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以公里格网为约束,以区域面积为加权因子的逐格网纠正技术的大区域平面坐标快速转换模型。该模型首先在待转换数据上布设公里格网,建立公里格网与待转数据间的关系,然后以格网控制点为基准数据,通过区域面积加权求解的方法对待转数据进行逐格网坐标转换。通过安徽省域范围内1954北京坐标系到CGCS2000平面坐标转换试验表明,该模型在保证转换精度的条件下,避免了大区域平面坐标转换过程中分幅或分区转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WZCORS)的实际需求,探讨了利用WZCORS客户端的平面坐标转换方法,给出了平面坐标转换模型,并利用NET Compact Framework 2.0开发环境,采用Visual Basic.NET 2005编程工具实现转换.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客户端的平面坐标转换方法,解决了WZCORS的VRS用户,将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成常用的平面坐标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坐标转换的精度受转换模型、公共点个数和分布、地形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高原地区某县矿权核查数据为例,采用四参数模型和二次曲面模型进行平面坐标转换,在地形起伏大的大范围区域探讨公共点选取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分析两种平面坐标转换模型的特征,为相关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建立过渡坐标系进行平面坐标系统相互转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平面坐标系统相互转换数学模型中尺度因子的可变性,针对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建立过渡坐标系来改变尺度因子可变性的坐标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平面坐标系统转换公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采用最小二乘法推导了平面坐标系统转换公式,坐标转换严密,计算简便,可供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平面坐标转换时选取不同模型将得到不同的转换精度,通过所编程序进行实验,对比了四参数模型、六参数模型和二次曲面模型的转换精度.实验表明,当合理选择转换点时二次曲面模型在平面坐标转换中精度高于四参数模型和六参数模型的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7.
刘学军 《北京测绘》2014,(6):142-145
为了更好地利用已有大地测量成果、GPS测量成果,必须进行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转换。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参考椭球建立的大地测量坐标不同,特别是地方坐标和国家坐标经常进行转换,因此研究平面坐标转换及参数的确定的数学模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2000国家大地坐标与城市平面坐标转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方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之间的坐标转换一般采用七参数和四参数转换模型,各模型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受到范围限制等的制约,因此两坐标系之间的数据转换工作量成为推广CGCS2000的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之间的严密转换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均在CGCS2000椭球基准下进行相互转换;将平面转换与高程转换分开进行;建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是可逆的,且不损失精度。使原有城市地方坐标系下的数据成果无须转换,直接继续使用。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提出的模型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转换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各种常用坐标转换模型及适用性,分析了重合点密度对不同坐标转换模型转换精度的影响和二维四参数转换模型投影变形影响,研究了不同坐标模型外推的范围与外推误差的大小,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为不同区域地理信息坐标转换模型的选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GP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GP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模型,研究了其内部符合精度和外部检核精度,实现了高精度的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统一国土测绘档案历史坐标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的方法,然后给出算例求解,并通过了检核。该方法可广泛使用于国土测绘档案坐标转换中。  相似文献   

12.
自2011年7月1日起,海南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简称HiCORS )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并向用户提供CGCS2000坐标服务。但目前,海南省测绘局所提供的数据均采用海南平面坐标系,这给海南省使用CGCS2000坐标服务的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海南平面坐标下的数据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这种转换方法可行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3D产品(DOM、DLG、DEM)在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3D源数据包括以Geo TIFF格式为代表DOM数据、以Autodesk公司的DXF文件为代表的DLG数据和以Arc/Info Binary Grid格式为代表的DEM数据。本系统以VB6.0为平台进行开发设计,通过解析各数据文件的文件结构,直接定位、修改数据文件的坐标信息,该系统独立于现有GIS及测绘相关软件产品,数据处理快速,转换效率高,能够比较精确地实现小区域的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常用的坐标系有如下几种: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本文对上述四种坐标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研究在同一参考基准下的坐标换算,涉及的内容有空间直角坐标同大地坐标相互换算、高斯坐标正反算以及邻带换算。本文以Visual Basic 6.0为编程语言,研制了相应的坐标换算软件,现有的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程序设计是合理的,软件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建立完成相对独立坐标系统之后,一方面需要与国家坐标系相联系,以便独立坐标系成果更好地延续和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独立坐标系成果的继承和更新。建立相对独立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之间联系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坐标基准转换的过程,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转换模型,建立合理的转换关系,通过多种方案的计算和对比,以转换精度来评价转换效果。已知的建立两者之间联系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结合实例对比各方法的优劣与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大地坐标与高斯坐标的转换程序研究和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了大地坐标与高斯坐标的转换公式的基础上,得到了适应电算的公式.采用编多个子程序的方法实现二者之间的转换,编程实现了北京54坐标、西安80坐标和30带高斯坐标和60带高斯坐标之间的转换;对转换的成果的精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的结论:用转换程序所得到的坐标精度能满足日常的生产使用,但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
韩军生  顾和和 《东北测绘》2012,(1):164-166,179
针对目前的多种测量任务,阐述了进行实时坐标转换的必要性。回顾了2维坐标转换的基本原理,从2维坐标转换基本原理出发,以WGS-84坐标向北京54坐标转换为例,提出了以数据库建立为核心的坐标转换的详细设计线路,并给出数据库的基本框架。重点阐述了WGS-84坐标向北京54坐标转换的参数求解过程,为了综合考虑任意测点周围已知点对该点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距离加权求参数的方法。最后总结了此设计路线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阶段各类坐标系间的高精度转换在定位导航等方面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现有的坐标转换模型设计了坐标转换框架,在坐标转换框架中确定一个中间坐标系,各个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都通过中间坐标系来完成,从而建立框架下所有坐标系间的公共关系。新加入的坐标转换关系继承了坐标转换框架下原有的坐标转换关系,简化了新坐标系与框架下已有坐标系间的转化工作,坐标转换精度为20 cm,验证了使用坐标转换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刘达  韩晓冰  房龙 《东北测绘》2012,(5):175-178,182
测绘工作中经常碰到3维直角坐标系的3维转换问题,本文通过简单的几何平移旋转缩放算法,对3维十六参数的直角坐标系变换,进行了理论描述和几何证明以及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