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夏永久  黄友琴  李洁 《地理科学》2021,41(6):1050-1060
依托南京市郊区近千户城市拆迁安置家庭入户调查数据,对城市低收入居民被迫搬迁后的就业变动过程及形成原因开展统计分析,利用生命历程理论构建就业变动纵贯数据库,使用事件史分析模型动态模拟了被迫搬迁后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就业变动经历,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90%以上的城市低收入居民被迫搬迁后经历了就业变动,就业变动集中发生在搬迁后的前4 a,研究期内人均变动1.5次;被迫搬迁后的就业变动类型多样、原因复杂,呈现明显的阶段差异,并非所有的就业变动都和被迫搬迁有关。② 性别、年龄、学历等个体社会经济属性,以及搬迁前后的职住空间关系对就业是否发生变动具有显著影响,搬迁时年龄越大、学历越低、女性、搬迁前职住距离较小、搬迁后职住距离较大以及前一年在中心城区工作受访者,就业发生变动的概率越大。③ 家庭搬迁年份较晚,社区周边就业机会增多以及新的地铁线开通,对个体就业变动发生呈现明显诱导作用,即就业岗位及其可达性对就业变动发生具有显著性影响。④ 前一年的职业类型对就业是否发生变动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自营职业者比工作单位员工更不可能经历工作变化,意味着自营职业者的就业状态相对稳定;此外,家庭入住年数对受访者就业变动产生了显著影响,即随着时间推移,个体就业发生变动概率在降低,安置居民的就业状态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人口时空变化与情景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昊光  刘彦随 《地理学报》2014,69(10):1487-1495
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北京全域乡镇街道尺度人口空间变化格局特征,并借助CA-MAS模型对未来城市人口格局进行情景模拟,以期增进对北京人口时空动态的认识,为北京城市管理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研究表明:① 2000-2010年,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3.5%,年均增加近60万人,是同期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特大城市之一;② 北京全域人口变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圈层式特征,集中表现为中心区人口增长几乎停滞、近郊区人口快速增长、远郊城市发展新区人口高速增长、远郊生态涵养区往往仅区县政府驻地及重点乡镇人口明显增长;③ 基于CA-MAS的情景模拟分析表明,在自发布局情景下,就业机会进一步向城市中心集聚,人口居住不断郊区化,这将增大城市的通勤压力,加剧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而通过调整就业参数,强化工作地居住功能的引导政策,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内部空间尺度产城失衡的问题,可促进小城镇群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城市通勤压力,发挥城市的辐射和扩散作用。本文认为,为实现北京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应着力促进就业与居住相协调,推动区域间公共资源均等化,规划多中心组团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长期序列统计数据分析,指出战后日本城市化具有如下特征:(1)战后日本城市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人口30万以上的大城市在城市规模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3)城市化在地域上高度集中,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半数以上的人口;(4)都市圈之间基本不存在工作机会差别所导致的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就业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乡村就业变迁是透视乡村人地关系变化的重要视角。论文基于湖北省京山市乡村常住农户抽样调查和实地访谈数据,沿循类型—空间—模式的逻辑主线,通过变化率指数、就业转移矩阵揭示案例地区农户就业变迁特征;同时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① 2007—2017年乡村农户就业类型已由纯农就业主体演变为兼业就业主导,非农就业增加显著;② 农户就业区位距离衰减特征弱化,村域作为农户就业转移的出发源与回流汇地位突出;③ 村域纯农就业仍是乡村农户就业的主流模式,但就业方式多元化成为农户就业新趋势;④ 农户就业模式选择是农户就业需求、地方就业供给、环境就业媒介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能够为中国农区人地关系变化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城市更新过程中流动人口面临居住与就业的不稳定。本文构建流动人口居住与就业协同变动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北京大样本问卷调研数据,基于双层级双变量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城市更新背景下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变动协同性及其与背景环境的关系。结果发现: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变动概率远高于本地人口,城市更新对流动人口居住和就业的不稳定性影响更大;流动人口的居住变动行为与就业变动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协同过程,单项变动极有可能引发双变动的调整。居住在城中村数量较多的街道,流动人口发生居住变动的概率更大。青年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变动协同性相比老一代更高,而且街道的居住不稳定性与青年流动人口的居住行为不稳定更相关。  相似文献   

6.
