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9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0年 6月 6日 1 8时 59分 ,甘肃省景泰发生了MS5.9地震 .经甘肃省监测台网测定 ,该次地震震中位于 3 7. 0°N ,1 0 3 . 9°E ,震源深度 1 5km .作者收集了甘肃及青海地区共 2 5个地震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 ,求出了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见表 1和图 1 .矛盾比为 0 .2 8. 表 1 震源参数节面A节面B节面应力轴P轴B轴T轴倾向 2 72° 1 88°方位角 2 3 5° 1 71° 1 3 4°倾角 82° 56°仰角 1 8° 54° 3 0°图 1 震源机制解Fig. 1 ThefocalmechanismofJingtai     MS5. 9earthq…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2年 7月1 1日 0 7时 3 6分 ( UTC)在我国台湾地区( 2 3 .7°N,1 2 2 .2°E)发生了 MS5.9地震。我们利用 CDSN的 6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初步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参数 ,结果如下 :最佳双力偶解节面 :走向 1 0 4°,倾角 79°,滑动角 1 78°;节面 :走向 1 94°,倾角 88°,滑动角 1 1°。应力轴T轴 :本征值 1 .9,方位 59°,仰角 9°;N轴 :本征值 0 .4,方位 2 0 2°,仰角 79°;P轴 :本征值 -1 .7,方位 3 2 8°,仰角 7°;标量地震矩 :M0 =1 .0× 1 0 18N· m。矩震级 :MW=5.9。图 1 震源机制的几何表示2…  相似文献   

3.
赵永海  陈永花 《高原地震》2005,17(1):68-68,64
2004年10月4日13时30分,青海省久治县发生ML4 0级地震(33°18′N,101°00′E),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青海、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南北地震带地震强化监测项目”测震系统中大多数的地震台站都较好地记录到此次地震,得到了较完整的数据资料,以此计算出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见图表。图1 2004年10月4日青海久治县4 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Fig 1 Focal-mechanismsolutionofJiuzhiearthquakewithML4 0onOct 4,2004 表1 2004年10月4日青海久治县4 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单位:°)节面A节面BXA轴YB轴P轴(负区)T轴(正区)N轴走向倾角滑动角走向倾…  相似文献   

4.
都昌庭 《高原地震》2001,13(1):66-66
20 0 0年 4月 1 5日 1 7时 3 2分在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发生了 5 3级地震 ,微观震中 ( 3 3°1 8′N ,95°1 8′E)。震后收集了全国基准台网及青海省台网记录有P波初动符号的十个台站的资料 ,作出了该震的震源机制解 ,见图表 ,初动符号矛盾比为 2 0 %。从震源机制解看出 ,该震是近NS向受压 ,近EW向受张 ,走滑性逆冲错动。 表 1杂多 5 3级地震源机制参数    节面Ⅰ        节面Ⅱ      P轴    T轴    B轴   矛盾比走向倾向倾角走向倾向倾角方位仰角方位仰角方位仰角1 4 3° 2 3 3° 62° 55° 3 2 5° …  相似文献   

5.
不同资料和方法给出的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找到1个合适的震源机制解来研究此次地震的发震方式,通过数学方法得到了与现有震源机制解差别最小的中心震源机制解,节面I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94.78°、52.68°和139.16°,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312.44°、58.67°和45.22°,根据本次地震余震分布拟合得到的断层面的走向为312.17°,与中心震源机制的节面Ⅱ走向一致,因而推断节面Ⅱ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之后,利用此次地震之前震源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了震源区的震前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长宁6.0级地震的中心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震前应力场均为逆冲型为主兼走滑分量的类型,震前应力场压轴为NWW—SEE向,中间轴为NNE—SSW向,两轴倾角接近水平,而张轴较陡,表现为逆冲型的应力场。将反演得到的应力场投影到中心震源机制解给出的与余震分布一致的节面上,发现中心震源机制解的滑动角和应力场预测的滑动角差别仅为13.45°,表明此次地震受背景应力场控制而发生在先存的薄弱面上。  相似文献   

6.
1999年青海省三次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5月 30日、9月 2 7日、11月 2 6日分别在青海省的唐古拉 (32°5 1′N,93°34′E)、河南县 (34 .6°N,10 1.4°E)和玛沁 (34°30′N,99°48′E)发生 5 .6、5 .1和 5 .0级地震。震后收集了青海省地震台网、甘肃省地震台网和全国基准台网的部分 P波初动符号 ,做出震源机制及其参数见下表和图 1。参 数 A节面 B节面 P轴 T轴 N轴倾向倾角倾向倾角走向倾角走向倾角走向倾角唐古拉 5.6 2 2 3° 76° 6 1° 16° 4 8° 35° 2 15° 6 5° 30 8° 8°河南县 5.12 81° 4 7° 10 5° 4 3° 2 83° 2° 14 7° 87° 13° 2°玛沁 5.0 2 74…  相似文献   

7.
韩立波  蒋长胜 《地震学报》2012,34(3):415-422
2011年6月8日9时53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发生Ms5.3地震.据新疆自治区民政厅报告,截至6月9日7时,地震造成托克逊县1241人受灾,324户1335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50户168间农牧民住房成为危房、无法居住,274户1135间房屋墙体开裂,博斯坦乡中学24间教室房屋开裂,伊拉湖乡医院8间病房开裂,无人员伤亡报告.  相似文献   

