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工程建设期库区耕地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三峡工程建设前后15年三峡库区耕地的遥感动态监测和耕地变化分析,揭示出耕地变化的影响因子。2007年三峡库区耕地垦殖指数为0.25,三峡工程建设期,耕地资源减少4%,平均每年递减3 977hm2。耕地占补比例为26:1,占补不平衡,土地承载能力不足;减少耕地中优质耕地占61%,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库区2007年人...  相似文献   

2.
对照保护耕地的严格要求,审视耕地保护的工作历程,调查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整耕地保护工作思路与强化耕地保护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耕地质量监测是新时代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动态、实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举措.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精准化监测耕地生产力和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省级、耕地监测区层面系统分析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控.基于陕西省2005~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对耕地利用水平分区和经济水平分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耕地变化区的气候背景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我国耕地变化区的气候背景,对于了解耕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评价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全国耕地空间变化的基础上,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三个方面,研究耕地增加区和减少区的气候背景,并将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为国家保护耕地资源和发展农业生产等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8年4个时段,耕地减少区比耕地增加区的年平均气温高0.45~1.05℃,年降水量高56.77~79.59mm,年日照时数少45.80~98.83h。耕地显著减少区比耕地显著增加区的年平均气温高0.81~1.85℃,年降水量高85.69~305.26mm,年日照时数少86.96~207.85h。在四个时段中,我国耕地重心逐渐北移且海拔升高。若海拔高度不变,耕地增加区比耕地减少区北移0.5-1个纬度,耕地显著增加区比耕地显著减少区北移1-2个纬度;若纬度不变,耕地增加区比耕地减少区,海拔升高100~200m,耕地显著增加区比耕地显著减少区,海拔升高150~350m。随年份增加,耕地增加区和显著增加区与耕地减少区和显著减少区在水分条件上的差别越来越大。这些结论对于研究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评价耕地占补平衡、调整产业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打击占用耕地犯罪行为,规范耕地破坏鉴定工作,近日,鹤岗市国土资源局出台了《关于印发〈鹤岗市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耕地破坏程度的标准、鉴定工作机构、方法、程序等,并首次成立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填补了该市在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空白。《通知》明确了六个情形为构成耕地种植条件遭到破坏:一是在耕地上硬化和建设建筑物或构筑物,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二是因人为挖损、塌陷、压占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三是在耕地上挖砂、取土、采石、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物料,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四是因人为因素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污染,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五是在耕地耕作层人为抛洒有害物品,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六是除上述情况以外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其它形式。  相似文献   

6.
辽沈大地     
正大连成立首个耕地保护协会试点为更好地做好基层耕地保护工作,调动基层农民自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大连市在金州新区向应街道大石棚村成立耕地保护协会试点。据了解,耕地保护协会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保护耕地、维护百姓权益的基层服务协会,大石棚村3300名村民入会,涉及耕地1.1万亩。协会将在深入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和违法占用耕地巡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逐步实现保护耕地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朱敏)  相似文献   

7.
1990—2003年14年间,山东省耕地逐年减少,这种耕地面积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根据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和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4个指标对14年来耕地利用效益的定量分析,建议山东省应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笔者通过构建4个指标模型,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耕地利用效益进行计算,得出湖南省14个市州耕地产出效益整体较差;耕地消耗回报整体较好,区域差异明显;耕地污染替代整体较差,耕地污染逐步加重;耕地利用集约程度较好,应注意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相似文献   

9.
2015年,湖南省主动引导和规范社会投资补充耕地项目并建立了省级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补充耕地市场化工作已经稳步开展。本文立意于补充耕地市场化,分析了补充耕地市场的组成及相关概念,探讨了社会投资补充耕地市场运行的核心基础,尝试谋划了社会投资补充耕地市场的发展步骤,并提出了发展意见,以期为全省社会投资补充耕地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定工作可以确定合理的耕地利用模式,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耕地进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一、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重要意义1.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是中央的一贯要求,也事关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面临数量、质量、生态等多重压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以来,无棣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加强耕地保护力度,多措并举大力促进耕地动态平衡。一是构筑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将耕地保护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将全年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办法,把耕地保护列为考核乡镇政府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日照市岚山区现有耕地虽能满足农产品需求,但不能保证建设用地需要。至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需求量1 400hm2,耕地缺口较大;全区未利用土地质量差、开发难度大,耕地面临短缺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的对策是控制人口增长,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积极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正国土资源部近日出台《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该《指导意见》,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指示要求,通过采取改革措施,探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新的途径和方式。规范地方通过对现有耕地提质改造,以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既保障经济建设合理用地需求,又要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南方国土资源》2013,(5):71-71
2013年以来,江西省南城县认真贯彻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全面落实土地利用补充耕地计划,积极开展"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落实责任。建立县、乡、村、组耕地保护责任网络,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将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解到各乡镇、村,明确规定了各乡镇、村耕地保护的责任目标和保护面积。出台《南城县耕地  相似文献   

16.
近日,湖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切实提升耕地保护工作水平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通知》指出,要着力做好耕地保护的重点工作,特别是要严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对占用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按现有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收费标准的两倍收取;  相似文献   

17.
东西南北     
《国土资源》2015,(2):60-61
河北//国土资源厅近日出台《破坏耕地鉴定暂行办法》,规定非法占用基本农田5亩(含)以上或基本农田以外耕地10亩(含)以上,并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的,须申请破坏耕地鉴定。《办法》列举了3种属于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的情形:一是非法占用耕地建设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或将耕地表面硬化,导致耕地无法耕种的;二是非法占用耕地挖沙、采石、采矿、取土致使种植条件严重毁坏的;三是非法占  相似文献   

18.
自然资源部门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主体,承担着耕地质量的监督考核责任。耕地质量建设得好不好、保护得好不好,必须要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耕地质量不仅反映耕地种植的适宜性和产能,还反映耕地土壤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保证程度,这是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新格局构建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9.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攸关农民切身利益。“十三五”期间,杭州市余杭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耕地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压紧压实各级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有效治理违法占地行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以“零容忍”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乱占耕地行为,依法依规管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真抓实干、动真碰硬,取得了良好的耕地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济宁市耕地历年总量及人均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55年来耕地数量总体呈明显波动减少趋势,各县(市、区)的变化也存在差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果表明,济宁市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对耕地占用的巨大需求和比较经济利益对耕地占用的巨大压力.为遏制耕地数量减少,对耕地数量快速减少区、平稳减少区和增加区采取的措施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