Minority ethnic populations in England and Wales have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as a share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since the 1991 Census. In this paper, we are interested in how internal migration has changed as a possible consequence. Our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movements between 12 area groups, as defined by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and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1) how has internal migr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evolved from 1991 to 2004; (2) what are the main differences in the movements between the White (majority) population and the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 and (3) how do migration patterns differ when ethnicity,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statuses are considered together? The data come from the 1991 to 2004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Central Registers, the 1999–2004 patient registers and the 2001 Census. We find strong stability in the migration patterns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ver time. However, large differences appear when the flows are disaggregated by ethnicity and further by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Education leve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migration patterns for the White population, whereas employment status is a much more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7.
Apart from a generalized discussion on the trends of population growth in India during the post-Independence decades and its socio economic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examinies in some detail the spat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change in India during 1971-1981. The discussion is mainly based on what has emerged on 3 maps depicting percentage change in general and rural and urban population change in India during this decade. While areas of rapid growth of population continue to be associated with net in-migration resulting from: 1)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mining, trade, and miscellaneous services, all leading to accel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2) the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and reclamation of land bringing about increased intensity and extension in farming, and 3) infiltration from neighboring countries, particularly from Bangladesh. The areas of relatively low growth are mostly those which have suffered net out-migration induced by pressure of population and paucity of resources or a desire to seek better avenues of employment elsewhere. Superimposed on this is the new trend of declining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 such as in Kerala and Tamil Nadu, which has played its own role in bringing down the overall growth rate. Likewise there are areas, such as in Uttar Pradesh, Bihar, and Rajasthan, where recent breakthroughs in the mortality rate, with the birth rate staying at a high level, has stepped up the process of demographic dynamism. A comparis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1971-1981 with those witnessed in precious decades brings out important chnges in these patterns which are occurring as a result of the various areas of the country getting into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With a view to bringing the benefits of socioeconomic progress to the door steps of all sections of the society in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about a substantial decline in the birth rate without any further loss of time.  相似文献   

8.
《Urban geography》2013,34(4):345-36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gender ratios of the Statistical Metropolitan Areas (SMAs) of Bangladesh for the last intercensal period (1981-1991) and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ing gender ratios of the SMAs. The latest population census of Bangladesh suggests that the gender ratios of its four SMAs decl ined markedly during the last decade. This decline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initi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programs, increased opportunities for over-seas employment, and openings of employment for rural women in the garment industries of the SMAs.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空间格局及关系类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化与就业是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充分认识城市化与就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指导中国城市化与就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梳理中国城市人口与就业统计口径变更的基础上,选用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及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利用莫兰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探讨中国地级行政单元尺度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空间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① 2000-2010 年间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绝对增长均表现为大城市主导,相对增长则表现出向中心城市周边扩散的趋势;② 莫兰指数揭示出中国2000-2010 年间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空间分布呈现出极化趋势,且两者空间分布格局类似;③ 通过对地理加权模型回归系数划分得到各区域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关系类型,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城市化滞后区域主要有青海、甘肃中东部及四川盆地中部,重庆、新疆以及部分省会城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城市化超前。据此提出,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土地经营模式正发生着根本性变革。以提高农业土地经营效益为目的,采用文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西方资本主义雇佣型大农场的衰落历程及原因,提出在我国当前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施家庭承包经营、雇佣型大农场以及家庭农场并行的土地经营模式,最终实现家庭农场主导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耕者有其田的家庭农场模式可以促进更多就业,避免马尔萨斯-李嘉图危机,有利于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间维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1978 以来,全国与“四大板块”先后经历了倒“U”型增长→波动增长→平稳增长3 个阶段的演替;②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空间维度具有明显的分异演化特征;③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增长的热点区域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即增长热点先后历经了“两核集聚”→“一核极化”→“中心辐射递减”的时空演变;④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空差异主要受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等5 个因子影响,并且各因子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⑤ 面对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新形势与新挑战,地理学界在理论成果及应对措施方面应该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的空间模式及区域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振波  朱传耿 《地理学报》2007,62(2):191-199
就业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社会问题, 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就业空间分布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国家流动人口的引导、就业政策的制订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利用2000 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 对中国2343 个县(市)、市区的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① 中国就业形成了连续型圈层、非连续型圈层、跳跃式圈层、混合型圈层、多核心圈层、带状等6 种就业空间模式; ② 中国就业区可划分为东部沿海、东北、京津、中部、西部等5 个就业区, 其中, 西部区可划分为陕甘宁青川渝、云贵藏和新疆等3 个就业亚区。  相似文献   

13.
