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极地研究中心组成的地矿部百余人南极和南大洋考察队,业经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同意已于10月25日从广州启航,开展南极和南大洋地质科学考察。 考察队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王光宇任总指挥。《海洋四号》调查船将对南极半岛北部与南设得兰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海洋沉积、地球物理场、盆地构造及地壳结构等进行地质矿产调查。除在海上调查外,还将以南极中国长城站及外国站为基地,选择4处岛屿作为登陆科学考察点,开展南极洲陆地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性考察,此次考察为期5个月,航程达2.7万海里。 中国地质科学院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地矿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女地质学家金庆民  相似文献   

2.
《海岸工程》2003,22(2)
南极是唯一保持着地球原始生态环境的大陆 ,是地球留给人类不可再生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在 1 40 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和环绕其四周的海域 ,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其地质演变、冰川及冰雪的形成机制、特有的高空大气物理现象和南极臭氧洞 ,与我们生息的绿色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南极是一个特殊的地区 ,在政治、经济、科学和军事上具有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特殊重要意义 ,因此南极的存在和发展会影响许多国家的利益 ,未来南极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各南极协商国更是把南极考察作为特殊的国家政策和战略给予重视和支持。开展南…  相似文献   

3.
地质矿产部《海洋四号》调查船于1990年10月25日远航南极南大洋,参加中国第七次南极科学考察,已圆满完成任务,于5月3日回到广州,它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海洋四号》调查船,在南极南大洋海区取得了地球物理剖面1.7万测线公里,做了地质站位43个,分别是原设计的166%和215%。在南极南设德兰群岛进行了地球物理调查,完成了339个地质点。返回途中还在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域进行了海洋地球物理综合考察,特别是在号称世界第二海沟的汤加海沟进行的地质和地形调查,是迄今中国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一些国外南极主管机构的基本职能、规模、科研与后勤支持能力、南极考察组织与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目前世界各国南极考察管理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基金会项目管理模式、南极局政府职能管理模式和研究机构科学主导管理模式.此外.简要地分析了南极条约体系对一些国家南极政策和南极考察管理的影响,并对我国南极考察管理优化问题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管华诗 《海洋与湖沼》2005,36(3):226-226
海藻遗传学是研究海藻遗传和变异的遗传学分支,是海藻种质改良的理论基础。第一部藻类遗传学专著《The Genetics of Algae》是1976年出版的,主编是美国藻类学家R.A.Lewin先生,此后没有这方面的专著出版。这本由中国海洋大学张学成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秦松研究员、上海水产大学马家海教授、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璞研究员等编著的《海藻遗传学》是我国在该领域的首部专著,  相似文献   

6.
正湿地退化机制、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及人工湿地构建研究是目前国际湿地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华侨城湿地生态修复示范与评估》一书全面介绍了深圳华侨城湿地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实为我国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实践的一本力作。华侨城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是国家海洋局于2009—2012年间启动实施的国家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新兴经济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  相似文献   

7.
王荣 《海洋科学》1985,9(6):58-59
南大洋(Southern Ocean)是指南极辐合带(Antarctic convergence)以南的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这个水圈连同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共同构成地理上的南极区。 1984年11月20日至1985年4月10日,我国组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南极考察。除了建站和陆上考察外,还进行了一次以磷虾生态学为重点的,包括海洋生物、海洋水文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地球物  相似文献   

8.
南极大陆架的国际法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国际法框架体系下,文章首先通过对大陆架涵义的探讨,得出大陆架的科学与国际法双重定义,以及对涉南极大陆架划界案的分析得出南极大陆架主张国的实质要求。然后根据大陆架的定义和涉南极大陆架划界案,得出并不存在国际法意义上的南极大陆架,南极大陆架纠纷实质是南极领土纠纷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杨作升 《海洋科学》2008,32(3):95-95
胶州湾是中国北方海岸带上灿烂的明珠,美丽的青岛依托胶州湾得到孕育和发展,今天已成长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胶州湾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地质演化进程吸引了众多中外人士和科学家的关注,2006年6月由李乃胜、于洪军、赵松龄等著的《胶州湾自然环境与地质演化》新书,是迄今  相似文献   

10.
杨作升 《海洋科学》2008,32(1):97-97
胶州湾是中国北方海岸带上灿烂的明珠,美丽的青岛依托胶州湾得到孕育和发展,今天已成长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胶州湾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地质演化进程吸引了众多中外人士和科学家的关注,2006年6月由李乃胜、于洪军、赵松龄等著的《胶州湾自然环境与地质演化》新书,是迄今  相似文献   

11.
杨作升 《海洋科学》2008,32(5):21-21
胶州湾是中国北方海岸带上灿烂的明珠,美丽的青岛依托胶州湾得到孕育和发展,今天已成长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胶州湾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地质演化进程吸引了众多中外人士和科学家的关注,2006年6月由李乃胜、于洪军、赵松龄等著的《胶州湾自然环境与地质演化》新书,是迄今为止在这方面最为综合和系统的科学专著。  相似文献   

12.
生命起源于海洋。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海洋经济不断发展,与其他沿海国家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各沿海国家都在不断完善海洋法律体系,调整海洋发展战略,强化海洋综合管理,维护本国海洋利益,提升对海洋问题的关注度。可见,"以海强国"是必然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海上行政案件频发。与海上治安案件相比,海上行政案件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完善海洋行政管理不仅要注重良性引导、规范管理,更要注重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好海洋行政处罚工作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行政管理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南极大陆——这块万古长寒、神秘莫测的荒漠冰原,长期以来,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探险家,激发起他们前往寻找这最后一块大陆的极大兴趣。 早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有过一个假设。他认为要使地球保持平衡,南北各端必须各有一块陆地,而且是南重北轻。否则,这个球休就会翻转颠倒过来。  相似文献   

15.
16.
<南极条约>的成功签署与运作,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南极洲领土主权纷争,倡导了科学研究精神与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向世人表明:世界备国在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宗旨下,是可以走在一起并一道工作和对话的.现今,人类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难题面前,不正是在呼唤这种"为了全人类的利益须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共识吗?"因此,<南极条约>不仅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其深远的全球意义,堪称国际法公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美国南极领土主权政策的酝酿、争夺、犹豫不决,美国政府的妥协与折衷,以及美国在<南极条约>体系的形成和国际南极新秩序建立的主导作用,最后探讨美国一直加强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从而主导了南极政治舞台的话语权,得出结论:美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是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是南极条约当之无愧的倡导者和建筑师.国际南极事务一直被美国等少数南极大国主宰,国际南极政治舞台单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国际南极政治舞台应该创建一套类似康德无政府文化的观念和体系,国家之间相互承担义务,友好合作,不使用暴力解决争端,建立一种多元安全共同体和集体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所的具体组织和指挥下,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147名队员,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风雪南极考察中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队员们高举“南极精神”这面大旗,认真遵照临时党委“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的要求,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自2002年11月20日至2003年3月20日,历时120天,安全航行2.3万余海里,以排除万难,夺取全面胜利的勇气,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此次考察队任务艰巨,是历次执行“一船两站任务中时间最短、现场科学考察任务最重的一…  相似文献   

19.
对于超越国家和政治界限的科学来说,《南》是必不可少的,但它的作用还远远不止如此,我认为这是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文献,它可以与《大宪章》和人类追求启蒙与秩序的任何其他标志性事件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未来南极洲的版图被分割、资源遭瓜分,最可能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是:科学,有且只有科学才能成为未来南极“权益话语权”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