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24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大会(General Assembly)于2007年7月2日至13日,在意大利佩鲁贾(Perugia)举行.我们代表CDSN仅参加了在IUGG会期的第二周,即于7月8日至11日召开的国际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2007年会.陈运泰院士作为FDSN执委会委员也应邀参加了这届年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综合学术讨论会将于10月15—19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这次讨论会共有16个专题:①计算地球物理(徐果明、李幼铭);②深部构造(袁学诚、冯锐);③地球动力学(石耀霖);④地形变及地应力(邵占英);⑤地球电磁场(徐文耀、周烑秀);⑥地球重力场及地球潮汐(许厚泽、王谦身、陈益惠);⑦中国地热场(汪集旸);⑧震源物理学(陈运泰、牛志  相似文献   

3.
在近日刚刚闭幕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 )第 2 3届大会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IUGG中国委员会副主席陈运泰当选为新一届IUGG执行局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夏军研究员当选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IAHS)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当选为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 (IAMAS)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吴忠良教授当选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乐肯堂研究员连任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  相似文献   

4.
吴军  吴忠良 《地震学报》1986,8(4):445-445
1986年8月23日,地球物理领域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和毕业于地球物理系的学友们会聚燕园,纪念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地球物理专业成立三十周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秦馨菱、曾融生、陈志强、谢毓寿等以及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运泰、国家地震局科技司副司长陈章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仁和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沈克琦,教务长王义遒,原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褚圣麟教授、原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谢义炳教授等有关领导同志参加了纪念活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  相似文献   

5.
值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召开之际,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于1991年10月9日晚,在北京迥龙馆饭店召开了本届第三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主编刘光鼎,副主编陈运泰、钱绍新、黄绪德,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马在田、刘椿、牟永光、杨文采、言静霞、李幼铭、陈颙、陈效期、姚振兴、郭自强、蒋宏耀、管志宁、熊光楚。部分编委因事请假。参加会议的还有学报编辑部孙群、郭爱缨、汪海英、肖台琴。  相似文献   

6.
Adam M.Dziewonski(1936~2016)生前是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教授,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与地震学家.鉴于Dziewonski教授在固体地球物理领域的重要基础贡献,199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Crafoord奖(被誉为地学界的"诺贝尔奖"),1999年美国地震学会授予他Harry Fielding Reid奖章,2002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授予他William Bowie奖章.Dziewonski教授的研究注重于利用地震观测资料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震源机制,他最杰出的工作包括:(1)发展了地震矩中心位置和震源机制(CMT)反演方法,建立了实时自动反演全球中大型地震震源参数的系统,以及具有搜索功能的震源参数数据库以及相关的网站;(2)发展了被地学界广泛应用的一维地球参考结构模型PREM;(3)将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地球深部结构的研究中,反演获得三维非均匀地幔的速度结构模型,以及地球内部结构间断面的深度起伏特征;(4)证实地球内核的固态性,发现地球内核的各向异性和内核最深部的结构特征.Dziewonski教授是很多地震学领域的开创者,他在地震学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地震学家以及其他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本文简要介绍了Dziewonski教授主要的科研工作、核心的学术成就及重要的学术服务贡献,并探讨了他学术研究成功的因素,希望能够对从事地球科学研究的学者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1989年12月30日地球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10会议室召开了在京编委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主编傅承义,副主编陈运泰、王妙月、黄绪德,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仁、王懋基、刘光鼎、刘国栋、刘振兴、刘福田、许同春、许忠淮、牟永光、肖佐、陈颐、汪集旸、佟伟、吴如山、吴庆鹏、杨文采、言静霞、姚振兴、秦积庚、郭自强、徐文耀、曾融生、傅良魁、谭廷栋,共28人;缺席陆邦  相似文献   

8.
授予菲利普.H.艾布尔森(Philip HaugeAbelson)的史密斯奖章是为纪念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科学,特别是地球物理学的两位科学家而设立的。艾布尔森对科学的贡献,包括他个人的研究工作,任《科学》杂志编辑期间的卓越的工作,以及他曾任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长等都是众人皆知的。但是人们可能还不太知道他在把《地球物理研究》(JGR)杂志创办成为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主要杂志和世界主要的地球物理编年史中所起的作用。在5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地球物理年来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成员可在诸如地震学会、美国气象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学会之类的一些组织的专刊或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学报等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这些学报试图起到多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震动态》2006,(12):44-48
2006年第1期地球:我们的变化着的行星IUGG动态陈运泰朱传镇(1)………………………………2005年世界和中国灾情和减灾盘点高建国胡俊锋任德凤姜泽平贾燕(8)……………2005年地震活动概况………………刘玉莲(18)2005年国外地震灾害综述赵荣国李卫平张虹(20)………………………………………洛阳地震台依法保护地震观测环境的实践与分析……………………………王世昌(24)秉承重任应运而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岩石圈应力专业组成立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杨树新(30)………………………………………………美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  相似文献   