刘志林  王茂军 《地理学报》2011,66(4):457-467
基于问卷调查的非汇总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测度了北京城市124 个街道的就业可达性,并作为职住空间错位的标度指标,讨论了职住空间错位与居民通勤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 北京城市中心区的就业可达性高于郊区,高就业可达性的街道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内及东二环至东四环的东北一隅。② 全体样本的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社会经济属性与住房状况等条件下,街道就业可达性对通勤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就业可达性平方与居民通勤时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③ 分收入组来看,中高收入组两变量影响均不显著,中低收入组和低收入组就业可达性对通勤时间的影响显著,表现为通勤时间与就业可达性为正向相关,与就业可达性平方为负向相关,说明一定的阈值范围内居住街道就业可达性的提高鼓励居民延长通勤时间,但超过一定阈值后则限制居民长时间通勤。该结果与西方城市研究的研究结论不同,反映出中国城市处于空间重构和转型期的独特性。但二者的共同点是低收入居民等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城市职住关系的结构性变化的制约,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应更加重视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消减低收入居民面临的空间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收缩城市及其发展的负外部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郭源园  李莉 《地理科学》2019,39(1):52-60
以中国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3年和2014年2个时点,通过分析各地级市市辖区、非市辖区的人口变化及二者相对变化情况判断收缩及潜在收缩城市;基于城市发展的负外部性内涵,构建涵盖房地产、环境、交通、教育、医疗及就业等方面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收缩及潜在收缩城市发展的负外部性,并分析其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城市发展仍然以增长为主,收缩城市及潜在收缩城市比例并不高,收缩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及西北地区,潜在收缩城市则集中分布于河南、湖南等中部人口大省及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收缩城市发展过程中其负外部性显著改善,尤其是处于稳定收缩阶段的绝对收缩城市最为明显,辐射式收缩城市次之,而处于收缩初始阶段的郊区化收缩城市则表现出两极分化特征;大部分潜在收缩城市其负外部性有不同程度的加剧,且负外部性加剧的城市主要以湖南、河南的潜在收缩城市为主。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广州市居住迁移影响因素于户籍之间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望保  闫小培 《地理研究》2007,26(5):1055-1066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居住迁移率大规模增加,成为城市重构和社会空间分异的基础动力。利用生命历程理论,通过家庭问卷调查,本文使用事件史模型动态地模拟了居住迁移,并比较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居住迁移影响因素的差异。整体来看,1980年以来年均居住迁移率呈上升趋势,外来人口的年均居住迁移率要比本地人口高。住房性质、婚姻变化、工作变动、居住区位和年份等变量都显著影响居住迁移,反映了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市场和分配环境、家庭生命周期等因素对居住迁移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户籍间的差异明显,工作地区位的变动导致通勤成本的变化是外来人口居住迁移的最显著影响因子,而家庭生命周期和住房特征变量是本地人口居住迁移的最显著影响变量,反映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居住区位对本地人口的居住迁移影响显著,内圈层居民的迁移率相对较低,而居住区位变量对外来人口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城市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对深圳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深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将迁移人口按照户籍地划分为市内迁移、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3种类型。通过计算区位熵分析街道迁移人口比重在全市中的水平,并用空间自相关来识别其空间集聚状况,以揭示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而用分异指数刻画迁移人口的分异程度。然后以街道迁移人口比重为因变量,住房因素和就业因素为自变量,采用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来分析和解释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迁移人口区位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分布特征,以南山区和福田区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市内、省内和省外迁移人口;②迁移人口的居住分布存在空间集聚,市内迁移人口集聚分布在行政中心周围,省内迁移人口集中分布在商业中心周围,省外迁移人口集中分布在工业园区较多的关外街道;③省外迁移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居住分异程度最高;④省外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显著地受住房因素的影响,省内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则受就业因素的影响,住房和就业因素对市内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1990—2015年中国县市尺度人口收缩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  戚伟  齐宏纲  刘盛和 《地理研究》2020,39(7):1565-1579
