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资源遥感》2007,(1):40-40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业卫星遥感公司——美国地球之眼公司(GeoEye),将于2007年春发射一颗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地球之眼1”(GeoEye-1,地球之眼公司的前身轨道成像公司的“轨道观测5”(OrbView-5)卫星)。该卫星不仅能以0.41m全色分辨率和1.65m多谱段分辨率搜集图像,而且还能以3m的定位精度精确确定目标的位置。因此,该卫星一经完全投入使用,将成为当今世界上能力最强、分辨率和精度最高的商业成像卫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人类进入空间对地观测的新时代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各国已向空间发射了5000余颗卫星或空间飞行器,其中相当大部分为对地观测卫星。从1960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之后,人类进入了一个从空间观测地球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99年1月10日欧盟的执行机构欧洲委员会(EC)发布一则通讯,题为“欧洲卷入新一 代卫星导航服务”。2月10日公布了关于欧洲导航卫星计划的报告,欧洲委员会在这份长达2 9页的报告中建议欧盟尽早研制和部署欧洲下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2),该系统又 称为“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计划。它将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兼容,在战略 上同为商业竞争者。伽利略计划将由欧盟15个国家、欧洲工业界和其他国家(如日本等)联 合投资组建。   6月欧盟部长会议批准了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项目。7月19日欧盟委员会决议批准到 2000年底为伽利略的“定义阶段”,任务是提出管理方式、运行管理、系统设计、安全性、 服务费用和效益分析。现在正交错进行着两项定义研究:一是在欧盟资助下研究总系 统、基础设施和伽利略管理;二是欧洲空间局支持的称作Galilesat的更大项目。 欧盟和欧洲空间局将在2000年12月提交研究结果,如果届时欧盟决定继续执行伽利略计划, 那么2003年将发射第一颗伽利略卫星,2008年系统将开始运行,这将比美国完成GPS现代化 的最后期限早几年。   欧洲委员会对未来的伽利略系统的星座集中在两个选择上:① 21颗加3方案。它采用21颗 中地球轨道卫星加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核心星座,它可与美国GPS和广域增强服务集成, 基本上满足欧洲的需要;② 36颗加9方案。它采用36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加9颗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的核心星座或是撤消9颗地球同步卫星,只用36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可以充分地和独立 地满足欧洲的需要。这种对地静止和/或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以及一个基于地面控制 和监测网络将使该系统更趋完善。伽利略计划将使用L波段射频信号,在发生冲突和战争期 间,迅速将L1和L2频率的两级服务转为军用业务,而第3级L3频率仍保留给民用用户。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是对地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从1999至今,美国连续发射了IKONOS、QuickBird、WorldView系列多颗高分辨率商业卫星,一直引领着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发展潮流。通过对美国第一、二、三代的多颗典型遥感卫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指标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美国商业遥感卫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卫星事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定位系统》2014,(1):51-51
据美国今日航天网站2014年2月28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将在3月或4月使用PSLV-C24火箭发射印度第二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1B)卫星。  相似文献   

6.
《全球定位系统》2009,34(5):45-45
当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在建的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发射了四颗“北斗一号”试验导航卫星,组成了我国第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系统由一代开始向二代过渡。  相似文献   

7.
日前 ,美国空军成功发射一颗代号为“2R 10”新的GPS换代卫星 ,将接替一颗 1990年升空、目前能量已出现衰减的GPS卫星。这颗新型卫星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 ,预计使用寿命为 10年 ,属于第三代GPS卫星 ,其性能有了很大改进 ,如装备了更先进的天线板 ,信号覆盖范围和精度也有所提高。美国GPS系统目前由包括 4颗备用卫星在内的2 8颗卫星组成 ,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在军事以及测绘、交通和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随着在现有GPS系统中占主体的第二代卫星陆续接近“退役”年龄 ,美国正在对它们进行换代升级美发射一颗“…  相似文献   

