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半球平流层低层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奇异谱分析方法(SSA)分析了197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半球30hPa高度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平流层低层大气除了年变化及季节变化趋势外,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内振荡,最显著的周期为20~60天;在持续性异常多发地区,30hPa高度场变化中20~40天周期振荡占优势,而在其它一些地区则盛行40~60天周期振荡;对流层持续性异常主要同对流层高度场的20~40天振荡有关,并可能通过这种周期振荡同平流层低层相同周期的振荡的相互作用影响平流层低层大气季节内变化。  相似文献   

2.
北半球50hPa大气低频振荡与突发性增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继明  瞿章 《高原气象》1994,13(4):404-410
本文利用50hPa1969-1976年7个冬季的高度场资料进行了功率谱分析。分析发现30-60天低频振荡在高纬地区比中低纬更为显著;并且发现在阿留申高压北进的路径以及在极点上平流层突发性增浊的强年比弱年的相关要高,这表明30-60天的振荡在上述地区与温度有着密切联系。我们选取1970-1971年冬季强突发性增温个例,进一步分析了平流层突发性增温过程中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30-60天的振荡对平流层  相似文献   

3.
4.
1998年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的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使用NCEP/NCAR再分析的逐日资料,研究了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低频频率的遥相关水平结构既有相似的波列结构,也存在相异的特征。高原主体的低频振荡为相当正压结构,低频降水一般位于低频气旋性环流及低频气流辐合带内,利用高原低频降水可提前预测江南及高原南部的低频降水活动,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及东北地区的低频水存在同时加强和同时减弱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赵彩  于俊伟 《贵州气象》1997,21(5):45-46
1大气低频振荡的一般概念一些气象因子具有10~90天的准周期变化规律,这种振荡常在30~60天具有较大的振幅,通常将大气中一些气象因子具有的10~20天和30~60天准周期性变化称为大气低频振荡。现在发现具有低频振荡特性的气象因子主要有:纬向风速。气压。云量、降水、南亚季风槽位置、地气系统的射出(外逸)长波辐射等。2大气低频振荡的研究动态七十年代初Madden-J;11tan发现热带岛屿上的风场和地面气压场存在40~50天的准周期性变化,最早提出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现象。此后由于EINino现象和海一气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大气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6.
大气低频振荡研究回顾与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国强  朱乾根 《气象科技》2003,31(4):193-200
文章对大气低频振荡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回顾了热带和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研究的发展情况,低频振荡与季风的关系,并叙述了大气低频振荡的起源和维持机制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
8.
北半球夏季风区大气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低频振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1986年5-9月ECMWF/WMO资料计算非洲季风区、印度季风区、南海季风区和副热季风区的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结果表明非洲季风区和印度季风区Q1、Q2的准40天周期显著;南海季风区准双周振荡明显;副热带季风区盛行8天左右的周期;准40天周期振荡也是南海季风区和副热带季风区的重要信号,印度季风区Q1,Q2的准40天周期振荡比其他季风区的更为显著;非洲季风区Q1振荡位相超前于Q2振荡位相,其他季风  相似文献   

9.
冬季北半球平流层季节内振荡与对流层季节内振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崇银  程胜  潘静 《大气科学》2006,30(5):744-752
通过平流层大气ISO与对流层大气ISO的比较分析,发现在中高纬地区平流层大气ISO与对流层大气ISO有着许多相同点.北半球冬半年平流层大气环流主要低频模态也可认为是北极涛动(AO),其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为; 高纬度地区与中低纬度地区为反位相变化,北极地区附近具有最大的变化值; 其季节内振荡的正位相对应于AO增强,负位相对应于AO减弱.北半球冬半年平流层100 hPa 和70 hPa 位势高度场的低频遥相关分析表明,北极地区(概指北纬60°N以北)和北半球其他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北极涛动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北半球冬半年平流层的主要低频波列是从欧亚大陆中部到西北太平洋,并且由纬向型低频波列(欧亚大陆-西伯利亚-太平洋)和经向型低频波列(欧亚大陆-北极-太平洋)共同构成.平流层30 hPa 和对流层500 hPa 上经过带通滤波(15~90 d)位势高度场的EOF第一主分量的形势有十分类似的特征,它们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有显著的延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认为,北半球平流层大气ISO的变化要先于对流层大气,在滞后35 d 左右其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大气环流模式(SAMIL)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也表明,平流层的低频扰动可以在14 d 之后便在对流层500 hPa上激发出低频响应,其谱峰在30 d 左右.这进一步表明,通过大气季节内振荡,平流层的异常可以影响到对流层.  相似文献   

10.
1983与1985年夏季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大气低频波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安健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4,18(5):576-585
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1983年1985年夏半半球500hPa高度场大气低频波的振荡特征。结果表明,1983年(厄尔尼诺年)夏季热带中、东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东亚季风区上空的低频振荡比1985年(反厄尔尼诺年)夏季的低频振荡强,而热带西太平洋的情况恰好相反。这是由于反厄尔尼诺年夏季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强盛所致。分析结果还表明:1983年夏季低频波基本上是东传的;1985年夏季,在中高纬度地区低频波主  相似文献   