近年来,区域人口收缩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在中国也日益明显。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在县市尺度上分析了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15年三个时期人口收缩区的空间特征及演化趋势,并定量探讨了其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发现如下:① 人口收缩现象在县市尺度非常明显,三个时期人口收缩区占比均超过20%;② 2000—2010年人口收缩区以大面积扩张为主要特征,东北地区、川黔渝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最为明显,而东部地区则主要集中在江苏北部和福建西部等局部范围;③ 2010—2015年人口收缩转缓慢增长成为主要特征,仅东北地区、河南等人口收缩区仍有所扩张;④ 人均GDP和非农就业占比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人口收缩区的形成影响显著,而经济发展速度因素则与人口收缩的演变密切相关;⑤ 除经济因素外,人口自然增长因素对人口收缩区形成及演变的影响均非常显著,且其作用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百度热力图、百度实时路况和百度地图POI数据,从中观层面多角度综合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显示:1)工作时间段人口聚集的高值区整体呈带状分布,斑块较为细碎,但绝大部分集中在核心地带;人口主要高度集中于各区的商业繁华地段与交通线路周围。而休息时间段的高值区则相对集中分布,用地效率较高,表现出多中心的圈层结构;人口主要高度集中分布在传统的老城居住区和新开发的商业住宅区,与核心商圈相对错开。2)不管是在上班时段还是休息时段,人口聚集程度越高的地区,POI设施密度表现越显著;这意味着人口的聚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较完备的区域。3)广州市中心城区各街道的职住比介于0.73~1.54,职住相对平衡,区域之间差异较小。其中,分值较高的街道多分布于核心地带(主要集中在越秀区、荔湾区北部和天河区南部),分值较低的街道多分布于核心地带的外围或边缘地区(主要在海珠区、荔湾区和白云区零散分布)。4)从城市交通响应上看,广州市中心城区工作日内早高峰的拥堵度大于晚高峰,但总体路况变化跨度不大,区内并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潮汐通勤”现象。  相似文献   

19.
基于珠三角六城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划分流动人口就业类型,从职业布局和多样化指数的角度比较了新生代、中生代和老一代三代流动人口职业结构差异,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珠三角流动人口整体就业水平不高,就业结构在代际间分异明显。新生代在技术型就业和公司文员型就业上表现出优势,中生代在各行业就业相对均衡,老一代多被束缚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基础型部门;就业多样化水平随代际的升高而下降。2)代际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存在共性和差异,共性因子为受教育程度、月薪水平和性别;外出务工时间正向影响新生代服务型和管理型就业,工作环境稳定的职业对已婚新生代更具吸引力,中生代对户籍和工作保障因子更为敏感。政府可从代际就业特征出发,为流动人口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针对就业市场中女性和农村户籍人口的弱势地位,为其提供就业引导,创造健康的就业环境,提高流动人口整体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0 年来中国人口地理演变的Agent 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静  王铮 《地理学报》2008,63(2):185-194
以基于自主体模拟为建模工具。建立了包含气候、农业、社会影响因素的中国2000年来人口地理演变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南北人口格局的转变、东西人口格局(即胡焕庸线)的形成以及2000年来全局人口分布演化的动力机制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潜力波动以及社会因素影响的情景下,中国各省人口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733,省区间初始农业生产潜力差异决定了人口的基本分布状态,是人口分布特征的内在因素.对人口地理演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口分布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发生在910年代左右.以安史之乱导致的战祸和动荡的社会条件为主要演化动力:胡焕庸线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格局形成于1235-1255年代左右,以1230-1260A.D.的气候突变为该人口分布特征线形成的主要动力:气候变化对2000来历史人口分布的全局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驱动作用,在单影响要素的情景中,气候变化对全局人口分布形成的贡献率最大,为0.9869,进一步,气候变化对人口地理演化的影响以1230-1260A.D.的气候突变为转折点表现为阶段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