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一、序言:为了进一步研究以往松山地区气象台使用干燥度预报指标及其火灾天气预报指标,爱媛县交通消防科对1977年的84次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归纳。这里所谓森林火灾说的是山林火灾,不包括平地、原野的火灾。再是气象资料使用了松山地区气象台的观测记录。二、森林火灾发生状况:图一、森林火灾发生年变化图,  相似文献   

2.
马力  张银廷 《气象科技》2008,36(1):105-107
利用1981~2004年气象和雷击火灾资料,研究气候条件对内蒙占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发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该地区雷击火灾多发的气候原因.结果表明:①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5~7月,出现时间为5月12日到7月16日,多发生在每日10:00~17:00;②雷击火灾的发生与近年来气温的升高密切相关,尤其是5~7月气温和地温的升高,是引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③5~7月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逐渐减小,使干旱程度不断加剧,导致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从1999年以后,雷击火灾次数呈明显上升的趋势;④气候的变干、变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是导致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灾频繁发生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1971—80年发生在南美洲西海岸的EI Nino现象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72和1976年为强的EI Nino年,而1971和1974年为显著的反EI Nino年。还指出,1—6月份南美西海岸的海温与7月份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夏季风呈负相关.在EI Nino年,主要环流的特征为:(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强度偏弱.(2)澳大利亚高压位置偏南。(3)赤道缓冲脊强大.ITCZ东伸到太平洋中部。南半球的信风在105°E附近越过赤道之后,于10°N折向东去,流入西太平洋.(4)印度次大陆季风中断.孟湾西南季风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分量极其有限,在反EI Nino年,上述各系统特征完全相反.我们认为,EI Nino现象的发生,引起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变动,最终影响到我国夏季风的强度,这是二者之间遥相关的一种可能过程.   相似文献   

4.
1999年全球重大气候事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李晓燕 《气象》2000,26(4):16-19
1999年,全球气候仍持续较常年偏暖。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强拉尼娜事件维持并发展,对全球特别是热带地区的气候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欧洲、北冬季连续遭受暴风雪袭击,出现严寒天气,夏季又经受了高温热浪的袭击。全球许多地区暴雨频繁,亚洲南部、欧洲中部、北美南部、南美北部以及非洲的一些地区都遇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而北美中部、西亚等地却干旱少雨,发生了凡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北美、南亚、澳大利亚东北部先后遭到罕见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年都有发生.国际上通常把燃烧面积为100-150公顷火灾称为大面积森林火灾.从建国到1980年,仅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就发生了8000多次,其中林地火灾面积约1.65亿亩,占本区森林面积的43%.研究林火预测、灭火和火管理中的气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制约森林火灾的因素,概括起来有火种、植被及其结构和状态、土壤性质和状况、地形、发生时间和气象条件等.植被是森林火灾的燃料,火种是触发机制,植被的结构和状态、土壤性质和状况(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1960-2017年甘肃河西及其周边23个气象台站6-7月逐日气象资料和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国家气象行业标准,分析了河西地区干热风发生时段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干热风的影响。研究表明:(1)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上,干热风发生时段内气温明显升高,相对湿度先升高后降低;中部地区升温幅度和相对湿度变化最大,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2)发生特征上,干热风发生日数先缓慢减少后迅速增多;2000年后干热风影响范围扩大,大面积干热风事件明显增多。(3)与各要素对应关系上,干热风日数的小波系数与气温和潜在蒸散量的小波系数多为正对应,与相对湿度多为负对应,此对应关系在21世纪后较为明显,日数与潜在蒸散量的对应关系最好。(4)发生条件上,日最高气温达到32℃时,河西西北部发生干热风的可能性最大,风险概率由北向南逐渐降低;14:00(北京时)相对湿度≤30%时,河西安敦盆地及鼎新、民勤发生干热风的可能性最大,风险概率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站点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贵州夏旱对水稻、玉米产量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作物夏旱度的计算公式和作物历史灾损量的估算方法,建立了夏旱对水稻、玉米产量影响评估模型.研究指出:(1)夏旱对贵州水稻、玉米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以东地区;(2)伏旱的影响区域大于初夏旱;(3)干旱对水稻的影响区域大于玉米.  相似文献   

8.
利用内蒙古中部25个地面气象站1971-2003年3-8月所有发生降水日的24小时降水量、每天四个时次(北京时02、08、14、20时)的云量、云状和天气类型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内蒙古中部地区春夏季云与降水的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春夏季,中部地区各类降水云的出现频率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不同地区受不同降水云的影响各异.各种类型的降水均呈现出夏季高于春季的特点,且出现频率自西向东递增.  相似文献   

