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西龙池(位于山西省境内)上水库的GPS短基线连续观测数据,计算得到23个月的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并评估了多路径效应对序列中线性项以及周年信号的影响,进而确定了西龙池上水库长期变形趋势。结果表明:自初次蓄水完成后,西龙池上水库整体稳定,主、副坝平面方向上存在微弱的线性变形。其中位于主坝上的测点L022运动速度为北偏东80°,2.2mm/yr,S071为主坝体北向断面上测站,其速度为北偏东109°,2.5mm/yr,副坝上测点L132为北偏西87°,0.7mm/yr。其余断面上的监测点平面运动速率小于0.3mm/yr;同时,水库各测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其中L022、L132沉降速率分别为3.8mm/yr,1.4mm/yr,其余测站沉降速率小于1mm/yr。部分测站N、E分量出现了周年运动,振幅为0.5~1 mm。分析认为L022、TN01测站的周年运动可能是由于其所处基岩的热膨胀导致,其余测站的周年信号中包括有基岩以及地表热膨胀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基于GPS流动观测确定垂向变化速率受年周期运动影响较大,但因观测数据较少,不能有效消除周期性运动的影响,使得GPS流动观测得到的垂向速率精度较低。提出利用同一区域GPS连续观测修正流动观测垂向速率的方法,首先依据GPS连续站垂向时间序列计算得到连续站的年周期运动振幅,然后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各流动站的年周期运动振幅,进而对流动站垂向时间序列进行周期性运动修正,最后依据修正后的流动站垂向时间序列求取垂向线性速率。分别选用云南地区陆态网络GPS连续(2010~2013年)和流动观测数据(2011~2013年)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年周期运动空间一致性较好的区域,该方法能够有效修正GPS流动观测垂向速率,提高垂向速率的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区连续GNSS时序观测值共模误差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恰当地识别共模误差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修正,提出了均值-小波法.天津地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序观测资料的计算表明下列4点:1)在一定程度上共模误差是可识别和分离的;2)在局部区域上可较精确地剔出共模误差中的白噪声--闪烁噪声;3)共模误差在GNSS观测值误差中占主要成份,测站综合噪声、共模噪声和自身噪声的比例关系约为1:0.83:0.54;4)通过修正后观测值信噪比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小波变换在处理GPS噪声的应用中有较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利用GPS连续观测资料的小波变换去噪结果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对分析资料采用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对同一小波基函数下的小波变换各尺度结果进行比较,并结合实例分析得出了初步的结论:对GPS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小波变换去噪,采用sym6、sym8和coif4小波,分解尺度在4~6之...  相似文献   

