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谈手持GPS在地质矿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全福 《吉林地质》2014,(3):126-128
手持GPS未经参数校正时定位精度为80~120 m,利用测量控制点进行参数校正后定位精度可提高至5 m以内,在地质勘查中熟练运用手持GPS将大大提高野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实验表明部分手持GPS外符合定位精度较低,尤其两次观测同一点的互差一般都会超过其标称精度,在测定地质孔位或小比例尺填图中会出现较大误差.实践过程中,发现手持GPS的外符合精度明显低于内符合精度,前者误差有时高达30m左右,而且不稳定,随机性很差;后者坐标相对误差一般均能达到3~5 m的精度.利用手持GPS内符合定位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动态坐标校正法,即每次测量都以几个已知点为校正点重复测量,以此计算坐标转换时的相应参数进行坐标纠正,从而提高手持GPS与地图坐标的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前GPS、mapsource、mapgis、Excel等已在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论述手持GPS坐标数据,经mapsource、Excel进行转换和整理,利用MapGIS地理分析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模型子系统,投影变换模型子系统,以及输入编辑子模型系统,实现了化探测点自动标注,化探异常图的自动圈定。拓展了mapgis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空间,极大地方便了地质人员野外工作,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手持GPS是目前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具有导航方便,高效率等特点。通过Gamin系列手持GPS自带的Map Source软件,可以快速求取空间平移参量DX、DY、DZ,并将物探测点编辑成测线放置在Google Earth软件中查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矿区水文地质调查中应用手持GPS接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手持GPS接收机在矿区水文地质调查中的点位定位精度,在不同地段选择6个测量已知控制点进行参数测定,在每个点上要求搜索到4颗以上卫星信号,定位时间5min以上。对投影方式及比例参数设定后,再利用矿区不同的测量已知点与手持GPS接收机测量点坐标进行对比。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取决于接收机、处理软件、所测卫星的图形强度和观测环境。经参数校准后,手持式GPS接收机单点定位精度优于±5m,可满足矿区1∶1万及更小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对工程点位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Mapsource与Excel、 MapGIS相结合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GPS、 mapsource、 mapgis、 Excel等已在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论述手持GPS坐标数据,经mapsource、 Excel进行转换和整理,利用MapGIS地理分析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模型子系统,投影变换模型子系统,以及输入编辑子模型系统,实现了化探测点自动标注,化探异常图的自动圈定.拓展了mapgis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空间,极大地方便了地质人员野外工作,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李敬平  董凯 《甘肃地质》2013,22(4):90-93
手持GPS的出现给各个行业导航定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不同的坐标系统需要在使用中随时变化,利用统计法线性方程组求解手持GPS平面坐标参数,是一条解决手持GPS坐标系统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8.
GPS的定位与实际工作中基于不同坐标系和比例尺的地质图、地形图的工作手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坐标转换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牵涉到地球坐标系与大地定位、大地测量学、地图投影以及GIS空间分析等学科或专业知识.作者通过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野外工作中利用GPS的体验,对一般情况下手持GPS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GPS数据坐标与GIS产品中坐标系统在定义上的异同和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鹏  石福升  林品荣 《地质与勘探》2004,40(Z1):203-206
与传统测地方法相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测地工作,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GPS坐标通过参数转换,可以换算成所需要的坐标系坐标.利用手持GPS定位技术,开展了10km2面积的激电工作.通过与传统测地方式取得的激电成果对比,表明手持GPS定位技术完全可以用于电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5个IGS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GPS双频单系统与GPS/BDS组合双系统PPP解算实验,实验表明GPS/BDS组合双系统的定位精度与收敛速度都优于GPS单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高速公路网框架点GPS定位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上海市高速公路网及若干主要国道的道路框架点GPS控制网施测及观测数据处理为例,详细分析和总结了中长距离道路导线形式GPS控制网的设计布设方法、网的稳定度和数据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2.
GPS技术在金川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结合金川露天矿边坡变形GPS监测研究,主要论述监测基点的选择,基点WGS-84坐标的确定,变形监测网的布设,GPS数据采集、处理和质量,坐标转换的实施等,给出反演推出的若干四等三角点及其它控制点的变形数据,这些数据和造成变形的物理成因符合得很好,最后概括出GPS技术应用于变形观测的若干优点。  相似文献   