11.
岑思弦  巩远发  王霄 《大气科学》2009,33(6):1286-129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 研究了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洪涝与亚洲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 通过分析研究表明: 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降水低频振荡的主要周期是30~70天, 该低频序列的方差大约占了总方差的47%; 在降水低频振荡的位相5~8 (1~4), 亚洲季风区从阿拉伯海北部经孟加拉湾到我国南海地区, 以及我国淮河流域经渤海到日本地区主要受低频热源 (热汇) 的控制; 并且在极大降水位相7, 我国东部地区 (10°N~45°N, 110°E~120°E), 从北到南, 〈Q1〉低频分量的分布呈负正相间的低频热汇、 热源、 热汇、 热源形式(位相3则呈相反的分布形式); 在位相5~8 (1~4), 亚洲季风区〈Q1〉低频分量的分布有利于 (不利于) 气流向淮河流域汇合并形成辐合上升; 受低频环流变化的影响, 在位相5~8, 大量的水汽被输送到淮河流域, 辐合上升形成降水; 相反, 在位相1~4, 来自西太平洋上的水汽在该地区辐散, 不利于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诊断分析研究了北半球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随纬度的变化特征,利用1950-2005年北半球20—75°N逐日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功率谱。结果表明,(1)大气低频周期随纬度变化,夏季低频周期在45°N有最大值,为52.6d,在低纬和高纬低频周期较小;冬季低频周期最大值位于35°N,为49.9d,最小值位于60°N。(2)无论E1Nino年还是LaNina年,低频周期随纬度变化幅度在夏季都较正常年剧烈,最大振幅达到30d,而对冬季影响不大。原本位于35°N的最长低频周期在LaNina年移至65°N。(3)E1Nino年和LaNina年,低频周期随纬度平均值在冬、夏季差异不大;而在正常年份和所有年份,低频周期随纬度平均值在冬、夏季差异明显。(4)就北半球平均而言,无论ElNino年、LaNina年、正常年还是所有年,夏季低频周期都要小于冬季;ElNino(LaNina)事件在冬、夏季都有使大气低频周期缩短(延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48—2009年NCEP/NCAR逐日高度场和风场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平流层各主要层次上环流转型的年际、年代际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平流层冬季环流转为夏季环流的过程是高层环流转型早,低层环流转型晚,但在各层次上环流转型早晚存在着区域性差异。自新地岛到西伯利亚北部地区的环流转型最早,且该区域与北半球环流平均转型时间的年际以及年代际特征最相近。北半球平流层环流转型的气候平均时间早于东亚热带季风爆发时间,从而可能成为季风预测的前兆信号。分析还得到平流层各主要层次环流转型时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环流转型时间呈现由偏晚到偏早、又从偏早到偏晚的变化特征,只是年代际转折年份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存在差异。此外,平流层环流转型时间普遍存在准2年、准3~6年、准9~12年以及准21~24年的周期,可能与气候系统其他成员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Wave-CISK和低纬大气低频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勇  刘式适 《大气科学》1996,20(5):584-592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Wave-CISK机制的斜压半地转模式来讨论低纬大气中的低频振荡。在我们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不仅考虑了CISK机制的作用,而且考虑了CISK机制垂直速度w[B]随纬度的变化。这样,建立的半地转模式和相应的解析解更能反映CISK机制对低纬低频振荡的作用。在求解中,我们运用了本征函数S[-3/2][m](Sonine多项式)展开的方法,结果不仅得到了模式中所含的CISK-Kelvin波和CISK-Rossby波波速与对流凝结潜热参数η的关系,而且显示了低纬高、低层大气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在这样  相似文献   

15.
董佩明  刘健文  董婕 《气象》1997,23(11):7-10
采用SSA方法分析我国东南地区地面气温场,发现明显存在周期为35─40天的季节内低频振荡。计算还表明,SSA不仅能有效识别振荡分量,同样也是一种很好的时间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6.
董佩明  刘健文  董婕 《气象》1997,23(11):7-10
采用SSA方法分析我国东南地区地面气温场,发现明显存在周期为35-40天的季节内低频振荡。计算还表明,SSA不仅能有效识别振荡分量,同样也是一种很好的时间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与大气季节内振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崇银  潘静  田华  杨辉 《气象》2012,38(1):1-16
本文综合介绍了大气季节内振荡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关系的最新研究结果。主要内容是:大气MJO的活动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生成有比较明显的调制作用,在MJO的活跃期与非活跃期西北太平洋生成台风数的比例为2:1;而在MJO活跃期,对流中心位于赤道东印度洋(即MJO第2~3位相)与对流中心在西太平洋地区(即MJO第5~6位相)时的比例也为2:1。在MJO的不同位相,西太平洋地区的动力因子和热源分布形势有很明显不同。在第2~3位相,各种因子均呈现出抑制西太平洋地区对流及台风发展的态势;而在第5~6位相则明显促进对流的发生发展。这说明MJO在不断东移的过程中,将影响和改变大气环流形势,最终影响台风的生成。对多台风年与少台风年850 hPa的30~60 d低频动能距平合成分析表明,在多台风年有两个低频动能的大值区,其中最显著的是低频动能正异常位于菲律宾以东15°N以南的西北太平洋地区,此区域正好为季风槽所在的位置。而少台风年的情况与多台风年相反,从阿拉伯海东部经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一直到我国南海地区,都是低频动能的大值区,最大的低频动能中心位于印度半岛和我国南海南部;而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是低频动能的负距平区,季风槽偏弱,对台风生成发展不利。200 hPa速度势场清楚表明,多台风年(少台风年)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表现为高层辐散(辐合),增强(减弱)该地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不利于)台风的生成。大气季节内振荡(ISO)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影响的研究表明,大气ISO)流场对台风路径预报有重要参考意义。其结果表明,台风生成时850 hPa低频气旋(LFC)的正涡度带(特别是最大正涡度线)走向往往预示着台风的未来走向;200 hPa的低频环流形势对台风的路径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与200 hPa低频反气旋(LFAC)相联系的200 hPa强低频气流对台风起着引导气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