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朱剑萍治疗疑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疑难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症状变异多端,治疗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施治,紧扣核心病机,厘清主次兼证,敢于突破常规,用药不拘一格,配伍巧妙严谨,多方多法内外合治,临证获效良多。  相似文献   

2.
介绍姜升平主任医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姜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肾阳虚、脾气虚”为本,外感风寒湿邪为标,治以“温肾健脾、祛风除湿”,采用壮骨健步汤加减内服,同时重视肢体局部辨证,根据局部辨证情况使用膏药外敷、伤科外洗方熏洗等局部治疗以通经活络止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介绍武连仲教授运用“治脑调神”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经验。武教授认为产后抑郁症的病位在脑,责之于神,临床辨证分型为神气俱损证和浊闭脑窍证,治疗上善用“治脑调神”针刺法,以“开窍调神”为基础,遵循治脑必调神、调神必开窍、开窍必清心的原则,针对神气俱损证采用镇痉安神、填精养神取穴法,浊闭脑窍证应用升清降浊、升阳导气取穴法,分别进行配方组穴、辨证针刺,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吕哲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吕教授认为失眠总的病机为“心神被扰,阳不入阴”,辨证分虚实两端,实则为阳盛,火热伤神,常见于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证;虚则为阴血不足,虚热扰乱心神,常见于心肝血虚、肝肾阴虚之证。临床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辨证求本与安神治标并举,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刘新祥教授基于“病-证-症-势”辨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脾肾阳虚、湿浊血瘀,治当补益脾肾、淡渗利湿、活血化瘀、标本同治,并自拟肾安汤经验方。中医学论治水肿重视辨证,而较少辨病、辨势。刘老通过“病-证-症-势”四位一体辨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注重病名、病理与辨证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在治疗过程中把握病势发展,以求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杜武勋教授多年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杜教授多年潜心研究五运六气所创立的一种辨证模式,该辨证模式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出生、发病、就诊等关键时间点综合分析其脏腑盛衰及发病倾向,进而对临床提供指导。五脏之间因生、克、复的关系而紧密联系,一脏有病必累及他脏,故临证治疗冠心病除应考虑“心”外,还应考虑与心有关的其他脏腑,并综合分析病机,顾及整体平衡,以提高临床疗效。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吴官保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吴教授认为“瘀、虚、痹”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肾虚血瘀、腰络痰瘀”为其病机核心,确立“补肾、化瘀”为其治疗大法,临证因人用药、因证用药,采用中药内服和理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临床上的证素分布及证素组合规律。方法:检索1994—2017年关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文献,对其进行证型证素的整理和提取,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及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构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位证素有4种,以肾为主,其次为脾、肝、胃;病性证素有8种,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阳虚、阴虚、血瘀、气滞、血虚、精亏、痰浊。结论:运用证素辨证可提高辨证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闫雪洁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闫雪洁主任医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错综相连,但病性多为本虚标实,病机为脾胃虚弱,外邪内陷,从而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治疗以健脾和胃、清润通降为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证、脾胃虚寒证、湿热阻胃证、寒热错杂证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论述戴思恭对痰证、郁证的用药特色。戴思恭认为,治痰应该首先审因论治,消除病源,以阻断痰化生之途,常根据病情、病性及病位的不同辨证施药。治疗郁证以疏理气机、开泄解郁、升降兼施为大法,用药尤为推崇苍术、香附、川芎三味;对于“六郁”分治施药,同时根据发病季节、病变部位而随经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11.
介绍王成荣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验。王老认为,该病的发病病机为冲任虚瘀,治以滋养肝肾、通调冲任,临证使用自拟方“滋活汤”治疗,并重视周期论治。临近排卵期,惯用三川汤通调气血;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惯用益肾固冲汤以益肾固冲;经期以通为主,惯用三川汤活血通经。同时,王老注重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合参,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2.
介绍庞鹤教授治疗雷诺氏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庞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辨本病基本病机为阳虚寒凝、血瘀、气郁,治疗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行气解郁为法。其认为治疗本病时应综合认识“痹证”及“脱疽”的病因病机特点,“顾实”不“忘虚”,整体辨证,随症加减,内服外用结合,辨证选用经方进行治疗,灵活选用活血化瘀药,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特色,笔者结合《内经》对《伤寒论》“观其脉证”法进行解析。认为详观脉证是辨证的前提,临床面对患者应四诊合参,以脉为先、善抓主症、动态观察,同时注重个别症状。审证求因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应依脉证辨阴阳、辨病邪类型、辨病位、辨虚实、辨实热。  相似文献   

14.
介绍潘敏求教授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潘教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此类患者阴阳失和,多属肝肾亏虚、瘀毒内结之证,故提出“调和阴阳”的总治则及“疏肝补肾、化瘀解毒”的治法,常予六味地黄丸、二仙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随症加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介绍胡学军教授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胡教授认为咳嗽主要分新咳与久咳。新咳病在肺卫,病因为风寒燥热诸邪等,尤以风邪为主,治以轻宣肺卫,再辨寒热虚实。久咳病涉肺脾(胃),病因可概之“风、痰、气、虚”,治以行气化痰为主,并重理肺健脾。理肺采用疏理(如宣肺、降气、清肺、温肺、行气、活血等)和调养(如益肺、养肺、温肺、敛肺等)之法;健脾则分健脾益气和益胃养脾。其认为久病复杂之咳嗽常为多因子致病,主张采用以“病证症”为主的多维辨证方法,综合治疗。善于采用药对、药组等,减缓不良药性、增强药物疗效,并附病案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总结卜献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心”“络脉”,累及脾肾,其发病与“虚”和 “瘀”密切相关,“虚”为脾气亏虚、肾阴亏虚、心气亏虚、心阴亏虚、心阳虚衰;“瘀”为心脉瘀阻、痰瘀互结。临床选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滋膵通脉饮为主方,结合心脾两虚、心肾阴虚、心阳不振、心脉瘀阻等证,合方加减,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病机、证候表现、治则治法、方剂和加减变化等方面介绍葛金文教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感染的学术观点及临证经验。葛教授认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感染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病名为“寒疫”,病因以寒性疫毒为主,兼有风、燥之性;病机及证候表现以外感寒邪六经传变特征为主;治疗当基于伤寒六经理法,观其脉证,随证治之;通过典型病案分析体现基本方剂的灵活运用,处方精巧,疗效显著,可为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玄府理论”,认为“虚”“毒”“瘀”是膝骨关节炎致病的重要原因,而“玄府郁闭”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因素,故在治疗上应当以“补虚化瘀,开通玄府”为主。并从“玄府理论”为切入点,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说明内服中药是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沈其霖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沈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咳嗽”范畴,与“哮证”有所区别,在辨证上需注意从邪气的性质、咳嗽的性质、湿邪、大便、汗出5个方面进行辨别、分析,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和证候辨证论治,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其自创“久嗽汤”为本病专方,并以此方随证加减以宣肺散寒、降气化痰,临床效果显著,并辅以验案1则以佐证其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介绍国医大师徐经世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徐老提出“糖尿病非全消渴”的理论,认为临床上糖尿病患者除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外,亦多表现为形肥体胖、口不渴饮、胸闷脘痞、身体困重、神疲乏力等因痰湿、痰热所致症状,与消渴病本义不符。徐老临床治疗本病以辨证为主,结合辨病治疗,1型糖尿病分为肾阴不足证、肾阳亏虚证,分别治以益阴固肾、温阳益气,采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临证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分为初、中、末3期,分别治以化痰祛湿,醒脾助运、祛邪扶正兼顾、健脾益肾,以复脾之运化之职,肾之气化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