9.
编辑选编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Yin等利用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和轨道碳观测卫星(OCO-2),综合分析了2009年6月—2016年12月澳大利亚CO2浓度的时空变化。在空间分布上,澳洲中部的CO2浓度一直高于其他地区,而该地区降水的缺乏被认为是导致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将结果与K?ppen-Geiger气候分类相结合,发现CO2的空间分布与各种气候类型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降水、海温、沿海浮游植物、植被覆盖等因素共同影响澳大利亚CO2浓度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
1引言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 ,由于是吉林省省会 ,人口密集 ,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等都比较集中 ,火灾隐患较大 ,特别是一些宾馆、酒店、商店、学校、工厂等人力、物力集中的地方 ,重大火险隐患更为突出。近几年火灾发生起数明显上升 ,每年因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万元。仅1999年 ,长春市就发生火灾4910起 ,其中特大火灾2起、42人死亡 ,31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为1917.8万元。由于火灾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研究和分析火灾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制定防范对策 ,对确保城市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长…  相似文献   

11.
杨元琴 《气象》2003,29(S1):24-27
从2000年全年林火发生地区和时间分析研究入手,指出了2000年林火发生的两大重灾区。一个是东北林区(黑龙江、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另一是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划分出了森林火灾发生的三个高冷期,即3月中下旬到4月初、5月上中旬及6月中下旬。根据2000年林火发生地区和时间特征,分析研究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气候背景,森林火突出现的天气形势,结合卫星云图林火监测资料,对2000年森林火灾发生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天气学模型分类。  相似文献   

12.
对 2007 年浙江省南部地区 10 次距离雷达站 5~100 km、不同规模的森林火灾进行分析,发现温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CINRAD/SA 能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测.雷达分析发现,火灾引起的回波具有水平尺度小、回波顶高度低、回波强度强等和地物回波相类似的特征,径向速度图上一般有辐散速度对的出现,并具有不同于气象回波的特征.受地理位置和天气系统等影响,发生在大陆山区的森林火灾其回波特征较海岛和沿海山区的森林火灾更为显著.本文还对应用雷达监测森林火灾的前景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雷达回波可以识别、监测不同规模森林火灾的发生和演变,为森林火灾的监测提供了崭新的手段,也为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拓展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庄丽莉 《气象》1992,18(4):45-47
1991年,是世界异常气候多发的年份。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出现大范围暖冬;南亚北部热季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欧洲、亚洲春夏发生严重洪涝,孟加拉强气旋风暴,中国江淮特大洪水和菲律宾中部台风暴雨引发的大水和山体滑坡成为震撼全球的严重自然灾害;大洋洲澳大利亚,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北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林区火灾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70-2006年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过火次数与过火面积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是大兴安岭林区火灾易发季节,4-6月易引发较大等级的森林火灾;雷击是引起该地区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雷击火灾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6月为雷击火多发月;年尺度上,降水量与过火次数呈显著相关,气温与过火面积呈显著相关;月尺度上.气温与过火次数呈显著相关,风速、相对湿度与过火面积呈显著相关;日尺度上,过火次数与最高气温呈显著相关,过火面积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相关;但复相关系数较小,表明对森林火灾的预测不能仅仅选取气象因子,更要考虑火源及可燃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气象知识》2010,(1):26-27
年初欧洲遭遇罕见寒流大雪低温造成多人死亡,印度持续异常高温新德里遭遇近50年来最热天气,高温热浪导致澳大利亚发生严重火灾  相似文献   

16.
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伊春林区1953~2004年的林火资料,分析研究林区火灾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532004年,伊春林火发生总次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到90年代下降至最低,近年有所回升.其中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的次数年际变化不大.伊春森林火灾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总火灾面积年际变化,以1978年为界存在明显的两个阶段,1978年以前为森林火灾受害严重阶段,1979以后为森林火灾受害轻微阶段.伊春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4~6月和9~10月份.无论是火灾发生的次数,还是火灾发生面积,峰值均主要发生在12:00~14:0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利用O3数据、气溶胶指数和风场观测资料,对发生在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和印度尼西亚地区的特大火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火灾发生后,研究区及下风方区域O3总量均有增加;(2)此次黑龙江火灾释放出的CO、NOX、CH4等大气成分是造成5月O3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进一步分析黑龙江火灾发生时期的环流形势发现,火灾发生前,3、4月O3总量的增加来源于西风气流对中高纬高浓度O3的平流输送,而5月则与火灾有较为密切的关系;(4)新加坡和菲律宾地区O3含量增加似乎也与O3前体物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51个牧业旗县为研究区域,选取牧区频繁发生的旱灾为研究对象,从旱灾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着手,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专家打分法、熵权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评估的指标及其权重,建立牧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完成内蒙古牧区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分析及其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牧区干旱高风险区呈带状分布,主要集中在沿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南段一带,包括鄂尔多斯中部和东北部、巴彦淖尔市北部的部分地区、包头中部、呼和浩特市中部、乌兰察布市中部、锡林郭勒盟偏南地区、赤峰市北部、通辽市西北部地区,以上地区海拔高,地形以中、低丘陵为主,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高、孕灾环境敏感性高且承灾体易损性也高。  相似文献   

19.
1 历史资料统计分析 目的:找出森林火灾发生的自身变化规律及森林火灾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1.1 建立本溪地区森林火灾历史资料档案库管理系统 档案库已录入1981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共计12年本溪地区森林火灾历史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马斯克林高压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指出,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在形成我国夏季6、7月份降水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随月份、地区有差异。此外,还指出,马斯克林高压在激发EAP遥相关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