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春季河南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月20日08时11日08时河南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对本次过程的高低空天气形势、卫星资料、雷达产品、NCEP再分析物理量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区域性暴雨是在高空低槽和切变线的作用下,由中低层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和低空东风急流,以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由于影响系统比较稳定,移动速度较慢,且无明显不稳定能量存在,因此为一次稳定性的降水天气过程,与夏季的对流性短时强降水有明显的不同。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资料显示,云系的发展和移动与低槽和切变线配合较好,主要以层状云系为主,小时雨强并不大,对此次过程预报分析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对水汽、热力和动力因子等物理量的分析发现:在降水发生前,水汽条件已较好,丰富的水汽输送和持续的水汽积聚有利于降水的持续;深厚而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以及上层辐散、下层辐合的抽吸耦合作用,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较长的降水持续时间,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甘肃河西地区一次强寒潮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19~20日,受西伯利亚东移南下的强冷空气影响,河西地区出现了自2001年以来最强的1次寒潮天气.利用MICAPS资料分析了这次强寒潮爆发时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同时采用NCEP/NCAR 2.5°×2.5°每天4次再分析资料,计算了60~105°E、35~60°N区域内,4月15日08时~20日08时300 hPa高空急流,500 hPa涡度、温度平流、垂直速度,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的爆发与高空急流在东移南下过程中逐渐加强有关,500 hPa正涡度区与槽前锋区配合一致,更有利于引导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低层强冷平流对地面加压降温作用至关重要,垂直速度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有关.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场分布特征对寒潮天气条件下的降水形成有明显影响,水汽通量散度极小值区域均有降水,最大值区域无降水而有沙尘天气.  相似文献   

3.
利用T213资料以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初江西省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高压脊稳定维持,副高持续偏北、偏强,地面冷空气不断南下,850hPa层气温始终维持在0℃以下,是造成江西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直接原因。副高和乌拉尔山高压的强度均在不断增强,控制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江西出现三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降水。700hPa层气温的变化与江西降水性质关系密切,气温为0℃以上时,水汽呈液相态,主要为雨或雨夹雪天气;气温为0℃以下时,水汽呈固相态,以降雪天气为主。中层和低层的水汽输送均可产生冻雨和大雪天气,江西1月25-26日冻雨天气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层输送,28日晚-29日大雪天气的水汽来源于中层和低层的输送,31日晚-2月2日大雪天气的水汽则来源于中层的输送。  相似文献   

4.
登封2007年春季大到暴雨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NCEP提供的再分析资料(Global Final Analyses),对2007年3月3日登封市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从动力和热力条件、水汽输送、湿Q矢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过程的两个主要降水时段都出现在次级环流的垂直运动上升区内;暴雨过程中登封上空中低层维持一高能区;温度平流值陡降,导致这次降水过程结束和强降温天气的发生;整个暴雨过程登封维持着通畅的水汽通道和较强的水汽辐合,水汽辐合中心区对应降水集中时段.  相似文献   