13.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Earth tide effects on the GPS kinematic/static position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oretical Earth tide computation and practical GPS data processing. Tidal effects could reach up to 30 cm in Denmark and Greenland depending on the measuring time and the position of reference station. With a baseline less than 80 km, the difference of the Earth tide effects could reach more than 5 mm. So, in precise applications of GPS positioning, the Earth tide effect ha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even for a relative small local GPS network. Several examples are given for demonstrating that the Earth tide effects can be viewed by GPS surveying. They are given through static GPS data static processing, static GPS data kinematic processing, and airborne kinematic GPS data processing. In these cases, the Earth tide effects can be subtracted from the GPS results. The determination of tidal parameter through static GPS data kinematic processing has also been tested.  相似文献   

14.
GPS测量技术目前是国内地面沉降城市开展地面沉降研究的一个重点。GPS具有常规测量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GPS系统固有的原因,其垂直方向的测量精度相对于平面测量精度一般较差。这对于开展城市地面沉降需要布设大面积GPS网而言,显得尤为突出。GPS伪星定位测量技术是近年兴起的新兴技术,它可以全面改善GPS测量在垂直方向(大地高)的精度,从而全面提升GPS的性能。本文就GPS伪星定位测量技术的原理、方法结合国外的诸多实践进行了论述,对伪星定位的潜在能力进行探讨。并就目前上海市开展的GPS地面沉降网改善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GPS卫星定位是在地球物理勘查中应用的一种新的测量技术.作者对物探仪器中GPS技术的集成,包括GPS OEM板的技术性能、软硬件接口进行了研究,在分析GPS定位误差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GPS差分技术.  相似文献   

16.
作为GPS/重力边值问题理论及方法的应用,在对GPS/重力方法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N区的600个GPS/重力数据和48个高精度GPS水准数据,计算出该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通过拟合法和系统差直接改正法进行的精度分析表明,应用GPS/重力数据结合水准方法确定的该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达到厘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17.
Hastaoglu  K. O.  Sanli  D. U. 《Natural Hazards》2011,58(3):1275-1294
GPS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natural hazards and other geophysical phenomena. Landslide monitoring is one such area in which various GPS methods are tested and various systematic error sources are introduced. In previous studies, one error source introduced on rapid static GPS was the effect of large height differences in GPS positions. In this study, we further investigate how GPS velocities/slip rates are affected by large station height differences when rapid static surveying is us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influences, we used static GPS measurements from the Koyulhisar landslide in central Turkey. Comparison of rapid static GPS solutions with static GPS solutions using BERNESE 5.0 indicates that systematic biases occur in the estimated rapid static GPS deformation rates when the station height difference is large between baseline points. Th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on the vertical component, whereas it is negligible on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When reducing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ference station and the rover stations, rapid static solutions from 15-min sessions show high correlation and similar deformation rates with static positioning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8.
GPS广播星历轨道误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何利用广播星历中的开普勒轨道参数和轨道摄动修正量计算GPS卫星轨道坐标的方法和步骤。编写了根据广播星历计算GPS卫星轨道坐标软件,并根据实际广播星历数据计算了GPS卫星轨道坐标,然后与同一历元的IGS精密星历所提供的每15min GPS卫星的坐标进行了比较,探讨其轨道误差,并得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GPS、GIS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调查这项综合的、基础的地质工作,无论从野外的研究手段,还是室内的成图方法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研究手段的不同,导致地面点的表示方法有所差异。GPS野外定点是使用WGS84坐标系,而地质图在成图时所使用的地理底图则是投影后的平面坐标系。因此,本文将详细讨论GPS数据与我国地质图的高斯坐标数据的配准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GPS及不同功能地质制图GIS平台,给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天津市区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为例,探讨了高精度GPS地面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表明,GPS数据处理软件、GPS监测网的框架基准、大气延迟改正和粗差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大影响。在对GPS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时,只有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误差源进行有效改正,GPS高程分量的精度才有可能达到毫米级,才能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