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东镇岩体微区^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测年技术(简称微区^40Ar/^39Ar法)对广东云开地区东镇岩体含眼球体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中单矿物作了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眼球体内核中的巨晶状钾长石年龄(419.40±4.37)×10^6a。眼球体角缘中重结晶微粒状钾长石年龄(272.63±3.13)×10^6a,眼球体外壳中的强应变长条纹黑云母年龄(177.84±2.29)×10^a。暗色条带中的弱应变板  相似文献   

2.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体的Nd-Sr同位素及岩石成因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本文利用Rb-Sr等时线方法测得第一阶段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第二阶段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三阶段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52±9)×10 ̄6a、(137±7)×10 ̄6a~(136±6)×10 ̄6a和(131±1)×10 ̄6a。Sr-Nd同位素资料表明各阶段花岗质岩石均基本上源于地壳物质的重熔。与钨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属同一岩浆体系分异演化的产物,其钕模式年龄(t_(DM)=2307×10 ̄6a)反映出成岩物质来自早元古宙地层的重熔。与铅-锌-银矿化有关的花岗斑岩的钕模式年龄(t_(DM)=1284×10 ̄6~1578×10 ̄6a)示意出其成岩物质来自中元古宙地层的重熔。  相似文献   

3.
粤西东镇岩体同位素年龄地质意义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庄文明 《广东地质》1997,12(4):21-26
作为粤西云开地块典型片麻状花岗质岩石之一的东镇岩体,目前共有3个锆石Pb-Pb年龄和5个微区^40Ar/^39Ar年龄,年龄值介于(911-167)×10^6a之间,但其地质意义的认识不一。东镇岩体邻近有较大范围的海西,燕山期典型化岗岩类分布,而且其中并无受剪切变质特征;受剪切变形的东镇岩体例 不但钾长石巨斑晶与片麻理协同变形,同时被海西,燕山期花岗岩侵入。  相似文献   

4.
与前人的划分不同,本所指的郭家岭花岗岩只包括郭家岭和丛家两个岩体。由郭家岭岩体的5个全岩样品给出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00.6±3.48Ma,(^87Sr/^86Sr)i=0.71127、R=0.99955,表明该岩体支运动末期形成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表明该花岗岩是由壳幔物质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香港中生代火成岩U—Pb法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vis  DW 《广东地质》1998,13(3):59-68
香港中生代侵入岩和火山岩22个锆石和独居石新的U-Pb年龄,揭示了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火山-深成作用分为4期,(164.6±0.2)×10^6~(159.3±0.3)×10^6a,(146.6±0.2)×10^6~(146.2±0.2)×10^6a,(143.7±0.3)×10^6~(142.5±0.3)×10^6a,(140.9±0.2)×10^6~(140.4±0.2)×10^6a。从最早知道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叶城-狮泉河剖面花岗岩中黑云母40Ar-39Ar法年龄研究,获得西昆仑北岩带库地岩体海拔高度2950m和2850m黑云母的封闭年龄分别为396.9Ma和388.9Ma,西昆仑南岩带塔西土路克、三十里营房和奇台大坂岩体黑云母的封闭年龄为195.8~183.9Ma,班公湖-喀喇昆仑北岩带日土岩体黑云母封闭年龄为80.3~79.6Ma,其时代分别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晚期。年龄结果表明,同一岩体海拔高的黑云母封闭年龄大于海拔低的黑云母封闭年龄,根据海拔高程差和坪年龄差计算出岩体的抬升速率,表明青藏高原西部从加里东期到燕山晚期,隆起速度有增大的趋势,而且具脉动性。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海西晚期花岗岩体黑云母Mg高Fe^2+低,Mg原子数〉0.6,Fe^2+原子数〈1.1,而燕山期γ^2-25岩体黑云母Mg原子数〈0.6,Fe^2+原子数〉1.1,燕山晚期γ^3-15岩体黑云母Mg原子数〈0.4,Fe^2+原子数〉1.9,本区黑云母成分特征介于华南二成因系列之间,兼具二系列的某些特点,表明本区花岗岩的壳幔混源特点,本区南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冈山县中部有汉花岗闪长岩和贺阳花岗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和Sr同位素初始比值。它们的主岩相年龄分别为92.0±6.5Ma和81.2±5.5Ma,SrI分别为0.70696±1和0.70684±10。  相似文献   

9.
薛良伟  周长命 《地球化学》1999,28(5):473-478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40Ar-^39Ar法测定了小秦岭303号石英脉的形成时代为石元古代。其流体包裹体属H2O+CO2+CaCl型,盐度为6.5%-12.98%,CO2含量高,Na^+〉K+。303号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2382±336)Ma-(2234±47)Ma,(^87sR/^86Sr)i为(0.7351±0.0019)-(0.7416±0.0004),^40Ar^^39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玄武岩古地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构造意义,对雷琼地区3.82×10^6a以来的玄武岩采用Thelliere逐步加热法进行古地磁场强度测量,获得几个较重要的古地磁场强度和虚偶极矩变化的结果,距今(0.35~0.09)×10^6a期间,古地磁场强度变化为(0.0518~0.0528)mT,虚偶极矩变化为(11.829~13.576)×10^22A.m^2;(0.71~0.47)×10^6a期间  相似文献   