5.
“8.19”西北东部大到暴雨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MICAPS系统T213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实况观测资料,对2004年8月19日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发现:这次暴雨天气过程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的西伸,是一次较典型的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暴雨。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中低层的水汽输送十分充沛,并在甘肃河东和宁夏形成辐合。运用三重嵌套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了两种方案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运用四维资料同化后的方案在形势和降水预报方面优于未进行资料同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姜冬昕  景晓琴  银燕  杨璟  杨军  李斌 《气象科学》2022,42(5):676-689
基于2014—2018年逐时降水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影响伊犁河谷地区冬季降水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其与降水率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水汽通量是影响伊犁河谷冬季降水的最主要因素,其与降水率呈正相关;上游风速、水汽通量、弗劳德数和大气可降水量都会对该地区降水产生影响,这四个参数可以通过依赖于水汽通量的多元回归较好地拟合出降水率;静力稳定度与该地区降水没有明显统计关系,但较强的降水更多出现在稳定度较弱的天气;利用T模态斜交主成分分析法将伊犁河谷天气系统分为九类,在有降水时,出现频率较高的天气类型的主要特征是水汽通量大,但不同天气类型下降水空间分布存在区别。当河谷上游气压较低,水汽通量较大时,河谷内降水分布较为均匀;若河谷上游风速较大,但水汽条件略差时,降水强度向河谷内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松原市前春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2年4月4日20时—6日20时松原市出现的一场中等强度的降水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特征、物理量场特征结合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明显降水过程是在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受暖式切变线影响的结果,西南急流的建立为水汽输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在一定的物理量场条件的配合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8日夜间到19日白天,青海省出现了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除海西部分站未出现降水外,其余各地均出现降水,其中玉树和果洛的部分地区出现大雪,18日的24小时预报未能报出北部的降水及南部的大雪,多个台站的温度预报也随之出现较大偏差。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wmf(以下简称EC)、T639、T213各数值预报模式及物理量场,对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对预报失误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过程地面没有明显冷空气配合,降水主要出现在暖区里〔1〕;高空上主要是高原存在明显的锋区,北部西北气流中小的扰动在东移中发展并与南部高原槽叠加,地面上有南北中小尺度辐合线也在东移过程中合并,云图的发展演变更加证实了西北气流中小扰动的存在,并在有利条件下发展加深与南支槽合并的事实。研究还表明低空西南急流北抬为暖区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水汽条件;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的上下层配置,使不稳定能量得以聚集等方面的原因是造成这次降水天气过程和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通过这次个例分析为今后此类暖区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图以及其它物理量等,对2012年6月21至23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这次暴雨过程发生在热带气旋东北移及南海季风槽北抬的背景下,沿海西南急流是这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这次过程水汽主要来源是南海,降水主要发生在水汽通量大值中心的右边及右前方,本次大暴雨降水强弱与水汽通量、急流及地形等有极为吻合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caps中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及物理量场分析场,对黑龙江省2012年1月31日-2月1日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本次降水过程主要是由高空中纬度的短波槽与低纬度系统南支槽强冷空气合并所引起的,高空500 hPa西来的低槽、700 hPa和850 hPa切变、地面低槽等影响系统共同导致绥化大到暴雪的天气.低空从渤海海面的水汽输送也是造成大到暴雪天气的重要水汽来源.低层辐合引起强烈的上升运动,又为这次大到暴雪提供了充分的动力条件,导致我国自南到北大部都有降水天气,尤其是黑龙江省降雪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静止气象卫星水汽图像的分析和应用(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多次人工增雨试验及探测证明,水汽条件是人工影响天气最主要的基础条件。利用近期开通的GMS-5静止卫星6.7 μm通道提供的水汽图像,并结合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等,对黑龙江省1995年7月的3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在水汽图像上,3次暴雨对应3种不同的类型。并对其中7月25~27日具有明显水汽输送带的持续性暴雨作了综合分析。该水汽图像给出了这次典型气旋发展阶段暖区水汽输送带的清晰直观图像,得到了水汽输送带的宽度和长度数据,并分析了它的温湿结构,估算了暖锋段降水的降水效率。另外,分析了云物理特征及  相似文献   