8.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省玉门市5.9级地震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省玉门市发生5.9级地震,这是继2001年7月11日肃南5.3级地震后,在祁连山西段发生的又一次破坏性地震。极震区烈度为Ⅶ度,地震造成灾害损失达7000万人民币。文章对该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地震序列、地震背景、震害损失评估及地震应急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震源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万琴  魏光兴 《地震学报》1989,11(3):282-290
本文用178个国内外地震台的P波初动符号,作出山东省菏泽地震(Ms=5.9)的断层面解,并用广义瑞雷波方向性函数得到这个地震的破裂方向为北东,破裂速度和破裂长度分别为0.6 km/s和3 km.由瑞雷波谱得M0=1.71020Ncm.这次地震发生在菏泽地震巢的西南端.震前几个月,地震巢的地震活动处于平静期.与此同时,据大地测量资料表明,在地震巢及其附近平均隆起2mm.我们推测震前地震巢及其附近存在断层蠕变,使得应力弱化,从而使其西南端的震源区应力增加而发生5.9级地震.   相似文献   

10.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3年6月青岛震群波形资料,由P波、SV波、SH波初动和它们之间的振幅比,联合计算了ML≥2.9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震群发生前期,震源机制较为一致,P轴与北东东(80°)近水平方向的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震群发生后期震源机制变化相对较大。上述现象相对于强震P轴方向与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而余震P轴絮乱的现象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相对于强震在震后引起的主压应力方向变化(约40°~96°)来说,青岛震群地震引起震源区P轴的变化(约45°)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董积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甘肃,震源机制,永登1995年7月22日6时44分,甘肃省永登县发生了Ms5.8地震。经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为北纬36...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青海省地震台网玉树、曲玛莱、杂多、昌都等地震台以及玉树7.1级地震后临时布置的台站产出的数字化观测资料,采用Pg、Sg最大振幅比的方法,计算了2011年6月26日青海囊谦Ms 5.2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该区地震序列以走滑地震为主,仅有一个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为逆冲类型.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甘肃省民乐一山丹发生了6.1级地震。震时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强烈有感、海北州西海镇部分人有感,祁连县三个乡镇的部分民用住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震后,青海省地震局(包括西宁市地震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组汇同海北州地震局、祁连县地震办公室和祁连县政府等有关部门对受灾区的震害损失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评估。利用3天时间顺利完成了民乐地震对祁连县造成的震害损失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施甸MS5.9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昆明数字地震台网对2001年4月12日施甸MS5.9地震序列观测的近300次地震事件的波形数据资料为基础, 用横波波谱资料估算了该次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 结果表明,震级在1.5~5.3的范围内, 地震矩范围为1010~1016 N·m, 拐角频率的范围为0.2~8.0 Hz, 震源破裂半径a的范围为200~2 500 m, 地震应力降的范围为0.1x105~20x105 Pa. 通过对地震震源拐角频率fc及地震应力降随时间变化的统计分析, 本文研究结果发现, 施甸5.9级主震前的前震序列地震的平均拐角频率明显低于主震后余震序列的平均拐角频率. 与之相反, 地震平均应力降则是前震序列明显高于余震序列. 分析认为, 主震前后平均拐角频率和应力降的这种随时间变化特征, 具有强震前的前兆信息指示意义. 主震的前震序列具有高应力降显示出主震区储存了较高的剪应力;主震后, 由于释放了绝大部分应力, 余震序列则表现为低应力破裂过程.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玛沁县5.0级地震的烈度分布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玛沁县5.0级地震的宏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烈度和断层与震害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阐述了发震构造(库玛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并对地震形成的区域构造环境及地震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云南姚安6.0级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波、SV波、SH波初动及其振幅比联合反演震源机制解的方法,计算了2009年7月9日发生在云南姚安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同时结合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对姚安6.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性质和震区应力场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分析表明:(1)姚安6.0级地震发震断层为NWW—SEE向的直立右旋走滑断层,与美国哈佛大学的主震CMT解节面基本一致,也与余震优势方向分布一致,证明结果可靠;(2)震区主压应力场优势方向为NNW—SSE向,与其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NNW—SSE向一致,表明主震应力场主要受到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同时还有一些小的余震与主震应力场不同,表明震区应力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结合本次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震源机制解特征、震区断裂构造特征综合分析,综合判定姚安6.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属于马尾箐断裂。  相似文献   

17.
张敏 《高原地震》2002,14(4):23-28
运用“全时空和有限时空扫描”方法^①,对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9级地震前青海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处理。研究了该次地震前的中短期震兆特征。这些震兆包括:1年尺度的中短期空区、半年尺度的短期空区;西宁水氡、湟源水氡、乐都气氡震前l~5个月的短期异常;长宁水氡点的流量减少异常;二十里铺土地电EW向和NS项的反向异常;平安电磁波EW向的高值突跳。这些异常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空间上表现逐渐向震中迁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玉门5.9级地震后临时台网监测情况,利用台网资料进行了余震定位和误差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青海省内电磁前兆异常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青海省内格尔木、西宁地磁,二十里铺土地电,平安电磁波资料的分析,认为:在此次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电磁方面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20.
从灾情收集、地震现场、震情监测、趋势研判、区域联动、信息发布、后勤保障、灾害评估等方面对青海省地震系统在玉树地震中的应急工作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