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海蚀面(下界)与沟蚀面或陆蚀面(上界)所限之滨相地层厘定为海退体系域(FSST)为依据,建立以海退体系域之上的沟蚀面为底界所构成的Ⅲ型层序边界面类型,即区别于I型层序,又不同于Ⅱ型层序,并能更客观地反映桂中北泥盆纪沉积盆地露头层序地层特征。这一露头层序地层模型研究的关键在于识别与判断层序中一些具特殊成因意义的界面,这些界面包括陆蚀面、海蚀面、沟蚀面、暴露面等;其次是研究露头剖面相序,不同的沉积体  相似文献   

2.
李文辉 《广东地质》2000,15(4):49-54
通过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将蕉(岭)-梅(州)地区晚古生代岩石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才虎头组,大湖组、忠信组、大埔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孤峰组、童子岩组、翠屏山组大隆组,根据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层序特征差异,岩相变化及顶底界面几何特征等,将该区晚古生代沉积划分为不同的沉积体系域-2个低水位体系域(LST)、5个海侵体系域(TST)、1个饥饿段(SS)、2个最大海泛期沉积(MFS)、3个水位体系域(HST)和1个陆边缘体系域(SMST),各沉积体系域的基本特征表明,该区于晚古生代期间反复经历了多次海进一海退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相和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征  何镜宇 《地球科学》1997,22(3):293-299
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结合生物地怪学,在古地理格局演化和海平面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进行沉积相划分层序地层研究,将下古生界划分为两个超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各层序主要或基本由海侵体系域及高水位体系域组成,两个超层序最底中的序为I型层序,其顶底界面为I类层序界面(SB1),其余的层序均为型层序,其顶底面为Ⅱ类层序界面(SB2)边界。  相似文献   

4.
首次对武威盆地13条石炭系露头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出2个Ⅰ类层序界面和4个Ⅱ类层序界面、5个层序和11个体系域,其中,Ⅰ型层序界面具有由区域性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不整合和由局部升降运动导致的剥蚀或地层缺失2种成因类型,Ⅱ型层序界面主要为沉积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的结构类型的转换界面。层序Ⅰ、层序Ⅱ、层序Ⅲ、层序Ⅳ、层序Ⅴ基本与前黑山组、臭牛沟组、靖远组、羊虎沟组、太原组相吻合。首次在早石炭世前黑山组底部判识出了由下切河道相进积复合体构成的低水位体系域,揭示不同层序内各体系域发育特征,并以体系域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进行追踪对比,建立了武威盆地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和体系域演化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华南二叠纪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聚煤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二叠系列成于基底构造不均一的陆表海盆地,古特提斯海的演化控制着华南板块上二叠纪的构造格局及沉积、聚煤作用,华南二叠纪可划分为6个Ⅲ级层序。在不同构造区域层序地层界面有其特殊的识别标志,层序地层也有不同模式,主要表现为低位体系域(LST)不同的沉积特点,聚煤作用在不同体系域也各有规律。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结合生物地层学,在古地理格局演化和海平面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进行沉积相划分和层序地层研究,将下古生界划分为两个超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各层序主要或基本由海侵体系域及高水位体系域组成.两个超层序最底部的层序为Ⅰ型层序,其顶底界面为Ⅰ类层序界面(SB1),其余的层序均为Ⅱ型层序,其顶底界面为Ⅱ类层序界面(SB2)边界  相似文献   

7.
山东沂水地区早中寒武世地层属陆表海沉积。岩性组合,沉积旋回,岩相,相序以及地层结构,层序界面标志等特征,将区内中下寒武统划分9个层序和识别出10个层序界面。Ⅰ型和Ⅱ型层序上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凝缩段不甚发育。  相似文献   

8.
何明华 《贵州地质》1995,12(3):233-239
湘黔川三省交界地区的上元古界震旦系南华冰碛组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顶底界由2个I型层序界面(不整合面)所限定的沉积层序,该层序由下往上可划分为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凝缩层、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和晚期高水位体系域,其中的海侵体系域沉积序列为区内工业碳酸锰矿床的唯一赋矿层位。另外,还对松桃凉风坳锰矿段内的大塘坡组(Z1d)/铁丝坳组(Zit)的地层界线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并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9.
吴跃东  刘家云 《安徽地质》2001,11(3):185-194
安徽省定远东部一明光地区古近一新近系划分方案不一,通过地层剖面的测制和利用构造一岩性一岩相法进行l:5万地质填图,系统采集了ESR测年样,并结合区域对比.自下而上划分古近纪定远组、明光组,新近纪下草湾组和桂五组。该区古近一新近纪沉积物以陆相红色磨拉石和陆相火山岩建造为主,陆相红色类磨拉石的建造分析表明其形成于冲积扇和扇前河湖环境,碎屑物质来源于沉积区东边扬子地层区的浅变质岩和沉积区西北侧华北地层区变质岩和未变质岩石。其陆相火山喷发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活动性环境,是区内火山活动最盛的时期。其盆地类型为箕状断陷型、迁徒型和坳陷型。根据盆地充填沉积序列划分出4个层序(2个二级和2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和层序Ⅳ不完整,层序Ⅱ和层序Ⅲ皆由冲积沉积体系域、湖扩张体系域和湖萎缩体系域3个基本单位构成。层序界面主要有区域构造运动界面和盆地构造应力转换面一体系域转换界面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黔西南地区三叠纪地层沉积格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立亭 《贵州地质》1996,13(2):129-134
黔西南地区三叠系是被两个区域性不整合面所限定的一套地层,它可进一步划分为七个层序。除层序Ⅰ外,均为类型Ⅰ层序,其中Ⅰ—Ⅳ为碳酸盐层序,Ⅴ—Ⅶ为硅质碎屑层序。综合岩石地层单位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层序地层、年代地层等各方面资料,建立的区域性地层沉积格架表明:①碳酸盐台地上地层层序特征是─—层序界面清楚;层序一般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缺少低位体系域;无真正的凝缩段,与凝缩段相当的地层称低速沉积段;成岩作用的影响极为明显。②研究区内的沉积盆地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早三叠世)为伸展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也是区域性海平面主体上升时期;第二阶段(中晚三叠世)为挤压型周缘前陆盆地,也是区域性海平面主体下降时期,该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早、晚两个时期。在沉积盆地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时期,分别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层层序和沉积格架。  相似文献   