12.
岑江山  黄帆 《广西气象》2005,26(A02):71-71
2004年8月23日17时48分~19时48分,岑溪市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降水过程,这次强降水的特点是降水的时间短、强度强。通过对影响这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大暴雨过程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3.
2014年7月31日至8月4日,包头地区出现了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降水前期以强对流天气带来的短时强降水为主,降水后期为稳定性小量级降水。分析表明:暖式切变配合有利的水汽、动力及不稳定条件产生了第一阶段的对流性强降水天气;第二阶段降水由冷式切变触发,由于切变移动速度慢,水汽输送条件好,持续时间较长,但降水发生在不稳定能量释放之后,动力抬升条件、水汽辐合条件、层结条件都有明显地减弱,无对流产生且降水量级较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GDAS资料,对2018年8月27日—9月1日广东受季风低压影响发生的超历史极值、持续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水汽来源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期间,我国华南沿海为北半球的水汽汇合区,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经印度半岛北上至青藏高原南部向东转进入华南上空;另一部分水汽来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三支水汽汇聚于华南上空,建立了稳定、持续的水汽输送通道,使得此次特大暴雨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发生前期水汽辐合中心位于华南东部沿海,29日开始逐渐向西移动,于夜间达到峰值,水汽辐合最为明显,31日夜间其中心进一步西移并趋于减弱;水汽通量势函数高值区的变化与此次过程中降水峰值的逐日变化对应良好。逐日水汽辐合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点,白天水汽辐合减弱,夜间明显加强,此次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呈现出季风降水特征。华南区域南边界是主要的水汽输入边界,且水汽输入主要集中在低层,尤其是华南中东部南边界的水汽输入量持续较高;29日夜间开始华南区域南边界的水汽输入量明显增大,30日达到最大,与大范围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区域及时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ARW(V3.2)对2009年4月18-19日发生在张家口地区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进行了模拟,并结合观测资料从不同尺度对这次降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西风槽、850 hPa低涡是影响这次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和西北内蒙古低涡带来的水汽是这次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两股水汽在张家口附近低层出现了大尺度辐合,有利于该地区云系的发展、降水的形成;降水云系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分布,带长约1 000 km,带宽300km,在大片的云带中分布着很多个小的高值中心,中心区域一般在几十千米;结合雷达回波可以看到在均匀的回波层中镶嵌着柱状对流回波,具有典型的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特征;沿着雷达回波做剖面,发现云中云水含量分布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是不均匀的,雨水的大值中心与上层的霰、雪的大值中心相对应,中心水平范围在1020 km.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天气分析图、FY-2C卫星云图资料,对2016年7月14-15日二连浩特地区出现的较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阶段出现的降水是属于同一次冷空气活动的天气过程,是受蒙古冷涡和河套倒槽持续影响的结果。第一阶段出现的是持续稳定性降水,触发机制是低空槽和地面辐合线,有高低空急流配合,西南水汽通道维持时间较长;第二阶段出现的是短时强对流性降水,触发机制是干侵入,前期降水使本地具有不稳定能量,冷涡南压使低空东南急流带来渤海水汽的输送,造成下暖湿、上干冷的不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24日6时起,乌海市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小于30m,到11时左右,大雾基本消散。雾是低空大气中水汽饱和而凝结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由于乌海市降水少、湿度小等原因,大雾天气是不多见的,所以,对于雾的预报经验也很不足。针对这次大雾天气个例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找出一些预报指标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王小晴  周玉淑  平凡  蔡军 《大气科学》2017,41(6):1284-1299
2015年7月15日00:00至20日00:00(协调世界时,下同)期间,京津冀地区每天傍晚均有明显雷阵雨天气过程发生,持续约一周时间。天气形势分析发现:虽然都是傍晚到夜间出现雷雨天气,但15~17日的雷雨过程,500 hPa主要表现为两槽一脊天气形势,京津冀地区处于低槽前部的不稳定区。18~19日两天,京津冀地区西部为低槽,东部为副热带高压(副高),主要表现为西低东高的天气形势,是华北地区典型的暴雨天气型之一。15~17日与18~19日的水汽输送路径也有明显区别,15~17日以西南暖湿气流直接向东北方向输送以及台风外围偏东风气流向京津冀输送水汽为主,18~19日则为西南暖湿气流向东北方向直接输送到东海以东洋面后转为偏东风向京津冀输送为主,但是,水汽辐合中心均出现在京津冀附近,且水汽通量及辐合总是在12:00大于00:00,意味着傍晚的水汽条件好于白天。动力条件方面,整个降水期间,京津冀区域的对流层高层均处于南亚高压外围辐散区,低层辐合层次主要集中在700 hPa以下,近地面层12:00的辐合更为剧烈,中层均有干冷偏西气流下沉后与低层暖湿偏东气流辐合抬升,12:00的干冷气流下沉层次更低,与偏东风的辐合更强。温度层结方面,京津冀区域平均的气温垂直温差在800 hPa以下总是12:00高于00:00。降水期间,上升速度在中高层均表现为00:00大于12:00,但是低层的上升速度都是12:00强于00:00,傍晚的动力和水汽条件都更利于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河北省初冬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10~12日河北省出现了近50 a来最强的一次持续暴雪天气过程,给该地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一些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暴雪发生时的大尺度天气环流,探讨形成这次极端天气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次暴雪天气是在高空纬向环流形势稳定,700 hPa切变线长时间维持,低空西南气流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输送暖湿空气使得该地的水汽含...  相似文献   

20.
新疆夏季降水的水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疆夏季降水天气过程的水汽特征做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发生大降水时,大气中所含水汽仅与我国湿润地区一般条件下大气中所含水汽相当。新疆降水所需水汽主要是靠一定的天气系统以接力输送方式输送到一定地区,然后在合适的环流作用下,向降水发生区逐步输送。西南季风对新疆夏季降水有间接影响。区域水汽收支计算表明,该区降水天气维持所需水汽主要由纬向西风气流输送提供。低层偏东风所输送的水汽对维持南疆降水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