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弛质学会和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联合召开的国际性金矿地质学术研讨会期间,于5月17日晚7点—9点30分,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召开工作会议,成员单位的14名代表,特邀中(4人)、外(2人)共6名代表参加这次工作会议。会议由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负责人张贻侠教授和沈保丰研究员主持。会议就247项中国工作组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今后两年工作的计划和编写总结报告等有关事宜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并作出了相应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一、会议概况 1991年8月25日至30日在日本福冈举行了“亚洲大陆东部边缘晚中生代—早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成因、沉积作用和大地构造”讨论会,IGCP245项“非海相白垩系对比工作会议”也一并进行。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日本、美国、中国、苏联、澳大利亚、印度、南朝鲜、德国、埃及、土耳其和台湾、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代表,100余篇论文。中国代表孙枢教授应邀主持会议的开幕式。学术内容分为五个方面:(1)盆地分析、沉积作用和大地构造;(2)白垩系—第三系界线事件;(3)海相与非海相沉积物中的有机质;(4)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45项(IGCP245)—对比与古生物;(5)特提斯地区的有关问题。会议并进行了三条路线的野外地质旅行,地质考察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地区晚第三纪海陆事件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6月2日至8日分别在南京及山东临朐举行。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46项(IGCP—246)的一次学术活动,也是我国第一次专门的晚第三纪学术活动。会议由IGCP—246项目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临朐县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70多人,收到论文摘要40余篇,其中有29篇分别在南京及山东临朐两地会议上报告。会场上还展览、陈列了部分论文、图片及实物、标本等。  相似文献   

4.
刘连登 《地质论评》1986,32(1):100,95
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0月10日—13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召开。与会正式代表共190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  相似文献   

5.
10月10~13日,《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举行。大会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国、法国、伊朗、印度、美国、苏联和中国的190名正式代表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会议消息     
<正> 一年一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156号对比项目(IGCP),即“国际元古代—寒武纪磷块岩讨论会”第五届会议,将于1982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议有二十多个国家参加。与会代表70余人,中外代表各半;国外将有磷矿专家、教授、著名学者参加。我国磷块岩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在世界占重要地位,成矿地质现象多彩,为国外磷矿  相似文献   

7.
由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247项国际工作组、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吉林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前寒武纪矿床、构造及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10月7日—10日在长春地质学院隆重召开。 会议的宗旨是系统总结和交流在前寒武纪矿床、构造和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47项国际工作组、国际地质数理统计资源预测协会(COGEODATA)及非洲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前寒武纪矿床与构造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6日~18日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阿鲁沙举行。参加会议的有23个国家的近80名代表。 整个会议共分4个阶段进行:①乞力马扎罗旅行3天;②会前地质观察6天;③学术讨论会3天;④会后地质旅行2天。我国张秋生作为IGCP第247项国际工作组的领  相似文献   

9.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中国国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7一9日在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国家教委、能源部油汽总公司3个系统11个单位的1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有11位代表报告了有关蓝片岩低温一极低温的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交流了极低级变  相似文献   

10.
此次会议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化工学会等共同发起和赞助,并得到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19、226和254项目赞助。参加此次在我国举行的规模空前的地质领域的国际学术会的代表共435人,其中中国321人(正式代表240人),外国120多人(正式代表117人);代表们分别来自五大洲27个国家;会前共收到英文摘要434篇,其中中国学者291篇,外国学者143篇,已编入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11.
1991年9月17~29日,第二届IGCP283项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沈阳召开。这是继1989年新疆会议和1990年在苏联乌兰乌德会议后,IGCP283项的又一次国际学术盛会。 IGCP283项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与古亚洲洋有关地区的构造演化及动力学特征。这一项目是由我国地质学家肖序常教授牵头,包括中国、苏联、美国、蒙古、日本、南朝鲜、匈牙利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地质工作者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2.
由我院杨遵仪教授领导的IGCP203项目(国际地质对比规划203项)东特提斯区二叠系—三叠系事件及其洲际对比研究第一次国际工作会议于3月1日—4日在北京卧佛寺召开。 IGCP203项于1982年经IGCP国际委员会通过由中国主持,时限1983—1987年。这是中国第一次担任IGCP项目的国际主席。该项目担负着确立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研究东特提斯区二叠三叠系事件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3.
讨论会为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20号项目,由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国委员会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有色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主办。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2日至26日在桂林市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西德、英国、瑞士、荷兰、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南朝鲜共13个国家或地区的165名代表出席了讨论会,其中非中国代表45名。各国代表共提交了185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143项“遥感与矿产勘查”讨论会,于1982年5月17日~21日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5个国家的约80名代表.国际地科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是总结25年来各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用于地质找矿方面的成果,兼讨论第143项活动结束后新的活动课题.从提交和宣读的论文内  相似文献   

15.
由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学会和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联合召开的国际性金矿地质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5月17~20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会议分两个阶段,17~18日学术报告,19~20日赴四平考察山门银矿。  相似文献   

16.
受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肩负IGCP368项中国工作组的委托,我于1999年7月9日~25日出席了“OrogenesisintheOutback”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参加了野外考察和讨论,获得了重要信息,收益匪浅。对会议情况,我将分三部分总结并陆续向基金委和地调局及地质同行报告。“OrogenesisintheOutback”国际讨论会于1999年7月12~16日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斯普林斯市(AliceSprings)举行。会议由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澳地调局、IGCP368项、英国构造研究组和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北澳分会等协办。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第91号项目前寒武纪成矿作用,始于1974年、并于今午8月在莫斯科宣告结束。中国于1981年参加该项目活动,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任命长春地质学院张秋生教授为91项中国工作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是当今国际地学界最主要的研究计划,成果显著。它的执行局与科学委员会联席会议于1993年2月1~5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年度例会。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办公室赵逊同志以观察员名义出席了这次会,介绍了30届大会IGCP学术活动筹组方案并听取各界意见与要求。会议除审议各国IGCP国家委员会和全部项目的年报以及评议各项目进展情况外,还批准新建16个IGCP项目,它们是:  相似文献   

19.
日本“蛇绿岩和高压变质作用野外会议于1988年3月7日—15日在日本京都—德岛举行蛇绿岩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项目之一。为了交流世界各地蛇绿岩研究的新进展,讨论蛇绿岩与高压变质作用的关系,由日本地质学会、日本科学振兴学会和日本世界博览纪念协会共同主办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约50人,分别来自美国、智利、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南朝鲜、新西兰、中国和日本。除东道主日本外,意大利的代表最多。我国仅有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质学会、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矿床专业学组共同发起,吉林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的第一届全国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15日—20日在长春举行学术报告与讨论会,7月21日—24日赴长白山考察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宝石地质。 来自全国16个省市、40个单位的代表83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98篇论文(摘要),有32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裴荣富研究员致开幕词,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张秋生教授作总结报告。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张贻侠教授、吉林省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