5.
利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19个GPS连续运行参考站2007~2013年间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了该区域ITRF2005参考框架下的三维速度场、应变参数及区域参考框架下的速度场。结果表明,在ITRF2005框架下,水平方向平均速率为33.97 mm/a,优势方向为NE 111.5°;相对于欧亚板块的水平方向平均速率为9.36 mm/a,优势方向为NE 85.6°;高程方向以沉降为主,最大沉降速率为15.22 mm/a,平均沉降速率为4.7 mm/a;该区域块体以N 29.4° E的拉张为主,达到2.4×10-9/a,同时兼有N 119.4° E的挤压,达到1.3×10-9/a。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GPS连续观测资料,从单天误差、重复率统计两方面对比分析了Gamit/Globk中6种不同计算方案的结果,重点分析了参考框架的选取与约束,并总结了利于形变研究和形变信息提取的数据处理方案:对小的区域网形变分析而言,定框架时不宜使用过多的测站,应该选区域网周边较稳定的点做为框架点进行GLORG计算,通过IGS轨道...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分析我国大陆及其周边GNSS连续站噪声的空间分布规律,该文基于陆态网络260个GNSS连续站和周边区域10个IGS站的观测数据,利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解算,得到各站的坐标值及其N、E、U 3分量误差值,制定筛选标准,依据该标准剔除质量差的测站,剔除异常值;利用Matlab软件,按照东向(E分量)、北向(N分量)、垂向(U分量)3个方向进行拟合,并提取各测站单日解的最大误差值出现的年积日,绘制其在我国大陆的空间分布图,得到中国大陆GNSS连续站最大单日误差值的时空分布特性图。发现大部分GNSS连续站单日最大误差值集中在夏季(7月居多)并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小波多孔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信号频率信息和幅值信息的连续重力观测数据多分辨率异常模式识别算法,利用小波分解得到高频区域的能量作为频率指标,与幅值相结合,对信号及其多孔小波分解结果进行多分辨率异常模式识别。利用模拟数据和实际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在带有噪声的信号中识别模拟数据的异常模式,可应用于连续重力观测台网数据分析处理,对于提升台网观测数据质量以及地震预测等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用此方法分析拉萨和武汉的3台超导重力仪2015-04-25尼泊尔地震前一天的秒采样数据后,得到一段27 min的在频率指标上有超过90%相似性的异常模式,这一结果的更深层次物理解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测量技术多依赖于各种连续对地观测系统。有色噪声在影响参数估计的同时,还蕴含了地球科学研究所需的大量有用信息。本文讨论了连续平差模型及最小二乘解,将有限维空间中的测量平差问题推广至无穷维空间,从信号分析角度讨论了观测有色噪声的消除方法。研究表明,连续观测方程的最小二乘解可由经典最小二乘解的极限导出;有色噪声对解的影响是系统性的,然而通过合理的观测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参数的无偏估计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沿海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业务化观测系统2009~2013年的GPS连续观测数据,在统一基准下分析了中国沿海22个长期验潮站的地壳垂直形变。分析结果表明,各验潮站高程时间序列的周期变化与潮汐变化具有较高的关联性;22个验潮站的地壳垂直形变趋势既具有小区域一致性,又存在显著的海区差异;研究验潮站地壳垂直形变,可以有效消除验潮站地壳形变对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实现海平面变化量的准确提取。  相似文献   

11.
利用TEQC软件对深圳连续运行参考站(SZCORS)的原始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测,通过完好观测值比例、多路径效应、CSR和信噪比给出了这些站的数据质量报告,结果表明, SZCORS各参考站观测数据质量(CSR<5,MP1<0.5,MP2<0.5,SNR<60db-HZ)好于全球IGS站的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GPS共视法(GPS CV)和载波相位时频传递法(GPS Different CP,GPS CP)的特点和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差观测值的连续实时载波相位时频传递方法(GPS DCP),该方法利用两个时频传递站上对单颗卫星构成的单差观测值进行GPS CP模式计算,同时利用基于参数贝叶斯估计的算法平滑天与天之间的钟跳。算例结果显示,新算法相比传统GPS CP法在中短距离内具有更高的时频传递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作针对在进行城市高层建筑倾斜观测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由于观测环境条件差,无法正常观测的困难,通过对倾斜偏移量及倾斜方向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全球定位系统》2010,35(2):65-65
根据美国科学家的预测,在2012年地球将遭遇“超级太阳风暴”,太阳将会向地球喷发数十亿吨的物质,从而诱发电磁暴,人类几乎所有的电子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如果“超级太阳风暴”抵达地球,额外电流将穿过地球上的电网,成千上万个变压器上的铜线都将快速加热并熔化,从而导致多数电网陷入瘫痪状态,人类将重回“黑暗时代”。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现代变形监测网常用的观测方法,从观测元素的可靠性和灵敏度数学模型出发,通过1维、2维监测网数据来分析各个观测元素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并得出变形监测中观测方法对观测元素的敏感度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纬仪这种定位方法是:当望远镜瞄准一条起始线时,其读数就是该线的方位角,因此在观测过程中如果下盘保持固定,望远镜瞄准其它方向时,那么读数是该方向的方位角。  相似文献   

17.
何明清 《四川测绘》1990,13(3):104-107,133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在微机上建立的沉降观测数据库系统,本系统利用dBASEⅢ、FORTRAN、Quick BASIC混合编程,具有对沉降观测资料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处理以及绘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阐述了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以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精密施工,认真分析建筑物建设中发生的变化,从而提高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20.
GPS站点的观测环境对数据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但影响的规律和量级还有许多技术难点需要克服。利用TEQC软件,对全国7个省市的GPS控制网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数据处理分析了GPS观测环境和数据质量的相关性,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研究表明:通过GPS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对观测数据进行初步质量控制,并作为观测数据验收和计算前的数据质量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