11.
宇宙中恒星的演化始于巨星的形成 ,后者的质量是太阳系的数百倍 ,寿命估计为数百万年。重元素合成于巨星的内部。它们控制了巨星爆炸过程中 (超新星 )形成的气态云和盘状物的冷凝加速度。冷凝和旋转的加速导致后代恒星质量越来越小 ,寿命越来越长 ,直到形成像太阳这样的小星体 ,其质量为 1.989× 10 30 kg ,寿命已有几十亿年。这些小恒星的形成是冷凝过程中产生的水成冰氢星子不断聚集的结果。上一代巨星的原始星盘中的物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了冰氢星子的形成。这些星体形成于致密、高速旋转的原始恒星星盘中 ,周围环绕着巨行星和褐矮星。由于星体达到恒星状态 ,它们开始影响原恒星盘 ,结果导致星体相互分散 ,同时 ,最近的巨星发生表面去气作用。后者可以从巨星到恒星的质量衰减得到证实。UpsilonAndromedae、5 5Cancri和HD16 84 4 3等天体的巨行星记载了这样的事实。太阳系中的表面去气作用主要反映在近太阳巨星的流体外壳完全消失。由于流体外壳消失 ,铁硅酸盐熔融核暴露地表 ,形成小的类地行星。木星也经历过表面去气作用 ,依据是木星具有很高的平均密度 (1.3g cm3) ,几乎是土星密度 (0 .7g cm3)的两倍。因此 ,类地行星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 :原行星 (其父巨星具有重的熔融核 )和正常行星 (在其父行星  相似文献   

12.
公路装卸区是油库油品通过公路运输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油库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作者从油库公路装卸区布置方式和要求,交通组织形式,车辆的种类及交通组织流线方面提出一些设计探讨,使业主在公路装卸区的使用管理上更方便,交通组织更顺畅。  相似文献   

13.
煤田数字测井LOGSYS数据处理软件中,建库、编辑、刻度、测井深度校正及格式转换等功能的改进与增置,不但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增加了处理功能,而且提高了测井资料的质量,扩展了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区长兴组底部普遍发现一薄层砾岩,经酸解分析,内含丰富的牙形刺和鱼牙化石。根据化石确定,此层砾岩在不同地区为不同时代:浙江长兴煤山,砾岩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之末;安徽广德独山和江苏张渚园田,砾岩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之初。此砾岩的出现说明本区龙潭组沉积之后有一短期侵蚀,并代表长兴组沉积的开始。因此长兴组沉积在各地不同,应是一穿时的地层单位。它始于晚二叠世早期之末至晚二叠世末。并根据岩相分析结果认为本区长兴组是一个由北东向南西展布的浅海台地到台前凹陷的低能海进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
莫里青断陷西部在始新世双阳组沉积时期发育NE,SW和NW方向三个浊积扇体,其中NE向浊积扇体仅发育于湖平面上升初期(双一段沉积时期),SW向浊积扇体在湖平面上升初期、上升早期和快速上升时期(双一,双二和双三段沉积时期)始终存在,而NW向浊积扇体形成于湖平面上升早期(双二段沉积时期),并一直持续到湖平面快速上升时期(双三段沉积时期)。目前在区内仅钻遇中扇水道、中扇过渡带和外扇沉积。  相似文献   

16.
支持宇宙力参与板块运动的观点,赞同地球质心偏移的论断,但对质心偏移的力源和成因提出不同的看法。数理推导表明,太阳斥力与万有引力常数G的变化综合作用、冰盖在一极的形成与消融等是质心偏移的主要力源。  相似文献   

17.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文宝萍 《地学前缘》1996,3(1):86-92
文章在对国内外滑坡预测预报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滑坡发生时间、滑坡活动强度、滑坡危害三方面系统总结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现状,评述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有效性及各国研究的特点。进而,分析预测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加褶皱的研究是以叠加机制和叠加类型为基础的。从变质岩构造研究中形成的叠加褶皱理论是以剪切褶皱为基础,而沉积岩的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均与之不同。国外有学者分别指出再褶皱时的斜纵弯褶皱机制和早期褶皱枢纽的迁移机制以及四种基本叠加类型。我国有人论述了早期褶皱的枢纽、拐线的迁移是正纵弯再褶皱的一种机制,依此提出了正纵弯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本文对这些成果的主要认识和依据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张年生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224-227
本文通过对甘肃北山-新疆东天山地区化探金异常检查评价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如采样介质、粒度、采样方式等,初步总结出在戈壁荒漠景观条件下开展化探异常检查评价的合理工作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面对连云港市新浦区软土地基上施工的某住宅楼 ,施工时由于对北楼部分桩出现的缩颈及断裂未能妥善处理 ,造成楼房北倾的问题。经协商 ,及时采取了旋喷桩加固法加固北楼基础 :采用沉降法(切桩 )、纠偏 (使各承台均匀、协调、沉降 )、接桩、固封等措施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