8.
《地图》2009,(3):10-10
2009年4月15日零时16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二号(COMPASS—G2)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属于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遥感》2006,(2):19-19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3月17日在北京发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数据免费发放政策。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将于2007年发射,03、04星研制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各项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十一五”期间至后续5年内,我国将发射除海洋和气象卫星外的18颗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自然资源部水资源调查与确权登记的职能需求之下,面向中国“十四五”及二零三五年远景卫星发展规划,亟需厘清水资源属性卫星遥感监测国内外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剖析中国卫星地表水资源监测能力。本文在对国内外多种类型卫星(包括光学、激光、雷达、重力、GNSS-R等)水资源监测能力及属性反演前沿技术(以地表固液态水的范围、水位、体积变化等为主)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地表水资源卫星遥感监测的现状和不足,从观测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4个方面提出未来卫星遥感地表水资源监测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科学家和新闻记穿过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原始森林,奔赴由美国军事卫星测定的神秘天体和地球相撞那一瞬间坐标的地点。就住那里,在名叫妈妈新村的周边地区,他们找到了首批“物证”——一颗大陨星爆炸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吴菲 《中国测绘》2010,(5):86-86
据美国talksatellite网站8月30日报道.波音公司宣布该公司为美国空军建造的首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GPS)IF已经开始服役,GPS IF卫星总共有12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测绘》2006,(1):13-13
欧洲伽利略计划第一颗导航卫星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在哈萨克斯坦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参与的这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部署阶段。俄罗斯航天局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升空。外界评论,首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为“伽利略”计划中30颗正式卫星的发射开了个好头。据悉,这次成功发射的实验卫星名为“GIOVE—A”,重600公斤,由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制造。用来发射该卫星的是俄罗斯“联盟”系列火箭。按预定进程,发射升空后3小时 42分,卫星将在距离地面2.3万公里处脱离运载火箭,以每天环绕地球两周的速度开始测试工作。“GIOVE—A”实验卫星的发射是“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所有30颗卫  相似文献   

14.
在近地低轨卫星上安装GPS接收机,并同时能捕获到四颗GPS卫星的话,我们就可以直接利用GPS观测值来组成观测方程,解算被求卫星的轨道位置。但由于GPS卫星是为地面上的用户设计的,其主要是满足地面用户的导航定位要求,再加上近地卫星的高动态性、高速度性,有时还不能同时捕获到四颗GPS卫星,这都给近地卫星的定轨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本文主要对这一想法进行了试验,并分析了定轨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刊 《中国测绘》2005,(1):38-41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匀是天马行空韵想象,而在人类选入太空时代的今天,这种奇思妙想正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地球的上空,一颗颗人造卫星传回的影像使人类的视野无限扩大。随着商业遥感卫星技术与市场的成熟,一些国家开始重视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商业化问题,高分辩率卫星影像在许多领域有无限的应用前景。本刊综合了世界各国在轨商业遥感卫星的有关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针对GPS卫星钟差及观测数据间隔对LEO卫星运动学和约化动力学定轨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使用CODE(the 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30 s、5 s间隔GPS卫星钟差分别进行了30 s和10 s间隔观测数据的LEO卫星定轨实验。结果表明,使用5 s间隔卫星钟差(10 s间隔观测数据)相比30 s间隔卫星钟差(30 s间隔观测数据)进行GRACE卫星精密定轨,约化动力学定轨精度提高了16%,运动学定轨精度提高了8.8%;使用30 s间隔卫星钟差和10 s间隔观测数据的定轨精度最低;对于30 s间隔观测数据,使用30 s或5 s间隔卫星钟差的定轨精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全球定位系统》2007,32(3):53-53
波音公司成功完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面站的演示,该地面站满负荷运作,控制目前在轨的32颗GPS卫星及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加入该舰队的GPS卫星。根据合同,波音公司将从2007年4月起,将目前的GPS地面控制系统改为分布式基于Unix的系统。目前正在进行测试的系统被称为“系统进展计划”(AEP)。GPS项目主管表示,  相似文献   

18.
闵庄 《中国测绘》2006,(3):12-12
2006年1月24日,随着“改进的陆地探测卫星”(ALOS)的升天,澳大利亚政府部门和工业部门有了新的获得卫星数据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测绘》2008,(2):88-88
在过去的20多年,大容量、多用途、长寿命、高效率的大型卫星一直是卫星技术发展的主流。然而,大型卫星的成本高、周期长、技术复杂、风险大,从技术、财力、物力等各方面极大地限制了中小国家开发卫星技术。小卫星的出现,使卫星的研制生产由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家(或公司)走向中小国家和科研机构。据报道,未来5-10年我国将发射50颗小卫星。2015年前国外有200—300颗小卫星需要发射,国内外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20.
据http://www.rednova.com网站2004年12月26日报道,莫斯科时间26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了3颗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发射任务是由“质子-K”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