11.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岩成矿热历史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徐文艺  徐兆文 《地质论评》1999,45(4):361-367
采用Rb-Sr方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岩体年龄为143.37±5.17Ma;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年龄为123.6±0.7Ma;成矿岩体从固结成岩到成矿经历了20Ma。根据Rb-Sr和K-Ar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的不同,估算出沙溪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热衰减速率平均为20℃/Ma。单一的由成矿小岩体所提供的热能难以维持如此长时间热液成矿活动,矿区晚期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金佛寺岩体的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金佛寺岩体位于北祁连山区山前断裂南侧,属加里东晚期侵入体。由金佛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大草滩二长花岗岩及干巴口二云母花岗岩3个侵入阶段的岩体组成。前两阶段岩体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419.87±0.4Ma和403.7±0.08Ma。表明其侵位时代为志留纪中晚期。岩体定位以后经历了3次抬升和两次沉降。  相似文献   

13.
扬子板块西缘北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沈渭洲  赵子福 《地质论评》2000,46(5):512-519
扬子板块西缘北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分布较广。它们具有准铝质化学成分(A/MKC〈1.03);贫Bb、U、Th、Nb、Hf,相对富Sr、Ba、Zr;稀土总量较低,(〈0.7050),δ^18O(〈7.6‰)。这些特征与华南同熔型花岗岩类的值十分相似,反映其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特点。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Nd模式年龄(1.81~1.14Ga)介于我初生地壳(1.0Ga)之间,推测这些花岗岩类主要是由上述两端元  相似文献   

14.
杨建文 《江苏地质》1998,22(3):176-181
广东塘蓬岩体中发育两类不同成因及时代的花岗岩,采用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确定塘蓬主岩体的成岩时代为海西期(204Ma);应用Sm-Nd同位素,采用二元混合模型确定塘蓬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改造型花岗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同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武夷火山铀成矿带中的主要铀矿床的共同点是都具有花岗岩基底岩石。选择富城和高溪两花岗岩体进行地球化学研究。这两个岩体均为复式岩基,其主体岩石都形成于印支晚期(高溪:214.6Ma;富城:203~226Ma)。岩体中的长石为微斜长石;黑云母为铁云母和铁叶云母。岩石化学表现为富硅、偏碱和铝过饱和的特征。微量元素Co、Ni、Cr、Sr、Ba含量和Sr/Ba比值较低,Rb、Nb、Pb、Zn的含量和Rb/Sr比值高。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的比值高,并有强烈的铕亏损。高溪和富城两岩体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高(分别为0.71239和0.7198),钕同位素组成低(-6.62~-12.84),这些表明高溪岩体属改造型花岗岩。两岩体中活性铀的比例高,特别是在蚀变作用中活性铀的比例增加。铅同位素追踪研究表明,在蚀变过程中岩体中的铀发生了大量的丢失。矿石铅同位素和岩体铅同位素都位于造山带的演化线附近,且矿石铅、火山岩铅、花岗岩铅及基底变质岩铅同位素组成呈线性关系,据此认为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分别是形成570和6722矿床主要铀源体之一  相似文献   

16.
巴颜喀拉地体POG型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陈文  Arnau  N 《地球学报》1997,18(3):261-266
巴颜喀拉地体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地体和羌塘地体之间,在地体的中-东部有大量花岗岩出露。黑云母^39Ar-^40Ar和锆石^207Pb/^206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侵位年龄在220~212Ma之间。所经历的两次大的后期动力变质变形作用分别发生在148Ma和110Ma。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台北缘的工产辽和南缘的东秦岭两个钼矿带闻名遐迩。本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了燕辽钼矿带中兰家沟钼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86.5±0.7)×10^6a,杨家杖和肖家营子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87±2)×10^6d-(d191±6)×d10^6a和(177±5)×10^6a,小寺沟和寿王坟铜矿床的Re-Os模式为DD(134±3)×10^4a和(148±4)×  相似文献   

18.
浙江毫石银矿床成矿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步台  陈好寿 《矿床地质》1994,13(3):271-281
文章通过矿脉中蚀变绢云母的K-Ar年龄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年龄测定,得出毫石银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0×10^6a。该成矿年龄相对于本区上侏罗统火山岩的成岩年龄要滞后≥30×10^a。同时,对该银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H、O、S及Pb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判别其成矿热液来自中生代大气降水成因的环流地热水,通过淋滤作用汲取岩石中的成矿物质,形成了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19.
郯庐断裂带北段形成的年代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窦立荣  王瑜 《地质论评》1996,42(6):508-512
对郯庐断裂带北段内的依兰-伊通断裂带测定断民支岩的黑云母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为100±2.3-95.7±2.74Ma,同时测定了带内的辉绿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0±5.9Ma,而辉绿岩中辉石单矿物的^40Ar/^39Ar坪年龄为105Ma。结合断裂切过下白垩统泉头组,表明左行走滑断裂形成于100Ma左右,即早白垩世末期。  相似文献   

20.
敦德冰芯过去800a来的甲烷记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郭德冰芯上部95m的12个样品记录了近800a来冰内气泡包裹气体中甲烷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最近200a来该冰芯记录的甲烷浓度急剧上升,与南极及格陵兰的甲烷记录反映的趋势相一致,但与两极同时代样品相比,其浓度总体上要高出0.5×10^-6~0.6×10^-6mol/mol在这之前,3者基本保持一致,在0.7×10^-6~0.8×10^-6mol/mol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