hPa高度场及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原冬季OLR的分布型与冬季冷空气的路径、强度和范围有密切关系。高原冬季OLR的异常屯其后我国夏季降水及500hPa高度场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冬季高原北部偏冷(暖)时,夏季我国黄河南部一华南、黑龙江降水偏多(少)、华  相似文献   

15.
利用长波辐射(OLR)场分析黑龙江省旱涝年同期和前期特征,并分析黑龙江省生长季降水量与OLR的相关场,得出OLR场的变化与黑龙江省降水有密切的关系,它对旱涝趋势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全球OLR场作山东季降水量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球月平均OLR场再分析资料,采取气象要素相关场显著性检验统计模拟的方法,找出与山东省各季降水量显著相关的OLR场,以该场中显著相关区内OLR的区域平均为因子,采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山东季降水量预报模型,并由此做出1999年各季降水量预报  相似文献   

17.
亚洲夏季风爆发的深对流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钱维宏  朱亚芬 《气象学报》2001,59(5):578-590
文中应用NOAA卫星反演的1980~1995年候平均对流层上部水汽亮温(BT)资料、向外长波辐 射(OLR)资料和美国NMC全球分析850 hPa风资料与美国CMAP降水资料作了对比分析,发现B T能够较好地反映中低纬度地区的深对流降水,偏南风场辐合区与深对流降水有比较一致的 关系,而OLR不能反映热带外地区的对流降水。BT资料所具有的这一特征可以应用于亚洲夏 季风爆发过程的深对流特征分析。BT描述深对流的临界值是244 K。亚洲季风区是全球深对 流季节变化范围和强度最大的地区。赤道外地区的夏季风爆发可以定义为来自热带地区深对 流的季节扩张。中南半岛上的夏季风对流发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华南前汛期深对流是 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第28候,南海夏季风的突然爆发在降水、风场和卫星反演 的深对流特征上都有明确的反映。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印度夏季风对流由南向北逐渐爆发, 青藏高原东侧和中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对流向北推进早于中国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丰、歉梅雨年热带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格点资料,天气图和OLR资料,计算和分析了1980-9192年中丰(5年)、歉(5年)和正常(3年)梅雨年各年梅雨中低纬度地区的各种场和距平场,主要天气活动,发现:它们的平均流场和距平场、垂直线环流、副高脊线和ITCZ位置、相对湿度场、垂直运动场以及OLR场均有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OLR场对福建热带气旋频数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74~1997年卫星观测的ODR(射出长波辐射)资料计算OLR的特征量,用其表征ITCZ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分析影响福建热带气旋(TC)年频数与ITCZ和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结果表明,TC异常偏少(多)年,ITCZ位置偏南(北),强度偏弱(强),年太平洋上的OLR距平场配置相反,即TC异常偏少(多)年,西太平洋热带地区OLR为正距平,而赤道中东太平洋为负(正)距平区。  相似文献   

20.
海温和极冰对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12  
道德以南海区域平均的候平均OLR值下降至235W/m,同时纬向风由东转成西为定义标准确定南海季风从1979到1994年间爆发的平均日期是5月第4候,然后对16年的OLR场,风场及θX场的时段叠加合成图进行了分析,认为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是南海-西太平洋系统所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