10.
1985年6月12日,苏联卓越的地球物理学家、地球内部物理学方面的著名专家马格尼茨基年满70周岁。他从事科学、教育和科学组织工作已经45年,发展了苏联地球物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固体地球物理学。他的活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地球学科中采用精确的数理方法,从而能把他所建立的地球物理方向摆在严格而坚实的科学基础上。由于马格尼茨基的努力,在列入世界科学先进行列的地球内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其中每项成果均揭示出地球物理学的新的科学方向,其中可以提及的有:分带熔化分析理论;现代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原因的研究;根据各基准点计算地球内部温度的方法;下地幔物质熔解成氧化物的学说;地球内部各种极值条件下的物质状态的平衡。马格尼茨基创立了一个学派,他多年的教学活动无疑促进了这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他撰写的《地球物理基础》和《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等专著驰名于国内外。马格尼茨基主持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物理系地球内部物理学教研室和地球物理学部,领导着苏联科学院施米特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室。他是学术刊物《地球物理》(苏联科学院汇报)的主编。 1971年他当选为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主席,他为在一系列科学规划中发展国际合作倾注了许多精力。他领导着社会主义国家地球物理研究协调委员会的一个处。  相似文献   

11.
《世界地震译丛》2013,(2):75-78
在刚刚结束的第10届亚洲与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sia and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简称AOGS)学术年会上,本刊主编陈运泰院士当选为亚洲和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主席,任期两年(2014~2016)。AOGS成立于2003年,是亚洲与大洋洲重要的地球科学学术组织,每年举行一次学术大会。本届AOGS年会于6月24~28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除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据英国皇家协会派遣的地球物理访华组成员麦肯齐(Dan PeterMcKenzie)于4月21日访问地球物理研究所时介绍说:普瑞斯 (Frank Press)已任美国卡特总统的科学顾问。另据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长马克斯韦尔(A·E·Maxwell)在1977年4月出版的该会刊物“E(?)S”第58卷4期上撰文,对他的前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十届(1988年度)地震地磁基本台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交流会于1989年8月1日至5日在北京白家疃地震台召开。参加评比会的代表70余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蒋克训、副处长修济刚、地球物理所所长陈运泰、科研处处长陈英方、九室主任陈培善以及我国测震学老前辈秦馨菱、谢毓寿两位老先生应邀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陈运泰所长在开幕式上强调地震及地球科学的研究离不开观测,而观测本身就是一门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大量进口对我国地球物理仪器发展的影响,强调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工作者所进行的不懈努力,提出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今后发展的四点意见:(1) 反复宣传地球物理仪器、观测、实验的重要性;(2) 逐步形成对地球物理仪器评价标准的共识;(3) 关注发展高新领域;(4) 营造国内仪器快速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汉斯·贝克海默(Hans Berckhemer)教授于2014年7月21日逝世。贝克海默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他在那里长大并在斯图加特大学接受大学教育——1951年获得物理学学位,195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德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的科学生涯以斯图加特地球物理状态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开始(1951—1963),重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3月23日,德国地球物理学会授予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华人科学家汪荣江博士"恩斯特·冯·雷博伊尔-帕斯维茨奖"(Ernst von Rebeur-Paschwitz Price),以表彰他在地球物理学与地震学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恩斯特·冯·雷博伊尔-帕斯维茨是德国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是现代地震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2004年,德国地球物理学会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评选  相似文献   

17.
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ICSU),最近成立了一个将制定和监督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IGBP)的委员会。该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特别委员会(SCGB)有19名成员,分别来自15个国家(见表1)。美国哈佛大学的麦卡锡(JamesJ.McCarthy)被任命为该委员会的会议召集人,并期望他能在 SCGB 的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该委员会的主席。麦卡锡现在科罗拉多博尔德大学大气研究协会的边缘学科地球研究办公室工作,他也是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周刊》新杂志的编辑及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地球系统委员会的成员。  相似文献   

18.
<正>月刊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定价目1200元(含邮资)《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为团长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15人赴法国参加1991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巴黎地球物理所召开的中法双边地震学术讨论会。这是自国家地震局成立以来,第二次高层次赴法国的代表团。在为期4天的学术讨论会期间,双方地震学家近5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方面有著名地震学家陈运泰等人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